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秘史 第五十六章 出手相救

作者 ︰ 天山譚談

從古至今的忠臣義士,每每到山窮水盡,無法擺月兌的時候,總能夠絕處逢生——叔寶逞一時之氣,燒了批文,當時絕對沒想到李玄邃、柴嗣昌兩個為他周旋。這也是上天埋伏的這兩路救應。當天飲了一夜的酒,單雄信等人回到賈潤甫家歇宿,徐洪客到顏家店里,等候叔寶的書信,樊建威等三人,各自回家。

雄信睡到天明,忙去催李、柴兩人起身,各人辦各人的事。李玄邃去見來總管,說為拜秦叔寶母親壽誕而來,現在叔寶因協助捉拿劫銀子的響馬,被州官毒打,要來總管找一個理由把叔寶要回來,免得受害。來總管說道︰「這個人很了不得,我也有心照顧他,本來認為只是兩個毛賊,他去擒拿不會有什麼困難,不料遭州官刁難。只是眼前把他要回來,得找個合適的理由,如果留在帳下,州官還要來爭。」來總管想了一會兒,說道︰「有了。前天麻總管發文來,說河工上缺少督促的將士,要我這邊發五百人補充。我現在就將他充做將領,發文書讓他帶著人前去,這是緊急公務,州官如何留得住?他再來留,我自有話說。先前說他受賄,不肯用力捕賊,現在讓他承擔責任,還是抓不來賊人,可知不是故意縱賊了。他州中自有捕盜的人,怎麼能為了一己之私陷害我的將官?我這邊點齊軍士,叫他準備準備,文書發下來就可以上路了。」兩個人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來總管留玄邃吃飯。玄邃再三不肯,說道︰「老兄只要讓秦旗牌月兌身,小弟就感激不盡了。」來總管又要留他在衙中住幾日,玄邃說道︰「恐怕劉刺史發文到宇文愷處,在那里害秦瓊,我還要為他周全,因此不便久留。」來總管只得開了一張批文,交給李玄邃,又贈送李玄邃一百兩銀子。

這邊柴嗣昌去見劉刺史,因為柴嗣昌是恩師的兒子,劉刺史就留飯款待。倒是劉刺史先說起自己在齊州十分清廉,沒有什麼油水。想不到響馬劫去了鄰州的皇銀三千兩,反而要讓我賠。沒有辦法,只得派人追捕,可是令人煩惱的是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柴嗣昌就趁勢說道︰「抓捕強盜的人中有個秦瓊,前面到長安出公差的時候,曾與我八拜為交,昨天來給他母親拜壽,听他說因為這件事無端受連累,我這次來就是求你給他一個方便。」劉刺史說道︰「仁兄不知,這秦瓊他專門收受響馬的好處,養盜分贓,眾位捕盜人員都這麼說,小弟也得到證實,所以讓他承擔抓捕強盜的責任。即使抓不到賊人,他也賠得起贓。如果依了仁兄放了他,賊人一定拿不到了,這三千兩銀子一定是小弟賠了。小弟正準備明天做文書,把他押解到東都總理宇文司空那里去,現在听老兄這麼一說,我可以寬限他幾天,看看他有沒有造化把賊人抓住。」嗣昌說道︰「我想東都只要銀子,人不用去,寫個文書就行了吧。」劉刺史說道︰「正是這銀子難得。小弟是賠不起,就是在本州屬縣搜刮,凡是可以搜刮得來的,都是縣官的體己錢,那個肯拿出來?所以不得不逼迫這些捕盜人員。」柴嗣昌看這劉刺史的意思,是想讓叔寶這些捕盜人員出這項銀子,笑了一笑,說道︰「這麼說不如讓這些捕盜人員賠償一半的銀子,把這事注銷了吧。」劉刺史說道︰「這怎麼能注銷?就是少一兩,這個事就不算完,關系到我的政績。」柴嗣昌說道︰「那就讓這些人全賠了不就完了。」劉刺史說道︰「說起這些人,多賠也不難,況且一貫收受賊人的好處,賠也是應該的。如果押解到東都,不用說肯定是九死一生,就是盤費也要耗費很多。現在老兄提出來讓他們賠贓,就讓他們另外再送老兄五百兩,這個就當是小弟孝敬的,小弟明天就不過堂了,讓他們交銀子就行了。小弟還發給他們一個執照,等拿到賊人以後,追回來的銀子再還給他們。」柴嗣昌笑著站了起來,說道︰「只怕這些人拿不出這麼多銀子。」劉刺史說道︰「這皇銀斷不可少,只要秦瓊出一張認狀,分派到眾人身上,小弟自會追足。就是仁兄的謝禮,切不可听他們訴苦,也不能少。」柴嗣昌說道︰「只要他們把皇銀賠了,小弟就很感謝老兄了。」說完,起身告別,劉刺史一直送出府門。

