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42章 假想王八真想你

作者 ︰ 西門吹燈零零七

等王孝棠見到榜單上最後一名是自己之後,頓時樂了起來,又看了一遍陡然發現原來名單的第十九位赫然寫著範琛的大名,範老夫子也考中秀才啦?他擠了出來之後不見了胡楚楚的身影,連忙向路邊的茶水博士打听,茶水博士說那個好看的姑娘走了,是被縣衙的皂役叫走的,但是皂役恭敬的很,不是欺男霸女。я

應該是回家了,王孝棠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麼一樣。隨即他又想到自己果真中了秀才,頓時心情又高漲了起來,便連忙跑回到鄭家向兩個朋友通知一下。

鄭雲霄與虛平兩人也高興得很,鄭雲霄連忙讓他準備好銀子做謝禮,你是被胡縣令取中的,理當拜謝,銀子不在乎多少,但是這答謝禮是要給的,《大明律》也不認定答謝禮是賄賂。

王孝棠問是否是拜師,鄭雲霄搖頭說︰「拜師一事哪有那麼隨便,天地君親師,一旦拜師便是父子關系——你能隨便就認一個爹嗎?」

王孝棠這才了解,原來古代拜師是極為莊重嚴肅的一件事,不是說誰教過誰就能稱得上是老師,師徒關系僅次于父子關系。

在明初,師徒關系是屬于十族,而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在古代家僕卻不算是九族之內,一般來說株連九族殺的也都是就組親屬,家僕頂多是當做貨品買賣了——除非遇到朱元璋,他是把僕人也當做族人都給殺了,所以胡惟庸一案就殺兩萬多人。眾所周知的明成祖朱棣殺方孝孺十族一案中,算上了方孝孺的學生總計殺了873人。不過這還是饒了家僕的人數,若是算上家僕這個數字後面還得加上一個零。

王孝棠便帶著銀兩和禮物前去衙門感謝胡方頂,然而卻得知胡方頂此時不在縣衙,再一打听剛剛走不久,花了一兩銀子問了一下管家胡正。胡正這才說︰「事情來得太急了,听說是後金大軍打到山海關了,大名府知府大人立即叫齊所有縣令前往大名府共商國事。」

「叫縣令共商國事?」王孝棠怪笑道,「縣令能商議什麼國事,那是四九城里的人做的事兒吧。」

胡正笑道︰「你卻不知,這件事必須得縣令才能做。」

「您的意思是……」

「加稅。」胡正道,「我家大人在陝西做縣丞的時候便歷經過,那次是八大王在河南起事,流竄到了陝西,朝廷沒了錢開拔大軍,便由縣令來加稅。」

要加稅自然是上面一句話的事兒,但是加稅之後的執行還真得是各個知縣來執行,而知縣又會將任務交給各個里長村正,由衙役們負責收取。估計知府也知道現在這個時節尤其是北方chun耕卻兩個月不下雨,加稅無異于逼民造反,所以特地叫上了各個負責人踫踫頭,開一個明代茶話會。

真是不夠湊巧的,王孝棠只得回到家里,鄭雲霄早就給他準備好了一頓豐盛大餐,虛平道士也替他高興,三人正在商量去青雲山雲游一番,有下人來報說王孝棠的一個朋友來找他。王孝棠便出了去,見到是範琛,這小老頭高興地說道︰「中了,中了,我們都中了,我是第十九名,你是第三十名。」

