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謝瑾是不屑于和她們聚在一處說話的。若是她在這兒听到這種話,只怕又要大罵漢人。
一听說皇帝可能偏愛鮮卑女子,在場的漢家女子紛紛不安的看向彼此。
這是遷都洛陽後的第一次選秀,漢女比以往多了許多,甚至比鮮卑女子還要多。她們可都指望著通過這場選秀改變命運呢。可身體里流的是鮮卑人還是漢人的血,這是上天決定的,她們又如何改變?
在眾女驚慌不安的時候,傅蘭輕哼道︰「管他鮮卑人還是漢人,若沒有點兒真本事,皇上怎麼會喜歡?還沒面聖呢,就在這兒胡亂掰扯,當真杞人憂天。」
傅蘭算是半個鮮卑人,她的生母是南齊的俘虜,後來進傅府做了婢女,被家主看中,生下傅蘭。
謝瑤忽然覺得,這個傅蘭有點兒眼熟啊……她側首過去小聲問了翁幼雪一句,才恍然大悟。原來她是傅程的妹妹。她兄長能做出當街攔車的事情,傅蘭這樣恃才傲物,便也沒什麼奇怪。
客觀來說,這傅蘭的確生的一副好容貌。膚白如雪,五官清麗,只是瘦的厲害,可以說是骨瘦如柴。她腰肢細軟,仿佛不堪一握。她的打扮非常簡單素淨,看起來好像一朵優雅的白玉蘭。
而且在這個流行隱居的時代,名人雅士追捧的美女不是謝瑤這樣的艷麗嫵媚型,而是傅蘭這般的清純女子。
謝瑤記得翁幼雪曾經跟她八卦過,當初傅程攔她的馬車,除了好奇,恐怕還有挑釁的意味。據說傅家也有一位極富盛名的美人,在平城被稱為「第一美人」。傅家搬到洛陽,听說這兒也有個「第一美人」,當然不甘心了。
傅蘭的話不大中听,但確實在理。選女人嘛,又不是選皇後,皇帝應該不會那樣看重血統。幾個姑娘的表情明顯松軟下來。只有幾個人還是想的遠了些,擔心因為自己是漢人,無法生下皇嗣。
有一個叫鄭芸芸的姑娘,見氣氛不大好,笑呵呵的開口道︰「什麼鮮卑人漢人的,大家都是大遼的子民,早就是一家人了。」
她這話沒什麼實際的意味,不過是在和稀泥,但這稀泥和的是時候,算是打了個圓場。
謝瑤不由多看了她一眼。這姑娘是地地道道的鮮卑人,身材微胖,看起來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這話雖假,但由她說來合適。憑誰都知道,如今鮮卑人還是高人一等。若是漢人女子說了這話,只怕要被人恥笑。
這個話題過了,秀女們又開始八卦起幾個娘娘。謝瑤在家中听謝葭說了一些他打听來的,自己前世又在後宮沉浮多年,並不覺得新奇。但她沒有離座,還是認真地听著。畢竟重生之後有了許許多多未知的變數。
在如今的後宮中,位份最高的是正二品惠妃。惠妃李氏是隴西公李沖之女。李沖是當世名臣,深得太皇太後寵信。惠妃又是最早入宮的妃子,本應位高權重,深受皇恩,可偏偏皇帝對她極為冷淡,就好像後宮里沒有她這個人一樣。
眾人紛紛猜測,說惠妃這是成也李家,敗也李家。
原來李氏所出的隴西李氏並非清望世家,只是由于其父李沖在當時受到太皇太後的「寵遇」,才成為「當世盛門」。
李沖成為太皇太後的情人之後,李家躋身于世族之列,緊接著以聯姻、舉薦等手段,積極結交、籠絡當世的貴族大家。好像滾雪球一般,李家的名望越來越大,可說到底,不過是靠著「寵幸」上位的家族。李沖若死,還不知這富貴能延續幾代。
但無論惠妃是否受寵,如今皇上尚未立後,惠妃就是後宮位份最高的妃子。加上她父親的那層關系,太皇太後非常喜歡她,將後宮的好些事情都交由惠妃處置。所以惠妃還是不容小覷的。
原本大皇子的生母林氏母憑子貴,是從一品的貴妃。可出了遷都那檔子的事情之後,林氏被貶為正三品貴嬪。雖說還是個一宮主位,地位卻大大不如從前了。人們都議論,說大皇子暴虐成性,能不能被立為太子還是兩說。盡管皇上只有他一個兒子,可實在不成,皇帝還有六個兄弟不是?
