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 第六章

作者 ︰ 八無和尚

「伯涵,萬萬不可有此想法,從軍可是要送命的,當年楚王從巴東帶出的子弟,如今還活著的還有幾人?我們家雖然盼望發達,但還不至于選從軍這一危險的方法。此事切不可在你爺爺面前提起。」

蔣延嗣半知不解的點點頭。

「父親,可巴東所立的陣亡者祠堂和勇士墓,每年都有縣令帶頭前去瞻仰清掃,而且凡其家屬每逢過年過節,都有縣衙前去送錢送物,何其榮耀?再說,爺爺也和楚王入股建了軍械坊了,為何延嗣就不能從軍呢?」

蔣福荃望著稚女敕的蔣延嗣,輕輕一嘆道︰「僻在窮鄉,志在軍國。蔣家雖不是官宦人家,但也要為國家、為楚王分憂解難。可從軍就要上戰場,上了戰場,刀槍無眼,不知道會出什麼狀況,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蔣家的希望不就毀滅了嗎?所以,你還是安心做學問,別去想這不著調的事了。」

蔣延嗣長這麼大,頭一次听到父親為他講起這些東西,眼前似乎展開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那里沒有四溢的書香,只有迭起的戰火。

他真無法想象戰爭是如何的殘酷和野蠻。一個十四歲孩子的心靈還無法承受住這種這種災難的壓力。

蔣延嗣莫名其妙地害怕起來,仿佛猛然間,前面的莊稼地里、後面的山口里、左右的草叢中、乃至半空中,一下子就會涌出無數的刁民、強盜、土匪,他們用明晃晃的尖刀刺進人的胸膛。剖出心來,血紅的心髒在他們的手掌上鮮活地跳動著,他們猙獰地笑著。一面把人心整個生吞下去,一面在尸體的身上來回磨著刀子。

蔣延嗣做了一個可怕的白日夢,他的心靈太柔弱了,經不起一星半點的刺激;他的眼楮也太清澈了,容不得一點塵滓。在這鮮紅之下,一絲涼風從田野的那邊吹來,蔣延嗣瑟縮著。一只手抓住了胸前的衣襟,他已經不寒而栗了。

父子倆一路說著話,來到鄉勇營地。這一百多鄉勇的領導者,自然還有朱彭亮的兒子朱樂檢。

朱家沒有蔣家那麼有著「顯赫」的家世,他們是土生土長的莊稼漢,就靠著勤勞的雙手。經過數代的積累和繁衍才有了如今的朱氏家族。

朱樂檢沒有蔣福荃那麼知書識禮。他甚至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他僅有著一身蠻力。

在巴東,朱彭亮有著不遜色蔣季良的威望,這得益于朱氏家族的龐大。

被鄉鄰推舉為鄉勇統領之一的朱彭亮,自然不會親自去擔任繁瑣的訓練事務。

他與蔣季良的安排一樣,選擇了由兒子代勞。

而朱樂檢與蔣福荃不同,蔣福荃還想進行科考,而朱樂檢卻是一門心思放在了訓練鄉勇上。他除了一身蠻力,干不了其它。而這種斗狠的事,卻是他最感興趣的。

朱樂檢與蔣福荃思想中也有相同的地方,都非常痛恨從漢國來的殘兵敗勇,原因有三,一是這些殘兵敗勇為禍巴東,搶掠燒殺。二是他們已經有不少鄉勇死傷在與殘兵敗勇的拼殺中。

都是巴東子弟,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哪一個死傷都令二人難受。

蔣福荃雖然與朱樂檢不怎麼對付,但蔣延嗣卻與朱樂檢的兒子朱貴超一見如故,也許是同齡人的原因,更或許是蔣延嗣打心里就有一種被壓抑的東西需要釋放。

兩人自此在營地里摔模滾打,造就了一番兄弟情意。

百里無忌對科舉制度的改革,使得蔣季良心中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

但不知道是蔣延嗣運氣不好,還是臨場發揮有問題,順利通過鄉試、縣試的蔣延嗣,被州試攔阻了下來。

過不了州試,就失去了進入博學府的機會。

連著兩次州試失敗,不但蔣延嗣心中煩躁,連蔣季良也失去了信心。

但現在與往昔不同了,因為百里無忌已經稱帝,建立了明國,軍械坊開遍了明國大地,由此而來的財富,多得令朱、蔣二人難以想象。

最主要的是,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地位,已經令常人仰望。

就是縣令,乃至州府刺史,都得給朱、蔣二人面子。

蔣季良眼見蔣延嗣屢試不中,就動起了腦筋,他決定想方設法將蔣延嗣送入博學府,哪怕是傾盡家財,蔣季良知道,只要有百里無忌在一天,明國朝堂上,必將有蔣家的一席之地。

而為了順利辦成此事,蔣季良打起了老冤家朱彭亮的主意。

合二人之財力和地位,總有辦法打通進入博學府的通道。

當蔣季良與朱彭亮會晤之後。

朱彭亮一口答應,但也提出了一個條件,聯姻。

朱彭亮不是傻子,與蔣季良明爭暗斗了幾十年,自然明白蔣延嗣終有一天能站上枝頭,哪怕現在蔣季良力量不夠,過些年,也一樣能登堂入室,何況與百里無忌有那麼一點香火之情。

而自己的兒子,老實木訥,生了兩男一女,兩個孫子都不是讀書的料,想要登堂入室已經是沒指望了,但如果讓蔣延嗣成功進入博學府,那蔣家就要壓過朱家一頭了,這種事,朱彭亮心里清楚得緊。

攔是攔不住了,那麼只能將兩家捆綁在一起。

聯姻,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而朱彭亮提出的聯姻,又與眾不同,他提出的是換婚,那就是蔣延嗣娶他的孫女朱筱芩,而讓自己的孫子朱貴超娶蔣季良的孫女蔣玉屏。

只有這樣,兩家的姻親關系才能牢固不破,也只有這樣,兩家才能真正掌控巴東之地。

這個強強聯合的提議,得到了蔣季良的首肯。

蔣季良雖然不看好朱彭亮,但關乎蔣家的前程,沒有什麼可以割不舍的。

婚姻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蔣兩家四個孩子的終生就這麼被定下了。

巴東縣屬于歸州,又屬江陵轄地,州試在江陵府舉行。

朱、蔣合力,用八萬兩白銀為代價,買通了高保勗,雖然高保勗不是科舉試官,但高家在江陵的根基,都是勿須置疑的。(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代周最新章節 | 代周全文閱讀 | 代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