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命運之抉擇 第116章 攻城野戰

作者 ︰ 東方奇俠

(小說.b。更新)明末命運之抉擇6︰更新時間︰24-5-39::32。但剛剛沖過去3多步,王自奇就暗自感覺哪里有點不對勁,現在是冷兵器時代,打仗講究的是一個士氣,看到自己這三千人馬撲來,過去對方一般都會吶喊著反撲過去,如此雙方廝殺在一起。小……

而忠勇軍布防城門之下,除了一隊隊人馬之外,就是稀稀拉拉的千余根木樁而已,難道忠勇軍想憑借這千余根木樁阻擋自己?這也太異想天開了。722

疑惑歸疑惑,但打仗士氣太重要了,遠遠的王自奇高舉著馬刀,連連督促眾流寇撲向忠勇軍。

大家沖在3步開外,突然看見對面忠勇軍2個人一起,在陣地上迅速的立起一根根長約丈許的樹枝斑竹,毫無例外的樹枝都指向流寇這邊。

看到這一奇怪的陣型,沖在最前面的一些流寇心生疑惑,自己雖然征戰多年,但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奇怪的陣仗哦。

剛沖到步左右,那些弓箭手紛紛從背上取下弓弦,準備一邊跑一邊向前射擊的時候,就在這時,忠勇軍也早已經迅速的將一根根斑竹、一根根小樹枝**入到早已經打好的樁的洞里,並排好鴛鴦陣準備迎敵。

在前幾天里楊昭一直在盤算如何迷惑流寇,迅速布下自己樁陣,死來想去就是在流寇沖近的時候迅速布下樁陣,如此流寇沖鋒,不但令流寇引以為傲的騎兵被這些傾斜放置的樹枝、斑竹所阻擋,而且面對露出地面三尺高的木樁,流寇普通步兵也會身受其害。

演練了很多次,普遍感覺這布樁速度太慢,要完成布樁,至少需要在雙方相距一里的距離才能布置完成,且還要消耗大家太多體力。

看大家累得氣喘吁吁的樣子,一個兵丁建議是否先將那些特別笨重的木樁布置完成,為了保證防守強度,每伍都需要立上2個一尺大的樹枝,這種樹枝多在兩百斤以上,需要5個人一起立起,**入斜洞之中。在那之後,那些一丈五長的斑竹,那些小樹枝就非常好辦,兩個人就可以迅速的立起來。

看到忠勇軍迅速的在前面布置了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向前傾斜樹枝,看到這一幕,很多人驚恐萬分,有的更是高聲示警,但也在這個時候,一枚枚火球落在自己身邊,燃燒的火光一閃之後鉛子橫飛,一些人不是被小鉛子擊傷就是被爆炸後的火焰燒得渾身燻黑。

這可是大西軍中軍,向來軍紀法度非常嚴厲,再加上過去經驗,只要沖過去,揮動手中的大刀,明軍基本上膽顫心驚的抵抗不了一會兒就會作鳥獸散。

看到忠勇軍竟然利用虎蹲炮對自己進行炮擊,在將領帶領下大家亡命的沖上來,很多人甚至憧憬,只要殺過去,摧毀前面那亂七八糟的木刺陣,勝利就在眼前。

但這一次等待他們的先是密集的鳥銃,接著是雨點般飛來的箭矢。經過幾個月整訓與實戰,大家都明白鳥銃非常適合中遠距離支援作戰,如此各個把總百總紛紛將各火器中隊放在後面支援,令那些裝備弓箭、大刀長矛的其他各中隊靠前殺敵。

大家在木刺陣對面不但迅速的列成鴛鴦陣的忠勇軍各司局在百總、把總指揮下,紛紛搭弓就射,忠勇軍各部燧發槍、弓弩人員超過了6,再加上旁邊小坡上虎蹲炮,那更是威力驚人。

看到周圍不時發聲兩次爆炸,看到箭矢如雨點般飛來,正向前沖來的眾流寇紛紛高舉著盾牌,舞動著手中的武器已擋開飛來的弓箭。

弓箭體積大,射速慢可以用盾牌、武器擋開擋開,但那虎蹲炮爆炸後飛濺起來的鉛子讓人防不慎防,而燧發槍發射的鉛子雖然不能擊穿盾牌,但在百步開外擊穿普通士卒的鎧甲那可是綽綽有余。(雖然有人聲言當日技術較差,但6世紀火繩槍對板甲的穿透性實驗︰對典型的2厚度低碳軟鋼板甲穿透距離約米,對2.7厚度穿透距離降至3米,3厚度以上板甲可以完全擋住。

