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書海,品嘗文化,陶冶情操,彰顯智慧。為您營造舒適閱讀環境而努力,希望書友繼續支持。)
第四十五章十大比丘弟子
佛陀的弟子,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萬萬,其數之多,很難用數目去統計,就是出家的弟子,光是證得阿羅漢果的常隨眾的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其他分散在各地的以及後來出家證果的尚不算在內,在這些弟子中,更有最特出的所謂十大比丘弟子。
十大弟子,各有專長,他們所修學的道行,各有各的成就,被人公認的是︰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
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
迦旃延──論議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
阿難陀──多聞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xx
這十位尊者,幫助佛陀教法的宣揚,都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直到今日,他們和佛陀同樣的令我們後人景仰!
現在簡單的把他們的事跡敘述如下︰
智慧第一舍利弗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座弟子,佛陀最信任的就是他,當羅侯羅年幼的時候,佛陀曾叫羅侯羅拜他為師,跟他受沙彌戒;祇園精舍建立時,奉佛陀的慈命前去督促工程的也是舍利弗。在北方的舍衛城,佛陀的法駕尚未到達,他就能先把外道懾伏,著令他們等候皈依佛陀。
說起舍利弗的智慧,據傳當他母親懷妊的時候,忽然就變得智慧過人,在當時婆羅門教中最負盛名的雄辯家就是舍利弗的母舅拘絺羅(長爪梵志),在辯論時他都辯不過舍利弗的母親。舍利弗在沒有出世以前,他的母舅和母親就覺察到他將來一定不是一個尋常的人物。
後來長爪梵志皈依佛陀,就是因為他知道他的外甥,如果不是遇到大覺完人,他不會拜他為師,就因為他能信任舍利弗這一點,所以他才勇敢的舍去迷妄,皈投到佛陀的座下。
舍利弗的智慧雖然超群,但他對于佛陀,卻是百依百順,從來沒有對佛陀的教示,生過反感。
有一次舍利弗帶領沙彌的羅侯羅從外面托缽乞食回來,佛陀見到羅侯羅的面色很不好看,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氣,佛陀叫他到身旁,問他有什麼事感到不能滿足。
少年的羅侯羅,低著頭含羞的告訴佛陀說道︰
「佛陀!上座和中座比丘,到外面托缽乞食,信眾們都布施上等的美味,我們初進道的沙彌,信眾們在米飯中總用胡麻渣和野菜滲合起來布施給我們。人的身體,對于飲食是不分年齡和戒行,都有同樣的需要。我們的長老們在他們的受用之外,卻不顧我們,讓信眾對于供養生起分別的心。佛陀!吃了胡麻油,和酥酪,身體健康,才能增長力氣,才能安心修行;但我們每日只吃些胡麻渣和野菜,營養不足,老感覺身體困倦,如何能精進修行?」
佛陀听羅侯羅這麼一說,當即制止他,用教訓的口氣說道︰
「這樣的事情並不要你說,如果想到我們在修行時,能夠受到信眾一麻一麥的供養,已經算是過份了。」
雖然佛陀是這樣教示羅侯羅,但佛陀知道信眾們對沙門是這樣分別的供養,心中很不歡喜。
佛陀叫羅侯羅走後,又再把舍利弗請來,佛陀和顏悅色的對舍利弗說道︰
「舍利弗!你今天受了不淨食,你知道嗎?」
舍利弗一听大驚,趕快把當日所受的飲食從肚中吐出來。他對佛陀稟告道︰
「佛陀!自從我皈依佛陀以來,我就依著佛陀的乞食法而去行化,我不敢不依佛陀的乞食法而另外行乞。」
佛陀向舍利弗講說六和敬的僧團,長老應如何愛護關懷年少的比丘或沙彌,舍利弗一點不平之氣都沒有,他對佛陀的教法只有感恩的接受。
佛陀以後更加信任嘉許舍利弗。
除佛陀外,舍利弗在僧團中是最受尊敬的人。
舍利弗漸漸的年老,有一次在祇園精舍結夏安居以後,為著宣揚佛法,他請求佛陀準許他出外雲游旅行,佛陀當即很歡喜的允許,並褒獎舍利弗樂于利人的心。但當舍利弗走出祇園精舍不久,一個比丘走到佛陀的座前說道︰
「佛陀!舍利弗不是為弘法才去旅行的。他是因為侮辱我,對我感到慚愧,才出外去旅行。」
佛陀最不喜歡人在背後毀謗他人,所以一听之下,即刻著人去把舍利弗追回,並招呼阿難,把大眾一起集合在講堂中,大家不知為甚麼要集合,舍利弗也不知為甚麼佛陀又叫他回來,大家心中都感到不可思議。
佛陀見到舍利弗歸來時,很嚴肅的在大眾前問舍利弗道︰
「舍利弗!你去後不久,有一個比丘來說你侮辱他以後才出外旅行的,是真有這樣的事嗎?」
舍利弗溫和而恭敬的答道︰
「佛陀!我從生下來到今天已將近八十歲的年齡,在我的記憶里,沒有殺害過生命,沒有妄說過語言,除去為真理宣揚,從沒有為私人利害得失和他人論短較長,今天是安居最後的日子,三個月來,我日日懺悔,我的心像碧波一樣的澄清,在這個時候,我那里會輕視他人?
「佛陀!大地上的泥土是最能忍辱的,無論甚麼不淨的東西加之于他,他都不會拒絕,糞便、膿血、痰唾,他都甘受如飴;我今日的心,可以向佛陀表白,好像大地似的願意忍辱而不願違逆人意。
「佛陀!清清的水流,不管好的東西,或是壞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把他洗淨,我沒有憎愛之念,我的心今日好像水流一樣。
「佛陀!掃帚是用來掃除塵埃,當掃除的時候,是不會選擇好惡,我今日的心,實在沒有生起好惡的分別。
「佛陀!受您的教示,住于正念的我,絕對不會輕視其他的比丘,我對佛陀這麼說,我是知道我自己的事,那個比丘也知道他自己的事,如果是我的過失,我願向那位比丘懺悔,以便消除我良心上的譴責。」
將近八十歲的舍利弗,對佛陀不亢不卑的作這樣如實的稟告,听話的大眾,沒有一個不被感動。
佛陀對那位毀謗舍利弗的比丘說道︰
「你毀謗長老的過失,現在不能不懺悔,你沒有為僧團的和合設想,你有心要使僧團生起紛爭,你假使不誠實的悔過,你的頭腦將會分裂!」
毀謗舍利弗的比丘,立刻跪在佛陀的座前,對佛陀懇求道︰
「佛陀!請求慈悲憐愍我,給我懺悔新生的機會!」
佛陀莊嚴的說道︰
「你去向舍利弗懺悔!」
那個比丘俯伏低頭的跪在舍利弗的面前,舍利弗用手撫模著那個比丘的頭,慈祥的說道︰
「比丘!懺悔在佛陀的教法中,其效是非常之大,人能悔過,能夠改往修來,實是很大的善事,我接受你的懺悔,你以後再也不要犯罪!」
舍利弗的態度,舍利弗的話語,听的人都大為感動。
有一次佛陀帶領弟子出外游行布教回到舍衛城時,被大眾譏為六群比丘的弟子們,已先佛陀和大眾到達祇園精舍而佔有比較好的坐臥處,並且還對人說︰
「這是我們師父的,這是我們應有的地方。」
舍利弗在佛陀回來以後,也趕到祇園精舍,見他過去的坐臥處都給六群比丘佔去了,舍利弗沒有辦法,就在樹下靜坐了一夜,佛陀早晨起來,听到樹下有咳嗽的聲音,佛陀問道︰
「誰在那里?怎麼不在室內靜坐?」
年老的舍利弗回答道︰
「佛陀!是我舍利弗。因為昨天跟隨佛陀回來的人很多,精舍都被住滿,我在樹下住一宿沒有關系。」
佛陀听後,就此因緣,對比丘們說法道︰
「諸比丘!我問你們,在我的教團中,要甚麼樣的人才可以受上等的床座,上等的水,上等的飲食呢?」
比丘們有的說要由剎帝利或婆羅門出家的才可以,有的說要持律修行者才可以,有的說要布教說法者才可以,最後,佛陀莊嚴的對諸比丘說道︰
「諸比丘!往昔在雪山中有鷓鴣、猿猴、大象同在一起,他們雖是朋友,但不互相尊敬,後來覺察這樣不對,才對年齡最長的恭敬,依他的教誡,這樣,他們身壞命終時,都轉生善處。諸比丘!你們要崇敬法臘的年老者,在現世受人稱贊,後世也才能生在善處。諸比丘!我的教法中,沒有階級的高低,但我的教法中有法臘戒長的長老,你們要奉事禮拜,供養,長老們是應受第一的床座,第一的水,第一的飲食。」
佛陀的法語,舍利弗听了很感激,諸比丘听了也很感動!
