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校長 第二十六章 中國的民請教師

作者 ︰ 里試勤

李軍打老婆打兒子是很有名的,現在可能上了些歲數,兒子也大些了,有所克制收斂,但虎勢還是常顯不隱,說話張力可畏,一貫強勢作風,已經深入家人的骨髓里。

但應該承認一點,兒子在他的高壓政策之下,人為做事,學習成績都不敢怠慢,幾個兒子都先後考了出去。而他弟弟的幾個孩子都學習不行,是老師叫家長的常客。對弟弟和妹妹他承擔著責任,可弟弟和妹妹不愛學習,也學不進去,他都無能為力,對佷兒佷女他沒有責任,有人管理,用不著操心。

自他賄賂村支書當了民請教師以後,他就決心在這條路上開闢自己的人生道路。在當時,這是一條農村人通向公家人,端起公家飯的重要途經。

中國的社會現實,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又從漫長的封建社會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落後,文化落後,能讀起書的人,比例極小,大多集中在統治者階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又增加了動蕩不安、饑餓、生靈涂炭、流離失所,和外部強加的掠奪、不平等,決定了當局者和社會更是沒有資金、精力、願望,投資于教育,文盲人數急劇增加,少得可憐的學府,也面臨著資金短缺,存繼為艱的境地。

在民族存亡之際,為數不多的學府里的精英們,搖旗吶喊,鼓動民眾,為民族存亡敢灑熱血,拯救深重災難的中華大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一窮二白的爛攤子上建設新中國,困難重重,人材奇缺,讀過書的人都被請出來,為國效力。

教育仍是最大的短板,沒有資金,沒有校舍,沒有教師,于是一個新名詞隨之而誕生——民請教師。最初的民請教師,不但要籌集資金,還要修建校舍,可以說勤工儉學,兼學別樣。

這讓人們想到黨領導民眾鬧革命時的初創時期,因陋就簡,土法上馬,膝當桌,枝當筆,地當紙,書寫了文化教育的空前絕後的豐彩歷史。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師沒有固定者,有一技之長者都可以為師。可見民請教師的命名和實踐者是孔老夫子,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千百年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文明,發揚智慧的有效手段。千百年來用這種形式延續了多少優秀文化,中國的近代革命史,把這種形式的傳授發揮到極致,應用到再無潛力可挖的地步。

工人識字班,工人夜校,農民講習所,夜大,隨軍學校,抗大,都沒有固定的教師,有智者都可以上台講,講閱歷,講體會心得。

在人數眾多的中國,學校鳳毛麟角,因陋就簡辦學,隨時隨地辦學,以解決燃眉之急,解決實用問題就成為必然。

在文化大革命前,現代意義上的民請教師很少,因為政府忙于鞏固政權,學校也很少,各大學校畢業的學生,基本上應付對教師的需要。文化大革命期間和後期,及改革開放一段時間,政府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也意識到知識對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重要作用,在經歷了知識無用論,到知識有用論,政府提出加大辦學力度,各大村子,或幾個小村子聯辦學校。

于是學校到處開花,教師需求成倍成倍地增加,政府的教育部門只能一個學校委派一兩個公辦教師。而這些公辦教師也是前不久轉正的民請教師,學校不足的老師只能由所屬村子派遣。因學校是他們村子的,自己的學校自己不派人誰派人,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教育誰教育。一個學校百分之**十是民請教師充當主角,教師的水平良莠不齊。

民請教師有轉正的機會,有可能成為公家人,所以村支書和村委會成員在派遣民請教師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或親戚。學校成為村支書和村委會成員爭相耍權的部門。至于他們的孩子或親戚的孩子能不能勝任,他們不管,也不懂,只要佔據名額,沒有過關的標準,也不上報教育單位考核驗收,試講面試。

下面講一些民請教師教育管理學生的趣聞軼事,驚心觸目,發人深思。

鞋(xie)讀第二聲,但北方人,特別是陝北人方言讀︰hai讀第二聲。民請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腳上穿著(hai),第二聲,怎是(xie)第二聲!在教的時候,xie,聲母和韻母都讀的比較正確,但在落聲時歸結到hai讀第二聲。

地理課上的火山,火岩漿,如鐵水似的,高溫流動是它的獨特特征。民請教師卻用比喻,如人拉肚子,嘩啦啦!嘩啦啦!全班學生哄堂大笑,要笑破肚子。

民請教師文明言語差,不分場合地點,語言粗魯,甚至下流話都在課堂出現,髒話罵學生。

一個女學生,也許初來月經,坐立不安,臀部左右移動,被老師看見。老師走到跟前,讓學生站起來,老師抹了一下凳子面。老師隨即罵道︰「沒有求呀!耐上求了!」全班學生笑了,這個女學生卻哭了。再沒有認真听課,直至放學,仍然很悲泣。

女學生回到家,悲悲泣泣。家長問遇到什麼事了,誰欺負你了?女學生哭泣不語。在父親出去之時,才向母親敘說了原委。家長非常憤慨,趕到學校告狀,學校只能給當事老師發火,你怎能如此粗野!這是學校,這是課堂,不是自由市場,不是為所欲為的地方!

學校想辭退,但這是村支書的孩子,有情為重,村支書是農管會的,得罪之後,學校別想正常過下去,許多東西是要不來的,只得作罷,批評教育,不了了之。

民請教師承擔著當時相當部分的基礎教育,起了奠定基礎的重要作用。當然每個人都不可能是棟梁之材,是棟梁之材,不可能被埋沒,金子總是要發光的。也許,基礎教育就有優勝劣汰的作用,平均用力,平均耗物,並不劃算。

到後來,較大的學校戴上了帽子,曰︰「戴帽中學。」數理化,史地生衛都要安排,拉不開栓,唱不開戲,強行攤課,不會讓學生自己看,照著課堂,不要叫亂吵亂說就行。有些課程初中生帶著初中課程,舉步維艱,吃不透課程,課堂講不深,敷衍塞責,應付了事。

好在政府教育部門很快意識到它的荒唐和危機,撤銷了戴帽中學,合理優化學校配置,中止了不具備辦學條件的學校,合並整合了部分學校,一個鄉鎮只留一所初級中學。擴建鄉鎮重點學校,加強硬件和軟件的配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但民請教師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極品校長最新章節 | 極品校長全文閱讀 | 極品校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