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垠大道 無垠大道 第五十八篇 初顯身手

作者 ︰ 古木逢春

ps︰

地處西南的梁平雙桂堂,有一部c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佛教聖典貝葉經,已達九百多年了,被一個精通「自然門」大盜盜搶,雖已破案,但就是無法抓到這位大盜,古小龍生生將這位精通「自然門」輕功的大盜追得死去活來,從沙漠到市區,累癱倒在警察局門前最後自願自首。求點擊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

第五十八篇初顯身手

有這樣一則新聞︰一九九零年初,重慶人蔡仲義听說重慶梁平縣雙桂堂的《貝葉經》很珍貴、很值錢,便將守庫僧人殺死偷走距今有九百年歷史的《貝葉經》。二零一一年七月,蔡仲義被從新疆押回重慶,但《貝葉經》並沒有找回。日前,蔡仲義被判處死刑。

《貝葉經》就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紙技術還沒有傳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貝樹葉子書寫東西,佛教徒們也用貝葉書寫佛教經典和畫佛像,貝葉經的名字由此而來。貝葉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語言文字、佛教、宗教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資料。

雙桂堂保管的《貝葉經》是雙桂堂第十代方丈竹禪大師從山西五台山請回來的,距今有九百年的歷史,是當時全國保存最完好、歷史最悠久的一個版本。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梁平縣雙桂堂《貝葉經》被搶曾轟動全國,法網恢恢,蔡仲義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梁平縣人民法院法庭,市二中院在這里一審宣判︰蔡仲義犯搶劫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作案工具鐵管、雙節棍予以沒收;蔡仲義的違法所得責令退賠。

被告人蔡仲義生于一九六零年五月,沙坪壩人。一九九零年初,蔡仲義得知梁平雙桂堂保存的貝葉經很珍貴、很值錢。便產生了將其搶走變賣的想法。一九九零年十月,蔡仲義用拾得的「李標祥」身份證先後兩次在雙桂堂內登記住宿,進行踩點活動,並有意接近守庫僧人釋身忠(本案死者。男,時年五十二歲)以獲取其信任。當年十月二十六日晚,蔡仲義攜帶尼龍口袋、繩索等作案工具,潛入雙桂堂,在焚尸房處拿到事先物色好的鋼管,並將電話室的電話破壞,然後到文物保管室,與守庫僧人釋身忠閑談,伺機作案。

二十七日凌晨二時許,蔡仲義趁釋身忠不備。持鋼管猛擊釋身忠頭部數下,致其死亡後,搶走文物保管室的貝葉經、編鐘、銅鏡、惺板、如意五件珍貴文物。經鑒定,釋身忠因嚴重顱腦損傷死亡,被搶貝葉經文物級別至少不低于國家二級文物。

同時。據審理查明,一九九零年一月四日,蔡仲義用「李標祥」的身份證在重慶市某招待所登記住宿。一月十五日十四時許,他以購買美元為名將唐安忠(本案死者,男,時年三十二歲)騙至招待所房間,乘唐安忠不備持事先準備好的雙節棍猛擊其頭部數下。搶走其身上一千美元後逃離現場。

經鑒定,唐安忠系頭面部遭鈍器打擊致嚴重顱腦損傷死亡。梁平警方從新疆將蔡仲義押回,但遺憾的是《貝葉經》並沒有找回。據說,《貝葉經》賣給了香港的一位商人。市二中院審理認為,蔡仲義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采取暴力手段劫取財物。並致二人死亡,其行為構成搶劫罪,遂依法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雙桂堂海內外懸賞︰《貝葉經》是雙桂堂第十代方丈竹禪大師從山西五台山請回,一直由雙桂堂保管。一九六二年,妙談大師帶著《貝葉經》到國佛協和全國各地眾多版本的《貝葉經》一起鑒定。發現該寺保存的《貝葉經》距今有九百年歷史,是當時全國保存最完好、歷史最悠久的一個版本。當時,有關方面建議將其留在國家博物館收藏,但妙談大師堅持帶回雙桂堂。隨後,部分其他版本的《貝葉經》化為灰燼,雙桂堂《貝葉經》更顯珍貴。《貝葉經》被盜後,雙桂堂曾向海內外公開懸賞尋找貝葉經並捉拿凶手。