舍利弗的老友目犍連,有一次在布教的途中被luo形外道暗害,舍利弗得知這個消息,心中很傷感。
佛陀知道目犍連被luo形外道暗害,心中也很難過,佛陀從巴連弗城渡過恆河,到毗舍離城附近竹芳村的樹林,告訴大眾說,三月後自己要進入涅槃,大家一听,像天崩地裂一聲,都感到宇宙眩轉起來,其悲哀的程度,比父母死亡猶有過之。
佛陀在這三月中,到祇園精舍、竹林精舍、重閣講堂、瞿師多精舍、鹿母講堂等地巡回一次,佛陀想在涅槃以前,希望相逢的人和他相逢一下,希望要講的話講一下,就在這時候,舍利弗想先要涅槃。有一日,他在禪定中想︰‘過去的諸佛,他上首的弟子,都是在佛陀以前進入涅槃,現在佛陀涅槃的日期漸漸到了,我是應該先佛陀而進入涅槃比較好-
舍利弗心下這麼想,他即刻走到佛陀的座前,跪下來說道︰
「佛陀!我現在想進入涅槃,請佛陀允許!」
佛陀注視舍利弗,好久,才說道︰
「舍利弗!你為甚麼要這麼快就進入涅槃?」
舍利弗禁不住傷感的樣子回答道︰
「佛陀!我听說在最近的不久,您就要進入涅槃,我是不忍心見佛陀涅槃的,而且,我常常听佛陀這麼說,過去的諸佛,他上首的弟子,必先于佛陀之前涅槃,我想,現在正是我進入涅槃的時候,我懇求佛陀允許!」
佛陀又再問道︰
「舍利弗!你知道你要涅槃的時候,但你要在甚麼地方涅槃呢?」
「我的故鄉迦羅臂拏迦村,我百歲的母親還健在,我想見到母親,在生養我的房中進入涅槃。」
「我不禁止你,舍利弗!你可以照你的想法去做。不過,你是我弟子中無比的弟子,你走的時候跟大家最後說些教示吧!」
佛陀命令阿難,集合比丘大眾送舍利弗,而且舍利弗也要向大眾說告別的言辭,大家都很快的集合而來。舍利弗先對佛陀說道︰
「佛陀!我從過去生中,就希望能值遇佛陀住世的時代,我終于滿足我的願望,我沒有比遇到佛陀再歡喜的事。幾十年來,承受佛陀的慈悲教導,使愚痴的我得開慧眼,獲證聖果,天下的言詞,也道不盡我內心的歡喜和感激。現在,我去世的時候近了,我馬上就要舍棄世間上的束縛,可以進入自由自在的境界。我像負了很遠的重荷,現在就要放下來的人,解月兌五體的束縛,不受諸有的苦惱。這是我和佛陀最後的告別,佛陀!請接受我的頂禮!」
舍利弗合掌頂禮,空氣非常靜默,嚴肅。
佛陀點點頭,舍利弗靜靜的站起來向外退出,直等到看不到佛陀的時候,才轉身而去。
諸比丘都捧著香華送舍利弗,這是寂靜、莊嚴的行列,流著眼淚的人也不少。
舍利弗走了一程,對大家說道︰
「請大家在此止步,不要再送了,只要均頭沙彌跟我來就好。各位請回,自己修行要緊,希望努力精進月兌離憂苦的境界。佛陀出現在這個世間上,實在是很稀有的,好像優曇缽羅花的開放,要幾千萬萬年才能遇到一次。人生是難得的,正確純潔的信心更難養成,我們能夠出家,能夠听聞佛陀的正法,更是百千萬億身中稀有的事。希望大家更進一步來精進,諸行無常,更戰勝這個苦,到達無我涅槃的境地,那才是我們永遠的歸宿,那才是一個寂靜安樂的世界。」
舍利弗說法的時候,大家想到這是舍利弗最後生離死別的遺言,想壓制著悲哀也不能夠,眼淚總是涔涔的流下,都異口同聲的問舍利弗道︰
「你是佛陀的首座弟子,是我們比丘中的長老,以後要你領導我們從事佛化工作的事情還多,你為甚麼要這麼早就進入涅槃呢?」
舍利弗明白大家的心,仍然很安靜的說道︰
「大家不要傷心,這個世間是無常的,大家不都是常听佛陀這樣說嗎?須彌山有崩壞的時候,大海有干涸的一日,如同芥子那麼微細的關于我舍利弗色身的死亡,這是當然的,這就是世間的實相。我仍然要叮囑大家的就是要一心修道,月兌離苦海走向極樂清涼的世界最要緊。從事佛陀教法救世的工作,世世代代,只要眾生想滅苦求樂,為了他自己,他就會來延續佛陀的慧命。」
舍利弗的話,很令大家感動,大家知道這次和舍利弗分別,以後就永遠不能相逢,他雖然吩咐大家回去,但大家總是跟在他的身後。舍利弗並不喜歡他們有這樣依戀不舍的態度,又再斷然拒絕他們的送別,大家無法,只得目送長老舍利弗背影,仍然不想回去。想到以後再也見不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眼淚滔滔的就流個不停,他們雖然是已經覺悟,但人情還是不會變的。
舍利弗走後,佛陀在室內坐禪,更加發揮精神力,默默的和世間挑戰,室內充滿著靜寂淒清的氣氛。
舍利弗離開佛陀和僧團以後,起伏在心里的思潮,不禁感慨萬千,但並不紊亂,更是增加心內的澄明,他此刻像站在雪山的峰頂,全宇宙都浮現在他的心中。
舍利弗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均頭默默的一步一步的在後面跟隨。
舍利弗到達故鄉的村莊,已將近日落黃昏的時候,他遇到他的外甥優婆離婆多,舍利弗問他道︰
「祖母在家嗎?你去告訴他說我回來了,請他把生養我的房間打掃潔淨,我休息一下就來。」
「好的!」優婆離婆多見到舅父的歸來,非常歡喜,他即刻就先去祖母的住處將舅父回來的消息告知。
舍利弗回來做甚麼,他的外甥是不知道的。
舍利弗的母親听到很久沒有回來的兒子回來,非常高興,舍利弗雖然是將近八十歲,但在他已有百歲的母親心中,仍然是把他看成小孩子。
把生養舍利弗的房間打掃清淨,他的母親覺得很奇怪,但母子的相逢使她歡喜興奮得不再考慮個中的緣故。
舍利弗回到家了,和家人一一的問好,全家都異常歡喜,他的外甥替他洗足,送他進入淨室,舍利弗入淨室後,才把回來涅槃的消息告訴大家。
他的母親和家人大驚,均頭則不慌不忙的照顧。
「這是沒有關系的,你們放心。」舍利弗說,他再加重語氣認真的說道︰「母親!我的心很落實也很安穩,我今生逢到我的老師救世主佛陀,接受他的教導而依著實踐的我,已經從生死的迷海中得救,我已經從煩惱囚籠中解月兌,沒有什麼可恐懼的事。我所以歸來,就是為了進入涅槃。我是佛陀上座的弟子,我應該先佛陀而進入涅槃,請你們安心,人間誰沒有死?像我從苦中解月兌出來進入涅槃實在是最幸福的事!」
舍利弗又把佛陀的法語轉誦一些給母親听,他的母親很懂得他的意思,向舍利弗道︰
「你講得很對,不迷進入涅槃,沒有生死之患實在是無上的幸福。那就請你安靜一回吧!」
舍利弗的母親雖然這麼說,但她退歸自己的房中,內心禁不住一陣悲哀,眼淚也流下來!
舍利弗對沙彌均頭道︰
「你到那邊房中去,我一個人在這里就好。」
舍利弗回來涅槃的消息傳遍村莊的時候,已是半夜三更,但居住在左近皈依過佛陀的人都聚集而來,他們要拜見舍利弗向他問好,並要听他的說法。
均頭引大家坐在一個地方等候,告訴他們等尊者休息一會再見。
更深夜靜,舍利弗的淨室中沒有一點聲音。
東方發出晨曦,黎明漸漸的到來,舍利弗喊均頭的名字,問道︰
「有甚麼人來了嗎?」
「是的,听到尊者要入涅槃而來求見的人。」均頭在回答。
「那麼,你去把他們請來。」
「好的,他們很喜歡見到尊者。」
均頭對大家說,尊者願和大家相見。
大家以為不能見到舍利弗尊者的生容,听到這個消息極為興奮。大家靜靜的,放低聲音,不敢咳嗽,集合到舍利弗生養的室中來,這是神聖的相逢,舍利弗對大家說道︰
「你們來得很好,我也想和你們見一面。四十多年來,我接受佛陀的教示,到各地弘法,在這之間,萬一我有罪過,希望大家最後給我寬恕。我在老師救世主佛陀的身邊四十余年,我對恩師從來沒有生過一念的不快,或是一念的不滿,我是越來越感激佛陀。我在這個世間上,對有如大海那麼深廣的恩師的教示,還有深深不解的地方,今天想起來對救世主的恩師實在無限的抱歉。不過,以我被人稱譽的那一點智慧,我是了解到佛陀的慈悲,我遵照佛陀的教示而行,努力精進,我也獲得正覺。我沒有我執,我今日向你們告別,我要進入寂靜的涅槃境界,我願跟隨佛陀之後,永遠不生不死的長住在宇宙之間。」
大家听到舍利弗的說法,看他那安靜的樣子,想到這就是將要去世的人嗎?真叫人不解!
大家很恭敬佩服,又很感傷,均頭請大家禮拜出室,舍利弗安住禪定,右劦而臥,遂入涅槃。
舍利弗的百齡老母很悲傷,但又感到這樣美的去世進入涅槃是很幸福,她對于自己的將來之死,也自信能歡喜迎接它的來臨。
舍利弗涅槃後的七日,把他的遺骸荼毗,均頭沙彌捧著他的遺骨回到竹林精舍,把一切經過先告訴阿難,阿難流著眼淚帶著均頭詳細的報告佛陀,佛陀默默的听著。
佛陀知道阿難起初看到目犍連被luo形外道暗害,現在又看到舍利弗涅槃,心中一定萬分的傷感,佛陀就問道︰
「阿難!你悲哀掛念什麼呢?難道舍利弗涅槃不可貴嗎?難道他接受我的教法,把我的真理帶走沒有留下來嗎?」
阿難恭敬合掌回答道︰
「不是!佛陀!我不是這樣的悲哀掛念。尊者舍利弗,奉持戒儀,智慧很高,善于說法,勇于布教,他永遠是那麼熱忱的為教工作,這不但是我們知道,連異教徒都在贊嘆的。想到現在尊者舍利弗既然不在,為了正法的流布,為了千萬年後的教團,受他早于涅槃的影響,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悲哀掛念,我想也是大家的悲哀掛念。」
佛陀知道這個事實,但佛陀靜靜的說道︰
「關于這個你不要掛念,舍利弗雖然不在,法是不會失的。無常本來是世間的實相,生滅是自然的道理。大樹要砍倒以前,先要砍掉大的樹枝;寶山在崩壞以前,先要崩倒大岩,目犍連和舍利弗在諸比丘之內先入涅槃,這也是法的自然順序。佛陀不久也要順著法性進入涅槃,你們不要失望;佛陀的教法是不會與人去的,佛陀千千萬萬年永久活在信的人的心中,佛陀會永久照顧他。你們要皈依法,皈依我所說的真理,不要皈依其他。進入涅槃,去極樂世界,是第一重要的工夫!」
佛陀說了以後,集合諸比丘,從均頭沙彌的手中,接過舍利弗的靈骨,對大家說道︰
「諸比丘!這個靈骨,在數日前,就是為眾生說法施教的大智舍利弗。他的智慧廣大無邊,除佛陀以外無人可比,他證悟法性,少欲知足,勇猛精進,常修禪定,為教為人,沒有我執,不喜相諍,遠避惡人,降伏外道,宣揚正法,他已獲證解月兌,無諸苦惱。
「諸比丘!你們看,這就是佛陀親弟子的遺身!」
佛陀講說時,大家不知不覺的對舍利弗的靈骨都五體投地的恭敬頂禮。
神通第一目犍連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神通第一!
