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阿姆巴娘(伯母),可知道當年孝獻皇後(董鄂氏)和孝康章皇後(康熙生母)去世的真正原因?」宜爾哈小心翼翼的問道,這個可是千古之謎呀,這兩人到底是病逝還是被人害死,後世的史學家可爭論不休的。
聰古倫皺眉「你問這個做什麼?」這個可是說是皇宮的私密,一般人不能告訴的,當然其實事情的真相聰古倫也不是很清楚。
「只是好奇而已,難道沒人發現後/宮的很多事情都太巧合了嗎?」宜爾哈看了一眼疑惑不解的四人說道︰「崇德三年正月世祖章皇帝(福臨)出生,不到兩天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所出生的皇八子就夭折了。此後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身子就開始不好了,太宗文皇帝把大清看得那麼重,怎麼會因為一個女人就這樣垮了?
而且最讓人疑惑的地方就是,太宗文皇帝逝世的時候,因為死得那麼倉猝蹊蹺,連一份草草的遺詔也沒有來得及口諭或手書。孝端文皇後(哲哲)明明就一直守著他的身邊半步都沒有離開過,可是孝端文皇後當時卻否認自己听到任何動靜和遺言,這不是太奇怪了?
如果這一切都是巧合,那麼為什麼先帝的孝獻皇後也是和敏惠恭和元妃一樣的恩寵,一樣的故事,一樣的死法了。孝康章皇後(康熙生母)能夠在當時滿後/宮都是蒙古嬪妃的情況下生下皇上,能熬過先帝和孝獻皇後那段辛酸的歲月,可見心機手腕毅力都不差。可是她卻在自己馬上要享受清福的時候去世了,那個時候她才二十五歲都不到吧,皇宮里的太醫御醫也不是吃干飯的,孝康章皇後就這樣得重病薨了,難道大家都不認為奇怪嗎?」宜爾哈正襟危道,看了一眼四人,很滿意他們在皺著眉頭思考自己剛剛說的問題。
武善四人對視一眼,眼里有著深深的震驚,如果一切都如宜爾哈推測的那樣,那麼大清的兩代後/宮都被博爾濟吉特氏的女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甚至于清太宗皇太極的死,或許和孝端文皇後哲哲月兌不了關系。
如今想來,能從一名側福晉一步步走上皇後的寶座,能管理整個後/宮幾十年不出任何的差錯,能將懿靖大貴妃那樣傲驕的人死死的壓在身下,能在滿朝文武宗室貴族眼底是最完美的皇後模範的人,那種女人豈是簡單的?
當年的哲哲什麼都有了,偏偏沒有兒子,也沒有丈夫的愛,而這兩樣全都被海蘭珠得去,不但得去,甚至威脅到她的地位當了副後的宸妃,試問她又如何忍得下去?再讓海蘭珠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她會皇後之位不保。而對于娘家科爾沁來說,哲哲當皇後和海蘭珠當皇後沒有什麼區別,沒有了娘家的支持哲哲在後/宮的話語權會直線下降,如此她又怎麼能讓海蘭珠繼續囂張下去,尤其是在孝莊生下來了另外一個具有科爾沁血統的阿哥的時候。
如果這個推論成立,那麼哲哲害死宸妃母子後,肯定會害怕被皇太極發現她的惡行,屆時她不但會從皇後的高高寶座上摔下來,甚至于宗碟除名,淪為罪人,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才會被哲哲先下手為強,用同樣的手法謀害了他。
她害死皇帝,或許也會保不住自己的地位,保不住已有的尊榮富貴,但她是皇後,不論是哪一個阿哥位,她都是名副其實的皇太後,即使皇位被皇太極的兄弟之一奪去,她也能作為前任皇後好好活下去。但是若皇太極還活著,並且知道了她謀害宸妃的真相,以皇太極對宸妃的愛,必定會讓她生不如死,不但一切權力富貴轉眼成空,甚至性命不保、顏面無存。
兩害權衡取其輕,哲哲會不會謀害皇太極,還用懷疑麼?
歷史也已經證明,她不但活下來了,還活得無比滋潤,她憑借孝莊的兒子當了皇太後,一直活到病逝。數百年中,楞是沒有人懷疑過她,沒有人察覺到她的心思和動機。甚至于如聰古倫這樣宗室的人,也對哲哲贊不絕口,不接受孝莊這個小妾,認為皇太極只有哲哲這一個皇後,讓孝莊在成為皇太後之後,在宗室一點話語權都沒有。
這麼一來,孝莊死活都不肯讓札克薩喀入宮的事情就有了說法,聰古倫是固倫端淑大長公主當年和皇太極的感情很好,一旦讓札克薩喀發現了什麼,聰古倫會善罷甘休?到時候,不但她完蛋,就是科爾沁也會跟著完蛋,一家人幾輩子的心血毀之一舉,謀害後妃皇上的罪名,可不是誰都能擔待得起的。
哲哲死後,無論是她自願還是被迫,孝莊都肯定接受了她手中的勢力。無論孝莊參與之前的事情沒有,她在後/宮混了這麼多年了,什麼手段沒有見過。再加上孝莊對娘家科爾沁的執念,兒子的叛逆,導致了董鄂妃走上了一條和海蘭珠一樣的道路。至于孝康章皇後佟佳氏不用說,自然是怕康熙長大後不親孝惠章皇後這個嫡母,怕日後康熙在佟佳氏的攛掇下不喜蒙古,畢竟當年佟佳氏入宮的時候可是吃了不少蒙古嬪妃的苦,反正康熙從小也沒有和佟佳氏生活在一起,死了就死了唄。
聯想到歷史上,康熙各種的優待後/宮的那些蒙古太妃,孝莊害死康熙生母的可能性又大了不少。
那麼宜爾哈進宮要斗垮的不只是皇後和妃鈕祜祿氏,還要加上太皇太後那個老妖婆。不然日後即便是生下了皇子,也極有可能被孝莊去母留子。一個滿洲八大姓貴女,一個妃子,或許死後還能追封為貴妃皇貴妃的女人所生出的孩子,僅僅也只比皇後所出的嫡子地位低一點點而已。
至于日後,別忘了,他的母族可是很有勢力的,日後爭奪皇位起來,不見得比誰差,再加上某些有心人的暗中幫助,日後未必不能如康熙這樣,坐上皇位。到了那時從小被孝莊養大的皇上,自然是親近蒙古了,而孝莊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