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鬼神無雙 第一百五十七章 豺虎之下

作者 ︰ 坐井觀天的青蛙

「由我等派人入宮稟報,再由陛下親自召之?這豈不是名正言順,他日也不會落于一些短見之人的話柄。」卻听曹操不緊不慢地說道。

董卓聞言,眯了眯眼,看了曹操好一陣,對他更是賞識幾分。這時,李儒趁機趕上,在董卓耳邊嘀咕了幾句。董卓沉色略是點頭,遂與曹操謂道︰「那好!爾等且率兵退去,再引我麾下參謀李儒前往面聖,與陛下說明一切!」

董卓說罷,便從懷中掏出血書,交予一旁的李儒。李儒與之暗對眼色,接過血書後,卻也毫無懼色,策馬趕出。曹操見之,暗暗詫異,又和袁術對了眼色,兩人似乎都明白,憑他們的人馬是絕無可能抵擋得住這三萬西涼鐵騎,遂是依從董卓之言,各領兵馬退去。

話說,曹操、袁術領兵先退回皇宮守護,然後帶著李儒來到大殿面聖。此時,劉協與一眾文武百官也得知曹操、袁術把兵馬都退到皇宮之前。在此之前,劉協和文武百官一陣商議,皆料想西涼軍威猛,曹、袁兩人的兵馬恐怕是難以敵之。

當下,曹操和袁術把李儒引入,拜見之後。年少的劉協,倒是未有怪責兩人失職,反而安撫一番,教兩人先是退下,統領各自兵馬。曹操、袁術領命,又暗與朝中幾個大臣互投眼色,遂是領命退下。

「西涼從事李儒,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少時,只見李儒面色一震,抖數精神朝劉協跪拜。劉協也是強打精神,稚女敕的聲音里倒也有幾分怒氣,道︰「如今朝綱已穩,朕已下詔令董刺史率兵退回河東,董刺史為何抗旨違令,不但屢殺朝中jiang吏,還擅自率兵入城,莫非欲想造反耶!?」

「陛下息怒,董公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異心,又豈會反耶!?乃是恐陛下年幼,被亂臣挾持,心中急之,故下此下策,還望陛下勿要怪罪。」李儒疾聲而道,再次顯現出其不凡的口才。

太傅袁隗一听,不由大怒,冷聲喝道︰「放肆!!先帝臨終命老夫與司空袁逢、尚書楊彪、司徒王允四人為護國大臣,莫非董刺史所意是以為老夫四人皆乃禍國亂臣耶!?」

袁隗喝聲一出,朝中不少文武,見李儒只有一人,紛紛怒喝指責。李儒卻也不怕,淡然一笑,悠悠而道︰「袁太傅稍安勿躁,陛下初領帝位,兼之年幼,自是難辨忠奸。董刺史心優國家大事,此乃為人臣子之本職,再有先帝臨死前,下以血詔令董刺史勤王護國,肅清亂黨。眼下已至京城,卻受人百般攔阻,難免讓人不懷疑此中有人暗中教唆啊!」

「你!!」李儒舌劍唇槍,句句不但有理,且是犀利過人。袁隗不由氣結,怒得瞪眼大喝,卻是無言反駁,忿忿退下。

「哼,你嘴上說得頭頭是道,但誰知那血書是真是假,可敢示予眾人驗明虛實!?」司空袁逢跨步而出,目光銳利,冷聲喝道。李儒似乎早有料到,遂從袖中取出血書,更不緊不慢地說明道︰「此正乃先帝血詔,此事董太後也是清楚。若如還是不信,司空大人大可問之。」

袁逢聞言此中還關聯董太後,不由面色一變。這時,段珪在心急的劉協示意之下,也趕下來取了血書,遞予劉協。劉協仔細一看,面色連變,然後又向段珪望去。段珪也不敢說謊,在劉協耳邊低聲嘀咕,說這確是先帝筆跡。

「不知陛下可要到太後那證明?」李儒見著劉協神色的變化,臉上笑容更是燦爛,幽幽而道。

「不必了,這確是先帝的血書。」劉協一張稚女敕的小白臉上,不禁露出幾分悲傷之色,因為出身皇家,兼之隨著何氏兄妹權勢愈來愈大,他這些年來可謂是如履薄冰,做任何事都是誠惶誠恐,但恐有朝一日,遭到何氏兄妹的毒手。這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境遇,也讓劉協變得老成起來。因此他很清楚,他的父皇當初之所以不惜冒著引狼入室的危機,也要寫下這封血書,全是為了在臨死之前,替他掃除一切障礙,讓他能夠登上皇位。

正因如此,這幼小的皇帝,此下正暗暗地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守護住漢室江山,守住他們劉氏的天下!