當初他和舍利弗尊者同是婆羅門的種姓,听聞佛陀的因緣法而帶領一百弟子和舍利弗同時皈依佛陀。
目犍連尊者在佛陀的座下,是最激進的弟子,凡是推動佛法遇到阻力的時候,他是最反對妥協忍讓的人,他有神通,和外道斗法是百戰百勝。
但是,神通不是根本之法,佛陀常常呵斥自恃神通的弟子,因為神通對于了生月兌死毫無關系。
目犍連尊者不听佛陀的指示,迦毗羅城被圍困時,他以神通往救釋迦族,結果他才知道神通敵不過業果。最後他為了布教殉難,神通不能救他,這正是他現身說法,給後人的警誡。
目犍連的神通,耳朵听聲音,不分遠近都能听到;眼楮看東西,不分內外都能看到;甚至人心中的念頭,他也能知道。
關于能看到人的心,目犍連和蓮華有過一段故事︰
有一次目犍連經過一座園林,有一個中年的美人蓮華,帶著媚態走近目犍連,也向目犍連點頭招呼道︰
「目犍連尊者!有時間嗎?我可以和你談談嗎?」
目犍連注意一看蓮華,不但看到她的面容,而且看到她的心。原來蓮華是一個賣笑的女人,她有著一段傳奇的經歷,現在受外道的煽動,想以她的美色來誘惑目犍連,破壞目犍連的戒行。
蓮華雖然是半老的徐娘,但她的美色卻是世間稀少的,假若是別的男人,在她的魅力之下,一定會動心,可是在目犍連之前,她卻找錯了對象。
蓮華的心地不完全是黑暗罪惡的,不過,她不知道她有善美的良心,因為她過去有不幸的遭遇,所以助長她玩弄世間的性情。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看清蓮華心中的企圖,因此就站下來說道︰
「可憐的女人!你的遭遇已經是那麼的不幸,你怎麼還不知道自己的苦惱?你現在打扮得這麼麼妖媚,自以為你很美麗,可是我看你的身體不但是丑陋的、是污穢的,而且我更知道你的心中有著非法的企圖!
「你的身體,骨與骨的相連,筋與筋的交錯,全身像彎曲的蛇一樣。赤的血、黑的血,流動在你的體內。在你的皮膚當中,汗液、淚水、糞便,從九孔中不時的排泄出來。你不知道人的身體不淨,裝飾著外表自以為得意,迷于虛妄的美麗,好比老象沉溺于污泥,越陷越深。」
蓮華用驚奇的眼光看目犍連,她不覺懺悔似的流淚說道︰
「尊者!你說的話很對,我裝飾著污穢的身體來迷惑人,實際上我自己也討厭自己的身體,不過,我是一個沒有辦法的人,無論怎樣我已經不能得到救濟,我將來會給恐怖的因果所纏。」
目犍連又安慰她道︰
「你不要自暴自棄,不管過去如何,只要懺悔前愆,是沒有不可救的。衣服污穢時用水洗,身體骯髒時也可以水洗,心里不淨時,可以用佛法洗。再污濁的百川,只要流到大海里去,大海水總會洗清百川流入的那些水,我的老師,大聖佛陀的教示,能夠洗淨污穢的人心,使每一個人都能夠悟道得救!」
蓮華很歡喜,又像不信似的說道︰
「佛陀的教示真是這麼慈悲偉大嗎?尊者!你還沒有知道我的過去,我說出來你一定避面不願听,我的過去實在是太不幸太罪惡了。」
「你說出來听听也好。」
蓮華就很羞慚的敘說她的過去道︰
「尊者!我的名字叫蓮華,是德叉尸羅城中長者的姑娘,在我二八年華的時候,父母為我招贅了夫婿。不久,父親不幸去世,失去丈夫的寡母,就同我的丈夫私通,我知道時,真是肝腸寸斷。我那時已和我的丈夫生養一個女孩,一氣之下,我就舍棄女孩出走。月兌離家庭後,我在人海中飄泊了幾年,我又改嫁一個丈夫,過了幾年幸福的日子。有一次,我改嫁的丈夫出外經商,他從德叉尸羅城回來時,瞞著我以數千的黃金購買一個小妾,他起初守著秘密,不給我知道,把那個姑娘藏在他朋友的家中,後來我知道時,哭鬧著要看看那姑娘長得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她要奪去我丈夫的愛情?可是,尊者!我不看則已,一看差點使我悶絕倒地,原來那個小姑娘就是我和前夫所養的女兒。
「尊者!當我知道這樣的事實後,叫我如何不悲傷呢?我想到我的罪惡怎麼是這樣的深重?當初,我的母親既爭去了我的丈夫,現在,我的女兒又和我合爭一個丈夫,我還有什麼面目見人呢?從此我又離家出走了。我討厭世間,我討厭人類,我做了賣笑的yin女,我要玩弄世間,玩弄人類,我就是這樣打發著我罪惡的生活。
「尊者!只要有錢,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不用我說,尊者已經知道我為什麼來此要向你的戒行挑戰,現在我該如何向尊者懺悔才好?」
目犍連听蓮華敘述她的身世以後,他並沒有輕視她的心,反而他看到蓮華的心此刻很真、很善、很美。他用憐愍同情的語言對她說道︰
「蓮華!我听完你所講的關于你的身世,雖然是一段可恨的因緣,但能依著佛陀的教示而行,這樣的因緣是有結束的時候,遙闊的大海,無邊的大地,是能藏納污穢的。只要你能懺悔過去,精進佛道,過去的一切沒有問題,此刻你獲得佛陀救濟的機緣已到,你跟我去見佛陀吧!」
蓮華很歡喜,她以這樣的因緣做了佛陀的弟子。
後來,在佛陀女眾弟子的僧團中,蓮華成為模範的比丘尼;比丘中是目犍連神通第一,比丘尼中就蓮華神通第一!
改過自新,是離苦得樂的不二法門。在大聖佛陀的教法中,那怕他過去是有十惡五逆大罪的人,只要他精進修道,回心懺悔,總是可以得救的。
目犍連不但是神通第一,大孝大慈更是聞名,他曾入地獄救母,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相傳至今。他曾勸弟布施,以神通力帶弟往六欲天中,令其知道布施功德不會唐捐。他曾代佛陀講說七佛通偈,七佛通偈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他和舍利弗好像是佛陀的左右手,佛陀特別信賴的就是舍利弗和他。
目犍連和舍利弗獻身推動佛陀的法輪,貢獻最大,佛陀的教法能于很短的時期遍及全印,他倆實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光榮歸于佛陀,他們從未為自身的利益著想。
佛陀教法的隆盛,信仰的人當然歡喜,但不喜歡佛陀教法隆盛的不但是提婆達多,還有更多的異教徒。尤其自從阿世王皈依佛陀以後,他對其他的異教很是排斥,這更增加異教徒憎恨佛法的興隆。
異教徒是不敢來壓迫佛陀,他們現在不但畏懼佛陀的威德,而且也畏懼國王的勢力。最後他們想到先除去佛陀的兩臂,那就是舍利弗與目犍連。
目犍連在弘法的途中,經過到伊私梨山,他在山中靜坐時,給當時的luo形外道見到,他們就集合很多的人從山上投下石頭,石頭如雨般的下來,目犍連無常的肉身被打成肉醬,但luo形外道兩三天中不敢走近目犍連亡身的地方,他們懼怕目犍連的神通力。可是目犍連為了傳播佛法的種子,為了給後世做個為法犧牲的榜樣,他的色身真的是與世長辭了。
比丘們不久知道目犍連殉教的消息,有的垂頭喪氣,有的要為目犍連向異教徒報仇,有的就請問佛陀道︰
「佛陀!目犍連尊者是那麼了不起的人,他過去在跋伽國布教時,惡魔以神通進入他的月復中,他能安靜的告誡惡魔說,佛陀的弟子,除非業力現前,惡魔是不能害的,惡魔懼怕他的神力就又出來。現在這麼一位有神通的尊者,真的是業報現前嗎?他的後果怎麼這樣的不幸呢?」
佛陀體證到宇宙的真理,他沒有像比丘們那麼激動,佛陀安靜的告訴大眾說︰
「對啦!**是無常的,業報是要了結的。只有目犍連尊者,亡身的時候不迷而進入涅槃。生死的問題,在覺悟者之前是不成問題。有生就有死,死是不必驚慌懼怕,要緊的是對于死時有無把握?目犍連為著宣揚如來的教法,他的犧牲真是無限之美!」
知道目犍連被害的阿世王大怒,下令搜捕殺害目犍連的凶手,很多luo形外道,在阿世王的激怒之下,都被投進火坑!
說法第一富樓那
富樓那尊者在佛陀十大比丘弟子中是說法第一!