柴嗣昌回到賈家時,李玄邃已經拿到了來總管送來的批文,就等著柴嗣昌回來,問問府中的消息,好一起去見叔寶。看到柴嗣昌回來了,玄邃就把批文給柴嗣昌看了,說道︰「正等著和你一起去見叔寶,叫他準備起身。」柴嗣昌看了,嘆了一口氣,說道︰「現在的人大多看不起武官,卻不知道還是武官爽快。這些文官太吝嗇了,看著挺體面,卻刁鑽刻薄,他的意思是讓這些捕盜人員賠贓,還說給執照,等到住賊人追回皇銀再還給他們。」單雄信說道︰「這小子也是空賣人情。只是這些捕盜人員,除了叔寶、樊建威、唐萬仞、連巨真三個,看著家里情況還可以,其余這些人穿在身上,吃在肚中,那一個能拿得出銀子?」伯當說道︰「這個必須我們為他們想辦法。」程咬金說道︰「這不用說了,原是我們劫的銀子,還是我們補還。尤員外快回家去,把那銀子拿來救秦大哥。」尤俊達也應聲要去。柴嗣昌說道︰「這個小弟已經說過了,都在我身上。」張公謹說道︰「怎麼能讓你一個人出呢?」柴嗣昌說道︰「不對,這本來就是秦大哥的銀子。」伯當說道︰「秦大哥什麼時候把銀子放在你那里?」柴嗣昌說道︰「秦叔寶先前在植樹崗救了岳父,小弟在報德祠見到了他,當時寫了一封信告知岳父,等到岳父派人送銀子來時,叔寶已經回去了。耽誤了這麼長時間,小弟才有機會帶來。正打算拜壽以後送去,還恐怕他是好漢子,施恩不求報,不肯收這銀子,不如用這銀子完了此事。」白顯道與賈潤甫說道︰「這樣很好。」童環、金甲說道︰「可見前日程兄有眼力,攔住廝殺,終久替他解了圍。」程咬金笑著說道︰「只是太便宜了我兩個。」

正說著話,忽然听得外邊有人喊道︰「劉刺史來了。」眾人都趕緊回避,只留下嗣昌一個人相見,喝茶的時候,劉刺史說道︰「這件事我已經讓人放出了風聲,讓秦瓊他們先把仁兄的五百兩謝儀銀給了以後,小弟才定個時間收他們的銀子,免了他們被押解東京。如果不是看在仁兄的份上,這肯定是不行的。這五十余人如果被押解東京,肯定是一個死,別想再回來。」柴嗣昌說道︰「小弟領仁兄的情就是了。」劉刺史說道︰「仁兄不要這樣說,一定要讓他們交足銀子,要不然就是小弟騙你了。況且這個地方本來就窮山惡水的,如果舍了這樁銀子,就再沒有大頭了,老兄一定不要放松。」劉刺史說完,辭別以後上轎回去了

