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調任河南令還不足一個月,今日正逢河南府官員休沐。昨晚在晚飯時,他派去的人回來了。並沒有如他所期,將李賀請過來。但楊敬之信誓旦旦地說李賀明早必到。韓愈心下疑惑,今日一早用過早飯後,就在正堂品茗等人。
楊敬之也心中忐忑,一早就來到韓府。高管事昨夜見老爺臉色不愉,更是一早就守在門口,當起了看門人。楊敬之拜見了恩師後,剛坐下喝了一口茶。就見高管事一臉雀躍地奔進來。
「老爺,李相公到了。」
韓愈抬眼望去,就見李賀一襲青衫,面如瑩玉。步履輕緩地帶一墨衣小童,跟在高管事身後進入正堂。李賀面含微笑,在韓愈身子未起之際,就長揖到地。
語氣真摯道︰「長吉何德何能,勞韓公一再掛牽。每思及此,長吉倍感慚愧。今日登門,只為當面叩謝前輩提攜之恩。實不知用何言語表述,只有以長路跋涉來表達心中感激。望韓公受長吉一禮。」
韓愈已經站起來的身子,在李賀至誠懇切的話聲中,又坐了下來。等李賀行完參拜前輩之大禮,方始起身將李賀攙起。
「長吉何需如此。我們雖輩分有差,實為忘年之交。退之為你奔走,是友情使然。更是不願見你明珠暗投,埋沒于民間。你能前來,我心甚慰。」
說著打量起李賀來,見他神采明潤,五官舒朗,連以前兩眉相連之處,也已經自然分開。
不禁驚道︰「兩年未見,長吉樣貌大變。要是他處相遇,我怕認不出來了。真是奇了。」說著請李賀入座。
待下人奉上茶來,李賀喝了一口,方笑道︰「相由心生,以前長吉性情偏狹,只認死理而不知變通。經過一次生死後,萬事都看開了。如今的長吉,再也不是以前韓公所熟知的輕狂書生。」
韓愈訝然,在又一次打量李賀之時。
楊敬之笑道︰「恩師有所不知,茂孝適才沒來得及向恩師說起。長吉如今在家鄉開課授徒,懸壺濟世。別開一番生面。」
啊!還有這等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長吉這是因仕途無望,才自暴自棄的嗎?
韓愈不由地為這次自己的努力感到慶幸。好好的一個絕世才子,豈能因那些妒賢嫉能的小人,幾句妒忌之語而埋沒呢!
在茶過三巡後,韓愈向李賀說起這次為他爭取科舉的經過。
韓愈去年任都官員外郎期間,因言語耿直,得罪了朝中奸佞小人。今年春始,就被吏部降為河南令。
臨走前曾和在禮部任侍郎的好友杜從遠,說起今年春闈的事。當時就為李賀沒能參加當地的秋闈扼腕。
不料,杜從遠卻拍著胸脯保證道︰「李長吉名望兩京,才冠一時。就是沒有秋闈作輔,有你韓退之的保舉也就夠了。」
韓愈大喜,連連道謝。並約定好為李賀參加本次科舉,共同協力。
韓愈臨走時,還不放心,叮囑留京弟子皇甫湜密切注意赴試舉子的動向。自己在給赴試弟子沈亞之回信時,也一再叮囑讓他務必將李賀順路帶來。
不料想,就在十日前,沈亞之到達洛陽,卻並沒有將李賀帶來。話中隱約透露李賀對本次科舉的消極之意。就在韓愈郁憤之時,又接到在長安工部任職的弟子皇甫湜的來信。
信中提及李賀將參加本次春闈,已經傳遍京城。在赴試的舉子中,引起軒然大波。
鑒于李賀名聲早著,如他參加本次春闈,勢必輕松及第。于是各地的舉子中,竟有謠言傳出。以李賀父親的名諱為由,紛紛議論他應盡孝道而避科舉。
為李賀運作此事的杜從遠壓力很大,召皇甫湜前往訴說此事,並叮囑他盡快給韓愈寫信,共商對策。
本來李賀本人不願意參加,且舉人中反對聲甚眾。擱在別人身上,也就此作罷。但韓愈是什麼人?典型的文人傲骨,豈可就此低頭。當晚就為此事寫下《諱辨》一文,為李賀聲援。並將此文著弟子傳至府州縣學,廣其辭義。
果然,此文一出,在洛陽一帶,影響頗大。眾士子紛紛為李賀抱不平。韓愈欣慰之下,也不再去信李賀。命家中管事直接前去昌谷接人。
不料學生楊敬之通過這幾日和沈亞之的接觸中,得知李賀心志甚堅。擔憂此行並不能如願。為了不讓恩師的良苦用心,付之流水。就向恩師請命,隨同高管事一同前往。
韓愈說起這些過往,蹉嘆不已。正要問李賀何時學的醫術。這時,下人來報,沈相公求見。
沈亞之滯留洛陽已經有十天了,眼看赴試日期臨近,恩師仍執著于長吉之事。正等得心焦,今日又熬不住過來探探口風。等他到了正堂,竟見到了李賀。驚訝地都忘了向恩師行禮,繼而大喜過望。