佛陀的弟子中有著美妙的言辭,深厚的信心和威儀的態度,到處幫助佛陀宣化,受人熱烈歡迎的比丘,其數實在很多,而富樓那能在大眾中被大家推舉為說法第一,這說明富樓那尊者說法不但有美妙的言辭,深厚的信心和威儀的態度,而且他更有布教家的精神。
有一次,富樓那尊者在听完佛陀的一座經後,等大家散去,就很恭敬的跪在佛陀座前,向佛陀頂禮後說道︰
「佛陀!我們做弟子的人,能有佛陀做我們的老師,奉行正法,真感到機緣的難遇,和無上的榮幸。我想,我和大家皈依佛陀,不是為了生活上的衣食問題,也不是為了把佛陀的教團當做我們避難的樂園,我們是為了救自己永久的慧命,宣揚佛陀的正法于人間,利益一切眾生,才是我們的職志。我現在請求佛陀慈悲,允許我到輸盧那國去布教!」
佛陀听富樓那說後,很歡喜他的請求,但偉大布教家的佛陀,知道布教的艱難,就照實告訴他道︰
「富樓那!教化眾生,利己利人、宣揚正法,我很嘉許你的志願。但是我又不能不告訴你,布教不一定要到輸盧那國去,你最好另外選擇一個教區,明天就啟程,我們歡送你!」
富樓那不明白佛陀的意思,懷疑的望望慈祥的佛陀,說道︰
「佛陀!弟子不明白佛陀的意思,凡是有眾生可度的地方,不是都可以去布教嗎?現在弟子發願到佛化尚未普及的輸盧那國去布教,佛陀為甚麼要叫我另換其他的教區呢?」
佛陀解釋道︰
「富樓那!我告訴你,輸盧那國是一個偏僻的小國,因為交通的不便,那里的文化還沒有發達,民性非常暴戾,打罵成為風習,外國去的人,很容易在那里喪身失命,你現在要去那樣的地方布教,難道是不怕危險嗎?」
富樓那給佛陀的話一說,反而微笑著,堅決有力的表明他的志願道︰
「佛陀!您老人家慈悲愛護我們弟子,我們難以用言語來表達感激。我為了感謝佛陀的恩惠,我更歡喜願意把我區區的一切奉獻給佛陀,奉獻給正法和一切眾生。我正是因為輸盧那國是一個邊地的野蠻國家,沒有人發心前去教化他們,所以我才覺得非要到那邊去傳教不可。到那邊去,我知道有一切危險隨時會加之于我,但為了正法的宣揚,區區我的個人安危,實在不值得去顧慮。請佛陀慈悲允許,讓佛陀之光庇護我,準我前去開闢人間的淨土吧!」
佛陀面容放射出慈祥之光,感動並高興富樓那為法忘軀的精神,但佛陀仍想試試富樓那有多大的毅力,所以又很親切的問道︰
「富樓那!你說得一點不錯,做佛陀的弟子,布教和修行是第一!不過,我要問你,你到輸盧那國去布教,假若他們不肯接受你的教導,破口大罵你,你的感覺如何呢?」
富樓那沒有考慮的回答道︰
「佛陀!他們罵我,我覺得他們很好,因為他們畢竟還不完全是野蠻的人,光是罵我,還沒有動用棍棒打我!」
「假若他們用拳頭、瓦石、棍棒打你呢?」佛陀又再慈悲的試問著。
「我仍然覺得他們很好,」富樓那回答︰「因為他們只是用拳頭、瓦石、棍棒打我,還沒有忍心用刀杖刺傷我。」
「假若他們用刀杖把你刺傷呢?」
「我還是覺得他們很好,因為他們還有人性,並沒有殘酷的把我打死。」
「假若他們把你打死呢?」佛陀又再進一步追問。
「這我就要更感激他們,他們殺害我虛幻的色身,幫助我進入涅槃,幫助我以身命報答佛陀的恩惠,這對我雖無大妨礙,遺憾的就是這對他們並沒有好處。」
佛陀大喜,稱贊道︰
「富樓那!你不愧是佛陀的真弟子,修道、布教、學忍辱,你的心境都能平安。做佛陀的弟子,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的確要有你這樣的精神,布教師應具十德︰
一、善知法義德二、能為宣說德
三、處眾無畏德四、辯才無礙德
五、方便巧說德六、隨法行法德
七、具足威儀德八、勇猛精進德
九、身心無倦德十、成就威力德
「富樓那!幫助佛陀宣揚真理,布教師的精神與**的素質同時重要,在精神方面,先要對三寶確立不動搖的信仰,再以慈悲、沉著、才智、健康為助;在**方面,先要有健康的身體,再以品行、風度、聲音、辯才為助,你都已具備了這些條件,你可以到輸盧那國去布教,我很放心也很歡喜你去!」
富樓那听完佛陀的開示,受到佛陀很大的鼓勵,他很感動,加強了他對布教不退轉的決心,他頂禮佛陀以後,在比丘們歡呼送別聲中向輸盧那國而去。
不久,富樓那在輸盧那國收有五百弟子,建有五百伽藍,他在僧團中說法第一的美譽就這樣傳開出去了。
富樓那尊者不是只求自利的人,他精進佛道,勇猛修行,有一次佛陀特別告訴他成就菩薩的四種法門,佛陀道︰
「富樓那!修學佛道的比丘,先要成就菩薩四法,才能于正法中得不退轉,是那四法呢?
「第一、听到未曾听過的法門,思量義理,不可即刻批評。
「第二、希求多聞,深生欲心;于空閑處,深生樂心;求斷嗔恚,修集慈觀;為斷貪欲,修不淨觀;為斷愚痴,修因緣觀。
「第三、要善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即能成就無依止智,對于一切法不念不分別,才能為眾生宣說**。
「第四、要廣行布施,嚴持戒行,勇于忍辱,精進菩提。
「富樓那!你能成就此菩薩四法,當能常為諸佛稱贊!」
富樓那尊者是佛陀座下的名布教家,因此很得佛陀的歡心,常受到佛陀的贊美!
解空第一須菩提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解空第一的是須菩提尊者。據說當須菩提出生的時候,他的家中就有空生的征兆,佛陀在般若會上,發揮究竟的空理,對它能徹底解悟的,也首推須菩提。
有一天,佛陀忽然不在僧團中,所有的人到處尋找,都不知道佛陀的去處。大家非常驚訝,阿那律以天眼觀察,告訴大家說佛陀到忉利天去為母說法,大概要三個月的時間,佛陀才會回來,大家見不到佛陀,都非常的思念,每個弟子們都有一日三秋之感。
三個月過去,佛陀重降臨人間,佛陀還未到達僧團時,知道的人都爭先恐後的出去迎接,此刻須菩提正在靈鷲山的崛中縫衣,他知道佛陀下降人間,當即放下衣服想趕快去迎接,正在這時候,他忽然又再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心中想道︰‘我現在去奉迎佛陀的聖駕,是為了什麼呢?佛陀的法身,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見,我現在去迎接佛陀,把佛陀的法身當做地水火風四大種的和合,這是沒有認識諸法的空性,不認識諸法的空性,就見不到佛陀的法身。因為佛陀的法身,諸法的空性,是沒有造作主,也沒有所造作。如果要想見佛陀,則一定先要了解五蘊四大總是無常的,明白所有的一切東西是空寂的,知道森羅萬象的諸法是無我的。沒有我,也沒有人;沒有作,也沒有所作。一切法是空寂的,法性是無處不遍的,佛陀的法身是無處不在的,我皈依奉行佛陀的教法,我想不應該被事相所迷-
須菩提因有這樣認識,他就不去迎接佛陀,坐下來又再縫衣服。
佛陀的歸來,在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第一個搶先迎接佛陀,她對佛陀說道︰
「佛陀!弟子蓮花色首先前來迎接佛陀的聖駕。」
佛陀微笑著回答道︰
「蓮花色!我的回來,迎接我的不能算你是第一人,須菩提尊者觀察諸法的空性,才是真正迎接見到我的人,見法的人才能第一個見到佛陀,第一個迎接佛陀。」
蓮花色比丘尼听佛陀這麼一說,才知道在佛陀的教法中,對宇宙人生真理的體會,自己很慚愧,還不及須菩提尊者。
有一次佛陀在般若會上,對須菩提說道︰
「須菩提!你很有辯才,深能體會真空的道理,你可以向在場聚會中的菩薩們,解說般若波羅蜜相應之法,滿足他們的所學,是很好的事。」
佛陀這麼說時,在座的會眾心中都在猜想道︰‘須菩提尊者是以自己的智慧辯才來宣說如是甚深之法呢?還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來宣說呢?-
須菩提知道會眾中的心意,他就說道︰
「佛陀的慈命是不能違的,弟子們來說教,不論甚麼深淺的教法,如果要能說得契理契機,這皆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說教,勸人修學,才能獲證到法的本性,才能和法的實相相應,才能和佛陀的心意相通。我以佛陀的威神之力,現在來宣說修學菩薩道的般若波羅蜜多的相應之理,這不是以我的智慧辯才之力所能勝任。」
須菩提說後,頂禮佛陀,對佛陀稟告道︰
「佛陀!我受佛陀的敕命,來說明菩薩與般若波羅蜜多的相應之法,但是甚麼法才名為菩薩呢?甚麼法才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呢?我不見有法名為菩薩,也不見有法名為般若波羅蜜。即使這兩個法的名稱我也沒有去分別。我以這樣的認識來表達菩薩說般若波羅蜜的相應之法,佛陀!我能夠滿足菩薩們的所學嗎?」
佛陀很歡喜的回答道︰
「須菩提!菩薩只有名為菩薩,般若波羅蜜只有名為般若波羅蜜,所謂菩薩與般若波羅蜜的名稱,亦只有名稱而已。這個本是不生不滅,不過為了便于宣說才假為立名,這個假名,不是在內,不是在外,也不是在內外之間,本來就是不可得。譬如講‘我-,亦唯有假名,‘我-的本體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有為的諸法,是如夢、如響、如影、如幻、如陽炙、如水中月的。可是,須菩提!菩薩要證得不生不滅,仍然要修學菩薩法與般若波羅蜜法的假名與假法。
