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翅膀。]
以此為開始至1952年10月兩年多時間里,中央改造委員會在蔣介石主持與指導下共舉行420次會議,通過了包括上述「政治主張」以及「中國國民黨現階段青年運動指導方案」、「農民運動指導方案」、「勞工運動指導方案」、「婦女運動指導方案」、「**抗俄時期僑務政策」、「民生主義現階段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之綱目」、「籌組青年**抗俄救國團原則」、「**抗俄總動員運動綱領」等一系列決議案,奠定了國民黨退台後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政策的輪廓與基礎。
在「改造綱要」和上述各項政策的指導下,國民黨的改造工作自上而下全面展開,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建立各級改造機構,整頓黨的隊伍。繼中央改造委員會成立後,台灣省改造委員會也宣告成立,主任委員由曾任「三青團」中央團部組織處長的倪文亞擔任。1951年2月12日,台灣22縣、市黨部及工礦黨部等改造委員會又宣誓就職,蔣介石到會監誓並訓話,他再次強調改造的重要性,「不但關系台灣前途的成敗利鈍,而且關系整個中華民國的生死存亡」,他要求各委員要「為大于微,圖難于易」,從自身做起,從最小的事情做起,要學會服務,學會團結,要通過改造改變「黨的干部與黨員月兌節,黨員與群眾月兌節」的現象,樹立一種服務的風氣,「黨部要為黨員服務,黨員為民眾服務」,通過這些努力使民眾「了解本黨的性質,接受本黨的領導」。《改造地方黨務須知》,《蔣總統集》第2冊,第1756—1757頁。11
隨著各級改造機構的成立,整頓黨的隊伍的工作也逐步展開,首先進行的是「黨員歸隊」。國民黨的組織尤其是基層組織一直十分渙散,大陸時期被人譏為「只見黨部,不見黨員」。國民黨政權退台之時,大量黨員滯留大陸,不願追隨殉葬。到台的黨員也有人對自己的黨員身份諱之莫深,盡力隱瞞,更不肯參加組織活動,可以說各級組織幾乎癱瘓。1950年12月22日,中央改造委員會發布公告,號召國民黨員迅速「歸隊」,即要求到台黨員向各地的組織報到,以便重新編組。次年1月4日黨員歸隊登記工作正式開始,至23日結束時,台北市登記換補黨證者299萬人,蔣介石所記︰「黨員歸隊如期結束,補行登記者只1萬余人,總共既有在台黨員為九萬余名。」《蔣介石日記》(手稿本),1951年1月31日,「上月反省錄」。雖然國民黨的媒體吹噓說「台北市各登記站,黨員前往辦理登記手續的,自晨至晚絡繹不絕」,但相對于大陸時期的40803萬人,登記歸隊者僅佔國民黨原黨員總數的24%,實在微不足道。《國民黨在台灣》,第1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