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案追凶 第三回 借尸還魂三

作者 ︰ 天下任縱橫1

(.)謎案追凶3︰更新時間︰2——2::56。刑部的案件就是行動的命令,秦泰他們商量的不是去不去的問題,而是怎麼行動的問題。說.b.更新

這里一曝光,他們的行蹤已經不能再隱藏,他們只能明著去案發地點。593523

還好這件案子已經沒有什麼必要隱瞞,估計這是一件誰也不願意接手的案件。

大明的官員有一個共性,有好處大家搶著上,沒有把握沒有油水的事情誰也不願意干。

這件案子本來屬于地方案件,應該有地方上的人先做處理,等他們有了結果定了分寸,再交刑部核準。

可是秦泰接到的案件卷宗里沒有地方各級官員的判定,也沒有刑部核準的正式公文,這代表地方和中央刑部都沒有一個正式的結論。

可見這件案子很棘手,誰也不願意接手管理這件案子。

能做大明官員,首先要有學問,也就是要考取功名。

當時雖然也有買官賣官的事情發生,但是要是肚子里沒有墨水,還真的當不了官員。

《連升三級》這種事情都是後世人編造出來的,要是沒學問,不認識字,就連公文也看不懂,怎麼能當官?在大明讀書人考中進士為官後,忘本成為貪官的人比比皆是,做了官後生疏學問的人也不少,但是再差也是用過好幾年工的讀書人。

作為讀書人,從一開始都不太相信鬼神,「子不怪力亂神。」是幾歲學童都知道的事情,對于鬼神他們都敬而遠之。

從根本上他們這些讀書人都不願意相信什麼鬼神,但是當了官後,或許是有了**,或許是平時做的壞事太多,所以漸漸相信起鬼神,希望鬼神幫他們加官進爵,消災解難。

要是自己的地盤里出現了不能破解的案子,並把這種事情歸咎在鬼神上。

這種事情都不是現任官員所願意做的事情,這麼做只會給上級一種感覺,你這個官員要麼無能,要麼就是一個怪力亂神的主。

官員無能就會沒有前途,過于相信鬼神的官員更加沒有未來。

雖然當今的皇帝嘉靖爺也是一個非常相信神仙的主,但是他不希望出現太多借助鬼神學說當官的臣工。

嘉靖三十五年湖北一官員,為了拍嘉靖皇帝馬屁,做了一個局,他事事審判之前都請神靈來公堂。

請了一個道士作為神靈的代言人,幫著他審理案件。

他還吧審理的案件匯總上報給嘉靖皇帝。

最後的下場是丟官罷爵,理由是嘉靖皇帝不需要這種官員。

要是能請神靈來斷案,不如直接任命神靈當這官,要這種官員有什麼用?沒用的官員朝廷不會養,不如回家做自己的。

出了這個事情後,許多官員都不敢事事往鬼身上推,官場的風氣似乎正了一點。

可是遇上一些不能處理的案件的時候,還是會把事情推倒不能預知的鬼神身上。

秦泰所要審理的案件,就是一件縣級官員以鬼神之說推給府上,府上又以同樣理由推給省里,南直隸省按察使又將這件案子以同樣的理由轉給刑部。

刑部一連派出三名官員赴南直隸查案,可都沒有結果,而且三名主官都不幸身亡。

所以這件案子成為了一件懸案,誰也不敢再插手。

剛好秦泰他們來南方查案,刑部的人就把這件案子推給了秦泰。

其實這件事情背後還有其他關節,首先前線軍方上報朝廷,這個秦泰真有本事,查了兩件案子,都似乎牽涉到了軍方。

特別是在白狐嶺案件上,雖然秦泰破獲了倭寇在內陸的大本營,並在官兵的協助下消滅了這股倭寇。

可是軍方不希望秦泰再繼續鬧下去了,他們怕秦泰再挖出什麼案子來,這不代表他們地方上的的官員無能嗎?所以他們集體要求刑部,不要讓秦泰他們過多插手軍方的事情。

特別是對付倭寇的事情上,軍方會有統一的安排,不要打亂前線破敵的大方針。

其次是內宮,東廠和錦衣衛都有怨言,要不是秦泰突然插手,他們都覺得自己能吃到獨食。

所以他們也警告刑部,要他們管好這個秦泰。

第三批是嚴嵩的人,他們嫌秦泰這麼做事針對他們,要刑部的人好好教教這種愣頭青。

最後一批是徐階所領導的清流,他們幾乎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證據,能夠徹底地講幾個嚴嵩在南方的黨羽一口吃下的時候,秦泰這麼一鬧什麼都完了。