「須菩提!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色受想行識的常與無常,樂與苦,我與無我,空與不空,有相與無相,有為與無為,垢與淨,生與滅,善與惡,有漏與無漏,世間與出世間,輪回與涅槃,都是不可執著和分別的,其他一切諸法都是這樣。
「須菩提!為甚麼要這樣呢?因為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對諸法起分別之想,應住于空,住于無分別。菩薩修六波羅蜜等其他諸行,也是不見菩薩的名;不見般若波羅蜜,也不見般若波羅蜜的名。菩薩只有求一切智,知道一切是諸法的實相,而這個實相才是不垢不淨的。
「假若菩薩能照這樣修習般若波羅蜜,知道名相是權巧而假為安立,則對色受想行識和其他一切諸法,都不生起執著,對智慧不生執著,對神通也不起執著,對甚麼都不生起執著,為甚麼要對一切法都不執著呢?因為有執著就是不可得。
「須菩提!照這樣修習般若波羅蜜時,對一切法都不起執著時,才能增加完成六波羅蜜的修行,才能進入修行者的正位,才能住于不退的地位,具足神通,暢游佛國,化益眾生,供養諸佛,莊嚴清淨佛土,自己安住自在解月兌的境界。
「須菩提!你有這樣想嗎?色,是菩薩嗎?受想行識是菩薩嗎?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薩嗎?地水火風空識是菩薩嗎?遠離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風空識的人是菩薩嗎?」
須菩提回答道︰
「佛陀!這以上都不名為菩薩。」
佛陀明知故問而說道︰
「須菩提!你說這以上都不名為菩薩,這是甚麼緣故呢?你可對諸修習菩薩法者說明。」
「佛陀!本來所謂眾生者,是不可知不可得的,不論什麼菩薩也是如此,色受想行識是不可得,說有這個法,說沒有這個法,遠離這個法性都不名為菩薩。」
佛陀听須菩提的回答,很高興的稱贊道︰
「對啦!須菩提!所謂菩薩,所謂般若波羅蜜,皆是不可得,菩薩雖要修習,但本無修習。須菩提!我再問你,色受想行識等的諸法是菩薩義嗎?」
「佛陀!色受想行識等都不是菩薩義!」須菩提深有了解的回答。
佛陀又再很歡喜的嘉許須菩提道︰
「須菩提!你說得太對啦!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時,色受想行識等的諸法或常或無常,或有為或無為等,皆是不可得,菩薩應以海闊天空的心情去修習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你說你不見到菩薩與菩薩名的法,法與法界,法界與眼界,眼界與意界,這些相對的諸法並不是對立的。是甚麼原因呢?離開有為而說無為這是不能夠的,離開無為而說有為也不能成立的。須菩提!菩薩這樣修習般若波羅蜜,不見甚麼法,就能無諸恐怖;把心不停于法,就沒有後悔的事。須菩提!菩薩的心的作用,也是不可得和不可知。因此,這個心,不停于任何一物,也才沒有後悔的事。須菩提!如你所說,菩薩應如此修學般若波羅蜜。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也不得菩薩的名,這才真名菩薩,真名般若波羅蜜,這是為菩薩所說之教。」
須菩提對性空的真理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他解空第一的盛名就這樣在僧團中受著大眾的尊敬。
論議第一迦旃延
迦旃延尊者在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是論議第一!
真理不辯不明,迦旃延尊者能用很巧妙的方法,很簡短的言辭,把問難的人說得心悅誠服。
有一次,迦旃延走在街上托缽行化的時候,迎面走來一婆羅門的修道者,他向迦旃延招呼以後就問道︰
「迦旃延尊者!今天巧遇到你真是難得的機緣,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希望你以客觀的態度破除我的疑惑!」
「你對甚麼問題生起了疑惑!」迦旃延問。
「尊者!我看世間上,剎帝利與剎帝利相爭,婆羅門與婆羅門相爭,這是甚麼原因才使他們相爭呢?」
「是貪欲在蠱惑!」迦旃延回答。
「婆羅門和婆羅門相爭,剎帝利和剎帝利相爭,是為了貪欲。那麼,尊者!我再問你,你們沙門和沙門相爭,又是為的甚麼原因呢?」
「是我見的執著!」
婆羅門的修道者閉起眼楮來想了一會,很滿意迦旃延的回答,但他又再提出問題來問道︰
「尊者!你的回答很公正,不過,我想知道世間上什麼人才能夠離開貪欲與我見呢?」
迦旃延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現在舍衛城說法的我的老師佛陀,他是應供、正遍知、無上正覺者,他沒有貪欲的煩惱,沒有我見的執著,是人天的師範!」
婆羅門的修道者很感激迦旃延的說法,他當即要求他介紹皈依佛陀,作在家學佛的居士。
又有一次,也是有一位婆羅門的修道者,他听說迦旃延論議第一的大名很不服氣,他從很遙遠的地方特別趕來訪問迦旃延,他想就以辯論來問倒迦旃延,他一見面就問道︰
「尊者!我听人說,本是婆羅門的迦旃延,現在作沙門,不再拜耆宿的婆羅門,不起座相迎,也不與座,我听了這麼說,深不以為然。所以我特地來問你,假若是真的這樣,我想這不是正法,是不應該的。」
迦旃延尊者不慌不忙,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你說的是事實,由婆羅門皈依正遍知佛陀的我迦旃延,是不再向婆羅門的耆宿禮拜,這是很合乎法理。已經證得聖果的我,你不可用年齡的老少來衡量,假若是一個年齡八十或九十多的婆羅門,耽于,陷于貪嗔邪見之中,年齡雖長,這樣的年齡有什麼用呢?」
婆羅門給迦旃延這麼一反問,無話可對,深感羞愧,他也舍棄邪見,請迦旃延介紹,皈依到大覺佛陀的座下。
迦旃延就是這麼一位善于議論和巧說的尊者,和他談話,不要幾句,總會叫你心悅誠服的相信他的說法。
很多當時的外道,在迦旃延巧妙的議論之下改邪歸正,接受佛法的信仰。
有一次,迦旃延在阿槃提國宣化佛法的途中,遇到一位婦人手持水瓶,坐在河邊啼哭,迦旃延看了後很不忍,怕她因為什麼失意的事想不開而投水自殺,因此就上前去問道︰
「婦人!是什麼事使你傷心,在這里啼哭,告訴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婦人更是放聲哭道︰
「你是不能幫助我解決困難的,告訴你有什麼用呢?世間是不平等的,貧富如此的懸殊,我是一個苦命的窮人,一生都是受苦,我給貧窮的苦折磨得真不想活了。」
迦旃延很同情的開示她道︰
「婦人!你不要傷心,世間上窮人很多,不僅是你一個人。同時,窮人並不一定是苦或不幸,富人也不一定是快樂。你看那些擁有奴婢田宅的富人,他們仍然天天為貪欲煩惱受苦。為人只要能夠平安的生活就好,貧窮有什麼值得悲傷呢?」
婦人不耐煩的哭著說道︰
「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門,你能看得開世情而我不能。你要知道,我是一個大富人家的奴婢佣人,窮年累月的做著苦役,衣食不周,自由沒有。而我那黑心的主人,慳貪暴惡,沒有絲毫慈心,我們做事稍有差遲,打罵交加。想到我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這些痛苦都是由于貧窮所致,你想,我怎麼不痛哭我的苦命呢?」
「婦人!」迦旃延說道︰「既然如此,你不用悲傷,我告訴解月兌貧窮發財的方法,這個方法很簡單,你既是為貧窮受苦,那你可以把貧窮賣給別人!」
「貧窮可以賣給別人?」婦人奇怪得叫起來,他問尊者道︰「貧窮可以賣給別人,那麼世間上就沒有窮人了,有什麼人肯得買窮呢?」
「賣給我!」迦旃延回答。
「貧窮可以出賣,而且也有你肯買,不過世人不懂出賣貧窮的方法。」
「要布施!」迦旃延開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貧富各有因緣,貧窮的人所以貧窮,是前生沒有布施和修福;富貴的人所以富貴,是前生有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和修福是賣貧買富最好的方法。」
婦人听後,智慧開朗,從此明白了致富之道。但她又苦著臉向迦旃延尊者問道︰
「你說得不錯,我的確明白了發財的方法。不過,我極其貧困,我是一無所有的人,今此水瓶,還是我那愛財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麼好布施呢?」
迦旃延尊者把自己的缽交給婦人說道︰
「你持此缽,取一點淨水布施給我。」
婦人如教奉行,歡喜踴躍,後來婦人即升忉利天享樂。
迦旃延尊者長于議論,感化很多的人皈依三寶,奉行佛教。
頭陀第一大迦葉
大迦葉尊者是佛陀弟子中的頭陀第一!
