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
裝飾人體的物品總稱。包括服裝、鞋、帽、襪子、手套、圍巾、領帶、提包、陽傘、發飾等。
《漢書-王莽傳中》︰「五威將乘乾文車,駕坤六馬,背負鷩鳥之毛,服飾甚偉。」服飾,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又是人類生活的要素。它除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外,還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衣」字,在古代除了統指身上穿的衣服,另有廣義和狹義兩個解釋。狹義上的衣,專指上衣;廣義的衣,包括一切蔽體的東西。飾,以增加人們形貌的華美。服飾主要具有三方面作用︰御寒、遮羞、裝飾。它的產生和演變,與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地理、歷史以及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都有密切關系,相互間有著一定影響。各個時代、不同民族,都有各不相同的服飾。我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稱號。自夏、商起,開始出現冠服制度,到西周時,已基本完善。戰國期間,諸子興起,思想活躍,服飾日新月異。隋唐時期,經濟繁榮,服飾愈益華麗,形制開放,甚至有袒胸露臂的女服。宋明以後,強調封建倫理綱常,服飾漸趨保守。清代末葉,西洋文化東漸,服飾日趨適體、簡便。
周朝的服飾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範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商周時代的服飾︰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戰國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這種衣服叫「深衣」。還有一種「單衣」,是沒有里子的寬大衣服。他們頭上還戴「幘」;幘是用來包住頭發的頭巾,不讓它們披散下來。
這個時期,游牧民族所穿的短衣、長褲、靴子,也傳進外國,這種帥氣的服裝穿著起來,行動的確是方便多了。
男服服飾︰
冕服︰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朱色,諸侯為黃朱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
玄端︰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禮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惟此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女服服飾︰
禕衣︰為王後從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為王後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
闕翟︰為王後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
鞠衣︰為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侯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後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祿衣︰為王後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
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秦朝的服飾
秦漢時代,在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秦朝統治時間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于他減去禮學,對于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人類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亞當和夏娃赤身**地生活在伊甸園里,沒有清規戒律束縛,活得挺自在。可後來受了蛇的引誘,就吃了果子,就開始有了七情六欲,就開始有了羞恥之心,就羞愧愧地把無花果葉子連綴成衣,聊以遮羞,大約人類的始祖的衣服凝聚的是人的一種羞愧的情緒,還沒有遮風擋雨抗御寒冷的功用,也或許伊甸園中壓根就沒有寒冷。
