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案追凶 第十四回 會合四

作者 ︰ 天下任縱橫1

(.新)謎案追凶4︰更新時間︰2-3-44:9:3。當村民們都散了後,這三十個大兵都來到了秦泰身邊。小……更

這三十個士兵雖然都是官兵,可穿的衣服也不一樣。59342

其中二十人穿的是土黃色的正規軍上杉下褲,外面還罩著一件同色的背心,背心前胸後背上都印著一個大大的「兵」字。

他們都帶了一頂圓形的大沿帽,帽上有一縷紅纓。

另外十人也是土黃色的棉布上衫下褲,外面罩的是皮質的軟甲。

和那二十個正規軍不一樣的是,這十人沒有戴帽子。

一般的老百姓不清楚,可秦泰他們官方的人很清楚,這三十人中二十人是軍戶出身,十人是府兵出身。

不要小看這十人,他們的戰斗能力可能比其他二十人加起來還要厲害。

明朝時期的軍隊實行軍戶制度,也就是說一個士兵當兵,他們的直系親屬將不用交稅,成為軍戶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繳納苛捐雜稅。

但作為軍戶,就要保證至少一家人中有一個男丁當兵。

當這個當兵的男丁死了,就要再出一個男丁當兵。

要是家里的男人死光了,或者沒有成年的男人的時候,軍戶的資格就會被取消。

這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規矩,一直沿用到明末。

可隨著軍戶里的男丁越來越少,連年不斷的戰事,明朝軍隊里的士兵越來越少。

一些軍官為了喝兵血,為了佔空額,故意虛報人數或者隱瞞不報傷亡。

一些沒有出丁的軍戶,為了自己能面交稅收,為了不被趕出軍營,只好默默地忍受著,希望軍官能多少給自己加一點補足。

隨著士兵人數大大減少,戰斗力明顯下降,這些軍戶子弟兵已經不能維護明朝的治安和邊防。

一些有勢力的官員開始雇佣或者招攬一些農戶家的青壯年,訓練和培養他們。

這些人並不屬于朝廷的軍隊,所有的傷亡和損失都由組織者個人承擔。

但是由于他們受過嚴格訓練,又是拿命換錢,所以他們比一般的軍隊士兵更加勇敢。

逐漸朝廷默許了這種士兵,叫他們「府兵」。

但是這些人只能拿正常士兵一半的工錢,裝備什麼的也不發放,這一切有所指揮的官員自己出資。

死亡後也沒有任何的補償,朝廷對他們的安危不負任何責任。

這種「府兵」不但作戰勇敢,而且對長官絕對的忠心,可惜養他們的費用太貴了,一般的官員養不起這種私人軍隊士兵。

一個軍官上前,對秦泰說︰「大人,標下叫李立。

是兩江總督胡大人手下的親兵。

我家大人說大人您對前線將士的幫助太大了。

大人您不但幫了我家大人,更加救了江南數也數不清的百姓。

我家大人要標下帶人保護大人,安全負責大人一行人的安全。

李立和標下听從大人您的調遣。

李立所說的胡大人,就是明中期赫赫有名的胡忠憲。

胡忠憲字如貞,嘉靖年間兵部尚書、兩江總督、東南戰時總管。

歷史上對這個胡忠憲褒貶不一,他既是明朝第一奸臣嚴嵩的得意弟子,是嚴嵩安排在江南最大的助手。

胡忠憲不但是兩江總督,管轄著江蘇也就是南直隸,安徽、江西三省軍政事務,更兼任東南戰時總管,統領著江南十多萬的軍隊。

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英明的任用了抗倭名將戚繼光和俞大猷等人,徹底地將危害東南沿海近百年的倭寇趕出了中國,還明朝百姓一個清平世界。

歷史上說,要不是因為胡忠憲手握重兵,和遠在京城的嚴嵩嚴世蕃相互呼應的話,嘉靖皇帝早就對付嚴嵩嚴世蕃了。

早一年對付嚴嵩嚴世蕃,就會少死不少忠良和老百姓。

秦泰也知道胡忠憲,知道胡忠憲和嚴嵩的關系。

但是為了江南的老百姓,為了少死一些大明百姓,他才幫助胡忠憲。

但是絕對沒有想和胡忠憲套交情的想法,而且秦泰並不看得起這個嚴嵩的子弟。

但是胡忠憲總是兩江總督,是這里最大的官,不好得罪不說,這些士兵剛好幫了秦泰的大忙。

秦泰笑著對李立說︰「小將軍怎麼稱呼?是幾品官?」這是很有必要的事,李立如果只是胡忠憲的「府兵」,也就是白丁,沒有任何職務的話,秦泰可以叫他李立,也可以叫他「小李」。