頭陀就是修習苦行的意思,凡是修苦行的人第一要選擇空閑的地方,第二要過托缽乞食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處,第四要一日一餐,第五要乞食不擇貧富,第六要守三衣缽具,第七要常坐樹下思惟,第八要常在露地靜坐,第九要穿著糞掃衣,第十要住于墳墓之處。修學頭陀苦行的人就是要過這樣簡單的生活,也是清淨的生活。
這樣理想的頭陀修行者,就是尊者大迦葉。
大迦葉還沒有皈依佛陀以前,他就被人稱贊是志氣清高,不著欲染的青年,即至父母為他娶親,他竟和他的妻子分床而臥。後來在竹林精舍听聞佛陀說法,生大信心,皈依佛陀,佛陀曾說過若非明徹宇宙的大覺者,是受不起他稱老師的。
大迦葉尊者是過著舍富乞貧的托缽生活,有一次他在王舍城行化的途中,見到一位貧困的老母,窮得衣不遮體,食不解饑,臥在街巷陰暗的地方,大迦葉尊者很憐愍她,就向她行乞說道︰
「老母!我看你窮苦的情形,心中很是難過同情,你為什麼這麼窮苦,都是你過去慳貪沒有布施的關系,我是佛陀的弟子,是人間的福田僧,現在望你多少布施一點食物給我,讓你種種福田,將來免除這貧困的生涯。」
窮苦的老母回答道︰
「呵!你是一位尊者,我很榮幸得你向我說法,不過你要我布施供養你食物,這是叫我感到非常困難的事情。說出來不怕尊者見笑,我三日來沒有粒米充饑,現在所有的是很少的米汁,臭惡難聞,人家將要棄去而為我討來,這怎麼可以用來供養你尊者呢?」
「這是沒有關系的,」大迦葉說︰「你就把米汁給我一點吧,我是舍豪富乞貧窮的大迦葉,我很歡喜的接受你的供養。」
貧窮的老母,聞言大喜,即刻取出米汁供養,大迦葉恐怕老母不信,就當著老母的面前,把米汁一飲而光,老母後來以此功德,壽終之時即生天享樂。
大迦葉尊者利人的悲心很值得人敬仰,但弘法的熱情,比起舍利弗和目犍連等顯然不如,當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沒有涅槃前,就常勸說他忘去自我,來從事弘法利生的真理運動,大迦葉尊者總是堅定的回答他們道︰
「我實在是不行了。弘揚正法,教化眾生,全不是我的分內之事了。忘去自我,多麼不容易啊!我充其量頂多在自己的生活中,豎立起更艱苦卓絕的修行榜樣,讓後來者對于少欲知足的頭陀苦行,知道尊重與實行。弘法利生那些艱鉅的任務,全賴你們去擔當了。」
舍利弗和目犍連听了這些話,並不感到失望,反而稱贊道︰
「長老能夠在這一方面樹立法幢,也是非常難得,佛法是多方面的,各人可以依著自己的志趣去實踐自己的理想,我們為長老祝福。」
長老大迦葉對于他的頭陀苦行,任何人的勸說,他都不會停止。
大迦葉尊者,不懼狂風暴雨,不怕日曬夜露,總是住在深山叢林的樹下,或是白骨遍野的冢間,他的年齡逐漸的衰老,佛陀很同情憐愍他,有一天當他到祇園精舍的時候,佛陀就勸他安住在祇園精舍。
可是,他反而向佛陀說道︰
「佛陀!不行,我不能住在祇園!佛陀的慈悲,弟子深深了解和感激。不過,弟子住在這里,一定非過團體的生活不可,那時我的頭陀苦行,是會感到很大的不便。這里無論是靜坐、經行,聞法,樣樣都合乎理想,清風明月,鳥語花香,環境真是太優美了。但我修頭陀行者的人,住在這里是十二分的不宜。這里聞不到一點尸臭,看不見半根白骨,生活過得是這麼適宜舒服,對于修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觀等,無論如何不適合。我很樂于冢間的生活,那里,長年累月的獨自一人,或在樹下,或在露天,或經行觀尸,或補破衲衣。歡喜乞食行化,得自由的進城,不願意乞食行化,得隨便找些野果草根充饑。我不為衣愁,不為食憂,沒有人間的得失,我只感到清淨解月兌自由。
「當然,有人會說我這樣的生活太過于自利,像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迦旃延尊者等,他們負起代佛陀宣揚的任務,不懼阻難,不惜身命,推動著真理的法輪,讓眾生普沾法味,同獲法樂。我雖然沒有那一股勇氣和毅力,但我不會忘記佛陀給我的恩德,為了報答佛陀的恩惠,我才更要過頭陀的生活。因為眾生能否得救,全靠僧團的弘法,僧團中布教的弘法者,是人民的親教法師,他必須自身要健全,才能擔當弘法的工作。僧團的本身如何才能健全呢?當然只有從嚴肅的生活中去培養自己的德行。頭陀的行門,就是一種最嚴肅的生活方式,如能習慣于這種生活,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不貪名聞,不求利養,一心一德,為法為人!佛陀。我為了直接的鞏固僧團,間接的利益眾生,所以歡喜願意居住深山叢林,或是冢間,決不舍棄苦行,決不能長住在祇園!懇求慈悲的佛陀,能夠原諒我大迦葉的固執。」
佛陀听完大迦葉的稟告,很是歡喜同意,看看大迦葉,又看看諸比丘,說道︰
「好得很啦!你們諸比丘听到長老大迦葉的話嗎?將來佛陀正法的毀滅,不在天魔外道的破壞,而是在僧團的腐化與崩潰!大迦葉的話說得很對,要弘揚佛法,讓真理之光永照著世間,則必先要鞏固僧團。要鞏固僧團,就必須嚴肅的生活。我的正法,如大迦葉尊者,就能負責住持。」
大迦葉尊者的修行,給佛陀稱贊,從此,他在僧團中受著普遍的尊敬!
天眼第一阿那律
阿那律尊者是佛陀比丘弟子的天眼第一!
阿那律和摩訶那摩(摩訶男)是兄弟,同是甘露飯王所生的王子,當初他弟兄二人約定,兄不出家,弟即出家;弟不出家,則兄出家。後來阿那律和跋提王子等七人同時皈依佛陀,披剃出家做了沙門。
阿那律長得很英俊,沒有出家時就有很多王族的少女希望嫁給他,但阿那律卻不易為愛情動心。
出家以後,有一次阿那律從祇園精舍往拘薩羅國去的途中,路上沒有比丘的宿處,沒有辦法,他只好向民間投宿,這人家有一位年輕的少女。
阿那律走到少女的門前說道︰
「天快黑了,路很遠,想在貴府投宿一夜!」
少女一見大喜,即刻迎接阿那律入其內舍,阿那律尊者沒有想到其它,他在內舍中結跏趺坐,一心的念佛念法念僧,希望早點天明,以便趕路。
夜半,燈光漸漸的黯淡,朦朧的月色照在窗前,門聲響處,年輕的少女走到阿那律的床前,溫柔多情的說道︰
「你是一位沙門,我知道,但我見了你,怎樣也壓制不住我對你的愛情。近來有很多有名有財的長者婆羅門,向我求婚,都為我一一拒絕,但我看到你端正秀麗的容貌,我不怕羞的自願將身許你,你就住在我的家中不要他去。」
阿那律尊者雙目閉得緊緊,像高聳的山岳,巍然不動,少女即以手向前推動他,阿那律嚴肅的把眼睜開,他就莊嚴的訶斥欲的種種不淨,少女生大慚愧,當即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作了在家優婆夷。
阿那律尊者雖然不為所迷的美名令人敬仰,但有一次當他听聞佛陀說法因疲倦而打瞌睡,遭受到佛陀的批評。
佛陀**以後,把阿那律尊者叫到身邊,問道︰
「阿那律!你出家學道是為了畏懼王法恐怖盜賊嗎?」
「不是!」阿那律回答。
「那麼,你為甚麼要出家學道呢?」
「為著厭離生老病死,解月兌憂悲苦惱。」
「我看你出家學道的信心很堅固,但是當我在說法的時候,又看到你在睡覺。」
阿那律跪下來,合掌說道︰
「佛陀!從今以後,盡形壽,我也絕不在佛陀的座前睡眠,希望慈悲的佛陀原諒我一次懈怠的愚痴。」
從此,阿那律從清晨到黃昏,從黑暗又到天明,他都用功辦道,絕不睡眠,經過一段時間,阿那律的眼楮壞了。
佛陀很掛念,有一天佛陀找到阿那律,告訴他道︰
「阿那律!修行不及固然不行,但太過了也是同樣的不行。」
「我在佛陀的座前已經宣過誓,我不能違背我的誓言!」阿那律恭敬的而又堅決的回答。
「你不要掛念這個,眼楮是大事。」
佛陀雖然慈悲的這麼告訴阿那律,但阿那律仍然不肯睡眠。
佛陀又再叮嚀勸說道︰
「阿那律!一切眾生為食物而生存,如果不食就不能存在,眼楮也要飲食,眼楮的飲食就是睡眠。所以,阿那律!你去睡,不要掛念其他,就是涅槃也要飲食。」
「涅槃吃甚麼?」阿那律懷疑著問。
「不放逸!」佛陀回答說︰「不放逸能夠到達無為的境界,但是在這以前仍然睡眠。」
「佛陀!眼楮是以睡眠為食物,不過我不睡眠沒有關系,請佛陀放心!」
就這樣,阿那律的眼楮不久就瞎了。
佛陀想到以自己對阿那律講了一句話,能使他精進修行以至雙目失明,阿那律對佛陀尊敬的心,到達甚麼程度不難想像而知。
佛陀打算著如何才能令阿那律重見光明。
有一天阿那律想縫衣服,但因眼楮看不到,無法把線穿進針孔,他很希望有一個人幫助他。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走來說道︰
「阿那律!你把針線拿出來,我來替你穿。」
阿那律很惶恐、驚慌,佛陀為他把針線穿好,看不見東西的阿那律,眼眶中浮出幾滴晶瑩的感動的淚珠。
佛陀把針線穿好,阿那律想請人來做衣服,佛陀阻止著他道︰
「你不要煩心,我來替你做就好。」
在一天以內,佛陀就為阿那律把三衣縫好。
佛陀和失去肉眼的阿那律坐在一起,慈悲的安慰他、並教他如何修定就可以見到光明。
阿那律信任佛陀的話,他不久就得到天眼,不分遠近,不論內外,他都能看到,在佛陀的弟子中,從此阿那律是有名的天眼第一!