雙桂堂,位于重慶市梁平縣城西南13公里處的萬竹山,是1983年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寺院。雙桂堂始建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它的創始人是我國明清之際的著名高僧破山禪師,該寺因破山法師在寺內植雙株桂樹而得名「雙桂堂」。雙桂堂法系為禪宗,破山乃承寧波天童寺密雲禪師之法,號為「臨濟正宗第三十六代祖師」。雙桂堂,中國著名佛教禪院,被尊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在中國及東南亞佛教界都具有重要地位。歷經三百五十多年,氣象恢宏,香火鼎盛,世謂之「西南叢林之首」、「第一禪林」、「宗門巨擘」。

雙桂堂之所以是「堂」,而不以「寺」、「廟」命名,只因這里系西南禪宗之「大學堂」,「教」出一批方丈與住持。當地負責人表示,雙桂堂創始人破山,一生培育弟子一百余人。後來,這些弟子分赴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等省市甚至東南亞地區,中興了許多毀于戰亂的寺院,成為西南漢傳佛教的主體,故有「雲貴川禪宗祖庭」之稱,並尊其為「堂」。雙桂堂,初名為福國寺;,因有雙桂堂前法事多(十九張)古老桂花樹二株,故名雙桂堂。又因寺被古竹環繞,又取名萬竹山。清朝咸豐十年(一八六零),建舍利殿時,破土得一條金帶,因此又名金帶寺,但雙桂堂名延用至今。

雙桂堂全寺佔地面積約七萬多平方米。寺院坐東朝西,殿堂為木石結構,有大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經樓等七重建築,近年來全部修復一新,並新建了五百羅漢堂重現巍峨雄姿。兩側有廂房、僧舍三百余間,長廊相連,有天井、海觀42口,玲瓏古雅,周圍有白蓮池、後緣池、花園等景觀點綴,使整個寺院環境清幽。好似人間仙境。大雄寶殿是雙桂堂最宏偉的建築,為三層宮殿式建築,底樓有石雕獅、象,中層高懸名人題刻。三樓有龍鳳浮雕,屋脊正中是雕花寶頂,連脊通高十六米,直插雲霄。大殿擴建于光緒年間,歷五年建成。支撐大展的五十二根石柱,柱長三丈,直徑三尺,每根重達二萬余斤,全憑人力從百里之外運來,可見其艱難。雙桂堂歷經滄桑。仍保存文物二百三十七件,其中有名人字畫六十一件,佛像一百一十尊,其他佛教文物六十六件,其中最著名者為銅佛、竹禪畫、玉佛。皆被定為國家二、三級文物。寺內的珍貴文物還有︰清代雍正皇帝御賜的《藏經》一部,天聾、地啞、銅鑼、銅鼓四種,各類石刻、碑記七二多塊。另有十一世紀用梵文寫的《貝葉經》一百零六頁,其它佛經七千多冊。

一九九零年五月二日(農歷四月初八佛誕日),雙桂堂舉行了玉佛開光典禮。這尊玉佛為緬甸白玉雕琢而成,重1.3噸,高1.6米。精美莊嚴。釋妙談法師主持了列光儀式,數千名信徒參加了玉佛開光法會。寺內另有僧舍利塔四座,金帶一領,舍利子一顆,系竹禪和尚從五台山請得,被視為鎮寺之寶。

雙桂堂的創始人破山禪師。俗姓蹇,名棟宇,字懶愚,四川大竹人,生于明萬歷二十五年(一五七九年)。自幼讀書勤奮。聰明過人,懂書畫,善琴棋。十九歲出家,遍游名山,轉覽佛教經典。萬歷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住湖北黃梅縣破頭山,參禪三年,深有所悟。後常年在天童寺跟隨密雲禪師學法。民間傳說雙桂堂這兩棵桂樹是月宮中的嫦娥親手培養,嫦娥借觀音的淨瓶水為之澆灌,遣神燕去天河餃來肥泥為之壅土,用王母娘娘的雲剪為之修整,在嫦娥的精心護理下,這兩株桂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在一個中秋之夜,嫦娥將它們送往人間。這兩棵桂樹帶著滿枝的清香落在寧波天童寺院內。密雲法師將這兩棵桂樹交給弟子破山,讓他帶回蜀中,興建佛寺,傳播佛法,並稱桂樹生根之處就是你安身之地。