在鐺鐺鉛子刺穿鎧甲所發出的聲音之中,沖在前面的流寇不時被鉛子所殺,仿佛演練好了似的,看見對方兵丁倒下陣型稍稍混亂的時候,前面的弓箭手常常搭弓射過去,如此惹得更大的混亂。

張獻忠嗜殺,在其帶領下大西軍不但戰斗力極強,而且對上面將領的命令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執行,听到後面戰鼓擂動,一些將領也高聲叫著︰退後者殺無赦。

在這種情況下,前面受傷的被後面的兵丁擁擠著不斷往前面沖鋒,一時之間跌倒在地,為人踩踏者不可計數。

在付出百余人的代價後流寇高舉著盾牌沖到木刺陣前面,但面對一個個傾斜放置,露出地面約3尺高,前面被削得尖尖的樹枝、斑竹,大家進退兩難。

若在平時,那些重量較輕的斑竹還相對容易的被拔出來,那些埋入地里3尺深的樹枝就頗不容易拔出來了。

在盾牌掩護下,兩個流寇高舉著分左右兩個方向殺出,正準備拔這根討厭的斑竹,但剛剛探出頭抓住這根斑竹準備拔掉,對面一個鏜把砸來,一個人連忙斜身閃過,但緊接著兩把長矛刺到,將對方刺得連連躲閃,有一個還被旁邊傾斜的的樹枝絆倒。

雖然用厚厚的盾牌擋住,但在拔斑竹的時候要面對對方那凶狠的狼筅手,遠遠的用2丈長的狼筅一桶,人仰馬翻的,摔倒一片,而躲在木刺陣中的鏜把手,長矛手在伍長、小隊長率領下不時發動反擊,這對不太注重陣型的流寇簡直是一場惡魔。

也就在這個時候,對方陣中突然沖出兩個精壯的漢子,舉著大刀,一刀將那個跌倒在地的漢子砍翻在地,另一個人揮舞著手中的大刀連連砍去。

看到對方沖殺過來,那個被砍翻在地的漢子不顧身上的傷痛,連連躲避飛舞過來的鏜把、長矛大刀,為了逃命,可以說連滾帶爬的,好不狼狽。

剛剛滾回本陣,還沒有來得及喘粗氣,就看到長約兩丈的狼筅捅過來,狼筅過處,大家被**得手忙腳亂的,好不狼狽。

楊昭站在城樓上面,不時舉起臨時配置的單筒望遠鏡觀察交戰雙方形勢。

穿越之後楊昭最感到最為苦惱的是沒有電子產品,沒有望遠鏡,特別是在指揮作戰的時候,在性命相搏的時候。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電子產品不但能夠帶來豐富的娛樂生活,而且能夠快速準確的了解周圍形勢,但這個不要說對文科出身的楊昭,就是對很多電子專家就頗為困難,如此將過去旗語手發揚光大,稍稍解決信息傳遞問題。

除此之外,望遠鏡就頗為簡單了,讀書的時候好像說望遠鏡是通過凸透鏡凹透鏡相互成像產生的,而在這個時候凸透鏡,凹透鏡都已經產生,最初楊閘這大概比那種簡易的沒有三極管只保證聲音定向傳播的喇叭難多了。

但誰知道這樣一個望遠鏡,制作起來還是頗為困難。在馬可波羅中國哪個時候已經發明了凸透鏡,當時匠人用水晶石、石英、黃玉、紫晶磨制成鏡片,並瓖在龜殼內作鏡框,如此就成為簡單的凸透鏡了。

但即便如此,一個凸透鏡可相當于一匹戰馬,造價不菲。

而現在要制作望遠鏡,凸透鏡、凹透鏡要相互搭配,如此前前後後用了3個月時間,才制作出一個望遠鏡,在此也感嘆發明制造的不容易,創作之艱難。

這望遠鏡由2個凸透鏡、個凹透鏡與架子構成,通過調節前面凸透鏡與凹透鏡之間的距離,以調整圖像大小,通過第三個凸透鏡,已將倒立的圖像變為正面的圖像。

在這個時代,雖然西方已經制成了不同的望遠鏡,開普勒通過這種望遠鏡還觀察到太陽的黑子活動,但在東方,雖然工藝技術水平未落後多少,但還沒有設想用這些凸透鏡制造成望遠鏡。

