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後要休夫 資料

作者 ︰ 惜妖

很喜歡,更新到這里隨時翻看!

一、皇後;中宮、正宮;古代皇後所居的寢宮多位于後宮正中央,;元後、元嫡;皇帝的元配皇後可稱元後,方便和繼位皇;慈壺、慈闈;對皇後或皇帝生母(多為皇太後)的尊稱;坤極;皇後的別稱;二、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正一品);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四、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

古文或穿越文的素材(宮廷資料)女人之間的斗爭,永遠是最殘酷的斗爭?而後宮,是殘酷的密集地?古人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嬪妃之眾,一般人都認為此乃夸張之辭,現以唐代後宮為例,來看看後宮到底有多少人,我們以當時有地位之女性列一表如下︰依照唐朝體制,最完整規範

一、皇後。

中宮、正宮;古代皇後所居的寢宮多位于後宮正中央,因此皇後寢宮可稱為正宮或中宮,詳細解釋請參閱中宮。

元後、元嫡;皇帝的元配皇後可稱元後,方便和繼位皇後(繼後)有所區別。梓童;皇帝對皇後的稱呼,如現今的老婆。

慈壺、慈闈;對皇後或皇帝生母(多為皇太後)的尊稱,或是用以代稱這兩者的寢宮。天下母、天地母;皆為對皇後的敬稱。

坤極;皇後的別稱。

二、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正一品)。

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四、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五、八十一御妻︰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女御二十二人(正七品),緩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1、周朝

周朝時期,天子稱王,正妻稱後。

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

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

夫人坐論婦禮;

九嬪掌教四德;

世婦主喪、祭、賓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寢。

2、秦朝

秦始皇統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後稱號。

帝祖母曰太皇太後,帝母曰皇太後,嫡(妻)曰皇後。妾皆稱夫人。

3、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母後稱號。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

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

至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

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婕妤視上卿,比列侯。

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

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視千石,比中更。

充依視千石,比左更。

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

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

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視三百石。

順常視二百石。

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斗食俸。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漢時,只有先朝的皇後可被尊為皇太後。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從皇族宗室中過繼而來者,其生母皆不得稱(皇)太後。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被尊為帝太太後、皇太太後,生母丁姬被尊為帝太後。再加上已被尊為太皇太後的漢成帝母王政君,已為皇太後的成帝皇後趙飛燕,宮中一時出現了四位太後並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時期,追求復古,種種名目層出不窮。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御四等稱號。

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東漢

東漢,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後,母稱王太後。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後被改稱為王妃,王太後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才人、中才人稱號,其余仍用晉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新創制了貴妃的稱號,以貴妃、貴嬪、貴人為三夫人。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的修華、修儀、修容,重新設置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重新設置了修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廢除貴人,代之以新設置的貴姬;再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妃嬪等級為︰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次于九嬪的稱號︰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b)齊

齊高帝建元元年,設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永明元年,以貴妃、淑妃、貴人為三夫人,廢除夫人稱號。因九嬪中少了一員,永明

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c)梁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九嬪以下︰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其它還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2、唐

唐建國之初,參照隋朝舊制︰

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還有六尚各司,分管宮內車馬服飾。

唐玄宗開元年間,對妃嬪稱號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麗妃、華妃。正一品。

芳儀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為正三品。

2、清

清世祖順治十五年,采用禮官的建議︰

乾清宮設夫人一名,淑儀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數不定;

女官設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議通過而未能執行。

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

皇後,一名,居中宮。

皇貴妃,一名。

貴妃,二名。

妃,四名。

嬪,六名。

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

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

小結︰從以上歷代妃嬪等級的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後的稱號從秦始皇以來,歷經二千余年,從未改變。妃嬪的稱號卻是歷代屢有增減,且越是前朝設置的,地位越趨下降。如貴人,東漢始置時是妃嬪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卻成了妃嬪(後宮主位)中最低的等級。