破山禪師尊師命,身背桂樹,跋涉了幾個月,進入蜀中。一日,他落腳在萬竹山。半夜里,山間霞光四射,鐘鼓齊鳴,四周的村民聞聲而至,只見破山和尚正在打坐參禪,他所背兩株桂樹已落地生根,清香四溢。從此,破山和尚就在雙桂落地之處建立禪院,並取名「雙桂堂」。桂樹至今尚存,枝繁葉茂,濃綠如雲。每年金秋時節,桂花滿枝,香飄數里,人們爭相觀賞。

破山禪師熟諳詩文,精于書畫,著有《雙桂草》、《破山語靈》等傳世,所留墨跡也為後人所珍藏。他的詩,以幽默、詼諧見長。如他的《自贊詩》寫道︰「這個川老蜀,渾無奇特處。問禪禪不知,問教教非熟。懶散三十年,人天忽推出。握條短杖藜,打佛兼打祖。」他的弟子很多,遍及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有的還去東南亞弘法。因此,雙桂堂在東南亞地區也有一定的影響。雙桂堂創建以後,得到清朝歷代皇帝的支持,連續不斷地修建了二百多年,從一六五三-一九二六年,雙桂堂歷經破山、竹禪等七代祖師累世修建七殿、八堂、八院,佔地面積一百二十畝(該寺最後一次修整是一九八零年)。民國時期,雙桂堂以它宏傳的規模、莊嚴的殿堂、豐富的藏經、獨特的雕塑被列為「蜀中叢林之首」。雙桂堂初創之時,正是反清復明*之際,盤踞在川東、陝南和鄂西的蔓東十三家利用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采取松散型聯合,流動作戰的戰術,打著明朝的旗號,共同抗擊清兵,鎮守著大西南的門戶。貧東十三家據險自守,長期與清廷對峙,成為清朝掃平西南諸省和一統天下的障礙。破山奔走于反清復明陣營之間,以一個佛門中有地位、社會上有影響的高僧的身份,鼓勵抗清將領們堅持斗爭,復興明朝。抗清將領們也成為破山創建雙掛堂的資助者和保護傘,使雙掛堂得以迅速竣工,佛事活動得以正常開展。

最終打破這一僵持局面,消滅反清武裝勢力,為清朝完成統一大業的是順治十四年出任川陝三邊總督的清朝重臣李國英。而李國英在完成這項重大任務的前前後後,均注重建立和發展與雙掛堂破山的關系。李國英通過書信或委派專人到雙桂堂。對破山表示崇敬和景仰,並說自己對佛教如何的信仰,對佛門如何的親近,希望有朝一日大師能發慈悲。來教育自己。李國英不愧為清朝政府一位有膽識有謀略有德行的封疆大吏,他很快得到了破山的好感,使之成為盟友。但是,破山的這種變化,其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現實的需要。反清復明運動已持續二十年,戰火的侵擾使巴山蜀水成為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世界。出沒于川東地區的黎東十三家和出沒于滇黔地區的永歷政權的其他武裝勢力,雖然均以反清復明為旗號,但實際上不過是佔山為王,紀律松散。各自為陣,胸無大志的散兵游勇,在清朝大兵壓境之際扼險自保,也只是作垂死的掙扎罷了,況且他們中間。燒殺成性的有之,為利忘義的有之,腐化墮落的有之,投降變節的也有之!他們自身的*和內部的傾軋足以使其人和斗志喪失殆盡,由這些人來擔當反清復明的民族大任,其成功的把握是可想而知的。即使僥幸獲得成功,除了禍國殃民。他們還會有什麼能耐?從弘光政權、隆武政權到魯王政權,一個個短命的南明王朝其腐朽早已大白于天下,路人皆知。而永歷政權雖以廣闊的西南為根據地,堅持時間最久,生命力最強,但其中激烈的黨爭。不斷的內認亦昭然若揭。日落西山,氣息奄奄的氣象預示著它的壽終正寢之日也行將不遠了。進出雙掛堂的游僧信徒們頻繁來往于西南各地,種種信息的綜合,使破山越來越感到反清復明不過是一場無法實現的夢,相反。持續的戰亂則只能增加人民的痛苦和社會的災難。