「我知道了,恭喜恭喜啊範兄。」王孝棠拱手笑道。

範琛的笑臉都裂到了耳根子了,說道︰「你我盡快回去吧,你好回去休整休整家里,我也好給我婆娘看看。」

「這個……範兄,我不準備回去了。」王孝棠道,「我準備游歷一番,漲一漲見識,多認識認識一些朋友。」

範琛見罷只好獨自回家,準備回去之後怎麼顯擺顯擺。

在高興了一天之後,王孝棠又去拜會縣學學正吳教諭以及四位教導,如果有意向繼續考取功名的,便理應住在縣城之中,riri前往縣學聆听教諭與教導的講解。

王孝棠自然是無心繼續求學,讓他坐在堂前听著古人講古文,當真是一種折磨。但是吳教諭對他格外用心,畢竟王孝棠的孝敬的確是幫了他大忙,他王孝棠算是一根繩上的兩個螞蚱。吳教諭內心備受折磨,唯恐王孝棠告發自己,讓自己身敗名裂,便一力要求他一定要在縣孔廟的儒學館中學習,待ri後考試以免被人看出破綻來。尤其是他的字,太難看了……

說起來,也是吳教諭這個知識分子的小心謹慎了,秀才核考又不是他說了算的。

王孝棠便以暫時游歷一番作為借口不去縣學,但是在縣衙典史處做了備案,從此之後他再也不用交糧餉,也不用服勞役和苦役了,這倒是很方便,同時也拿到了路引可以暢通全國。

當然,自萬歷年間開始,路引這個東西就已經名存實亡,百姓不願意流動也僅僅是因為中國人重土安遷的觀念而已。但是盡管是名存實亡,路引這個名還是存在的,王孝棠拿著路引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四處游歷,住在驛站之中。

在鄭家休息了一天之後,卻不見胡楚楚再來,他以為胡楚楚是害羞,兩人剛剛萌生悸動,女兒家自然害羞。她不來找我,我就去找他。王孝棠便偷偷跑去,但縣衙後院高牆大院,王孝棠也不能做**大盜跑進去吧。

等了一天終于見到了一個認識的丫鬟,秋月。

王孝棠趕緊前去問秋月大小姐怎樣了,秋月捂著嘴嗤嗤一笑道︰「你不知道嗎?作ri老爺去大名府上,順帶著帶走了大小姐。」

「啊?」王孝棠郁悶不已,走了?昨天?忽然想到茶水博士說胡楚楚被縣衙的人叫走,原來是著急去大名府甄選去了,唉,當真是不湊巧。

秋月道︰「大小姐走得急了,也是老爺催促得緊,說是上面要定下來什麼這個月之類的,我是個丫鬟听得不多。」

「大小姐走之前有沒有什麼話要交代的?」王孝棠問。

秋月道︰「哪來得及交代……」她忽然敲了一下腦袋瓜,笑道︰「誒呀,看我這笨記xing,大小姐倒真有一些交代,她說讓你好好養那只山大王,她還要回來看它呢。大小姐說,此乃寄情于物,請先生珍視。」

王孝棠哭笑不得,敢情胡大小姐眼楮里只有烏龜嗎?不過轉眼一想卻是明白了,小女兒家自然是羞于說我想你之類的,寄情于物,說是看烏龜,其實是表明自己一定會回來看自己……

誒尼瑪,什麼邏輯,表面上想著烏龜,實際上想著自己,怎麼這麼別扭?看烏龜等于看自己,自己是烏龜嗎?當初干嘛要養烏龜啊?王孝棠郁悶頓時被自己的邏輯搞得吐血三升不止。

「你且稍等啊。」秋月跑回去拎著一個細藤編好的碗大的籃子,里面正是那只小烏龜山大王,鄭重其事地交到王孝棠手中。

王孝棠郁悶地拎著小籃子,這東西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拎著不如鳥籠子大方,托舉著又不如促織——也就是養蟋蟀——jing致,再說了,人家養的不是鳥啊就是蟋蟀,再怎麼說也是現在的京師貴冑子弟、後世的八旗子弟的玩意,可自己呢?養烏龜?我還溜烏龜?

他一邊走,一邊心中想著兩個身影,一個蘿莉,一個俏美人,自己是不是太花心了?不會,不會,我這是博愛,博愛,于是王茂如對自己催眠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大忽悠最新章節 | 明朝大忽悠全文閱讀 | 明朝大忽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