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業 第119章 計劃外收入

作者 ︰ 牛貝塔

張廠長瞥了眼走回了自己的辦公室那位老者,沉聲微嘆了口氣,便向依然站在門口的周建華和鐘民招呼道︰「二位請進來談吧。」

「來來,這邊坐!」那位30來歲的中年人也指著牆邊的長條木椅客氣地招呼道。

周建華和鐘民走進來坐下,周建華開口自我介紹道︰

「您好張廠長,我們是是「建華機電設備服務部」的,這次過來,是想請你們廠幫我們加工幾樣東西。」

「建華機電設備服務部?」張廠長微微皺了皺眉不解地問道︰

「你們這個服務部是做啥的?是哪個地方的?」

這個時候個體戶還不多,私營企業也還不被允許注冊,現有的企業都是國營企業,企業名的組成一般都是前面為所屬地域名、中間為所屬行業或生產內容說明、後面為單位業態名如廠、礦、部、社等。這個「建華機電設備服務部」的名稱讓張廠長覺得怪怪的。

「我們就在劍城街上的,是做各類機電設備的維修和改造服務的,也附帶生產一些電子類的產品。」鐘民此時插口介紹道,他頓了頓又指著周建華補充介紹道︰

「這位是我們單位的周廠長。」

「哦?周廠長?」張廠長驚訝地望著周建華難以置信地喃喃嘀咕道。

張廠長怎麼也看不出來,那是一張成熟得足以當一個單位領導的臉,心里不由得有些不爽,心說,這廠長的名號咋就給排到一個小年輕的頭上了?讓我們這些奮斗了大半輩子才當上廠長的人臉往哪擺?

「呵呵……張廠長,您就喊我小周好了。」周建華趕緊打著哈哈謙虛地說道︰

「我們還只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和您這個好幾百號職工的大企業實在是沒法比啊!見笑了!」

「哦……我們是一家省屬企業,和劍城縣的企業打的交道不多……對于劍城縣的小企業就更不大了解了。」張廠長自負地解釋道︰

「我們廠都是按照國家下達的計劃進行生產的,生產任務也很飽滿,以往還沒有主動對外承接加工業務的先例。雖然也偶爾會應一些企業的需要而提供一些幫助,但那也大都是通過上級領導協調的……所以,這個事……不好辦,除非上級領導同意……」

「呵呵……張廠長。現在改革開放了,有些東西以變通一下了嘛。」周建華笑了笑回道︰

「我們請你廠幫忙生產加工的東西,相對對你們的生產能力來說並不是多大的事,而且,你們以往對外提供的幫助都是無償的,至少是沒啥利潤的,我們請你幫忙那是有償的哦!你們既有這個生產能力,又能給企業帶來利潤、給職工增加收入,這是個互惠互利的好事啊!」

周建華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張廠長頑固的計劃經濟思維給震驚了。改革開放都好幾年了,到了現在,這種送上門來的業務,他居然還是習慣性地拒之門外。

听了周建華的話,張廠長沉吟了一會。未置否,卻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們是想加工什麼東西呢?」

「首先,有兩套模具需要請你們幫忙加工。」周建華回答道︰

「這兩套模具,我估計你們最多有50個機時再加50個熟練鉗工的工時就能完成,總共才100個工時的東西,我們願意出500元的加工費,材料另算!」

「每個工時5元加工費?!」一旁那個30來歲的中年人小聲驚呼道。隨即扭頭望著張廠長。

張廠長听了周建華的話,低下頭來用手在額頭上來回摩挲了幾下,略一沉吟又問道︰「你們還有什麼東西?」

「然後就是要做3個安裝射天線用的鐵塔。」周建華繼續說道︰

「我知道你們廠有技術很牛的吊裝鉗工,所以,這個鐵塔的加工制作以及現場安裝都打算委托你們來做,安裝工地在欣春市。3個鐵塔都不是很大。加工工時不會超過100個,現場澆注水泥基座和鐵塔吊裝的工時也不會超過200個,我也按每個工時5元也就是1500元付給你們,材料費另算!」

張廠長兩眼望著周建華微微地點了點頭,卻沒說話。似乎還在考慮著什麼。

「張廠長,這個以做啊!400個工時,我們很容易擠出來的!」一旁那個30來歲的中年人擔心張廠長又輕易地拒絕,趕忙提醒道︰

「400個工時掙2000元啊!而且是生產計劃任務以外的收入!」

這句話提醒了張廠長,也提醒了周建華,這是額外收入,也就是說,這是以很容易地納入「小金庫」的錢!

