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您有什麼好看的書想要和書友們一起分享呢?可以試試上傳一個吧,注意要txt喔,上傳優秀書籍會獎勵不少積分的111
序二
在中國近代史上,評價懸殊,爭議最大的人物恐怕要數蔣介石。或尊之為千古完人,或斥之為獨夫民賊。褒貶之間,懸隔天壤。對于他一生中的許多具體作為,更是眾說多歧,即以抗日一事而論,或視之為民族英雄,或斥之為消極抗日、積極**。褒貶之間,也判若雲泥。這些看法的形成,原因復雜。孰是孰非?或者兩說皆非,需要另立持平、公允、全面之論?不經充分的爭鳴、研討、切磋,在相當長的時期之內,或者在特定的歷史過程尚未終結、歷史的本質尚未完全顯露之前,恐怕還難于達成一致的看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辛亥革命以來的中國歷史,風雲變幻、丘壑詭秘,研究者置身其中,立足點不同、視角不同,難免有橫看成嶺、側看成峰之嘆
然而,對于蔣介石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沒有比較準確、符合實際的評價和定位又不行。蔣介石對于近代中國歷史的影響實在太大了。自辛亥革命始,近代中國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蔣介石幾乎無役不與。自北伐戰爭前夕始,蔣介石即居于「黨國」中心,扮演著引領和推動歷史前行的核心角色。可以說,從那以後,近代中國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和他的思考、決策、運作密切相關。辛亥以後的中國近代史、民國史、國共關系史、抗日戰爭史、台灣史,以至**黨史、軍史,都無法回避蔣介石;一部科學的、真實的中國近現代史,必須正確地敘述並評價蔣介石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蔣介石研究的謬誤和偏差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中國近現代史的正確書寫,而研究的進展和深入則無疑將推動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充實和發展。這是有助于提高我們整個中國近現代史科學水平的一件要事。在眾多近現代史的研究項目中,蔣介石研究應該被視為重中之重。
正確地敘述並評價蔣介石並不很容易。除了蔣介石本人及與他相關的各項文獻、檔案資料實在太多,需要長期、耐心、細致地收集、整理之外,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必須要有徹底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冷靜、細致、客觀的治學態度,既深入于歷史之中,又超月兌于歷史之上。毋庸諱言,在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為振興中華曾兩次合作,又因思想、理論、政策上的種種分歧而兩次分裂。合作時間較短,而分裂、交戰、相峙的時間較長。自然,彼此之間積累了許多隔閡、誤解、曲解以至敵意和仇恨,留給歷史學以深刻影響。如今,往日的戰火硝煙早已消逝,兩黨之間重新對話,開啟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大門。在這一情況下,環境已經允許,學者也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可能,去開闊視野,擺月兌歷史恩怨和個人愛憎的拘牽,摒棄狹隘的功利需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以客觀存在的歷史實際作為檢驗歷史判斷的唯一標準,從而撥開長期積聚的層層霧靄,洗清多年政治斗爭涂附于人物身上的種種油彩,去偽存真,還歷史和歷史人物以本來面目。「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實事求是地、準確地、科學地還原歷史、說明歷史,有助于「恩仇」的泯除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