阿那律很歡喜感激,佛陀的歡喜更是難以形容。
有一次,阿那律走到佛陀的座前,頂禮佛陀後說道︰
「佛陀!我常這樣想,少欲知足,常行精進,這是我們修道者必備的條件;忘記小我,弘法利生,這是我們弟子應盡的責任。佛陀!關于我們如何修學覺道,進取涅槃,懇求佛陀多予慈悲開導!」
佛陀很歡喜的說道︰
「你說的都是實在的話,你所掛念的問題是學大人(菩薩)的問題,我為你說八大人覺,你可于晝夜至心誦念︰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無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阿那律!前面所講的八事,這是諸佛菩薩大人的覺悟,修學覺道的人,要用慈悲的心,多來修福修慧,乘著法身的船,劃到涅槃的彼岸,再來人間,廣度眾生,就能月兌出生死,永遠安樂。」
阿那律含淚听著佛陀說法,更增強學道的決心,佛陀的愛,深深的藏在阿那律的心底。
持戒第一優波離
優波離尊者是佛陀弟子之中的持戒第一!
優波離還沒有皈依佛陀以前,是出生在首陀羅種姓的族中,他本是理發匠,靠著替人剃除須發,維持生活。
雖然優波離是一個理發匠,但他心地純良,本性忠厚,故能得到剎帝利的釋迦王族的信任,著他在王宮為跋提王子等理發。
跋提王子因見優波離工作細心,很是喜歡他,優波離對跋提王子也很尊敬。
當初,佛陀成道後回到故鄉迦毗羅城的時候,跋提王子等因為給佛陀德慧的感召,都毅然的舍棄虛妄的王子的尊榮,皈投到佛陀的座下出家。
尊貴的王子身份可以跟佛陀出家,優波離很悲哀,他怨恨自己不幸的命運,生在下賤的首陀羅族中做人,他不敢妄想,下賤的首陀羅是不會有資格皈依大聖的佛陀出家做弟子的。
所以當跋提王子等七人去出家披剃的時候,優波離除了傷心啜泣以外,他實在不敢說一句不平的語言。
適巧,他的哭泣給舍利弗尊者看到,舍利弗問明原委,就對優波離說道︰
「優波離!請你不要傷心,佛陀之法是不分智愚、貧富、以及身份的,關于這些,不是問題,請你不要掛在心上,佛法如大海,不厭眾流,不棄涓滴,無論什麼人,只要他信仰佛陀,他就有資格接受佛陀的慈悲,佛陀的庇護。佛陀的教示是持戒最要緊,證得涅槃正覺是第一!你跟我一起到佛陀的座前去,佛陀一定很歡喜的準許你出家。」
優波離畏縮的迷糊的走到佛陀座前,佛陀很歡喜就安慰他說道︰
「優波離!我知道你的根器不小,過去在迦葉佛時,你就是在他的持律的諸弟子中最為第一!在我的教法僧團中,將來仍是你持戒第一!在你來此以前,跋提王子等七人向我要求出家,雖然我準許他們做我的弟子,但他們要經過七日的修行,我才為他們剃度。經過七日,等他們忘記王子的身份,知道是我的弟子,他們才有禮貌和你見面,我現在先許可你出家。」
優波離出家後,先知先覺者佛陀所說的預言沒有錯,優波離嚴持戒律,而且更懂得持戒的意義。
多聞第一阿難陀
阿難尊者是佛陀十大比丘弟子中的多聞第一!
阿難尊者在當時的僧團中年齡最輕,相貌非常端嚴,聰明而多聞,佛陀很歡喜他。
摩訶波波提夫人等當初要出家作比丘尼,佛陀的僧團制度,本來是不允許女人加入,就是因為阿難一再的為她們請求,佛陀想到事實不可違背,只得方便允許,用八敬法來補救僧團中容納比丘尼加入的缺點。
因為阿難對女子的出家,很是盡心的幫忙,加之他的人緣很好,女子對他非常的恭敬。有時,阿難和大迦葉尊者同在行化的途中,路過比丘尼的蘭若,比丘尼們總是請阿難最先開示,然後再請大迦葉,可是論大迦葉的年齡、法臘、戒行,總是強過阿難,而比丘尼們總是不管這些。
阿難很得到女人的歡迎,他有一次托缽途中,曾給摩登伽女迷惑,佛陀很關心他,用方便叫摩登伽女也出了家。阿難常有這些事給佛陀麻煩,但阿難有善良的心地,強記的智慧,肯得幫助人,所以很得到佛陀的歡心。
佛陀常常單獨的和阿難說教,有一次佛陀住在跋耆國重閣講堂的時候,曾教阿難對三寶要有堅定的信仰,不壞信仰比嚴持戒律更是要緊。又有一次,阿難遵照佛陀的指示,禮拜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曾見阿彌陀佛大放慈光,他真是幸運的寵兒,他比別人更易受到佛光的庇護。
阿難是佛陀的侍者,他常常親侍在佛陀的左右,當初大家請他出來侍奉佛陀,他曾提出三個希望要目犍連轉呈佛陀。
第一、佛陀的衣服,無論新舊,他絕不要穿著。
第二、如有信眾恭請佛陀到家中供養,他不能侍奉前去。
第三、不是見佛陀的時候,他不去見。
目犍連尊者把阿難的希望轉呈給佛陀,佛陀很歡喜的贊嘆道︰
「阿難真是很有品格的比丘,他所提出的要求,都是避免譏嫌的預防。因為阿難是怕比丘們批評說,阿難是為了穿衣才侍奉佛陀的,或是阿難是為了食物才侍奉佛陀的,他知道預防,才有這樣的要求。信者來見佛陀的時候,佛陀說法的機緣是否成熟的時候,阿難都能夠知道,他實在是一個很聰明賢能的人。」
阿難做了佛陀的侍者以後,他就經常的跟隨在佛陀的身後到各地弘化,以這樣的因緣,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難的心中。
佛陀的年齡漸漸的老了,有一天在布教的途中,佛陀坐在一棵樹下休息,對阿難說道︰
「阿難!為了挽救沉淪在苦海中眾生的慧命,布教家是什麼辛苦都不應該推辭的,你和我常在各地行化,你已逐漸養成信心、慧心、慈悲心。我現在渴得很,想喝一點水,你把我的缽拿出來,到那邊的河流中盛一點水來給我喝。」
阿難走到河邊,過一會,空著缽回來,稟告佛陀道︰
「佛陀!我到那邊的河流中看過,河水很混濁不清,我听人說,今天有很多車馬在上流渡過,所以河流中的水,盛來洗腳是可以,但絕不能夠吃,拘孫河離這里並不遠,到那邊的地方再喝水、洗浴也可以。」
佛陀又再威嚴的吩咐道︰
「阿難!拿水來!不要緊,你就把那樣的水拿來!」
阿難沒有辦法,只得再去取水,不可思議的,這時候的河水澄清得如明鏡一般,阿難一見大喜,他很為佛陀的威德神力感動。
有一天,阿難在一夜之中夢見七項希奇古怪的事,心中很驚慌,他走到佛陀的座前,照實的稟告道︰
「佛陀!我的心中有疑難的事要想請佛陀開示,昨天夜里,我做了一個夢,夢本是獨頭意識的活動,或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們本不必為夢計較。但我昨夜夢見的七事,都是很奇怪的,所以現在要懇請佛陀慈悲為我解說。我所夢的七事是︰
「第一、我夢見大江河海,都給烈火焚燒起來。
「第二、我夢見太陽將沒,娑婆世界上一片黑暗,我吃力的頭頂著須彌山峰。
「第三、我夢見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
「第四、我夢見比丘,法衣不全,躑躅在荊棘之中。
「第五、我夢見繁茂的旃檀大樹,有很多山豬爬掘樹根。
「第六、我夢見年幼的象子,不听信大象之言,踐踏青青的綠草,攪濁清清的河流,大象無法,只得避而遠去,獨至清水美草之處,象子遨游不知,等到水草乏絕的時候,都因饑渴而死。
「第七、我夢見百獸之王獅子死去,飛蟲鳥獸不敢接近侵食,但從獅子的身內,自有蟲出,還食獅王身上之肉。
「佛陀!這都是些奇怪的夢,我真不明白,怎麼會做這些怪夢呢?」
佛陀听完阿難所講的夢中七事,像有很多憂愁似的,不勝感慨的回答道︰
「阿難!夢境由心造,但有時夢境確是未來事情好壞的征兆。你夢中的七事,早在我意料之中。我現在分別為你解說︰
「第一、你夢見大海江河都為烈火焚燒,這是象征著未來僧團中的比丘,違犯佛教,取得供養,復起斗爭。
「第二、你夢見太陽將沒,娑婆世界一片黑暗,你吃力的頭頂著須彌山峰,這是說佛陀九十日後,當入涅槃,大眾比丘,諸天人民,將要你來為他們啟受經教。
「第三、你夢見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這是說佛陀涅槃以後,未來比丘開演說經大會,持著佛陀深法,口頭宣講而不奉行。
「第四、你夢見比丘法衣不全,躑躅在荊棘之中,這是佛陀涅槃以後,未來世中,有很多比丘沒有法衣,穿著俗人的服裝,棄戒樂俗,育養妻子。
「第五、你夢見繁茂的旃檀大樹,有很多山豬爬掘樹根,這是說佛陀涅槃以後,未來比丘,不發心宣揚佛陀正法,只顧為自己的生活打算,販賣如來,以經懺佛事為生。
「第六、你夢見年幼象子,不听信大象之言,踐踏青草,攪濁河流,最後反而饑餓而死,這是說佛陀涅槃以後,未來僧團中有持戒長老,明經比丘,教誡年少後學,講說罪福,追人如影,但年少後學之人不肯信受奉行,死後墮入地獄。
「第七、你夢見百獸之王的獅子死去,飛蟲鳥獸不敢接近侵食,後為獅王的肉身之內,自有蟲出,還食獅王身上之肉。這是說佛陀住世廣說甚多經法,佛陀涅槃以後,沒有外道能壞佛陀正法,但由我的在家出家七眾弟子,自壞我法。
「阿難!你夢中的七事就是未來佛教的癥兆。」
佛陀說後,那佛陀之光好像都要黯然的樣子。
多聞的阿難,听佛陀敘說未來聖教的前途,心中很難過!
