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 開學了

作者 ︰ 付均

開學了

「八一五」之後,學校停課,學生沒有人管,都呆在家里,每天只知道玩兒。

秋末。南街的馬老師、東街趙老師、西街姜老師、鐵道南林老師經過商量,決定讓全村孩子們上學復課。受到家長和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校舍選定原來的日本學校。開學前,有些家長把從日本學校撿回來的課桌和椅子主動送回學校。各閭的閭長和熱心人也在大街上挨家挨戶的動員大家把學校的桌椅或是教學用具獻出來。幾天來往學校送東西的人斷斷續續,課桌和椅子送回來了八、九成。

馬老師請來幾個打井師傅到學校掏井。日本學校這口井是村子里海拔最高的,也是最深的一口井。掏井師傅先是從井中一桶一桶往外打水,快到中午了,才算見到井底。之後。他們從井里掏出了一個鋼盔、兩只步槍、皮帶、飯盒子……,最後掏出兩個手榴彈。

開學後大約來了四、五十個學生。頭兩天,老師領著我們打掃教室和走廊。大家把老師辦公室和一個準備上課的大教室里的玻璃和地板都擦洗得干干淨淨,還打上了地板蠟。進屋的時候把鞋都月兌到走廊上;當然,這種情況並沒有堅持幾天。

學生有大有小,年級有高有低,一個年級也只有十個八個人,無法分班。所學的課程也不好確定。後來,老師決定,四、五十個學生不分班;只開三門課,有國文、音樂、體育。國文課本的內容是四個老師挑選的;姜老師把課文用蠟紙刻了鋼板,油印後,裝訂成冊,發給大家。這冊書大約有二、三十篇文章。我至今尚能記住(題目)的課文有︰《總理遺囑》、《中華民國國歌》、《孔融讓梨》、《狼來了》、《瞎子模象》、《愛迪生》,還有幾首古詩,兒歌等等。

國文課主要是由林老師和趙老師教,除了講課文,又講一些歷史、地理知識,還講一些《水滸傳》、《三國演義》里的一些故事。

寫大楷是我們的唯一的作業;當然,即使不寫,老師也不會管。林老師水筆字寫得好,同學們寫大楷所用的「仿影」(仿影是老師寫的「標準」字貼,寫大楷的同學把半透明的仿紙鋪在仿影上,模仿老師寫的字)都是請他給寫的。

開學不久,鐵道南的「老飽學」李老師也來到學校教書。他不上國文課,在不上課的時候給大家講故事。他在開學的三、四個月里給同學們講了《三俠五義》,沒有講完。李老師個兒不高,小眼楮,頗有表演才能。講《三俠五義》的時候,總是繃著臉,只是在講到故事里的人物對話時,他才會維妙維肖的把那個人表演得栩栩如生;他說話口齒伶俐,抑揚頓挫,很有吸引力。有關包公鐵面無私的故事,就是那個時候听《三俠五義》開始知曉的。

馬老師教體育,姜老師教音樂和畫畫。音樂課,體育課,實際上就是玩。同學們都特別喜歡上這兩門課。

日本學校遺留一些教學用品,如風琴、大鼓、軍號……,還有圖畫紙、蠟筆、水彩……。這些東西(包括粉筆,筆記本和紙張,油印機和蠟紙、鋼板,鉛筆,鋼筆尖和鋼筆水,,很多日本人的教科書,還有體育器材……)都是我們在收拾教室時從地板下面找出來的,它們是我們上音樂課、圖畫課、體育課的物質基礎。

第一堂音樂課是學中華民國國歌。林老師摁風琴,姜老師教歌詞。學國歌的時候,同時介紹了國父孫中山的基本情況。這是我們第一次知道孫中山。

第一堂圖畫課是畫房子。姜老師在黑板上畫,我們在紙上用鉛筆照著畫。這個房子很簡單︰橫著畫三條線,豎著畫三條線,斜著畫三條線(倆條線向左斜,一條線向右斜)。這九條線圍成了房蓋、正面和山牆。然後,在正面中間畫一個門,門兩邊各畫一個窗戶。大家畫完了,姜老師要求再畫一個,畫完了,他要求我們再畫一個。嚴鳳學有些不耐煩了,「干啥呀?姜老師,有完沒完了!」姜老師︰「讓你們畫房子的教學目的是鍛煉你們的畫直線的功夫。只有多畫、多練,線條才能畫得直、畫得準。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給我好好地練,誰也不許偷懶。直線畫好了,我們再學畫圓。」

