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 革 命

作者 ︰ 付均

革命

1947年。

上課前,班長和學習委員在講台上並排擺放了三個書桌。擺好後,老師和他倆把同學們的「手工」作業一件一件地放到桌子上面。

一個星期之前,老師布置了「手工」課作業。要求每一個同學做一件或可用、或能玩、或供觀賞的手工藝作品。

同學們圍著講台上的三個書桌,吵吵嚷嚷、鬧鬧哄哄,擠來擠去。老師突然喊道,「上課!都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同學們立即歸位,班長按部就班地高聲喊道,「立!禮!坐!」

老師︰「今天講‘手工’。我已經把同學們做的‘手工’擺到了前面的桌子上,一會兒大家輪流到前面來,仔細地看看,把自己做的和其他同學做的比一比,找一找優缺點。第一排的同學先出來看,看完了,第二排再看,再第三、第四……不要亂套!現在開始!」

三個書桌上擺了二十幾件作品。有木板做的粉筆盒、炮彈殼做的銅筆筒、用罐頭盒洋鐵片做的口哨,還有繡花手絹、木偶……。特別突出的是在三個桌子中間立著一塊木板雕刻作品,木板四周雕成魚鱗花紋,染成深藍色;中間鐫刻著兩個柳體字︰「革命」,染成紅色。

大家都看完之後,老師開講,「同學們這次‘手工’作業做得都很好。從同學的作品中能夠反映出我們的同學都是很聰明的;同時,也反映出每一個同學都有不同的稟性和天賦,不同的品格。你們看,有的同學在做手工時,著眼實用;有的同學能夠變無用為有用;女同學還是擅長刺繡。有的同學更重視文化,大家看見這塊雕刻作品了嗎?這是趙福同學的木雕作品。‘革命’兩個字刻的是柳體,寫得好、雕得也好;更難能可貴的是很有意義。我們老師們看了之後,都覺得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啟發。‘革命’是什麼?這幾天老師們都在思考,查字典、翻典籍,都想把‘革命’的含義弄透。同學們也要思考,不懂沒關系,一時半會兒整不明白沒關系,大家都去學、都去問,由此樹立起一個崇尚學習的良好風氣。」

趙福的「革命」轟動了學校,整個東街家喻戶曉、口碑載道。趙福在東街是男女老少公認的孝順、勤奮、能吃苦、會干活的好孩子。這回在木板上雕了個「革命」,更讓人刮目相看。

那天放學之後,吃了晚飯,我就急急忙忙來到趙福家。他家南北炕中間靠牆擺放一張八仙桌,這是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寫大楷、溫習功課的場所。趙福正在拿著一本安東印書館出版的舊字典,查找「革命」兩個字的含義。

趙福家每到晚飯後,不管開會還是不開會,總是聚集一群人,東拉西扯,熱鬧非常。王大娘的弟弟陳大叔看見趙福翻字典,問道︰「趙福啊,你打哪听說的‘革命’?」趙福︰「‘革命軍人各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不是天天都在唱嘛!那天在區政府院里區委靳書記講慶祝蘇聯十月革命節,我覺得‘革命’這個詞挺新鮮。」趙福模仿靳書記的腔調,「今天,召開大會,慶祝蘇聯十月‘革命節’……後來我問區干部,什麼是‘改命該’?人家都笑了。說那不是‘改命該’是‘革命節’。我問他們什麼是‘革命’,他們說就是土改分房子、分地,讓你們家過上好日子。」老馬家馬老爺子︰「什麼是革命?革命就是把警察署長槍斃了。偽滿警察署長要老百姓的命,現在要了他的命!革命就是流血、死人。」魏皮匠︰「‘革’是什麼?革是牛皮,不宰了牛、要了老牛的命,哪來的牛皮,沒有牛皮,哪來的革,沒有牛皮革,我拿什麼給你們做烏拉?」說的大家哈哈大笑。

學校的老師們引經據典,對「革命」展開了熱烈討論。鐵道南「老飽學」李老師對四書五經頗有研究,他說,「《易經•革》中有這樣一句話︰‘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湯武革命大家都知道,是商湯滅亡夏桀,《易經》說這是順天、應人的大事情。」教過私塾的東街呼老師︰「為什麼叫湯武革命呢?古人認為,古代當皇帝是受了天命,成湯把夏桀給滅了,那就是改變了天命;朝代更替,帝王改姓,就是改變天命,所以,商湯替代夏桀,就叫革命。」黑眼楮劉主任(解放後他已經不是主任了)覺得這兩位老先生扯得太遙遠,說道,「現代中國最早提出‘革命’的應該是孫中山先生,他是在南方策劃起義失敗,跑到日本,看見日本報紙說他‘革命’失敗,受到啟發,才開始使用‘革命’這個字眼的。他說,在反清時,他們所說的‘起事’呀、‘發難’啊都不如‘革命’;他們的組織過去稱呼什麼‘會黨’,他說也不如叫‘革命黨’好。所以,在總理遺囑中,頭一句話就是︰余致力于‘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林老師︰「湯武革的是夏桀的命,孫中山革的是滿清皇上的命;中華民國是孫中山先生創建的,***要革命,也就是要改朝換代,莫不是要推翻中華民國,建立一個‘蘇維埃’國?」「對呀!黨在江南就建立過蘇維埃共和國。」「那就是和蘇聯一樣的國家。」「《論聯合政府》說的很明白,就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個新國家就是要替代舊國家。」「這就是‘革命’!」

20070709修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統計師最新章節 | 統計師全文閱讀 | 統計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