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喪事
……
人多是非多。
高家兄弟姐妹共七個,先後成親分家,不管高老爹與高老娘做的如何,本來就不富裕,分出去的更是一貧如洗,到底是溝壑難平,那都是久遠的事了,現在最大的矛盾就是當初高小弟兩口子不願意再家里種地,高老娘把攢在手里的錢都予了高小弟,別說幾個嫂子,就是幾個親兄弟都有意見。
高老娘喪事,棺材板是早早的就從山上砍了樹請木匠預備好的,但因算是喜喪,出喪的時候要宴請一次,把喪事辦得熱熱鬧鬧的,再就是香燭紙錢並孝衣,零零總總也需要不小的一筆開銷。
銀花與金花是出嫁女,除了回來搭把手出多少銀錢只隨自己心意。
無非是高大嫂認為喪事的花銷該五兄弟平攤。
「都一樣是兒子,我們養著老娘,這是我們做老大的該做的,一樣都是兒子,平日不說叫你們孝順啥子,這時候可都得出份力!」
高四嫂立即就跳出來反對,意思就是高老娘平日里干活也是一把好手,高大舅養著高老娘也不是吃虧的事情。
「吵什麼吵,不嫌丟人是不是!」高大姐一進屋就惡狠狠的說了一句,「就照著大嫂說,很是!」
高大姐人長的有些糊涂,時常就說些不過腦子的話,高老娘在的時候是樁樁事都要替她操心,這兩年跑不動了,就千交代萬交代叫高大姐有事就喊高大嫂幫忙,高大姐自然是站在大嫂這邊的。
「那你說說是在哪里呢,啊?」高二嫂嚷嚷起來,「娘給大伯子大嫂幫襯了一輩子,老了,老了,合著倒又該我們拿錢哩!」
當初高三舅舅成了親,高老娘就跟高老爹合計「兒大不由娘」,干脆將高二舅、高三舅分了出去,又講明以後都照著這規矩,成親後就分出去,要養活大大小小七個孩子,接媳婦兒的接媳婦兒攢嫁妝的攢嫁妝,家境可想而知。高二舅分家的時候,不過得了兩畝地並兩間大家伙合伙兒幫忙蓋得的茅草屋,高二嫂心里不舒坦分家後就在村子里說了幾句酸話,叫高大姐知道了,仗著小姑子的身份在大路上就嗆了高二嫂一回,兩人就結下了梁子。高大姐出嫁幾年後,有回高二嫂還不曉得因點子什麼事兒去她夫家村子村頭鬧了一場,叫幾個村子的人都笑話了好一陣子。
兩人頓時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來,高大姐是半點兒也不顧在外人面前的臉面了。
「大哥,你說句話呀!」高小弟急的直推高大舅。
高大舅就是不說話。
「叫我說,這錢就該大哥和小弟兩家出!」高三舅聲音雖然低沉,卻準確無誤的傳到了每個人的耳朵里。
吵架的、理論的都停了下來。
「憑什麼?」高小弟媳婦兒尖聲叫了出來。
高家不過是普通的農家,並不正經講什麼排行,按年紀看,高大舅是長子,接下來就是高大姐,因叫了大哥、大姐,等老三出生順著就是二哥、三哥、四哥,銀花是小妹,等到了老七,大家隨口就稱了小弟,一直到成親都是這樣胡亂叫著,若男女分開排行,高小弟該是何傳禮五舅舅。
這個五舅媽長相並不出眾,身子骨卻十分嬌小,看著總覺得還是個孩子,兩人成親兩年還沒得孩子,這樣一個小個子脾氣可不小、心思也不小,高小弟本來心思就活絡,但當初若不是五舅媽死活不肯回老高村種地,高小弟也不會有那樣的決心把分到的兩畝地都換了銀子,揣著那麼點兒銀錢就硬在縣城扎了根。今年上半年,兩口子為了省錢還是住在在城牆外面搭的窩棚里,前幾個月剛還清了錢莊的銀子,趁手了點兒,在縣城里租了一間舊房子,好歹有了個容身之處。
「老娘給大哥操了一輩子心,小弟卷了娘的棺材本,可不該你們倆出!」高三舅不緊不慢的說道,說出來的話卻極不順耳。
「就是就是!」
高三嫂、高四嫂一起附和起來。
「說的什麼話!是什麼是啊!」高五舅媽挨個嗆了回去,「娘哪家沒給幫襯過啊!三哥怎麼能說出這樣的瞎話!什麼又叫我們卷了娘的棺材本,別以為我來得晚不知道,平日里除了我家那口子會給點兒錢給娘使,你們誰還過問過啊!娘手里的幾個錢還不都是我家那口子給的……啥都不要多說,就按大哥說的辦!誰家就差了這麼點兒銅板兒,非得這時候丟人現眼……」
屋里又吵成一片。
銀花從門口退了出來,默不吭聲的回到靈棚繼續燒草紙。
高老爹一直端著個小凳子穩穩的坐在棺材邊上,仿佛半點兒沒听到幾個兒子並大女兒鬧得不可開交。
小時候,高小弟都是大他三四歲的銀花帶得多,兩人關系自然親密;高大舅比銀花都大了十一二歲,那時候已經是壯勞動力了,每天跟著高老爹與高老娘早起晚歸在地里刨食,養活弟弟妹妹們,從沒有半句怨言,在田邊或山腳要是看到野果子都會特意摘回來……銀花鼻子陣陣發酸,並不是大家沒有深厚的感情,高大嫂敢強硬的提出來家家都得掏錢,幾個嫂子能跳出來唱反調,必定是家里男人——高家兄弟默許甚至支持的,親+親的兄弟間為了幾個銅板兒就鬧到這地步,不過是因為生活罷了!就是銀花自己,若說叫她多拿一點兒出來,當然不是沒有,但是何家駿今年若是考上了秀才,隔一年就得參加鄉試,鄉試恐怕只會更難的,每次都得去一大筆銀錢;平日里家里老老小小四個讀書人筆墨紙硯可不是一筆小開銷;人情往來、吃穿住行……
屋里吵了快半個時辰,有相熟的人家看不下去,和幾個老人一起進去勸了好一會兒才把事情敲定。
等三天回魂過了後,銀花到家里里外外換洗了一遍倒頭就睡,睡到下半夜被肚子餓醒了才起來,渾身上下跟拆了一遍重組一樣。
這里老說法小孩子魂不穩,像這樣老了人的事兒去不得,因何家駿不在家,何老頭做親家的出葬那一日帶著何傳禮去磕了幾個頭,何傳文並滿倉都沒去,並不曉得銀花經歷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