後宮女人爭斗是為了各種原因,自身對權力的(像呂後、武則天和慈禧那樣的)、家族勢力間的斗爭、「望子成帝」的心理,很少後妃會真正地愛上皇帝,多數情況下後妃們的爭寵是為了得寵後能為家族帶來利益,或者是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子女的地位能得到提升。這些也基本上是家族勢力大,地位高的妃子們間的斗爭,那些家族勢力微弱、地位低的妃子或明哲保身,或依附于地位高的妃子,很少進入斗爭的中心。這樣的斗爭不僅在妃子中有,在那些皇子公主之間也存在,所謂的兄弟親情在這樣的環境中難以存在。最無情是帝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皇帝們都算是很失敗的丈夫和父親吧。

清後宮嬪妃的開銷和俸祿

皇太後︰

年例︰金20兩,銀2000兩,蟒緞2匹,補緞2匹,織金2匹,妝緞2匹,倭緞4匹,閃緞1匹,金字緞2匹,雲緞7匹,衣素緞4匹,藍素緞2匹,帽緞2匹,楊緞6匹,宮綢2匹,潞綢4匹,紗8匹,里紗10匹,紡紗10匹,杭細10匹,綿綢10匹,高麗布10匹,三線布5匹,毛青布40匹,粗布5匹,金線20綹,絨10斤,棉線6斤,木棉40斤,2號銀鈕200,3好銀鈕200,2等貂皮10,3等貂皮20,5等貂皮70,里貂皮12,海龍皮12

日用︰豬1口,羊、雞、鴨各1只,新粳米2升,黃老米1升5合,高麗江米3升,粳米粉3斤,白面

51斤,蕎麥面、麥子粉各1斤,豌豆3合,芝麻1合5勺,白糖2斤1兩5錢,盆糖8兩,蜂蜜8兩,核桃仁4兩,松仁2錢,枸杞4兩,干棗10兩,豬肉12斤,香油3斤10兩,雞蛋20個,面筋1斤8兩,豆腐2斤,粉鍋渣1斤,甜醬2斤12兩,清醬2兩,醋5兩,鮮菜15斤,茄子20個,王瓜20條,白蠟7支,黃蠟2支,羊油蠟20支,羊油更蠟1支,紅籮炭夏20斤、冬40斤,黑炭夏40斤、冬80斤

皇後︰

年例︰銀1000兩,蟒緞2匹,補緞2匹,織金2匹,妝緞2匹,倭緞4匹,閃緞2匹,金字緞2匹,雲緞7匹,衣素緞4匹,藍素緞2匹,帽緞2匹,楊緞6匹,宮綢2匹,潞綢4匹,紗8匹,里紗8匹,綾8匹,紡絲8匹,杭細8匹,綿綢8匹,高麗布10匹,三線布5匹,毛青布40匹,粗布5匹,金線20綹,絨10斤,棉線6斤,木棉40斤,里貂皮40,烏拉貂皮50

日用︰豬肉16斤,羊1盤、雞、鴨各1只,新粳米1升8合,黃老米1升3合5勺,高麗江米1升5合,粳米粉1斤8兩,白面7斤8兩,蕎麥面8兩,豌豆3合,白糖1斤,盆糖4兩,蜂蜜4兩,核桃仁2兩,松仁1錢,枸杞4兩,干棗5兩,豬油1斤,香油1斤,雞蛋10個,面筋12兩,豆腐1斤8兩,粉鍋渣1斤,甜醬1斤6兩5錢,清醬1兩,醋2兩5錢,鮮菜15斤,茄子20個,王瓜20條,白蠟5支,黃蠟4支,羊油蠟10支,羊油更蠟1支,紅籮炭夏10斤、冬20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

皇貴妃︰

年例︰銀800兩,蟒緞1匹,補緞1匹,織金1匹,妝緞1匹,倭緞2匹,閃緞1匹,金字緞1匹,雲緞6匹,衣素緞3匹,藍素緞3匹,帽緞1匹,楊緞4匹,彭緞4匹,宮綢2匹,潞綢3匹,紗8匹,里紗7匹,綾7匹,紡絲7匹,杭細7匹,綿綢6匹,高麗布8匹,三線布3匹,毛青布15匹,深藍布15匹,粗布5匹,金線14綹,絨8斤,棉線6斤,木棉30斤,里貂皮30,烏拉貂皮40

