這時候若有人再和他說要冷靜,那想必百里無忌會一刀砍下他的腦袋讓他徹底冷靜,冷靜到不能冷靜。
百里無忌迅速命令親衛揮旗,收回百里康的指揮權,隨即命令八門火炮無限制射擊,百里無忌知道在這浩瀚的騎兵潮中,八門火炮不過就是激起數朵水花,但百里無忌想要的是同一位置的射擊,截斷騎兵潮,讓炮彈爆炸生生在騎兵陣形中橫向犁出一條間隔帶來。
同時,命令兩側的騎兵迅速向對方的騎兵中路夾擊。
這時的百里無忌再也不去考慮保留實力,更不會去考慮替郭威保留實力,此時的百里無忌心中只有怒火,毀滅一切的怒火。
一時間,炮聲隆隆蓋過了戰場上所有的聲音。
這種火炮在野戰中的殺傷力確實不大,但震懾力卻是無敵的。
只要在炮彈爆炸邊上經過的馬匹,皆因驚嚇而發狂,不是四散而逃就是人立而起。這不但使當事者無法繼續攻擊,更影響到周圍騎兵的攻擊。
就使得後續的周軍騎兵攻勢為之一捫。
而此時,特戰軍的一萬二千騎兵,如兩個箭尖,迅速向中間的周軍騎兵方陣夾擊。
郭威驚呆了,火炮的巨響震撼著郭威的腦神經,他不敢相信這火器居然能攻擊數里之外,還造成如此大的傷害。
這太打擊郭威的自信心了,但郭威依舊堅信,楚軍的火器有致命的缺點,至少,在大隊的騎兵面前,火槍兵依然被擊敗。
但郭威也知道,這是他付出了三個方陣的騎兵為代價,這個代價太過慘烈。
郭威終究還是怕了,三萬騎兵一戰損失一半。這若是再打下去,就是能勝也是慘勝,一旦騎兵不在了,這中原還有自己的份嗎?
身邊雖還有二萬步兵。但讓這二萬步兵沖進對戰的騎兵中,除了找死二字,還有更好更準確的字可以形容嗎?
當郭威看見楚軍騎兵開始向中間夾擊時,郭威迅速清醒,這仗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不能眼看著自己的根基就這麼毀滅,于是立即命令余下的三個騎兵方陣撤退,命令二萬步兵迅速持長槍前進,掩護騎兵撤退。
而這時,已經沖前的第三個騎兵方陣退路已經被特戰軍騎兵截斷。更可怕的是火槍兵的慌亂開始平息,排槍開始射擊,而此時,特戰軍騎兵已經合攏,這數千周軍騎兵已經成了甕中之鱉。而無可逃之處。
僅僅兩輪排槍過後,被包圍的第三方陣的騎兵再也受不了心里的壓力,棄械投降了。
郭威親眼目睹著自己的騎兵精銳,就在自己親征時當著自己的面,向楚軍投降了。
這個心靈的打擊是巨大的。
此時,百里無忌也冷靜下來了,看著這滿目瘡痍。竟與自己預先設想的大相徑庭,不禁黯然。
百里無忌命令所有軍隊打掃戰場後,撤回徐州城中。
清點之後,九千火槍兵竟有近兩千人傷亡,而傷者大部分皆是殘廢重傷。
騎兵也有近二千的傷亡。
而周軍的傷亡更為慘烈,近八千騎兵傷亡。近四千騎兵被俘虜,俘獲馬匹一萬一千余匹。
雙方已經打得精疲力竭,但依然在對峙。
郭威雖然已經不想再打,但吃了這麼一個啞巴虧,心中又不甘心。更何況,楚軍已經攻入周國,此時想退,不是等著被滅國嗎?
郭威現在只能祈求蜀國會傳來好消息,也許自己的養子能挽回頹勢。
而百里無忌這時正在寫信,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今天的戰損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已經遠遠超出了百里無忌的忍受底線。
最為可怕的是,在二萬五千騎兵的沖鋒下,火槍兵的陣線就被突破。
這還是有火炮和騎兵掩護的情況下。
百里無忌擔心,這若是面對契丹人五萬、甚至十萬騎兵的沖鋒,究竟需要多少火槍兵才能抵擋得住?
所以,百里無忌決定放棄一些東西,也要將這場戰爭停下來,以便進行改進,百里無忌準備約郭威和談。
百里無忌寫好密信,派人送往周軍大營。
……。
郭榮、王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懦弱不堪的蜀軍,竟會變得如此瘋狂。
已經第十一次擊退蜀軍的進攻了,這些蜀軍竟瘋狂到不畏死亡,前赴後繼地沖上城牆,要不是成都城牆高大結實,想必城中五萬周軍,也抵擋不住這樣瘋狂的進攻。
郭榮嘆息道,要是攻蜀的時候就遇見這樣的蜀軍,想必收復成、階、鳳、秦四州都難。
王景聞言點頭。
最令郭榮擔心的是,成都城中十數萬被俘虜的蜀軍已經有了暴亂的跡象,雖然被郭榮、王景血洗了一次,砍了幾百人頭,但無法抑制暴亂的再次發生。
郭榮還擔心城外那駐扎南門,這兩天紋絲不動的楚軍。
郭榮知道,楚軍絕不可能是因為害怕不攻,他太熟悉這種情況了,很顯然,楚軍的主將是用蜀軍士兵的性命在使周軍疲憊,等到周軍精疲力竭之時,楚軍必定給周軍凶狠地最後一擊。郭榮可以相見到時周軍受攻擊的慘象,真到那時,也許不等楚軍攻入城中,五萬周軍也會被城中的蜀軍俘虜撕成碎片。
郭威不明白,如此順利滅了蜀國,怎麼就演變成現在的模樣。
都是那該死的百里無忌,郭威心中咒罵著。
成都城守不住了,內憂外患,不如趁早退兵。
郭榮和王景統一了意見,當天晚上,二人命令攜帶著成都城中掠奪的錢財珍寶北向撤退。
等第二天太陽升起之時,西、南兩門外的楚、蜀軍隊合力攻城之時,才發現成都已經是一座不設防的城池。
于是,留下三千黑旗軍維持成都府治安之後,雲揚統一了三路大軍的指揮權,雖然韓繼勛有些抵觸,但最終還是服從了雲揚的領導權,因為韓繼勛知道,這是黑旗軍,楚王的嫡系,自己的未來依舊需要仰仗楚王,再傻的人也知道,現在蜀國的處境,百里無忌為監國的詔令來自孟昶,于公于私,韓繼勛都只能服從。
之後,雲揚命令北向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