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b。更新)明末命運之抉擇37︰更新時間︰24-2-69:2:7。重新回答大營,劉世鉉問道︰千總,我知道你是好心,但小心好心辦壞事啊。你不進兵,難道想學吳三桂,來一個同歸于盡。小……
听到學吳三桂,楊昭大怒,連連吐口水道︰世鉉,呸呸,我學任何人都可以,但不要說學吳三桂。再說了,我一個小小的千總,手中不過千余兵馬,馳援成都與不馳援一個樣。6922647
劉世鉉正要說什麼,突然看見派往成都送信的信使神色驚慌的跑來,邊跑邊哭道︰千總大人,千總大人,大勢不好了啊,大勢不好了。
董克治大驚,從座中站起道︰你是說巡撫大人責難千總了,千總啊,我們知道你是好心,但與四品知府作對,哎,被訓斥還是輕的。
信使連連搖頭,跪在地上,聲音顫抖道︰成都陷落,蜀王、巡撫、總兵遇難。
听到大西軍攻陷重慶,向成都襲來既然崇禎帝已死,作為朱元璋的龍子龍孫蜀王朱至澍覺得自己機會就來了。
在農耕社會,四川可是一個富藩,光是成都平原就超過2平方公里,整個四川可以說天府之國,地廣人多
更為重要的,四川周圍都是高山,在東面是大巴山與三峽,在南面是雲貴高原,在西面是喜馬拉雅山,在北面是秦嶺,易守難攻,進可攻,退可守,即使再不濟,只要趕走張獻忠,也可以成為一方霸主。
在7月份的一天,蜀王朱至澍在承運殿召集院司道府及滿城士紳,在宣布思宗崇禎煤山自盡的消息後,托言在崇禎死前,曾經向天下諸侯頒發密詔,要求各地諸侯起兵勤王。
為了維護大明江山,作為朱明親王,朱元璋嫡系子孫的蜀王朱至澍決意監國,以共赴國艱。
听到崇禎帝密詔,滿城士紳,部分官員臉有喜色,四川可是一個富藩,在明朝末年,戶籍人口超過3百萬,再加上未曾登記造冊的,至少在6余萬以上(有的甚至估計上千萬)
四川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只要搞定近在咫尺的張獻忠,到時候兵出關中,或者兵出三峽,天下諸侯,幾難爭鋒。
听說蜀王準備勤王,眾人雀躍不已,搞定張獻忠,到時候大家走出盆地,可以揚眉吐氣一番。
但是官員則不這麼看,按照他們的意思,你蜀王嗎,就應該是一個被圈養的太平王爺,如今張獻忠逼近成都,你出錢給我們打退張獻忠就是了,你現在要監國,那不是將我們手中的權利收回來嗎?
再說了朝廷制度,你蜀王現在監國,那不是亮明旗號準備爭奪天下嗎?現在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太子與永定二王音訊全無,萬歷皇帝還有幾個龍子龍孫的,你蜀王一個遠支現在跳出來,不是與朝廷作對嗎?
而蜀王朱至澍的意思,現在崇禎已死,天下形勢不明,自己只要掌握實權,進可攻,以成就一番霸業,退可守,仿照劉備、諸葛亮故事,成為真正的一方諸侯,成為皇帝。
再說了監國名義進可攻退可守,在形勢不利的時候,自己在做回蜀王,若是形勢大好的時候,自己就可稱為皇帝了。
監國雖然是朱明皇家內部事宜,但也牽涉到一些地方實權派的利益。
那個巡按劉之渤陝西寶雞人,是一個死腦袋殼子,想到君臣之禮後,听到蜀王準備勤王,認為理所當然,听到蜀王準備監國,顯得怒不可遏。
劉之渤也不說話,從承運門左門走出,再走出端禮門,然後跳到金水河中,在跳之前,這個劉之渤將讀書人特長發揮到淋灕盡致,邊跳邊喊道︰蜀王陰謀篡位,我在陰間去見高祖永樂了。
而劉之渤,在眾目睽睽之下,怎麼可能被淹死呢?在被就起來後,劉之渤一言不發,閉門謝客三日。
如此,蜀王朱至澍監國的美夢就此告一斷樓,如此成都群龍無首,在張獻忠入侵之際,陷入空擺之中。
而張獻忠利用這三天時間,派手下化妝成和尚、到時、客商等等潛入成都城內,以充作內應,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伺機而動,以攻破成都。
到第四天,憂心如焚的大小官員,成都鄉紳趕到劉之渤府上多番哀求,劉之渤方重新管事,率領一干人等來到蜀王府,要求蜀王出錢御敵。
蜀王朱至澍一听,你們可都想要本王當冤大頭,崇禎死了,天下無主,本王只要求監國,你們竟然不允許,現在竟然要求本王出錢御敵,這是什麼道理?
或者是為了逼迫劉之渤等人同意自己監國,或者蜀王府人數實在太多(在明末時期,蜀王這一支大概有數千人,大家都是朱元璋子孫)沒有錢,蜀王說道︰孤除了這個承運殿之外,府庫之中可沒有什麼錢糧了。
各位先生既然要孤王出錢御敵,那麼請各位先生將孤王的承運殿拆了,換成軍餉,也就可以了。
听蜀王如此說,本就有氣的巡按劉之渤一想,你這個蜀王,怎麼這樣不識抬舉,我們為保護你們朱明江山,你竟然以錢糧要挾我們了
劉之渤當即指著承運殿說道︰蜀王殿下,你這個承運殿,我想普天之下,除了李自成,又有誰買得起呢?
兩人當即僵在那里,大家不歡而散。在這之後,劉之渤雖然重新視事,但是苦于沒有錢糧,一籌莫展。而各位鄉紳也難以找到調解的人士,如此守城的兩派人馬僵持在這里。
在這之後,巡撫龍文光等人相繼進駐成都,但為時已晚。
此時張獻忠已經兵臨成都城下,在成都西北角的淘墾舀附近挖出地道,直到城牆之下,埋好炸藥,炸毀城牆,流寇蜂擁而至,遂佔領成都。
張獻忠對投降官員則采用順之者用,逆之者殺的策略。
巡撫龍文光、巡按劉之渤、華陽縣令沈雲祚、崇慶州知州王勵精、蒲江縣令朱蘊鑼、雙流縣令李甲、新都縣令包某都被斬殺。
而蜀王宗親,張獻忠則決意趕盡殺絕。
蜀王及眾多妻妾自知難以活命,在城破之時不是跳井就是自殺。
蜀王世子先被封為太平公,在三天後被殘殺。蜀王宗親內江王,太平王等十余個個王爺相繼被殺。
隨後,出于對魚肉人民的朱明宗室的憎惡,同時也為了防止別人用正統旗幟擁立朱元璋的子孫發動叛亂,張獻忠下達了追殺蜀王宗室的命令,凡王府室支,不分順逆不分軍民,是朱姓者盡皆誅殺。
張獻忠下令所控制的各郡縣起送王府宗室,共抓獲王府宗室暨家口數萬人皆殺之,接著派遣部眾搜捕蜀王府宗室,連那些藏匿在深山窮谷的也被捉住殺害。
經此一役,朱元璋在四川的宗室子弟,如同在其他各地藩王宗室一樣,幾乎被屠戮殆盡。
如此,蜀王宗親與明朝在四川官僚體制因為雙方的愚昧偏見,不但四川整體淪陷,而大多被屠戮,整個四川也面臨人類歷史上最大劫難。
明末命運之抉擇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