久亂思治,祈求和平成為破山晚年的強烈願望。由此,他逐漸由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轉變成了一個積極的民生主義者,他以關懷、慈愛、保護人民為己任,在給李國英的詩中有重開巴國蘇民困,再造黎門啟世賢人壽同天壽,民安即國安的詩句,就是表明態度,希望他治理好這片土地,安民蘇困,不要再當殺手。清朝多年末能解決的西南歸屬問題在李國英手里終于劃上了句號,而李國英所施行的也正是他所謂的仁政。安居雙桂堂的破山,受到各階層人士的頂禮膜拜。破山總是給他們講解佛法,敘說因果報應,以不殺為至德。所以,從朝廷重臣到總督巡撫按、縣官吏,前往b雙桂堂者不計其數。其中,明朝叛將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被封為平西王,駐節陝西漢中,為了建立與破山的關系,又害怕遭到大師的拒絕,便以夫人的名義派遣專人千里迢迢來到雙桂堂,贈送了最高檔最豪華的整套佛門用品。這顯然是吳三枝為平定西南拉攏破山所作的政治鋪墊。以後,吳三桂到了雲南,想不到他的夫人——名揚天下的蘇州名妓陳圓圓突然以削發出家作為自己的最終歸宿,改名為寂靜,字玉庵。一代名妓陳圓圓著破紅塵,大概與雙桂堂中的破山不無聯系吧!

雙桂堂在中國明清之際發揮了不容忽視的重要歷史作用,特別是當重慶已變為清朝李國英的總督府後,長壽、墊江等縣也盡人清朝的版圖,而以梁平為界,川東三峽地區則是抗清武裝的勢力範圍。雙掛堂成了雙邊頻繁往來的據點,破山成了聯系雙邊關系的紐帶,對盡快結束戰亂,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據說,貝葉經失竊後,梁平當地傳出了一些「奇怪」的事︰原本配成對的金桂銀桂樹,金桂樹一夜間凋零枯死,雙桂堂附近成群的白鷺飛往他鄉。針對這些「傳說」,重慶晨報記者在當地展開走訪調查。

當地還有傳言說,國寶貝葉經被盜後,銀桂開的花竟然發生了變化,本來只開白花的銀桂樹,每年秋天就變成一半開黃花、一半開白花,且沒有原先那樣繁茂。而據雙桂堂的僧人介紹,這里的銀桂樹,本來開花就是白中帶黃,一直如此。

還有傳言說。貝葉經失竊後,當地上百只白鷺成群地遠飛他鄉。而我們了解的是,當地逢辦紅白喜事時,都要燃放鞭炮。有村民透露。其實白鷺飛走,與越來越多的人燃放鞭炮有很大關系。釋身志大師說,這三個傳言,都被外界過度夸張、玄化了,其實都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現象。

實際上這個「貝葉經」大盜不是第一次犯案了,而且這一次盜搶「貝葉經」也是非同一般的,要知道被其致死的釋身忠乃是雙桂堂第一武功高手,一套羅漢拳練得出神入化罕逢敵手,再加上一身橫練的鐵布衫金鐘罩功夫,一般常人十四五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反而被這位蔡忠義輕易地殺害有點不通情理,百思不得其解。

但真實的蔡忠義卻是一位不為人知的飛天大盜,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南北大俠,南北大俠杜心五師法的是「自然門」,而最後向他傳授「自然門」武功精要的。則是一位不起眼的人物,川人徐矮師。川人徐矮師來歷非常神秘,一直無人能夠真正知曉,但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又有誰去關心川人徐矮師的來歷。

相傳自然門徐始祖乃四川人氏人皆不祥其名只知姓徐。因其身形矮小下頜剛甫桌面故俗稱「徐矮子」、「徐矮師」。「徐矮子」自幼年起即習練各種軟硬功夫翻筋斗、走軟索等無所不習,內外家、南北派無所不通。成年後遇奇人傳授並開始闖蕩江湖,遍訪名師高士技藝始得大成。因其身材矮小且貌褻不為人重。故而隱居深山大川潛心研究技藝,綜其所學對各種門派的武術進行潛心研究,並獨僻蹊徑熔合各派精純之長于一爐,始創獨特武術拳法並自命名為自然門。徐矮師挾此技闖蕩江湖,不斷對自然門拳法套路進行完善,使其功夫已臻出神入化。