密行第一羅侯羅
羅侯羅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密行第一!
羅侯羅是佛陀在做太子時所生,他是淨飯大王的王孫,佛陀離國出走,終于成就正覺的佛果,未來迦毗羅衛國國主的王位,本可以由羅侯羅繼承,但在有公天下主張的佛陀,對年幼孩童做萬民之主,很不以為然,所以佛陀就方便叫羅侯羅出家。
幼童出家,佛陀的僧團中當初沒有這樣的情形,為羅侯羅出家才開出沙彌的制度,佛陀並叫羅侯羅禮拜舍利弗為師。
羅侯羅出家只有十五六歲的年齡,佛陀的說法,他還不能完全領受,因此他還沒有到達悟道的境界,對于新的僧團生活,他並不感到快樂,但也沒有說過不滿的話。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對父親的教示,唯有尊敬服從。
羅侯羅每天早晨打掃庭院,清潔環境以後就研究修習佛陀的言教,有一天羅侯羅將外院掃除以後,回到自己的室中,就在這時,他自己的寢室為一個作客的比丘佔去,把羅侯羅的衣缽都拋在門外。
佛陀的僧團中,是有一人一室的規定,別人把自己的寢室住去,應該怎麼辦,羅侯羅感到茫然無措。不過幼年的羅侯羅,很懂得佛陀忍辱的教示,他沒有辦法,就痴痴站在庭院之外。其時忽然落起滂沱大雨,羅侯羅沒有去處躲藏,他就進入廁所,雖然空氣不好,他也安靜的端坐著,那時正有一條黑色的毒蛇從洞中爬出在廁所的上面,羅侯羅一點也沒有留神注意。
佛陀在靜坐中忽然想起羅侯羅,很快的就走來羅侯羅住的地方看他,室內沒有羅侯羅,只見到一位旅行雲游的比丘,佛陀就走到廁所的地方,先咳嗽一聲,里面也咳嗽了一聲,佛陀問道︰
「里面是甚麼人?」
「是羅侯羅!」
「出來!我對你講話!」
羅侯羅想不到這時能听到佛陀的聲音,趕快從廁所中出來,不知不覺的就抱住佛陀,雙目滔滔的流淚,但又知道自己用手拭去。
佛陀明知故問羅侯羅為甚麼坐在廁所里,羅侯羅照實的稟告,佛陀就叫他到自己住的室內。
羅侯羅的歡喜,像是在地獄里見到佛陀。
年幼的沙彌,確確實實要年長的比丘照顧,佛陀以此因緣就規定沙彌和比丘可以同室。
以後的羅侯羅,常常跟隨在舍利弗的身後,舍利弗帶著羅侯羅托缽乞食,曾給佛陀批評是不淨食,因此舍利弗後來特別關懷到年輕沙彌所受的供養。又有一次,舍利弗帶著羅侯羅在王舍城中乞食,路上一個惡漢用沙投入舍利弗的缽里,並且用棍棒打破羅侯羅的頭。
舍利弗回過頭看看羅侯羅,羅侯羅現出咬牙切齒的面容,鮮血一滴一滴的流出來。
舍利弗安慰他道︰
「羅侯羅!如果是佛陀的弟子,應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懷嗔恨的毒,常以慈悲心憐愍眾生。佛陀常教誡我們,對于個人的榮辱毀譽,要能忍辱的才算行著佛陀之教。所以,羅侯羅!壓制著憤恨的心,嚴守忍辱,世間上沒有比這更有勇氣。天上人間,不管如何大的力量也不能勝過忍辱!」
羅侯羅听完師父舍利弗的開示,走到水邊,水里現出他的顏面,他默默的掬水洗去血跡,見到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很安慰又很難過。
羅侯羅忍耐著走到舍利弗的身後說道︰
「我想到剛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他放在心中,不過,這個世間上有著太多的惡人,到處都布滿了可厭的事物。我並不對世間生氣,只想到這世間上沒有辦法的人太多。佛陀開導我們對人對世間要有大慈大悲,但世間上狂暴的人就輕視我們。沙門比丘守忍辱積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輕蔑我們,他們反而尊敬那些殘酷的人。佛陀真理的慈悲教示,他們倒反而以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給豬,豬還愛在臭的地方。佛陀宣講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對那些凶惡的人來說,也沒有甚麼效果。」
舍利弗听後很歡喜,把羅侯羅說的話回來告訴佛陀,佛陀也很高興,很稱贊羅侯羅今天很好,說的話很對,佛陀又再說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見到佛陀,是背法遠僧,常墮于惡道之中輪回。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之禍。有智慧的人,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義,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間上認為珍貴的而佛法認為下賤。忠與佞不能相容。邪是嫉正的,惡的不喜歡善的,貪欲的人不高興無欲之行。在這情形之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緣,可使你早得解月兌證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夠渡一切災難;忍又是病者的良藥,可救人生命之危。我能夠成就佛陀,獨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我心能安穩,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
舍利弗和羅侯羅听佛陀這些法音,都含著眼淚,感激佛陀。
到十七八歲的羅侯羅,性情很溫和,品行很端正,但十七八歲的少年最喜歡調皮,羅侯羅有時候也常和人開玩笑。他雖不是害人,但講虛妄的言語是真的。佛陀明明不在,國王大臣信者來拜訪的時候,羅侯羅告訴他們說佛陀在那里,等他們去看佛陀時,羅侯羅就很開心的嬉笑。有一天,佛陀知道以後,特地走到羅侯羅修行的地方來。佛陀叫羅侯羅盛水洗腳,羅侯羅奉命把水拿來,佛陀洗後,指著水對羅侯羅說道︰
「羅侯羅!這盆里的水可以喝嗎?」
「佛陀!洗過足的水很污穢,不能喝的。」
「你就是同這個水一樣,水本來是很清淨的,好比你本來是王孫,遠離世間虛假的榮華,出家做沙門,可是又不精進于道,不清淨身心,不守口慎言,三毒的垢穢填滿在你的胸中,等于清淨的水里有著垢穢一樣。」
羅侯羅低頭不敢仰望佛陀,默默的不作聲,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等羅侯羅倒水回來,佛陀問他道︰
「你拿這個盆盛飯來吃可以嗎?」
「不可以的,佛陀!洗手足的盆是不淨的,這上面有垢穢,不能裝東西吃!」
「你就是和這個盆一樣,雖然做了清淨的沙門,不修戒定慧,不淨身口意,大道之糧怎麼能裝入你的心中呢?」
佛陀說後,用腳把盆輕輕的一踼,盆就滾滾的轉起來,羅侯羅很怕的樣子,佛陀問道︰
「你怕盆子壞了嗎?」
「佛陀!不是!盆是很粗的用物,壞了也不要緊。」
「羅侯羅!你不可惜這個盆,正等于大家也不要愛護你一樣。你出家做沙門,不重威儀,戲弄妄言,這個行為的結果,是誰也不愛護你,不珍攝你,就是到命終的時候也都不能覺悟,迷中更增加迷。」
羅侯羅全身流汗,他努力的想以後要來改變改變自己的心。
從此,羅侯羅一改既往調皮的習氣,嚴持戒律,精進修道,每日勤于密行,但始終不能開悟。比丘們很覺不可思議,就問佛陀道︰
「佛陀!羅侯羅熱心修道,小罪都不犯,怎麼不能從煩惱中解月兌出來呢?」
佛陀堅決回答道︰
「守戒淨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證道,獲得解月兌。」
佛陀對羅侯羅能否覺悟的問題,沒有掛在心上。
羅侯羅二十歲的時候,已經取得比丘的資格,有一天他和佛陀同去乞食行化的時候,佛陀告訴他說道︰
「世間上森羅萬象的事物,以及人的身體心念,甚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都要作無常之想,千萬不要執著。」
羅侯羅听到佛陀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廓然大悟,好像心地豁然開朗了。他告別佛陀,一人回到精舍中坐禪思惟。
佛陀行化乞食歸來,走到羅侯羅坐禪的地方,佛陀又對他說道︰
「用慈悲的心來對人對事,心量就可以大起來,把一切眾生容納在心中,就可以滅惡,數息觀心,可以獲得解月兌。」
機緣成熟的時候,羅侯羅從此就覺悟了。
對于羅侯羅的覺悟,佛陀很歡喜,很安心,好像肩上放下了重荷!
佛陀是人間最圓滿的人,不是顛倒人情的人,佛陀實在是有高度情感的聖者!
佛陀的大弟子實在不止這以上敘述的十人,而且這只限于比丘,茲再將佛陀最負盛名的四眾弟子列之于下︰
負有盛名的比丘︰
法臘第一──憍陳如姓貴第一──迦利豪陀子跋提
美言第一──羅鳩吒迦拔提獅吼第一──賓頭盧
解月兌第一──周利槃陀伽無想第一──摩訶槃提
禪定第一──疑者離婆多精進第一──蘇那考利毗沙
美音第一──二十億耳所得第一──斯波離
信心第一──婆迦利得解第一──俱絺羅
幸運第一──鳩吒陀那詩才第一──婆耆沙
領眾第一──優樓頻羅迦葉交際第一──迦留陀夷
無病第一──薄拘羅記憶第一──優婆離
教誨尼眾第一──難陀迦教比丘第一──劫賓那
負有盛名的比丘尼︰
法臘第一──摩訶波波提智慧第一──計摩
神通第一──蓮花色持律第一──波吒遮羅
說法第一──法與禪定第一──難陀
精進第一──蘇那天眼第一──古俱羅
捷慧第一──跋陀若陀羅信心第一──芝伽羅摩多
負有盛名的優婆塞︰
布施第一──須達說法第一──質多
供養第一──郁迦醫護第一──耆婆
信實第一──那鳩羅不壞信心第一──修羅庵婆多
負有盛名的優婆夷︰
布施第一──毗舍佉多聞第一──郁多羅
看病第一──須彼耶信仰堅固第一──迦帝耳
傳三寶第一──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