體育課,充分利用已有的器材和場地。地板下面的體育器材主要是皮球、網球、壘球,網球拍和壘球手套等。網球拍和手套比較少,上課時玩一玩,下課後馬老師把這些東西都收起來,放到辦公室。玩皮球是那個時候同學們的一項經常性運動。我們每到放學後,或者是星期天,都要聚集一群同學「打皮球」。

「打皮球」是當時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還是學生們的「發明」?弄不清楚。它和棒球、壘球的玩法有些近似,也可以說是一變種。我記得是這樣玩的︰

玩時分甲乙兩隊,有攻方,有守方,每方十個人左右,可多可少。在操場上畫出兩條十米左右長的平行線,兩條平行線相距十五米至二十米左右,一條線為出發線,一條線為到達線。出發線的右端畫出一個突出的倒u字形起跑區。運動器材只有兩樣︰皮球和打球的木球板。木球板的功能與棒球棒一樣;其形狀也類似棒球棒,不是圓的,是扁的,所以,我們把它叫木球板。

玩之前,兩個有權威的同學選隊員。兩個人劃拳,贏者優先選一個人,之後,輸者也選一個人;接著第二次劃拳,贏者先選,輸者後選;第三次……,直到把要參加打皮球的同學分完為止。如果人數為奇數,最後一個人可以加入任何一方,因為這個同學一定是能力很差,無足輕重的小同學。

打皮球游戲從投球和擊球開始。攻方擊球手與守方投球手站在出發線上,相距大約兩米左右;投球手拋出的球,不得高于擊球手的頭部、低于臀部;高于頭部、低于臀部為壞球,投球手投三個壞球,擊球手可以自動進入起跑區,準備跑向到達線;擊球手三次沒有擊中投球手的好球,則被淘汰出局。擊球手擊出的球超過出發線為好球;如果擊出的皮球落地之前被守方接住,該擊球手出局。擊球手擊球成功,則進入起跑區,準備跑向到達線。在起跑區的攻方隊員應伺機跑向到達線,然後,再伺機跑回出發線。在跑去或者跑回的過程中,守方隊員可以用皮球擊打攻方隊員,被球擊中者,出局。順利跑回出發線,一個人得一分。出局隊員達到三個人,攻守雙方交換。最後以成功跑回出發線的隊員人數(得分數)多少決定勝負。

除了打皮球,那就是踢皮球。踢皮球更簡單︰場地大小不限,人數多少不限;只要雙方用書包擺好大門,就可以開球。

當時屬于無政府狀態。老師沒有報酬,學生也不交學費。每天在教室里上課的時間不超過兩節課;其余時間基本上都是戶外活動。在那幾個月里,上學確實是同學們最快樂的事情!

講故事很有吸引力。上課時,趙老師或是林老師講完《三國》或者《水滸》,同學們不過癮,還想听「且听下回分解」以後的故事。這時,嚴鳳學成了講故事的主角。听完老師講課之後,大家就會圍著他,接著往下講。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臥龍諸葛亮、白臉曹操、紅臉關公……都是那個時候「認識」的。

嚴鳳學的父親是木匠。他父親的木匠手藝高超,在黑台的木匠中他是鶴立雞群。平時我們常常到嚴鳳學家看他父親做木匠活。一次,看他父親做大車的車 轆,他父親把鐵箍燒紅,然後套到車輪木頭輪轂外面,鐵箍涼了以後,牢牢地箍住車輪輪轂。當時同學們問嚴鳳學,為什麼把鐵箍燒紅了才往木車輪上套?他說不知道。回家問他父親,他父親說,不燒紅套不進去;燒紅了套上鐵箍永遠也不會掉下來。上中學學了物理,我才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他家是「八一五」挨蘇聯飛機轟炸的老白家的鄰居。那一天他們家都貓到防空洞里,沒有受到傷害。

嚴鳳學學習的書桌、書架都是他父親親手做的。書架上擺了一些線裝書。他給我們講故事除了听他父親講的,再就是從那些書上看的。有的同學知道他家有《聊齋》,大家後來就讓他專門講鬼狐傳。

1946年春季,蘇聯紅軍撤走前後開始鬧中央胡子,學校停課。

(20070416)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統計師最新章節 | 統計師全文閱讀 | 統計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