日用︰豬肉12斤,羊1盤、雞1只(或鴨1只),陳粳米1升5合,黃老米1升3合5勺,高麗江米1升5合,粳米粉1斤8兩,白面5斤,蕎麥面8兩,豌豆3合,白糖5兩,盆糖4兩,蜂蜜4兩,核桃仁1兩,松仁1錢,枸杞4兩,干棗5兩,豬油1斤,香油1斤,雞蛋10個,面筋12兩,豆腐1斤8兩,粉鍋渣1斤,甜醬1斤6兩5錢,清醬1兩,醋2兩5錢,鮮菜15斤,茄子20個,王瓜20條,白蠟5支,黃蠟4支,羊油蠟10支,羊油更蠟1支,紅籮炭夏10斤、冬20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六安茶葉14兩(每月),天池茶葉8兩(每月)

貴妃︰

年例︰銀600兩,蟒緞1匹,補緞1匹,織金1匹,妝緞1匹,倭緞2匹,閃緞1匹,金字緞1匹,雲緞4匹,衣素緞3匹,藍素緞2匹,帽緞1匹,楊緞2匹,彭緞1匹,宮綢2匹,潞綢3匹,紗4匹,里紗7匹,綾6匹,紡絲7匹,杭細5匹,綿綢5匹,高麗布6匹,三線布2匹,毛青布12匹,深藍布12匹,粗布5匹,金線12綹,絨6斤,棉線4斤,木棉25斤,里貂皮20,烏拉貂皮30

日用︰豬肉9斤8兩,羊15盤(每月)、雞鴨共15只(每月),陳粳米1升3合5勺,白面3斤8兩,白糖3兩,核桃仁1兩,干棗1兩6錢,香油6兩,雞蛋4個,面筋4兩,豆腐1斤8兩,粉鍋渣8兩,甜醬6兩5錢,清醬8錢,醋2兩5錢,鮮菜10斤,茄子8個,王瓜8條,白蠟2支,黃蠟2支,羊油蠟5支,紅籮炭夏10斤、冬15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六安茶葉14兩(每月),天池茶葉8兩(每月)

妃︰

年例︰銀300兩,蟒緞1匹,織金1匹,妝緞1匹,倭緞2匹,閃緞1匹,金字緞1匹,雲緞4匹,衣素緞2匹,藍素緞1匹,帽緞1匹,彭緞3匹,宮綢1匹,潞綢2匹,紗4匹,里紗5匹,綾5匹,紡絲4匹,杭細5匹,綿綢5匹,高麗布5匹,三線布2匹,毛青布10匹,深藍布10匹,粗布3匹,金線10綹,絨5斤,棉線3斤,木棉20斤,里貂皮10,烏拉貂皮20

日用︰豬肉9斤,羊15盤(每月)、雞鴨共10只(每月),陳粳米1升3合5勺,白面3斤8兩,白糖

3兩,核桃仁1兩,干棗1兩,香油6兩,雞蛋4個,面筋4兩,豆腐1斤8兩,粉鍋渣8兩,甜醬6兩5錢,醋2兩5錢,鮮菜10斤,茄子8個,王瓜8條,白蠟2支,黃蠟2支,羊油蠟2支,紅籮炭夏5斤、冬10斤,黑炭夏25斤、冬40斤,六安茶葉14兩(每月),天池茶葉8兩(每月)

嬪︰

年例︰銀200兩,蟒緞1匹,織金1匹,妝緞1匹,倭緞1匹,閃緞1匹,金字緞1匹,雲緞2匹,衣素緞2匹,帽緞1匹,楊緞1匹,彭緞1匹,宮綢1匹,潞綢2匹,紗1匹,里紗2匹,綾3匹,紡絲

3匹,杭細3匹,高麗布4匹,毛青布8匹,深藍布8匹,粗布4匹,金線6綹,絨3斤,棉線3斤,木棉15斤,里貂皮4,烏拉貂皮20

日用︰豬肉6斤8兩,羊15盤(每月)、雞鴨共10只(每月),陳粳米1升3合,白面2斤,白糖2兩,香油5兩5錢,豆腐1斤8兩,粉鍋渣8兩,甜醬6兩,醋2兩,鮮菜8斤,茄子6個,王瓜6條,白蠟2支,黃蠟2支,羊油蠟2支,紅籮炭夏5斤、冬8斤,黑炭夏20斤、冬30斤,六安茶葉14兩(每月),天池茶葉8兩(每月)