如果李立有功名在身,是朝廷的官員的話,哪怕是最小的從九品軍官,秦泰也不能隨口叫他的名字,要按規矩叫他的職務。

要是李立的官階比秦泰的還高話,秦泰和大家不但要稱呼李立為「李大人」,而且還要給予一定的尊重。

雖然文貴武賤,但是朝廷的規矩和禮儀不能變。

李立馬上躬身對秦泰說︰「大人,您太客氣了。

標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總旗而已。

稱不上什麼將軍。

我家大人說了,在您大人面前我們不過是一些下人和守衛。

要是大人覺得我們太顯眼的話,我們也可以和大人一樣化裝成百姓的樣子。

您只要叫小的小李或者李立就好。

「總旗」是明朝軍隊軍官的一種稱呼,屬于下級軍官。

在明朝軍隊中,最低的職務就是士兵,士兵分「主兵」、「巡兵」、「守兵」三種。

「主兵」也就是主力軍的士兵,平時只管訓練。

一般是用來剿匪或者抵抗大批敵人用的,他們的裝備和待遇都是最好的。

只有京城的皇家御林軍才能比得過他們。

「巡兵」是地方上的主力,一般主要責任是巡邏和守衛。

「守兵」是一些年紀小或者年紀太大的士兵,他們既不能殺敵又不能巡邏,只好安排上一些重要倉庫守衛,也有一些在晚上巡邏的,更多的是軍中的後勤和火頭軍。

士兵之上就是「伍長」,一般來說一個「伍長」可以管五到七個士兵,也就是現在的「班長」。

「伍長」之上就是「小旗」,一個「小旗」可以管十到十二個人。

「小旗」之上就是「總旗」,「總旗」能管三十到五十人,也就是現在的「排長」。

「總旗」之上是「百戶」,又叫「校尉」,也就是現在的「連長」。

「百戶」之上就是「兵備」,也就是現在的「營長」。

「兵備」之上就是「千戶」,也就是現在的「團長」。

「千戶」之上就是「守備」,又叫「游擊」,也就是現在的旅長。

「守備」之上就是「總兵」,「總兵」也就是明朝軍中地方長官。

「總兵」分「總兵官」、「總兵」、「御總兵」三種。

「總兵官」雖然也叫「總兵」,其實不算真正的「總兵」。

所謂的「總兵」就是指手上的兵力超過一萬的那種,而「總兵官」所能管轄的兵力不過五到八千人,最多不能超過八千。

「總兵」已經是明朝軍隊中的高級將領了。

每一個重要的地方都會有一個「總兵」把守著。

按照現代的說法,只有「總兵」才能配真正的稱為將軍。

「御總兵」更是了不起了,整個明朝每一代不過才十個「御總兵」。

每一個「御總兵」手下有近十萬的兵力,特別是幾個邊關上的「御總兵」,他們可以說是地方上的草頭王。

只要他們不叛國,能夠守衛好邊疆,就算他們身邊的太監監軍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也只有到了「總兵」一級,超重的文官才會有所顧忌。

到了「御總兵」一級,朝中的文官才會當他們是一個人物。

李立是一個「總旗」,也就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排長。

屬于低級軍官,正八品級軍官。

他手下有二十個正規軍士兵,十個胡忠憲自己的「府兵」。

他在胡忠憲手下不算什麼親信,好在他為人老實,所以胡忠憲才派他來秦泰這里。

胡忠憲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員,按照他的等級,他可以享受一百人組成的親兵和儀仗隊。

但是他來到地方,又是前線,所以朝廷允許他可以組織五千人以下的「府兵」,身邊可以有五百人以下的親兵和儀仗隊。

李立是親兵總隊第三分隊的小隊長,這支小隊屬于最外圍的親兵。

雖然不被胡忠憲看重,但是作戰能力和反應速度都不錯。

這對秦泰來說很合適,這些人既可以當偵察兵用,又可以作戰。

作為胡忠憲的親兵,李立和他的人在兩江三省很有地位。

他們在外面有時候,權力大到連一個縣官也不敢不听他們的。

可是他們不能出他們的管轄範圍。

不管是軍隊的規矩,還是身份關系,他們只要一離開他們的地盤,他們不但享受不到原來的福利,而且會被抓起來。

所以李立只能在兩江三省內保護秦泰一行五人。

這也是胡忠憲為了感謝秦泰,私下幫秦泰能做的唯一一件事。

胡忠憲也打听過秦泰,知道秦泰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他也知道秦泰是一個有骨氣的人,不然不會一點寶藏也不收。

按胡忠憲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和秦泰搞好關系,最好能拉他進自己的陣營。

就算不能拉秦泰進來,也絕對不能和他作對。

胡忠憲隱隱約約的覺得秦泰是一個有前途的人。

于公于私他都不想和秦泰交惡。

這一點秦泰並沒有想到,是後來「老酒鬼」師爺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的。

謎案追凶4︰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謎案追凶最新章節 | 謎案追凶全文閱讀 | 謎案追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