清末民初一代俠士杜心五聞徐矮師之俠名經友人舉薦拜門習藝。然而杜心五見「徐矮子」人猥瑣ど瘠故不甚禮待。而徐矮師並不計較終日手持小旱煙袋蹲于凳上吸煙而已。杜心五心里一直想試探其藝深淺虛實。一日徐矮師熟睡之機杜心五持單刀潛入房中見其臥睡正酣猝然劈下眼見砍著其身。然而徐矮師忽然翻身里向鼾聲如故不加絲毫理睬,而杜心五的刀卻砍斷了徐的枕頭。杜心五後來還有幾次在訓練或切磋中都有意試探偷襲徐矮師,卻從未能一沾徐矮師之衣襟。杜心五自此五體投地跟隨習藝八載恭謹尊師。據傳杜心五是徐矮師收授的最後一個弟子,師徒情深八年至峨嵋山修行後不知其所終。

所謂「自然門」的功夫口訣︰動靜無始,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究竟如何能修到該境界?一語道破「天機」︰由「軟、硬、輕」三功入手!只有按此三功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才能步入正道,再加以內功心法,始可功成。「軟、硬、輕」是指什麼?如何進行該三功的練習?現根據萬師平日的教導,結合本人幾十年的練功心得,將該三功練習法歸納如下︰

軟功︰通過修煉達到周身骨骼靈活,肌肉有高度的柔韌性,使肢體能在瞬間及在極短距離內做伸、縮、彈、壓等反應,這就是本門對軟功的要求。自然門的軟功練習有舒筋法、青象吸針、八段錦等練法。可以由各種壓腿、踢腿入手,練習正踢、側踢、里合、外擺、前搬腿、後搬腿、彈跳、劈叉、下腰、旋風腿、騰空翻等,再配合各種步形、步法,施展壓、踢、彈、跳、躍、閃、躲等,練到頂、項、胸、腰、背、肩、肘、腕、胯、膝各部位均得到有效的調整,達到動作自然隨意才算練成。

硬功︰自然門講究「全身無處不能攻擊」,因此練習手、腳及全身各處的硬度,達到「全身皆利器」是必不可少的。硬功練習法有︰鐵沙包、子母球、鴛鴦環、虎口棒、上樁、排打功等,以上各項均有其獨特的練習法,持之以恆才可練至「扣如鋼鉤刺如刀,身如鐵石粘如膠」,「掌可斷石,跕可破竹」之境界。由軟功入硬功才可硬而不僵!

輕功︰這里講的輕功並非「騰空而起,飛檐走壁」,而是指在技擊中,身法、步法的進、退、閃、躲能做到輕、靈、快、穩、巧、化。輕功的練習方法有矮襠步、內圈手、跑閃、走簸箕等。走法分直線與圓形環繞。練時目視正前方,余神顧周身,動作由輕到重,由慢到快。呼吸自然,切勿憋氣!我個人體會,經過長期的矮襠步、內圈手的練習,在技擊中配合手、眼、身、法、步,做到「久轉不離一點」,交手時,進、退、閃、躲能有「一粘即打,一打就走」之自然反應。「輕功」練至「閃如清風,躲如抽鞘」之身法始為功成。

「軟、硬、輕」三功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單練「軟」。肢體雖柔軟無比,腰腿可任意折疊,若沒有「硬」功,則進攻如螞蟻撼樹,無法給予對手重創;單練「硬」。雖堅硬無比,所向無所不摧,但若不輔于軟功、輕功,則硬而僵,空有「利器」,卻無法通過有效的渠道來運用、施加于對方身上;單練「輕」,沒有「軟」何來「輕」?沒有「硬」。雖身法靈巧,只可躲閃,何以進攻?因此只有將「軟、硬、輕」三功結合練習,苦下功夫,再將此三功與技擊打法揉合起來,融會貫通。在臨場實戰中加以個人悟性,即可達到隨心所欲,而成自然而然。