貴人︰

年例︰銀100兩,倭緞1匹,雲緞2匹,衣素緞2匹,藍素緞2匹,帽緞1匹,楊緞1匹,宮綢1匹,潞綢2匹,紗2匹,里紗2匹,綾2匹,紡絲2匹,高麗布3匹,毛青布6匹,深藍布6匹,粗布3匹,金線3綹,絨3斤,棉線2斤,木棉12斤,里貂皮4,烏拉貂皮10

日用︰豬肉6斤,羊15盤(每月)、雞鴨共8只(每月),陳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兩,香油3兩5錢,豆腐1斤,粉鍋渣8兩,甜醬6兩,醋2兩,鮮菜6斤,茄子6個,王瓜6條,白蠟1支,黃蠟1支,羊油蠟1支,紅籮炭冬5斤,黑炭夏18斤、冬25斤,六安茶葉7兩(每月),天池茶葉4兩(每月)

常在︰

年例︰銀50兩,雲緞1匹,衣素緞1匹,彭緞1匹,宮綢1匹,潞綢1匹,紗1匹,綾1匹,紡絲1匹,木棉3斤

日用︰豬肉5斤,羊15盤(每月)、雞鴨共5只(每月),陳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兩,香油3兩5錢,豆腐1斤8兩,粉鍋渣8兩,甜醬6兩,醋2兩,鮮菜6斤,茄子6個,王瓜6條,白蠟2支,羊油蠟1支,黑炭夏10斤、冬20斤

答應︰

年例︰銀30兩,雲緞1匹,衣素緞1匹,彭緞1匹,宮綢1匹,潞綢1匹,紗1匹,綾1匹,紡絲1匹,木棉3斤

日用︰豬肉1斤8兩,羊15盤(每月)、雞鴨共5只(每月),陳粳米6合,白面2斤,隨時鮮菜2斤,黃蠟1支,羊油蠟1支,黑炭夏5斤、冬10斤

皇子福晉︰

年例︰蟒一疋,織金二疋,妝一疋,倭一疋,閃一疋,雲二疋,衣素二疋,帽一疋,楊一疋,彭一疋,宮紬一疋,潞紬一疋,紗一疋,里紗一疋,綾三疋,紡絲三疋,杭細三疋,綿紬三疋,高麗布四疋,毛青布八疋,深藍布八,疋粗布四疋,金線六綹,絨三觔,棉線三觔,木棉十五觔,烏拉貂皮十

日用︰豬肉二十觔,陳粳米一升二合,老米六合,紅小豆六合,白八觔,懷曲一錢五分,菉豆粉二兩,芝麻六合,澄沙六合,白糖一觔,香油一觔五兩五錢,雞蛋五個,筋八兩,豆腐一觔,豆腐皮三張,粉鍋渣二觔八兩,水粉三兩,豆瓣四兩,菉豆菜四兩,蘑菇一兩,木耳五錢,甜醬一觔,清醬八兩,醋四兩,白鹽四兩,醬瓜一片半,醬茄半枚,醬擘藍半枚,花椒五分,大料五分姜五錢,鮮菜五觔,白蠟一枝重一兩五錢,黃蠟六枝各重一兩五錢,羊油蠟十枝各重一兩五錢,羊油更蠟一枝夏重五兩冬重十兩,紅籮炭夏五觔冬十觔,黑炭夏三十觔冬七十觔,羊肉十五盤月

皇子側室福晉︰

年例︰蟒一疋,倭一疋,閃一疋,雲一疋,衣素一疋,楊一疋,潞紬一疋,紗一疋,里紗一疋,綾二疋,紡絲二疋,杭細二疋,高麗布二疋,毛青布二疋,深藍布四疋,粗布二疋,金線三綹,絨一觔八兩,棉線一觔八兩,木棉七觔八兩,烏拉貂皮五。

日用︰豬肉十觔,陳粳米九合,老米一合白,二觔八兩,懷曲五分,菉豆粉一兩,芝麻一合,澄沙二合,白糖四兩,香油七兩,雞蛋三個,筋四兩,豆腐八兩,豆腐皮一張,粉鍋渣十三兩,水粉一兩,豆瓣一兩五錢,菉豆菜一兩五錢,蘑菇八錢,木耳三錢,甜醬五兩五錢,清醬二兩五錢,醋一兩五錢,白鹽三錢,醬瓜一片,半花椒二分大料二分,姜二錢鮮菜三觔,黃蠟一枝重一兩五錢,羊油蠟二枝各重一兩五錢,黑炭夏十觔冬十八觔,羊肉十五盤月