「我們的所有費用都是現金支付的。」周建華不失時機地補充道。

周建華知道,「小金庫」這東西是建國以來一直就存在的現象,和改革開放無關,許多企事業單位都有自己的「小金庫」,個中成因,既有有個人私心的因素,也有許多企事業單位希望解決一些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支出問題的現實因素,因而,各單位建立小金庫的理由和成因是很復雜的。而此時的周建華,不論個人主觀如何,在實際上操作上,也只能采用現金支付所有的款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想到這個資金能都會被納入這個單位的小金庫,周建華不免擔心起自己委托加工產品的質量問題了,特別是「注塑模具」,這是個精細活,加工的好不好,對今後自己的相關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都影響很大,想到這里,周建華又補充道︰

「不論是模具還是鐵塔,這還只是第一批,以後每一、兩個月都還會有一批要委托你們加工,所以,如果你們願意生產,而且以保證生產質量的話,我們就以長期地合作。除了以上的費用,我們對每次參與了「模具」生產的機加工師傅和鉗工師傅,還會另外給予獎勵,只要成品的質量能達到我們圖紙上的所有要求,每人至少獎勵10元。這個獎金到時候會由我們親手放到每位師傅手上,以示感謝。」

听到周建華「以後每一、兩個月都還有一批」的話,張廠長終于忍不住暗暗地微笑了起來,他用手摩挲著下巴掩飾著自己的笑意,定定望著周建華還在想這個事的行性,想來想去也沒找到不能做的理由。

「張廠長!這個真的以做啊!沒有政策上的問題!」那個30來歲的中年人又忍不住提醒道。

「那行吧!既然你們這麼有誠意,這個事就這麼定了吧!」張廠長終于下了決心點頭應道,又扭頭對那個中年人說道︰

「小姚啊!你給生產科打個電話,看古齊民在不在,在的話讓他馬上上來一下!」

那個30來歲的中年人應聲打了個電話,不到半分鐘,咚咚咚的腳步聲就從樓梯方向傳了過來,很快進來一個40多歲的瘦高個。

張廠長站起身來正式給周建華介紹了一下,原來剛上來的古齊民是生產科科長,而一直在這里的那個30來歲的中年人是廠辦主任姚宗辰。周建華也把鐘民的「供銷科長」身份向對方介紹了一下。此時的氛圍和之前顯然不同了。

大家重新落座,周建華對古齊民大致說明了來意後,又從包里掏出了圖紙遞給古齊民,此時姚宗辰也給幾個人都沖泡上了茶水。

古齊民看過了「注塑模具」和「鐵塔」的圖紙後,很快就確定以做,不論材料、技術還是加工工藝都沒有問題,人工上,頂多讓幾位師傅加加班也就有了,有加班費掙,師傅們也是意的。

最後周建華強調了一下質量要求和交貨時間,古齊民保證說沒有問題,周建華便與他們草簽了合同,並拿出2千元做了訂金,約定以後跟蹤合同的事就交由鐘民全權負責了。

這年頭與國營企業打交道就是簡單,簽合同也來的快,雖然合同簡單,周建華也沒啥好擔心的,都是本鄉本土的,誰也不會刻意去玩什麼名堂,至少此時的國營企業都還不至于去搞什麼貓膩。

簽完合同,也就下午3點來鐘,周建華與鐘民又一起回了竹篾制品廠的廠房,回去的路上,周建華還去銀行重新取了幾千塊放到工具包里。

等回到了廠房,周建華又刻意囑咐了閔貴寶幾句,讓他在接下來的這些天,把工作重心放在「警用無線通訊系統」的電子電路生產上,與王志剛和羅少華多多溝通,有時間還要抓緊時間多看看注塑機的《操作手冊》,在自己回來之前不要千萬別開動注塑機。

囑咐完這些後,周建華便與大家告了別,一手騎著自己的老「永久」,一手扶著新「鳳凰」,一溜煙朝同林公社騎去。

自從十多天前周建華在蔡書記家吃過晚飯與蔡尚和蔡雪英告了別,就再也沒有見到過蔡雪英了,這十幾天來,周建華一直為著欣春市公安局這套「警用通訊系統」的事而奔忙,明天又要去南都市了,周建華心里覺得,今天必須要去同林公社走一趟了。

ps︰

ps︰謝謝「nnoo1」投給我的寶貴月票!

感謝所有慷慨打賞、投「月票」、「推薦票」和「訂閱」的朋友!

謝謝各位讀者大大的持續支持!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科技霸業最新章節 | 科技霸業全文閱讀 | 科技霸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