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情偶趣 老子的精神力量道德經9(下)

作者 ︰ 腳踏一星

(.)閑情偶趣9︰更新時間︰24-2-3:53:5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說.b.更新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69653

堅定的意志是一個人應該有的。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追求人間美名是一個人應該做的。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是老子的精神力量道德經9(下)

老子對于德的理解是︰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內心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無為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嗎?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營,人體生命中的血液和養分。

人身如一部車乘,其中裝載了營和魄兩樣重要東西。

情感的囂動,使人常在放射消散之中,身體散亂不堪。

體能的勞動,生活的奔忙,常使精魄渙散,不可收拾。

如此這般,動用不休,不能持盈保泰,終至死亡而後已。

老子說,倘使人能將營魄合抱為一,永不分離,便可得長生的希望了。

載營抱魄是指人的精神和形體合一的狀態。

凡產生了的東西,就需要有讓其存在的空間。

為了讓種種東西有存在的空間,心法的基本方式就是要首先讓心「空」起來,也就是達到「無」的境界,然後讓種種東西在心中有序地安排起來,也就是心讓渡身,兩者和諧生長,使萬物歸為一。

老子對大自然中德的理解︰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

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于說教的人就同于道,從事于行動的人就同于德,從事于邪惡的人就同于失。

同于說教的人,道也樂于得到他;同于行動的人,德也樂于得到他;同于邪惡的人,失也樂于得到他。

統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老子對美好德行的思考,老子認為︰聖人沒有固定不變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為意志。

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對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對待他。

這樣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了。

誠信的人,我以誠信對待他;不誠信的人,我也以誠信對待他,這樣天下人的品德都誠信了。

聖人立于天下,要收斂謹慎啊。

讓天下人的心靈都變得混沌、純樸,百姓都專注于自己的視听。

聖人讓他們都變得像孩童一樣。

老子說的「聖人」是指符合「道」的統治者,要做一個「聖人」,基本的判斷標準就是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而要有百姓的意志,也就是不能有自己的主觀意願,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有「我執」。

「聖人無常心」,馬王堆帛書乙本寫作「聖人恆無心」,意思是聖人永遠不要有自我意志。

不能從自我意志出發去決定好惡、判斷是非,也不能以自我意志去限定百姓意志。

而要反過來,以百姓意志為主去決定自己的意志。

這就叫順應自然、符合大道。

這樣,我與百姓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隔閡才能打破、距離才能消除,從而達到人我合一、天我合一。

當今社會,我們每一個人的困惑、痛苦、往往都是「有心」和「我執」造成的。

往往是執著于一個觀念和意志,當這個觀念和意志與自己親近的人或與大家不相同時,就覺得別人錯了,自己是對的,可是別人並不改變他的觀念意志,也不接受我的觀念意志,于是就產生矛盾,不可解月兌,這樣就產生了困惑、不開心、郁悶、痛苦。

其實也許只要我們自己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改變一下自己的觀念、意志,你就會豁然開朗,原來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自己是錯的,這樣就不會有矛盾,又何來郁悶、痛苦?

對待「善者」和「不善者」的態度,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善對善,以不善對不善,這是有差別的態度。

《聖經》中就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血還血」。

另一種是無論是善還是不善,都以善對待他,這是一種無差別的態度,是慈悲、慈愛的表現。

老子采用的是這種態度。

兩者的結果是不同的,對統治者來說前者屬于法治、刑治,但往往會帶來反抗、不滿、報復,所以在「德」上往往難以提升。

後者屬于德治,以寬容的胸懷來感化人民,包括那些不善者,從而化解矛盾,消除對立,尤其是啟發不善者改變自己的價值觀,改變自己的不善。

這樣一來,天下人的品德都向善了。

同樣,對待「信者」與「不信者」的態度也有兩種,老子采用的是無差別的誠信態度,以此去感化不信者,從而改變不信者的價值觀,使天下人的品德都歸于誠信。

這其實是一種德治,是人性化的管理。

這一點和孔子相近,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只有用德治、禮治,人民才不去犯罪而且有羞恥感。

也就是品德上會升華。

只是在「德」的內涵上,老子和孔子有所區別,老子主張回歸人的清靜無欲的本性之「德」,孔子主張回歸先朝先聖的仁義禮樂之「德」。

老子說的「聖人」和孔子說的「聖人」也不相同,老子說的「聖人」是得「道」之人,按「道」治國之人,孔子說的「聖人」是具備仁義禮智之人。

老子說「聖人」的人生態度就是要「歙歙焉」,要收斂謹慎,不要張揚自己的個性和**。

要回歸無為的本性,當然需要收斂自己的意志。

目的是使天下所有的人都回歸到純樸、混沌的「道」上。

要老百姓都專注于自己的耳目,而不要去管別人的事情。

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絕聖棄智」,不要去動用自己的聰明、機心,不要去算計別人,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有人說老子這是愚民政策。

其實不然,這是老子看到了當時的統治者為了擴大自己的**,去侵略別人,兼並他國,從而帶來戰爭、帶來人民的災難痛苦。

這種行為深深影響了百姓的人生態度,百姓的私欲隨之擴大,相互之間動用心機,結果帶來了各種紛爭、矛盾。

不僅自己不快樂,還導致別人不快樂。

當今社會不也是如此嗎?

老子對于德行上下的思考,老子認為︰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

「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

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他,于是就揚著胳膊強引別人。

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

「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

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生。

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淺薄;存心樸實,不居于虛華。

所以要舍淺薄虛華而取敦厚樸實。

我自己認為︰達到「上德」之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是有「德」;「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實際是沒有「德」的。

「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

「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

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他,于是便揚著胳膊強迫他人。

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

「禮」(實際)是忠信不足的產物,且是禍亂的開端。

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渾濁)開始產生。

所以大丈夫立身,不拘于淺薄虛華而求敦厚樸實。

老子對于人間最偉大的德的思考,老子認為︰善于打仗的士兵,談不上有什麼勇武;善于帶兵殺敵的將帥,談不上有什麼氣魄;善于勝敵的人,談不上會去爭斗發生沖突。

善于用人者甘居于人之下。

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我覺得︰不爭才是人間最偉大的德。

老子對長久之德的思考,老子認為: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

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麼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

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

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我自己認為︰個人修養和治理天下,沒有比農業生產更為重要的了。

而農業生產,取決于早期耕作。

不斷地積德就好比早期耕作。

不斷地積德,就能夠克服治人事天中的重重困難和風險,以為天下正。

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沒有不能化解的風險,於是,就可以保持福不向禍轉化,保證治人事天沒有終極。

治人事天沒有終極,因而可以有安定和諧康樂的國家。

有重積德作「國之母」,國家可以長久生存,長久穩定與繁榮。

重積德使得國家深根固柢,所以說,重積德是「長生久視」的治國之道。

我的觀點只為博得大家一笑,老子的精神力量如同黑夜的啟明星會指引我們走向光明的世界。

明天我們要理解的是老子的精神力量道德經

閑情偶趣9︰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閑情偶趣最新章節 | 閑情偶趣全文閱讀 | 閑情偶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