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之傳奇 第203 廷議

作者 ︰ dyronzhang

(說.b.新)神話之傳奇23︰更新時間︰2-5-2:33:46。秦宮議事殿。b.新

始皇帝嬴政、左丞相李斯,御史大夫馮劫、廷尉姚賈,治粟內史鄭國、奉常胡毋敬、少府章邯、衛尉楊端和、宗正嬴騰、隴西將軍李信、水鏡宮假執事嬴靈,除了幾位南征的將軍王翦、趙佗、任囂和駐扎九原的大將軍蒙恬九原將軍辛勝外,三公九卿幾乎都到齊了。公子扶蘇列席听政,本來沒有資格參加的樂府令高漸離,因為熟悉故燕地也按皇帝的要求也列席了。556495

首先是輔佐皇長子扶蘇監國的御史大夫馮劫介紹了上谷、漁陽二郡遇襲的情況。嬴政便問︰「眾位愛卿,對這次匈奴襲擊我大秦邊關有何看法啊?」

老贏騰首先殺氣騰騰的說︰「匈奴胡人與我秦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管他是不是匈奴,大秦當舉全國之兵滅掉這異族!」

姚賈點點頭︰「老宗正說的對!匈奴與中國之仇恨不共戴天!」

奉常胡毋敬縷了縷胡須︰「不過我大秦出兵,還是該師出有名。世當蕩兵以息戰。古聖王有義兵而無暴兵。義兵為天下之良藥,暴兵為天下之惡藥。用兵若用藥,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

這時馮劫不耐煩的打斷胡毋敬︰「奉常大人,想當年你也是大秦叱 風雲的人物,怎麼當了奉常就變得這麼文縐縐了!不就是沒弄清楚是誰打我們的就貿然出兵不合道義嗎?」

隴西將軍李信說︰「這匈奴一貫掠我北方,打他一下也好。」

廷尉姚賈︰「可天下方定,眼下南方又在用兵,蒙、王兩位上將軍五十萬秦軍都在象郡。一時也調不回來啊。」

李信︰「我調隴西十萬飛騎,藍田大營王賁萬新軍,加上的蒙恬的萬步卒,痛擊匈奴問題不大!至于關內守備抽些南下的軍馬回來便是。」

嬴政轉向李斯︰「丞相意下如何?」

李斯不緊不慢的說︰「匈奴地廣千里,人口於百萬,不同與六國,這匈奴軍民合一,戰時為兵,平時放牧。聚則成軍,散則成民。他們的草原騎兵隨時都有可能閃電般的進攻我大秦,大秦的軍隊卻不容易抓住匈奴的主力。以前趙國李牧也是靠草原藏兵伏擊匈奴才大獲全勝的。饒是如此也只能保北地之安,不敢談滅匈奴。秦滅匈奴我看還是要從長計議啊!我看還是先查出真正的敵人再說。」

李信不屑的說︰「我老秦人也是馬背上打出來的!怕他匈奴個鳥!從長計議開春匈奴就跑到北面去了,更不好打了!」

秦國與中原諸侯,本來就有很大的「國情」差異。在進入中原成為諸侯之前,秦人部族在戎狄游牧部族間經年廝殺,本來就沒有戰車,只有清一色的馬上騎士。正因為老秦人舉族騎兵,當年才能馳驅千里,奔襲進犯鎬京的戎狄匈奴騎兵,一舉挽救了瀕臨滅亡的周王室。而那時侯,中原諸侯的戰車面對狂飆颶風般的西域騎兵,跑又跑不過,打又沒法打,如同一堆任人沖擊宰割的板肉。

嬴政看了看鄭國一眼問道︰「治粟內史,糧草供應如何?」

鄭國行禮答道︰「滎陽,咸陽國倉皆滿,只是目下大雪阻隔糧道,恐一時難以送到北地隔郡。」

章邯也說︰「眼下德水凍結,船只無法通航,山路也全部結凝,別說糧草就是軍隊也難以通過啊!要在三月前結集2萬步卒恐難完成。而且三月後春耕開始,就更抽不出徭役戍卒了。」

李斯也說︰「眼下往南線的糧草雖然還能保障,但隨著王、趙兩位將軍的前進,投入的徭役數量日漸吃緊。南下大軍的供應就危險了!」

嬴政看了扶蘇一眼,扶蘇會意上前說道︰「依兒臣所見,這次上谷漁陽二郡遭襲,非匈奴與戎狄所為。一則九原上郡對面的匈奴軍隊沒有加強,二則匈奴內戰未止,各族都在觀望自保哪有余力南犯?至于戎狄,其部落今年適逢老王新喪,王子們正忙著搶王位呢。所以我懷疑是有人冒充匈奴軍犯境,據余生士卒講,胡人人馬裝束皆做匈奴軍打扮,但卻都說秦語,想來是想挑起秦與匈奴的戰爭,好從中獲利!」

