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息怒,在下先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閭丘仲卿見到散落一地的禮物,連忙上前安撫趙承嗣,現在的首要問題是弄清楚苦兒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趙承嗣一言不發,雙眼只是盯著地上散落的禮物,王仁瞻欺人太甚,自己一定要扳回一局!
「郎君,在下去探查消息了。」閭丘仲卿舌忝了舌忝嘴唇,向趙承嗣一拜,就離開了書房。
閭丘仲卿探查回來的消息很不好,凡是苦兒巷與趙承嗣簽訂了賣地白契的每戶百姓都有一人被武德司抓捕回監牢,理由是散布謠言,意圖謀反。
宋代的房屋買賣的契約形式有白契與紅契兩種,所謂的白契只是百姓私下簽訂的買賣協議,主要就是為了規避朝廷的賦稅,相當于後世陰陽合同中的台底合同,是見不得光的一份合同,並無朝廷官府的紅印。
紅契就是一份官方承認的合同,上面會有各地官府的紅印,是正式的文件,受朝廷律法的保護,相當于後世陰陽合同之中的陽合同。
一般房屋買賣的雙方為了規避賦稅,先簽訂了白契,交付了錢款之後。雙方再去官府簽訂紅契,兩者價格會有一定的差距,通過這一項手段來規避朝廷地方的賦稅。
房屋買賣的雙方都會先簽訂價格較高的白契,交易成功之後再簽訂紅契,形成了宋代特有的紅白契約買賣交易。
「到口的鴨子都會跑了?」趙承嗣搖了搖頭,如今這個情形,恐怕苦兒巷的房產要重新拍賣了,而且是充公出賣,百姓並不會得到實惠,謀逆大罪可是一頂大帽子。
「意圖謀反可有證據?王仁瞻是不是偽造證據,抓捕了苦兒巷的百姓?」趙承嗣雖然氣憤,但還是很快就冷靜下來,靠莽撞是贏不了王仁瞻,只能從事情上分析,找出王仁瞻的漏洞。
「郎君,此事王仁瞻十分謹慎,有確實的證據證明苦兒巷百姓確實言語不當,屬于散布謠言,有第三方的人證,其中一個人還是趙氏宗親。」
「趙氏宗親?!」
「不錯!幾日前有一名趙氏宗親從外地來朝廷想叩謝皇恩,路徑苦兒巷附近親耳听到「點檢為天子」五個字,苦兒巷的百姓都在議論此事,此罪已經審問落實了,並沒有錯判的地方。」閭丘仲卿將事情的經過簡單地告訴了趙承嗣。
「又是點檢為天子五個字!」趙承嗣捏了捏自己的太陽穴,此事還真是不好辦了,涉及到皇權的問題。
趙匡胤出征李筠之後,趙匡義被任命為大內都點檢,已經成為了開封禁軍的實際統領者,開封的兵權現在已經全部握在趙匡義的手中。點檢為天子五個字又在開封城內的市井流傳,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這都是對于大宋朝廷皇權的挑戰。
「先生,此事理應是開封府或者是殿前司負責,難道兩邊都沒有什麼意見?」趙承嗣知道自己力量不足,要動王仁瞻一定要找幫手才行。
武德司雖然是大宋的皇帝耳目,但是武德司並沒有成為明朝錦衣衛那種特務機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德司只有探查與稟報的權利,並沒有處置審判的權利,畢竟武德司的主要任務是護衛皇城。
現在王仁瞻竟然派人抓捕開封城內的百姓,已經是屬于搶了殿前司與開封府的功勞了,畢竟能抓捕到謀反的人一旦定罪就是大功一件了。
「郎君,現在開封府並無知府,下面的人怎麼敢惹武德司?至于皇弟趙匡義那邊,就是每人都會有自己的私心了。」閭丘仲卿微微一笑,開始幫趙承嗣分析趙匡義的心態了。
趙匡義身為大內都點檢,在開封城內有「點檢為天子」五個字就相當于趙匡義的金漆招牌,可以讓原本沒有名氣的趙匡義頓時變得家喻戶曉,這樣一來,前往投效趙匡義的人便會絡繹不絕。
趙匡義控制著開封城內的禁軍,禁軍之內有不少的密探,「點檢為天子」五個字已經是傳遍了開封城,趙匡義豈能不知道開封的流言。趙匡義明明知道開封有流言,但是並沒有派人處理,反而讓開封的流言流傳得越來越遠,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招攬天下有才之人。
「先生,如今王仁瞻抓捕了苦兒巷的百姓,京城的流言已經有所收斂,王仁瞻是不是間接影響了亞父的事情?」趙承嗣一听閭丘仲卿的分析,馬上意識到王仁瞻的出手已經妨礙趙匡義了,如果自己能與趙匡義聯手,也夠王仁瞻喝一壺了。
「郎君,你太小看王仁瞻了,此時王仁瞻出手時機恰到好處,朝廷已經傳來了消息,官家剛剛擊敗了李筠,正在班師回朝。」閭丘仲卿搖了搖頭,如果王仁瞻早些或者晚些再動手,就是和趙匡義為敵了,但是此時出手,非但不是與趙匡義為敵,反而是幫了趙匡義一個大忙。
「先生的意思是?」趙承嗣愣了一下,這件事情難道還另有玄機。
「郎君,王仁瞻能出任武德司,必料定會得罪朝中的權貴,一些緊要關頭的拿捏是很準確的,皇弟趙匡義也不是一個小角色,能不招惹,王仁瞻一定不會招惹。」閭丘仲卿隨後開始為趙承嗣分析王仁瞻出手的時機了。
趙匡義心中的小九九能被閭丘仲卿猜中,王仁瞻是聰明人也當然會知道趙匡義心中的小九九。若是王仁瞻在流言還未盛傳的時候就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那就是得罪了趙匡義,不讓趙匡義出名。
如果王仁瞻要耍小心機,可以在趙匡胤回京之後,參趙匡義一本,憑借趙匡胤幕僚,不會不知道趙匡義的小九九。參了趙匡義一本既可以立功,又可以打擊趙匡義的威信。
趙匡義任由「點檢為天子」五個字流傳,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在趙匡胤回來之前一定會抹掉尾巴。王仁瞻的出手就是為了趙匡義抹掉尾巴,幫趙匡義省去後顧之憂。
「好一個王仁瞻,怪不得得寵于太祖一朝!」听了閭丘仲卿的分析,趙承嗣才知道王仁瞻的厲害,連一個小小的細節都拿捏得如此準確,怪不得趙匡胤的四大幕僚只有王仁瞻一人在太祖面前恩寵不減。(太祖一朝,其他三位幕僚都先後失勢了。)
「郎君,若是要對付王仁瞻,恐怕只有官家了,在下請郎君三思!」閭丘仲卿始終不建議趙承嗣與王仁瞻硬踫硬,免得日後有麻煩。
「先生的意思本郎君明白了,此事就先這樣了。」趙承嗣點了點頭,看來對付王仁瞻還要好好考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