可大自然畢竟有嚴冬與酷暑。所以說後來大約又加入了自然的因素,人們便開始用衣服來一層層地包裹自己,並且越來越厚,越來越嚴實。內衣之外要有外衣,外衣之外還要加罩衫,並且是從頭到腳,頭上加了各式的帽子和頭巾,而腳上穿了鞋還不算,還要套上一種叫作襪的東西。到了印度則更甚,婦女們裹了頭巾還不夠,還要在臉上蒙上一層朦朧的面紗。分析起來,這其中除去了御寒的用途與民俗的原因外,大約還有一些道德觀念在作怪。因為答爾丟夫給我們作了一個極好的例子,桃麗娜因穿得不夠嚴實,脖子下露出了一點白的肌膚,答爾丟夫便內心慌亂,趕緊掏出手帕,吩咐桃麗娜擋擋前胸,從而維持一個正人君子的清白的眼楮。幸而答爾丟夫死的早,因為衣服發展到後來出現了比基尼,出現了超短裙,並且在料子與做工上勇敢地向「薄露透」發展下去,衣服甩掉了一些實用屬性進入審美的領域,時裝業成了熱門,而時裝模特也盡情地在舞台上一展風采,答爾丟夫先生即使陽壽不盡,見了這東西大約也要氣得吐血身亡,或者為了維護自我的「貞潔」而索性搞瞎自己的眼楮。
擁有漫長封建社會的中國也不甘于落後,男子著了長袍後外面還要加一個馬褂,雖偶有村夫野老如農夫樵夫之類或許會赤了膊,《三國演義》中就記載了一個叫許褚的人赤了膊去大戰馬超,那是基本合法的。可女子就不行,有三從四德壓著,衣著上就得密封自己。若出了嫁則更甚,動輒就要犯「七出」之條,就要吃休回娘家之苦了。而這時的衣服卻也充當了助紂為虐的角色,譬如,那時大約還是天方夜譚的事,就知道用了布橫七豎八地纏,直至纏平女性身體的曲線。可是通過衣服這渠道對女性包裝歸包裝,衛道者氣勢洶洶歸洶洶,包裝不住的倒是永恆的人性。相反,過度的包裝倒似乎可以扭曲人性。如一雙赤著的腳,不論男女,不論老少,現代人看了似乎沒有絲毫的感覺,不就是一雙腳嘛。可中國舊時之女性則要用布纏緊纏嚴,以致纏小纏殘,成三寸,穿繡鞋,藏于裙裾之中。因為層層隱蔽,所以也就神秘,因神秘也就令男子心顫而想探個究竟。慶幸的是,人畢竟是萬物之靈長,人類逐漸地解決了自身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翻過歷史沉重的策頁,衣服終于發展到了今天。
倘追溯到成衣之前,衣服原本也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卷卷的布呆頭呆腦地擠在布店的櫃台上。可經了裁縫的那雙巧手,簡單的事情就復雜化了,因為便有了阿的氈帽,孔乙己的長衫;也有了三仙姑繡了邊的夾衣與老楊同志二斤半重的鞋子。有了衣的不同,便也有了人的不同。因為大多數的人就演過或正演著以衣取人的鬧劇,譬如現代婚姻上的一見鐘情,雖是詩人所極力歌頌的,這卻反映了一部分人看問題只限于表面的一種淺見。衣服少、暴露,人的的思維方式就認為必**,見了留長發著奇裝異服的男人就認為必是無賴。因為這未免鄙陋,不曾听說美院里是找些最**的人做人體模特。所以倒需要我們記住的話便是︰「衣服就是衣服。」
至于穿衣的目的,或有避寒、遮羞、審美、標志等的爭議。其實這種爭議也大可不必,因為穿衣的目的是絕不可用唯一的功用來限定而是要因人而異的,譬如一個不名一文的乞丐穿衣是大約很難顧及到審美因素,而一個面對著如山的衣服卻嘆息沒衣可穿的貴婦人大約也不用去考慮避寒的因素吧。現在,揮金如土的主兒多了,衣店便也投其好,把衣的價碼由一位數兩位數很快升值到四位,甚至五位。為了博得「我可比你闊多了」的面子就不惜花了重金去買,而往往穿在身上後讓人的感覺並不一定很美。人之麗質自天生出如同美的芙蓉是自清水出,衣服充其量是個點綴如紅花之與綠葉。難道說如果我們家有了萬貫就去搞一套足以顯示闊氣的金縷玉衣?豈不知顯示來顯示去卻把自己顯示到老古董的出土文物堆里去了。至于衣服的功用在于遮羞,似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羞是源自于知善惡果的一種人類所共存的原始情緒,是人存羞存。然羞在何處似乎又出了些差異,被人撞見luo身的女子,馬來女人要擋肚臍,某些非洲女人要擋臀,阿拉伯女人要擋頭與發,中國女人要擋腳與腿,而埃及女人擋的是臉。如果埃及女人手頭沒有別的遮蓋物,寧可撩起裙袍luo了**也不能讓人看到她的臉。由此而言,習慣與風俗給穿衣得體與否進行了內涵不同的定義。穿衣服不是人類恥于**的結果,而是穿衣服產生了這種羞恥感。
肚兜
肚兜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月復的貼身內衣,上面用布帶系在脖頸上,下面兩邊有帶子系于腰間。關于肚兜的名稱,歷代皆有不同。除了肚兜,又有抹胸、抹肚、抹月復、裹肚、兜兜、兜子、訶子、衵服等別名。