秦泰這麼已審理,只抓住了一兩條小魚,放走了絕大部分大魚,使清流努力了好幾年的心血白費了。

不但白花了這麼多時間,而且還因此牽連上了他們自己的人,一個他們自己的人也被秦泰給擼了。

所以清流的人也相對嚴黨的人比較溫柔點的提醒刑部,要他們提醒秦泰一下。

刑部有三位堂官,堂官又叫堂上官,也就是有實權的官員。

刑部尚書一名,現在是一個依附嚴嵩的糊涂官,他的最大貢獻是教會了手下怎麼從犯人身上多撈點好處。

這個尚書是多年的老刑部,最會發死人財,什麼敲詐罪犯家屬,什麼花錢買一個人代死等等,刑部的大部分油水都進了他的腰包。

他的刑部尚書職務也是花大價錢向嚴嵩買的。

刑部左侍郎,主管刑部一切日常事務,是刑部實際的操作者。

現任的刑部左侍郎就是秦泰的唯一好友,忘年交張居正。

張居正是一個比較正直的官員,也就因為他相對正直,所以不被嚴嵩所喜歡。

經過多年的磨煉,加上受到次輔徐階的重視,終于坐上了這個侍郎職務。

雖然這個刑部左侍郎是六部中最不好做的侍郎,干好了屬于上司尚書大人的功勞,干得不好都是他一個人擔責任,但是他也很珍惜這個機會。

這是他走向神壇的機會,干得好的話能夠進入真正的權力核心。

刑部右侍郎兼任大理寺正卿,是審理大明犯案官員的主要官員。

當然要審理重大涉案官員案件的時候,他這個刑部右侍郎並不是唯一的審理官員,所謂的「三堂會審」就是指刑部、都察院、吏部三部會審,當然內宮會派一個東廠書記官來記錄並監督,必要的時候錦衣衛也會來旁听。

不過這個刑部右侍郎也是一個極重要的人物,所以嚴嵩一黨牢牢地把這個人選把握在自己人手里。

作為秦泰的直接上級,為了秦泰好,更是為了自己不再為秦泰頭疼,張居正千方百計地為秦泰找事情做。

希望秦泰不要在南方陷得太深,更希望秦泰能破幾件懸案大案,不但能出名,更能夠得到朝廷的重視。

一轉眼秦泰已經為官近兩年了,作為秦泰的忘年交,張居正真的希望秦泰能夠有一展抱負的機會。

張居正當初能和秦泰交上朋友,雖然也有一點私心,為了拉攏秦泰入次輔徐階的陣營,但是接觸久了張居正真的喜歡上這個秦泰。

雖然秦泰按年紀來說,比張居正的大兒子大不了幾歲,可是張居正真的把秦泰當自己的兄弟一樣看待。

張居正發現秦泰很像一個人,一個他小時候看過的《洗冤錄》里的的作者兼主角宋慈,一個對案件對真相鍥而不舍的「真人」。

張居正在秦泰身上看見了什麼叫「真」,什麼叫「真相永遠只有一個。」所以張居正希望保護秦泰,希望將來當張居正能主政一方的時候,由秦泰出任司法官員。

真能這樣的話,不但是他們倆的幸運,更是大明的幸運,天下百姓的福氣。

為了不讓這把「國之利器」夭折,張居正只好如此。

他把一件幾乎不能結案的懸案交給秦泰,並嚴令秦泰在沒有處理好這件案子之前,不得偵辦其他案件。

秦泰並不知道好友張居正的良苦用心,更不知道張居正所受到的多方壓力,就連這決定是張居正為他所精心準備的都不知道。

但是既然任務已經下達,他就沒有後退的打算。

他和大家商量著怎麼出發,大家都覺得還是化裝成商旅去比較好。

既然已經有了打算,大家準備了一下,決定馬上出發。

當地官員听說他們要走,其實高興地不得了,但是為了表面功夫,假意挽留秦泰他們。

當他知道秦泰又有了新的任務的時候,知道留不住了,就又起了打听消息的打算。

老酒鬼師爺故意透露了一點點,這個官員馬上閉嘴。

看來這個官員似乎也知道這件案子,而且知道里面的水很深,所以不敢再往下打听了。

老酒鬼師爺給了秦泰一個眼神,秦泰借故又留了半天。

其實是要展小小、小靈子和「馬三刀」三個人出去打听一下,為什麼這里的官員也知道這件案子的事情。

不久大家回來了,三個人都收集到了一些線索。

展小小通過一個軍官,知道了案件中一個死者原來就是鳳陽人,所以鳳陽這邊也接受過調查。

小靈子問了一個書辦,書辦說他們的大人本來是要到案發地上任的,听說了這件事情才寧願留在這里。

可惜他們家的大人白白花了三千兩銀子。

「馬三刀」也打听到一些,說有一個死者死後醒過來說自己是鳳陽當過官的,這里有人證實了死者的大部分話是真的。

謎案追凶3︰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謎案追凶最新章節 | 謎案追凶全文閱讀 | 謎案追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