殿內一眾臣子听話,無不變色。李儒這時卻是面色一震,猝然喝聲叫了起來︰「回稟陛下!如今董刺史所率的三萬鐵騎不過只是先驅,臣敢以性命擔保,不出數日,從後方趕來的是十七萬西涼大軍將會陸續趕到洛陽。同時,正于河東把守的二十萬西涼大軍,全都整備完畢,只要陛下一聲令下,天下無論何處有戰亂生起,我西涼兒郎立即便會出征討伐,替陛下平定天下!!還望陛下萬莫辜負我等西涼兒郎之心!!」

李儒喝聲響亮,猶如洪鐘響起,聲音一止,霎時間,殿內變得死寂無聲。

「先帝糊涂啊,何氏不過豺狼,可這董仲穎卻是一頭活生生的吞人猛獸啊!」王允滿臉痛苦地閉上眼楮,一瞬間如被抽去所有力氣。那些剛才有喝叱大罵李儒的官吏,全都嚇得面色蒼白,好似即將大禍臨頭。

于是,這些為了討好李儒。不,應該說為了討好即將顛覆朝綱的以董卓為首的西涼派系,紛紛走出,皆贊董卓大義,當召入宮中,重做賞賜,以表彰其宏功偉績。

劉協就算再是老成,但不過還是一個八、九歲的孩童,如今卻有關乎整個漢室存亡的難題擺在他的面前,他又如何決斷得了!

更何況,他就算心中萬般不願意讓董卓進宮。可當他想到一旦董卓翻臉,那四十萬西涼大軍恐怕須臾之間就能把整個洛陽給吞沒,實在是沒這個勇氣說出口!

就在此時,一個老宦官從後殿轉出,急急趕了過來。原來董太後一直就在後殿旁听,眼下見局勢以難以挽救,想著自己與董卓出自一個本家,只能寄望予董卓會留幾分情面,遂命人教劉協,讓董卓先是入宮,暫作安撫,他日再另做圖畫。

劉協听之,也覺眼下唯有如此,遂命人召董卓還有一眾西涼將士入宮受賞。

卻說,此下董卓率領三萬鐵騎也來到皇宮之前,正與曹操、袁術的兵馬對峙。袁術見三萬西涼鐵騎宛若一群生猛蠻獸,但恐待會令旨一下,不對那董卓心意,這些蠻獸立刻便會大舉殺來。此下天氣雖是漸漸轉冷,但袁術想著想著,卻已不覺滿頭大汗,急與旁邊的曹操低聲問道︰「阿滿,你覺得陛下可會召這董豺虎入宮?」

曹操反而面色如常,大汗都沒流一滴,眯了眯眼看了看似乎已等得不耐煩的董卓,目光也不轉,低聲答道︰「陛下尚幼,就算他不肯,卻也自有人教他先息事寧人。如今董豺虎早已掌控天下大勢,我倒希望陛下早作決定,否則這頭豺虎一旦暴怒,恐怕就不知死上多少人了。」

袁術知曹操素來機靈,每每預測都是極準,聞言頓時色變,忙抓住曹操的手臂,緊張問道︰「那待會若是廝殺起來,我倆擋還是不擋?」

曹操不由回頭一看,見袁術面帶畏色,心中雖是鄙夷,但還是震色說道︰「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等身為人臣,但若能全之忠義,縱是粉身碎骨,又有何惜哉!?」

「阿瞞你!」袁術一听,勃然色變,其實他心中早有主意,不過礙于面子,才故意問曹操。想曹操這般滑頭定會保身為上,沒想到他竟然義正言辭地說出這一番話。

「刺史大人,我等已在宮外等候許久,陛下卻遲遲不肯召見,怕是李參謀已遭朝中亂賊所害,何不殺入宮中,保護陛下,為李參謀報仇雪恨!!」

這時,董卓麾下大將李催,咆聲怒喝,剎時三萬西涼兒郎轟然回應,在皇宮之前,竟敢如此大聲喊殺,若是在漢室盛世時代,早已誅殺九族,全都施以五馬分尸之刑!

可如今漢室落寞,這些西涼大漢倒像是成了這皇宮的主人,氣焰之囂張,簡直是令人發指。

但饒是如此,袁術、曹操兩方人馬還有宮內的禁衛全都噤若寒蟬,不敢做聲。

「孟德!這些惡徒口稱勤王之師,實不過都是欲要顛覆朝綱的豺虎之輩,何不與之拼個玉石俱焚!」夏侯惇暴怒不已,卻被曹操一手死死拽住,低聲喝道︰「此時不是與之拼死的時機!!」

「可是!!」夏侯惇一瞪眼,不忿正喝。驀然,後方傳來一陣急喊聲︰「聖旨到~~!!!聖旨到~~~!!」

卻見後方的禁衛連忙紛紛跪下,曹操和袁術兩部人馬也各讓開道來,跪伏兩邊。少時,正見一員官吏,手執詔書,身後跟著十數個禁衛趕出。

董卓面色一凝,此番卻是下了馬,單膝跪下,呂布等將士還有一眾兵士見狀,也紛紛下馬跪下。那官吏遂把詔書宣告,命董卓還有西涼軍一眾有功將士,全都進殿受賞。董卓方而大喜,並與呂布、李肅、李催等數十名將士隨那官吏進往宮內。

而在董卓經過曹操身邊時,董卓低頭一笑,道︰「曹孟德,你倒是個人物,我記住你了。」

曹操面色一凝,卻一低頭,並無回話。董卓也不理會,隨即走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鬼神無雙最新章節 | 三國之鬼神無雙全文閱讀 | 三國之鬼神無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