自打出事後,這位本就寡言少語沒什麼主意的林貴嬪更是深居簡出,除了請安和出席必要的儀式,她很少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她也不像旁人那樣去爭寵,好像對什麼都不在意一般。太皇太後憐惜她這溫婉乖順的性子,時常會賞些東西過去。
接下來是正四品容華,羅氏。這個羅氏是後妃中年紀最大的,和皇帝同歲,今年已然雙十。秀女們對她的了解還不多,謝瑤和她卻是認識已久。這羅氏性格大大咧咧的,牙尖嘴利,向來不饒人。前世她生了一個皇子一個公主,今生不知怎的,卻是無子。
謝瑤對羅氏,說不上是討厭還是喜歡。當年她們都沒有孩子的時候,倆人頗有惺惺相惜之感,時常聚在一起說話。羅氏嘴快,常把那些有孩子的妃嬪罵的狗血噴頭。謝瑤不敢亂說,就愛听她罵,只當解解恨。可是後來,就連羅氏也有了孩子……
謝瑤漸漸的,就跟她疏遠了。
高寄雲高婉儀,據說是後宮中最得寵的女人。她溫柔貌美,初入宮時為正六品貴人,不過兩年功夫便晉升為從四品婉儀。謝瑤也覺得憑高寄雲的出身和美名,她是應該受寵的。前世就是那樣,在謝瑤進宮之前,高寄雲是無可置疑的第一寵妃。只是說來奇怪,今生高寄雲也是無子。
最後一人是正八品采女,崔氏。這崔氏是個地地道道的漢人,還是宮女出身,原本是太皇太後宮里服侍的。前兩年太皇太後嫌後宮人少,就把她送給了皇帝。皇帝沒拒絕太皇太後的好意,封了她個最末等的更衣。後來趕上遷都宮宴,皇帝高興,大封後宮,就又給她抬了一級。盡管如此,卻不見皇帝召幸過崔氏。也就是打那兒之後,太皇太後看出皇帝不喜歡她總往後宮安插人,便不再自己做主往後宮選人了。左右謝家的姑娘也都長大了,還是自己家里人用著踏實舒心。
宮里統共就這麼五個正經的妃嬪,被懵懂無知的小秀女們嘰里呱啦的議論個沒完。說話討論的,大多是懂的不多的。真正心中有數的,如謝瑤這般,反倒不曾多言。
有的人互相分享信息,知道了許多從前不知道的消息,甭管真假,一個個都高興的滿臉通紅,越說越起勁。從議論起幾個娘娘的身家,皇帝喜歡哪個多些,又八卦起這幾位娘娘的關系,後宮的派系。
謝瑤覺得這事兒挺好笑的,總共才五個人,能分出什麼派系來,不過各自為政罷了。偏生小王氏說的頭頭是道,一口咬定後宮中如今形成了三大派系。
首先是以惠妃為首的太皇太後黨,據說從太皇太後宮里出來的崔采女一直巴結著惠妃。接著是中立派。林貴嬪過著隱居一樣的生活,自然是這一派別的。無寵的羅容華和惠妃、高婉儀的關系都不好,和林貴嬪關系還算不錯,所以也屬于這一派。另外一派,就是孤零零的,但很得寵的高婉儀。據說惠妃看不慣她得寵,兩人時常掐起來。
大王氏見小王氏越說越不像話,所有人都盯著她呢,不由氣不打一出來,揪住小王氏就要回房。
小王氏自然不依,堂堂的反駁姐姐,「阿姐,你這是干什麼,咱們這不是聊天呢嗎!大家都可以說,憑什麼我就不行?」
鄭芸芸打起了圓場,笑道︰「王姐姐別生氣,小王姐姐說的是啊,咱們不過是姐妹間的閑話,誰都不會出去亂說的,哪兒有那麼嚴重?姐妹們說是不是啊?」
眾人尷尬的笑了笑,自然紛紛點頭稱是。
大王氏還是不依,一把扯住小王氏的耳朵,硬是把她給拖走了。臨走前還特意跟謝瑤說了句,「謝四姑娘,我們就先告退了。」儼然一副以謝瑤為首的架勢。
謝瑤不卑不亢地笑道︰「慢走。」
被她們姐妹倆這麼一攪合,眾人也都沒了什麼談興。等謝瑤說夜里風涼,要回去的時候,她們便借此散了。
翁幼雪、魏南珍和謝瑤姐妹三個手挽著手往屋里走,路上魏南珍夸道︰「沒想到咱們幼雪還挺聰明的,枉我方才白白為你擔憂。」
謝瑤也道︰「是啊。要說消息靈通,她們哪個比得過幼雪。」
可翁幼雪知道,在宮里,話是不能亂說的。那些人都不知底細,她信不過。
翁幼雪有點兒小得意的揚起下巴,「那是!她們這群傻子,滿口皇上啊娘娘的,也不怕禍從口出。」
魏南珍點點頭,慢條斯理地說︰「理是這麼個理兒,只是不見得她們都是些傻的。」
翁幼雪奇道︰「阿姐這話怎麼說?」
魏南珍看了謝瑤一眼,柔聲分析道︰「有些人,或許就是故意扮蠢,好叫我們放松警惕……還有那鄭芸芸,論說話圓滑辦事周全,咱們姐妹幾個可都不如她。」
翁幼雪模模下巴,若有所思的道︰「依阿姐這麼一說,也的確是這麼個道理。」
她話音剛落,忽然「哎呀」一聲,指著房門口道︰「你們看,咱們房門口站著個人呢!」
作者有話要說︰惠妃的原型李媛華是歷史上老六的正妃,魏晉名臣李沖的四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