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是一座聞名于世的皇家園林。幾經戰火,依然保存完好。去北京旅游,這里是其中一個必到的景點。在我出發的頭一晚,正巧遇到可以磅體重的稱,于是我穿著厚重的衣服跳上去,結果顯示我沒胖。當時以為自己眼楮出了問題,對著店家問︰「阿姨,請問你家的稱準嗎?」
她莫名其妙的望著我︰「怎麼會不準?」
而外婆就在一旁含著牙簽笑起我來︰「真是個神經病。」
得知自己並未因為旅行的放縱而發胖,我心里樂得很,當晚睡得很沉很沉。
一早起來,安排的行程首先是頤和園,接著是圓明園。
因為選擇住在宣武區的陶然亭,就是想著這帶交通既方便又清幽,適合我這種睡眠質量不好的人。一出去,春季的北京柳絮滿空飛舞,讓我好些不適。即便灑水車已經路過幾次,感覺空氣里依然渾濁得很,一個不小心將柳絮吸了進去,我差點喘不過氣。
那時候就在想,如果遇到有哮喘癥狀的人,那豈不是危險?
事後問了些朋友,這些毛絨很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難怪街頭有很多人帶著口罩,沒帶的人個個都皺著眉頭,一臉苦相。
仔細研究過北京的交通路況,大致知道頤和園可以坐地鐵去。但是我耐不住性子,還是找了一個路人問。
「大叔,請問頤和園怎麼去?」
我低頭哈腰的,樣子一副真誠。
「你坐地鐵去到北宮門之後走出去就是了!」
大叔很客氣,他在指路時又有人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教我怎麼走。
「瞧,往前走,那里就是地鐵站。」
「很簡單的,一過去看線路圖就知道了,別走錯方向。」
問一個路,那麼多人跑來回答,我很感動。連連點頭向大家致謝︰「謝謝了,謝謝你們。」
告別了那些熱心人,外婆由衷的感慨︰「北京人還是熱情。」
我沒有再吱聲,經過呆在北京的這幾天,關于這里人的熱情,我是深有體會的。或許在外界看來首都人民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你若對人客氣,別人也會這樣對你的。
地鐵果然便捷,不多會便到了頤和園附近,我們兩人邊走邊看,想象著當初皇城腳下的故事。
買好票,我這才發現人出奇的多。
有從五湖四海過來游覽的,還有當地組織旅游的,每個人都會在門外那塊‘頤和園’的石碑邊細細琢磨。我不知道是想要拍照留念,還是在想過去這里發生過什麼,那塊石碑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雖然明知道當年被八國聯軍將里面洗劫一空,並且軍閥混戰時破壞不少,可帶著回顧歷史的心情在里面走著,感覺還是有所不同。
走得不算久,我跟外婆就累了。
大家心里都明白,是頭一天爬長城的緣故。小腿與大腿都有些酸痛,特別是下階梯時更是明顯的吃力。
「歇會吧!」
外婆給我遞了個眼神,示意兩人在長廊那里坐坐
極有默契的,我們兩個背靠背,將腿伸直,然後就在長椅上望著那些過來春游的小朋友。
他們笑得可真燦爛,童真的臉上肆無忌憚的露出真摯。與他們同行的老師不斷的叮囑著什麼,小朋友們女敕女敕的小手不時指向這里,又指向那邊。
「ど兒,你小時候也是這樣的!」
那時間,外婆的腦中漂浮出過去我孩童的模樣,在她看來,不管我多少歲了,依然是她心目中的孩子。
「還記得那時候你老打我,哼!」
我撅起嘴巴,做了一個生氣的樣子。年輕時候的外婆有些沖動,有時候言語間冒犯了她,我就會狠狠的挨揍。可是長大了,我卻沒有絲毫怪責她的意思。血濃于水,又是至親,何必耿耿于懷那些事情。
「棍棒出少年,你看你現在不也成才了嗎?」
提起那些日子,外婆才沒有懊悔過,她總記得我那時候成績好,每天放學回來做完作業後就乖乖的在家,偶爾下一次樓也要通過她批準,是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
「還不是被你打出來的。」
「哼,你以為我不打你,你能有今天嗎?」
說到伶牙俐齒,外婆絲毫不會遜色于我。飽經風霜後的她,臉上更多的是睿智。許多老人不明白的道理,她明白。許多老人跟不上社會,早已月兌節,而她的思想越走在尖端。
作為長輩,外婆並不會一味的要求成年後的我該如何,每次有些困惑問她時,她總是鄭重其事的將自己的意見說出來,最後對我說︰「這只是我的建議,最終該怎麼決定還在于你。」
那些精致唯美的建築就在身邊,我們兩人暢談起彼此的價值觀。
似乎在頤和園里,風景只是為了襯托我們的心情,對那些導游的大喇叭聲響已經產生了免疫力,世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祖孫倆背靠背,肩並肩,不再是長輩和小輩的關系。更多的是朋友,那種可以將心事一一訴說的朋友。
聊了好久,我們才站起來進去偏殿里面欣賞過去遺留下來的舊飾物。
小巧精美的鞋子,讓我想起三寸金蓮的殘酷。
紋路細膩的花瓶,讓我想起清朝時的輝煌。
龍袍,這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在封建時代有多少人為此而葬送生命,兄弟廝殺。
每個殿都有它們的故事,每個朝代都無可避免的從開國到興盛又走向滅亡。在那些年代,戰火不斷的歲月,受苦的還是平民百姓。多少人顛沛流離,多少人無家可歸,多少人妻離子散,又有多少人因為戰爭而命喪黃泉。
晚清,是一個讓人惋惜的時期。
中國懦弱得簽下一條又一條不平等的條約,直至今日回望,我們的祖國從世界強盛走向任人魚肉的地步,究竟是誰的錯?好在,這一切都過去了。即便現在依然有著哀怨,但比起混亂不堪的動蕩時期,已算是種幸福。
新浪微博sa柔兒,寫作只為快樂,與復雜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