自然門輕功的練法非常奇特,先將一個裝滿泥土的簸籮放在八仙桌上,練習時從下邊竄上。沿著簸籮邊沿飛跑,並且不斷的將簸籮中的泥土抓出,經年不斷的練習,直至簸籮中任何時候都不裝泥土後,仍能在空簸籮沿飛跑,此功就算練就大成。

而這個「貝葉經」大盜蔡忠義的祖輩,就是自然門創始人「徐矮師」的娘家人氏,徐矮師曾經將自身的功夫整理成冊,留在了母親徐蔡氏家中,而後就成了徐矮師母親一脈的傳家之寶代代相傳,傳到蔡忠義這里至少也是四五代了。而這個「貝葉經」大盜蔡忠義自幼好動,的確也是一個練武的奇才,將自然門的所有功夫練到了爐火純青,特別是輕身功夫,更是當代少有。

可惜的是此子一身功夫不思進取,仗著一身輕身功夫犯下了不少的大案要案,就連大家都認為圓滿偵破的開封九一八博物館被盜大案,實際上正好當晚準備只身一人前去盜竊,趕巧踫上還有人正在進行盜竊,此子渾水模魚也盜得幾樣文物,可惜的是這幾樣文物僅僅只是極其普通的文物,沒能撈到多大的好處。這次他就是利用自身的軟硬功夫,突施奇襲,先是利用自身的軟功糾纏住釋身忠,不斷地擊打釋身忠的各處大穴,直到找到釋身忠的罩門所在,才采用早已準備好的鋼管,猛力擊打其百會穴(罩門)致其死亡。

這個「貝葉經」大盜蔡忠義有一個極大的弱點,那就是「獨狼」,一頭非常孤獨的「獨狼」,絕不與任何人合伙,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對任何人都不相信,也就是這個「獨狼」使他多次逃月兌追捕,無論你就是撒下天羅地網,他都能夠憑自己的輕功和軟功輕易逃月兌,對他的追逃成為了警方一大難題,多次眼看就要抓到他時,不知怎麼總是會被他逃月兌。

終于古小龍開始關注此事件,他所感興趣的不是什麼在逃罪犯的問題,而是對此人身懷「自然門」絕技,有心嘗試一下這些絕技。當然,順便也就幫助警方捕獲這個悍匪,哪也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這一次「貝葉經」大盜蔡忠義無論怎麼逃,所有的軟、硬、輕功夫全都使完,最有趣的還是在新疆喀納斯無人區,「貝葉經」大盜蔡忠義使出了全力狂奔,一直奔跑到無人區核心區域,整整跑出了兩百多千米,終于累到體力不支癱倒在地時,古小龍又笑吟吟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嚇得這位「貝葉經」大盜蔡忠義如見到鬼一樣大驚失色,又運起各種極致的功夫,向古小龍拼死攻擊,但無論怎麼攻擊都像攻擊到了雲里霧里,完全落空不著力,實在攻擊不動了,只有又掉頭狂奔。原來古小龍一直就跟在他的身後,每當他一奮起直跑之時,就祭起中微子大小周天真芥子米意念能場太極陰陽魚光球,僅僅只需搭在他的身後毫無重量,「貝葉經」大盜蔡忠開始始終不能察覺,直至古小龍多次在他停歇時突然出現,他才萬分驚恐,到最後都不知道古小龍是怎麼跟上他的。

最後這位「貝葉經」大盜蔡忠義不是被打倒的,也不是被活捉的,而是被古小龍活活累癱後被警方逮捕的。據逮捕他的警方人士說,剛抓住他時已經完完全全月兌力癱瘓,好像是被人逼迫似的追到了警察局門口,而且表情萬分驚恐,口中一直念叨︰「我願意自首,別在追我了!你饒了我吧!」就這三句翻來覆去的念叨,警方對其進行審訊時,他才交代是被一個神一樣的小伙子,無論是輕功、內功、武功都大大超過自己,自己被追得走投無路,幾近虛月兌才被捕的,這些都是沒有見諸報端但真實存在的事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垠大道最新章節 | 無垠大道全文閱讀 | 無垠大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