公主︰

年例︰銀二百四十兩按月支給

日用︰皇子公主同,白蠟一枝重一兩五錢,羊油蠟三枝各重一兩五錢,羊油更蠟一枝夏重五兩冬重十兩,紅籮炭冬五觔,黑炭夏十五觔冬二十五觔

宮女子︰

年例︰銀六兩,雲一疋,宮紬一疋,紗一疋,紡絲一疋,杭細一疋,木棉二觔

日用︰豬肉一觔,白老米七合五勺,黑鹽三錢,隨時鮮菜十二兩

家下女子︰

年例︰彭一疋,綿紬一疋,毛青布二疋,深藍布一疋,夏布一疋,木棉二觔

日用︰白老米七合五勺,隨時鮮菜十兩,黑鹽三錢

乳姆︰

年例︰銀二十四兩,雲一疋,衣素一疋,潞紬一疋,紗一疋,綾一疋,綿紬一疋,深藍布四疋,夏布一疋,木棉三觔,米二十四斛

日用︰豬肉一觔,老米七合五勺,隨時鮮菜十二兩,黑鹽三錢

保姆︰

年例︰銀二十四兩,米二十四斛

日用︰同乳姆韓古代後宮等級

朝鮮國王的正室妻子,稱呼為王妃或者中殿(等同于皇後)。

朝鮮國王的側室妾室以及宮中女官等均屬于內命婦,而像朝廷大臣的妻女等都屬于外命婦,王妃是內、外命婦之首。

朝鮮國王的母親則稱呼為大妃或者王大妃(等同于皇太後)。

朝鮮國王的祖母則稱呼為大王大妃(等同于太皇太後)。

正宮︰王妃。為內命婦之首,沒有品階,居住在景福宮交泰殿(也叫中宮或者中殿)

正一品︰嬪從一品︰貴人。

(嬪是朝鮮國王側室中地位最高的,僅次于王妃)。

正二品︰昭儀從二品︰淑儀。

正三品︰昭容從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從四品︰淑媛。

(正一品到從四品均為上殿,正五品到從九品皆為宮中女官階級)。

正五品︰宮儀從五品︰服食。

正六品︰寢功從六品︰正記。

正七品︰典賓典衣典膳從七品︰典設典制典言。

正八品︰典贊典飾典藥從八品︰典燈典彩典正。

正九品︰奏宮奏商奏角。

從九品︰奏變徵主徵奏羽奏變宮。

內命婦指在宮中奉職女官中有品階(官位)者。正一品到從四品實際上都是國王的側室,正五品以下到從九品都是宮女,按各自名稱所示任職。

正8226;從︰所有的官品分為九品,從最高的正一品到最低的從九品,各品又分正、從。

正三品以上稱為堂上官,從三品以下為堂下官。有時從三品以下、六品以上的內命婦也會被劃分為堂上官。

嬪是國王側室中地位最高的人。國王的正室稱為妃,一旦嬪被封為正室即成為妃,妃是沒有品階的。

淑容娘娘是從三品。

王妃是正室,是內、外命婦之首,無品階。

王妃所生的女兒稱呼為公主。

後宮所生的女兒則稱呼為翁主。

宮女的制度。

宮女,即「宮中女官」的簡稱,指的是在宮中擔任官職的女人。

王宮每年會從民間招收女孩入宮,中人、白丁女兒均可報名。入宮後從小宮女做起,以後可晉升為內人、上饌內人、尚宮,或最高尚宮等職級。

小宮女在宮內學習禮儀及技術後,大約八至十年後可參加「內人試」,合格後正式成為內人,屬九品官階。

內人再經過十多廿年歷練後,可以參加尚宮考試。通過考試,會獲賜予牒紙與假髻,屬正五品官階。以後有機會晉陛至最高尚宮、提調尚宮的話,官階會更高。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狂後要休夫最新章節 | 狂後要休夫全文閱讀 | 狂後要休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