「長吉,你還是來啦!愚兄等你等得書都看不下了。耽誤本次科舉,你可得好好向我謝罪。」
剛想大笑起來,突然記得恩師尚在座上,可不能師前失禮。忙拱手作揖對恩師行禮畢。
才訕笑道︰「恩師恕罪,下賢一時情不自禁,有失儀態。長吉是什麼時候到的洛陽?我昨天怎麼沒听說過。」
韓愈捋著胡須呵呵笑道︰「我昨日派人前去他家,把他強行揪過來的。下賢可信否?」
恩師的面上雖有玩笑之意,但沈亞之卻深信不疑。他當初離開李家時,李家母子的神情可是堅定不移的。他可不相信,李賀這幾天就能改變心意。怕還真是恩師派人將他強行叫來的。
待沈亞之就坐後,韓愈笑道︰「如今離春闈開科不足半月,明日啟程倒也不耽擱。我午時還要赴個宴會,現在就幫長吉寫好保文。」
說著命下人呈上筆墨,當著眾人的面,大筆揮就,為李賀寫下擔保文書。並署名蓋上個人私章。
囑咐即將赴試的沈亞之和李賀道︰「你們明日出發,三四日後就能到達長安。先到長安城內的河南會館投宿。皇甫湜已經在那里幫你們打點好了。生活無憂,可在赴試前多溫下課業。」
沈亞之和李賀齊聲作揖稱謝。
這時,韓愈身邊的長隨稟告道︰「老爺,您和晉國公約定的時辰快到了。」
韓愈這才擺手笑道︰「我欲出去赴宴,午飯就不陪你們了。讓茂孝代我招待你們。」
李賀忙道︰「韓公自去赴宴。這等小事,不必為我等安排。我稍後就去沈兄下榻之處盤橫。正好趁此機會,向兩位仁兄多多請教。」
韓愈對這眾人拱了拱手,就進內室換衣服去了。
李賀問沈亞之現住何處,沈亞之笑道︰「我落腳之地,離此地不遠,就在東街的高軒客棧。你這就隨我去吧!愚兄就在客棧為賢弟接風。」
說著又邀請楊敬之一同前往。他們說好了之後,韓愈已經換好緋紅官服,戴上紗帽,從內室出來了。李賀和沈亞之以及楊敬之一起向韓愈請辭,並說明去向。
他們一同陪韓愈來到大門,目送韓愈上轎而去,才隨沈亞之往高軒客棧走去。
沈亞之知道李賀家貧,主動地在客棧為李賀定下房間,讓陸華龍跟隨店小二先去整理。就請李賀和楊敬之到他的房間暢談。
李賀感受他的心意,也沒矯情。神態從容地跟隨二人來到沈亞之的客房。書童清硯為他們三人上過茶後,沈亞之看了李賀半餉。
才沉吟道︰「長吉,適才我看你的書童甚是面生。上次我路過你家時,尚沒看過。我瞧這個童子的規矩不是很周全,帶的行李也少。莫非是剛買的?」
「山里撿的,見他無家可歸,就索性留在身邊听用。規矩自然是上不了台面,幸而心地純善,力氣也大。很是用的上。下賢兄不必擔心。」
李賀自然隨意的話,讓沈亞之岔開心思。關注到這次科舉上了。
「本次春闈的政論,怕離不開藩鎮。長吉可有什麼高見?」
李賀淡然道︰「小弟不瞞兩位仁兄,長吉本次並沒打算赴試。前來洛陽再赴長安,不過是一償韓公殷切提攜之意。」
啊!不是前去赴試。就為了不負韓公美意,就千里勞頓奔波。這份坦蕩真誠,讓沈亞之和楊敬之動容。
齊聲驚道︰「既然已經啟程,何不認真對待?你這是何苦?」
李賀搖頭笑道︰「二位仁兄若是不信,不妨等春闈前,看朝廷的動向再說。我這次赴長安,是決進不了貢院的。長吉心里早已明白,何必再費心思準備。」
說著用清澈的目光看向二人,真誠道︰「我適才之話,還望二位代我隱瞞。莫讓韓公得知,一切等春闈開始自見分曉。我一會想去藥市看看,不知二位仁兄可願一同前往?」
還沒回過神來的二人,唯唯答應,心思卻恍惚起來。他去藥材市場干什麼?莫不成以後真打算行醫問診。
楊敬之來洛陽已有一年,對本地甚是熟悉。在李賀的央求下,就帶著李賀和沈亞之及一並隨從,往北市的藥鋪集中之地藥王廟街而去。
洛陽城雖不是京城,繁華卻不輸于長安。街道商鋪臨列,人流如織。這時,前面有數個家丁開路,一個四人抬的錦帷繡轎過來了。
這是豪門小姐的繡轎,楊敬之和沈亞之都知禮地遠遠避讓到一邊。他們身後的李賀卻反映慢了半拍,見他們二人突然往邊上擠。愣神之間,擦身而過的繡轎上隨風飄動的幕簾,被李賀的肩膀帶開了一角。
李賀是渾沒在意,施然前行。轎子的簾幕里,端坐著一位形容清麗的小姐。見轎簾無故被掀,當即眉目生嗔。
但那一閃而過的瑩潤臉頰,和那意態閑灑的矯健步履。頓時讓嗔怒回消,愣怔起來。在轎子過去後,一只素手輕掀轎簾,回眸擦轎而過之人。ps︰真正意義上的女主露出廬山一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