幾個大臣們面面相覷低聲討論了一陣,有的夸扶蘇公子英明,有的卻還是堅持己見。李斯和嬴靈都不作聲色的一言不發。

嬴政拿出蒙恬的奏章竹簡︰「扶蘇啊,你的意見和蒙上將軍不謀而合啊!」

扶蘇臉一紅躬身道︰「兒臣受上將軍教誨多年,這個……這個自然……」

嬴政一揮手︰「眾位愛卿還有什麼意見?」

既然蒙上將軍都贊同了,所又的大臣異口同聲的說︰「臣等無異!」

嬴政下令︰「那麼上谷、漁陽二郡之事,就交由水鏡宮偵察,務必查明真像!」

嬴靈俯身道︰「喏!」

嬴政讓嬴靈把二郡遇襲的細節又講了一遍,眾大臣還是一籌莫展,為敵人是匈奴、戎狄還是東胡爭執不下。高漸離卻已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李斯和嬴靈都不說話不發表任何意見,秦皇明顯重點放在了統一南方諸郡的戰爭中,大秦並不希望立刻在北方開闢一條戰線。否則秦皇何必在意是不是匈奴南下入侵呢?直接打便是了。眼下嬴政明顯是

這時縮在角落的高漸離突然插嘴道︰「啟稟陛下,臣有有關二郡遭襲真凶的線索相報!」

「哦!」嬴政又驚又喜忙問︰「高先生請講!」

高漸離躬身行禮,走到殿中高聲講道︰「臣高漸離,在效命與秦國之前,因姬丹與……荊軻……的緣故一直隱匿在燕北之地,故對燕北的情況有所了解。」說完偷偷看了嬴政一眼,頭上已經冒出了汗珠。

嬴政笑道︰「往事已逝,愛卿但講無妨!」

高漸離低頭行禮︰「謝陛下!」

嬴政將手一揮一名內侍在高漸離面前攤開一張大大的羊皮地圖,高漸離看到上面畫有燕地的山川地貌。

嬴政客氣的說︰「先生請就圖而言。」

高漸離看了地圖一會,手指向了燕山山脈的北麓,這里有一片群山環抱的高原草場。「這燕北各國的情況是這樣的……」

原來自荊軻刺秦失敗後,燕國被秦國大敗縮到遼東一帶苟延殘喘。太子姬丹被燕王逼死後高漸離因擔心遭到燕國和秦國的追殺一度逃到了長城以外的胡地。後來實在不堪忍受胡人對華夏人的蔑視和胡華文化差異。高漸離最終回到了被秦國統一的中國。在那里顛沛流離生活了的幾年中,高漸離對燕國以北的胡人民族還是有所了解的。

北燕遼東以東是東胡,東胡往西則是戎狄,在往西就是匈奴了,不過東胡和戎狄為燕將秦開所破逃至更北的地方。在秦國、戎狄、東胡與匈奴交界的地方留下了一片空白地帶。而這個地帶生活著扶餘人,據說是周滅商後的殷商遺民和當地胡人的後裔,秦滅燕後大量的原燕國貴族和百姓也逃出長城外和這些扶餘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幾個大小不一的國家和民族。這些扶餘人自恃是殷商後裔故以周人為死敵,後來演變成看不起所有華夏族的人。

高漸離最後說︰「這些扶餘人經過近十年的征戰,在燕山以北的空地里,建立了一個人口約百萬,方圓近百里的小國家叫圖安!」

幾位大臣不由得嗡嗡的偷偷交談起來「圖安?沒听過啊!」

高漸離接著說︰「扶餘人習性似胡人擅長弓馬,個個都是好戰士,文化上卻沿自殷商與華夏文化同源,也善農耕,其語言與燕地華夏族無異。故這些圖安人都是胡人裝束,說秦語。從剛才如月公主和幾位大人的描述來看這只軍隊無疑就是圖安軍。而且圖安與其他胡族不同的就是,其國中有大量的前燕國貴族和遺民,這些人一向視秦國為死敵,也極度蔑視我華夏族。」

嬴政沖高漸離做了個滿意的神色,他以為高漸離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隨口編了哥圖安和扶余人出來。正好可以搪塞將軍們抽兵北上的計劃,一定要統一南部的中國!

李斯捕捉到了皇帝的笑意他想︰南線用兵不順,大秦眼下不可能同時和匈奴開戰,這南下統一中國南方的策略可是我李斯定下的。陛下沒有直接否定南下的策略抽兵北上,而是讓這個高漸離將匈奴進犯說成是匪類入侵。已是給足李斯面子了。于是李斯也微微一笑點點頭說︰「看來真是這圖安小國作祟了。燕人一貫喜歡玩這種小伎倆,想挑起秦與匈奴的戰爭必定是圖安!」

李信將鼻子一哼︰「蕞爾小國,也敢犯我大秦,臣請命帶5萬飛騎滅之。」

嬴政忽然哈哈大笑︰「不過一群愚妄無知的匪類而已。令漁陽郡守率材官萬,騎士5千駐守長城,逐退圖安進犯即可。當務之急還是保證南下的秦軍的作戰!」

眾大臣齊聲稱︰「喏!」

嬴政皺著眉頭想了一會淡淡的說了句︰「和匈奴的一仗總是要打的!只是不是現在罷了!李信將軍回到隴西要好好備戰。」

李信連忙起身︰「臣明白!陛下放心!臣等絕不懈怠!」

神話之傳奇23︰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之傳奇最新章節 | 神話之傳奇全文閱讀 | 神話之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