眾人听了這番說話,出來說道︰「剛才劉刺史教你不要放松是指什麼事?」柴嗣昌笑著說道︰「他是叫我向他們索要謝禮五百兩。不要搭理他,就說我已經得了不就完了。」李玄邃說道︰「這麼說你的五百兩銀子沒有了。」柴嗣昌叫家人帶著銀子,同單雄信、李玄邃、王伯當四人,直接來到秦叔寶家中。劉刺史曾經派個心月復給樊建威放風,要他們賠贓,並且要多出五百兩銀子,送給柴嗣昌,最少也要三百兩。樊建威一听嚇壞了,趕緊來找叔寶商量,正好柴嗣昌四人來了。李玄邃拿出一張批文來,內容是這樣的︰

欽差齊州總管府來某人為公務事,命令秦瓊督領本州騎兵五百名,並花名文冊,前去欽差河道大總管麻叔謀處報道,不得有誤。所經過的津關,不得阻擋。

大業六年九月二十三日行限日投右仰領軍校尉秦瓊準此

李玄邃道︰「來總管正在整點人馬,大約三日內,就讓秦兄啟程了。」叔寶看了並不在意,只見樊建威大驚失色,說道︰「恭喜仁兄,領了差事就要啟程,月兌離這苦門了,只是我們怎麼賠得起這三千兩銀子,還要出五百兩送柴兄?」單雄信說道︰「樊建威也知道賠銀子的事了。」樊建威說道︰「衙門中有我的朋友,柴兄和劉刺史講過以後,就有人出來通信了。後面劉刺史又派人跟我說了,我心里特別著急,所以特來跟叔寶兄商量。」王伯當說道︰「建威莫慌,柴大哥不但不要你們的五百兩謝禮,這三千兩銀子,也是他出。」樊建威說道︰「真有這樣的好事嗎?」秦叔寶說道︰「有這樣的事沒有這樣的道理,我也不要柴兄出,也不要樊建威他們出,我可著家當賠了吧,如果不夠我再借。」柴嗣昌說道︰「這宗銀子,本來就是足下的。」柴嗣昌就把唐公的書信拿了出來,他的手下把兩個掛箱,一個拜匣,一個皮箱,也拿了過來。柴嗣昌說道︰「這是岳父的親筆信,小弟拿到這封信的時候,秦兄早就回去了,後來小弟想親自送來,一直沒有空,拖到現在。」叔寶打開書信,書信上寫道︰「關中相救,銘記在心,每恨圖報無由。接小婿書,不勝欣快。謹具白金三千兩,為將軍壽。萍水相見時,還要當面致謝。落款是侍生李淵拜上

叔寶看了以後說道︰「柴仁兄,你岳父小瞧我了,大丈夫做事用得著回報嗎?」柴嗣昌笑著說道︰「秦兄固然不需要回報,我岳父又怎能昧了良心呢?既來之則安之。」單雄信說道︰「叔寶兄,這原不是你要他的,路上不好走,柴兄沒有還帶回去的道理。現在用它了結這個事,又保全了這五十多人的性命,你並沒有得一分一毫,你就不要再固執了。」樊建威說道︰「叔寶兄放了現鐘去買鋼,這可是關系到我們五十三多人的性命。柴兄如此慷概,你也慷慨點。」叔寶還在猶豫,單雄信說道︰「建威,叔寶他領了差事,就要起身,這銀子你就收了辦好這件事。」王伯當道︰「謝禮錢,柴大哥這邊就說已經領了,只是我們這些中間人是不是也要給點銀子?」眾人一齊笑了起來。叔寶說道︰「只是我心中不安。」叔寶起身進了里間,又拿出三百兩銀子來,對樊建威說道︰「我想劉刺史畢竟還要什麼兌頭火耗,並什麼路費貼墊,你把這三百兩銀子也拿去吧,不要連累眾人。」正是︰

千金等一毛,高誼照千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隋唐秘史最新章節 | 隋唐秘史全文閱讀 | 隋唐秘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