通過望遠鏡放大倍數為倍,余里形勢盡收眼底,通過望遠鏡楊昭看到流寇大軍不但人數眾多,而且騎兵眾多,雙方實力相差懸殊。

而在西門之下,為了應對躲在木刺陣中的忠勇軍,流寇使用多種辦法,先看胡打蠻纏不行,接著就是集中長矛,希望利用手中的長矛以增加攻擊距離,但根本施展不開,沒有辦法,最後不知道誰開了竅,高喊著長兵器掩護,短刀短劍的撲入陣中,但由于大家配合實在太過于生疏,再加上忠勇軍對這木刺陣頗為熟悉,雖然沒有多遠都有一根木刺,但好像沒有受什麼影響,遠遠的一桶,驚得那些持有短刀短劍的連連驚出一身冷汗。

經過一個時辰鏖戰,雙方互有攻守,流寇在付出千余傷亡的代價後,利用人數上的優勢,摧毀了正面的木刺陣大部分,**得楊昭不得不向中間收縮兵力,從兩翼抽調司人馬方穩住陣腳。

正如所預期的那樣,防守面變窄了帶來一個直接好處就是自己加強了防守強度,在各個防守面上有進行梯次兵力配置,前面是裝備狼筅、鏜把、長矛、大刀的兵丁與對方廝殺,後面則是裝備燧發槍、虎蹲炮的兵丁利用射程的優勢殺傷對方有生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各部守中有攻,不時組織一兩個局殺出去,驅逐攻入木刺陣的流寇後再調集兵馬圍剿的時候在其他司局配合下迅速的撤回,這種戰術讓流寇非常不適應,每次沖擊都帶來較大傷亡。

除此之外那就是配合,若論單兵戰斗力,忠勇軍稍遜由西北大漢、河南大漢、湖廣兵丁構成的大西軍中軍人馬,但若論陣型配合來說,又遠遠強于多散兵游勇作戰的流寇,再加上木刺陣的地利優勢,燧發槍、虎蹲炮的支持,流寇傷亡頗大。

現在後面的保安人馬已經在忠勇軍後面迅速的構築了第二道防線,若是第一道防線還斜**大量的斑竹以抵擋流寇,那麼在離城門2步左右的第二道防線上那可大量采用樹枝。

除此之外,在離城門步的距離,保安人員正構築第三道防線,也是最為核心的防線。

現在看到流寇已經佔據正面的大部,殷承柞嘆息道︰將軍,你也將流寇想得太過強大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構築三道防線啊。

在第一道防線上我們三部兵馬不但抵擋住住流寇萬余兵馬夾擊,而且還給他大量殺傷,你看在有的區域,流寇根本不敢過分**近木刺陣,要不我們反攻,我相信只要擂動戰鼓,將士們士氣上來後,擊潰眼前這路流寇還是有把握的。

楊昭搖搖頭,將望遠鏡遞給殷承柞邊看邊說道︰殷兄,流寇並不是我們想想的那樣孱弱,這是張獻忠中軍,若論單打獨斗對方可超過我們。

在戰場上我們為什麼能夠給對方大量殺傷,除了木刺陣之外,就是各個小隊、各個中隊、大隊只見嫻熟的配合,如此對方傷亡才遠遠大于我等。

若沖殺出去,我軍地利優勢,陣型優勢**然無存,在這個時候若是流寇側擊我軍側翼的話,我們不但喪失大好的機會,到時候全軍潰敗也不是不可知。

殷兄,各位將軍,我分析了張獻忠戰例,不論是對左良玉還是對其他將領作戰的時候都會來一個打不贏就跑,在你追擊的時候突然殺一個回馬槍,以數倍兵力一舉圍殲對方,取得戰斗的勝利。

這次張獻忠來犯,敵強我弱,我就采用節節阻擊的方式,不時的發動一個局,一個司進行有限反攻,以打消耗戰。

滿以為自己這4萬精銳可以輕易擊潰忠勇軍防線,但經過2個時辰鏖戰,竟然沒能越過雷池一步,這令張獻忠頗為惱火。

惱火雖歸惱火,但張獻忠立刻發揚自己親臨前線的好作風,帶上兩個隨從打馬來到陣前,看到忠勇軍竟然沿城門布下三道木刺陣,而經過半日鏖戰,流寇連第一道流寇也沒有拿下,看到這里,張獻忠內心那份惱火可想而知。

張獻忠還算一代百戰名將,看到前面棘手,當即鳴金收兵,召集眾人商議。

明末命運之抉擇6︰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命運之抉擇最新章節 | 明末命運之抉擇全文閱讀 | 明末命運之抉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