肚兜的藝術以刺繡為主,也有貼補花紋的。由于它包括縫、繡、剪裁、造型及色彩構成,所以肚兜屬于民間婦女藝術中的綜合表現部分。
肚兜的面上常有圖案,有印花有繡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藍印花布,圖案多為「連生貴子」、「麒麟送子」、「鳳穿牡丹」、「連年有余」等吉祥圖案。繡花肚兜較為常見,刺繡的主題紋樣多是中國民間傳說或一些民俗講究。如劉海戲金蟾、喜鵲登梅、鴛鴦戲水、蓮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蟲,大多是趨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題。
實用價值
包圍著胸部和月復部,具有保溫護腑的功能。成年人肚兜貼身不外露,小孩在熱天露在外面顯得天真爛漫。肚兜里外兩層,兩邊附有大小口袋,口袋有單層和雙層,有些口袋上還有袋蓋。肚兜的口袋是給小孩裝糖果、玩物、小銅板,大人則放置鑰匙、貴重錢財或小物件。
象征意義
小孩肚兜上繡有虎頭像、「五毒」圖案,大人以此寄托孩子健康成長。新婚夫婦肚兜上繡有鴛鴦戲水,象征夫妻恩愛。臨潼地區肚兜圖案多用蛤蟆,成為女媧氏後代子孫的護身符,同時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在西府大荔、合陽地區,肚兜呈葫蘆狀,葫蘆、南瓜曾是農耕先民的主食之一,加之多籽,象征多子多福。
風情萬種的肚兜摘自︰
時尚就是女人的玩具。無論是神秘古老的文化,還是新潮前衛的科技,統統可以融進「服飾」之中,成為女人最得意的玩具。
有人問︰你第一眼關注女人身體的哪個部位?有人說是臉,有人說是胸,還有人說是臀,更有人說是腿,但就是很少有人一開始就去注意她們的頸、肩、背。其實,後者才是最不可忽視的部位。人們常說,有的女人耐看,乍看沒什麼,愈看愈美麗;有的女人不耐看,初見驚艷,看久了就生厭。頸、肩、背就是那種耐看的部位,而肚兜則將這些耐看的部位裝點得風情別具。
這些部位既不搶眼,也不驚心,在性感上屬于「內涵曖昧」的角色︰含蓄、沉靜、後勁濃郁。它們迂回地,低調地,在你毫不知情之下偷襲你,讓你驚異、震撼,如指尖輕觸低伏電壓一般酥麻輕癢。那窄細傾斜的肩,由頸部滑下的曲線,沿肩往兩側順流而下,那道曲線美得令人窒息,與腰線到骨盆處向外那種圓弧狀構圖有上下輝映之美,肩頸處微微看到骨骼,露而不顯,隱而不現。
細長白女敕的頸,上下粗中見細,使人一見就憐,仿佛一陣風吹過,撒下萬種風情。而背部的風情則在于比例的合度與線條的柔和。由頸根以下,微微向上隆起,然後在腰部上方急速收緊向下,構成一個漂亮的長形,以至臀部再以圓球狀高高翹起,讓你感受到一種難以抵擋的誘惑。
女人肩、頸的這種風情,往往是穿上了露肩晚禮服,將一頭秀發高高挽起之後,自然流露出來的。然而,近夏的女子,不必再去羨慕穿晚禮服的女人,也不會去在意沒有晚宴的日子。因為這種東方女性的典雅與神秘,正在日益流行的精工刺繡、密釘珠花流蘇,民族味十足的肚兜中被表現得淋灕盡致。
用華麗與簡約的理念解構服裝未來風,以全新手法強調民俗,是「肚兜」出現的理由。一根細線牽住頸部,兩條絲帶束住細腰,小小的肚兜,讓年輕女孩把美好的青春展現無遺,特別是潔白的頸、肩、背讓人好生羨慕。更有一些聊發少年心的女人,在這個夏季,把久藏的天真爛漫宣泄在小小肚兜上。
然而,肚兜,並不能讓所有女人錦上添花,穿肚兜的女人肩背不能過于厚實,也不宜太過瘦削。正如有人調侃的那樣︰女人的虎背熊腰是男人的噩夢;而只剩兩塊大肩背骨的女人則有如鳥翅。
肚兜,只屬于那些胖瘦有度的年輕女性。就肚兜本身而言,無論是絲亮蕾絲還是彈性細網,都能為其增光添色;水晶珠鑽,桃色亮片則如點點繁星更使女性熱力四射;簡約版本的肚兜就是一塊牛仔布,卻又把少女的不羈與硬朗表現得恰到好處;而奇異的花卉及植物圖案,是最熱門的追求,再配合同系列的包袋、頸飾、手鏈、繡鞋、腰帶,則把民族的風潮推至了頂點。
窈窕而愛美的女性請注意︰肚兜,那一抹風情……
根據中國歷史記載,它的起源最由可追溯至公元前八一八年,《左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戲于朝。」這里所說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後來的肚兜。亦有一說肚兜是楊貴妃為遮掩她和安祿山私通的痕跡而發明的。民間亦有一說肚兜起于漢時,獨身女子因怕被粗魯漢子欺負,所以用布纏胸,再以帶子系至背後,稱之為「縛胸」。
明代之後,婦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習慣,當時叫「兜子」,俗稱抹胸。是用交料兩塊,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兩種款式,一種是短小貼身的,縛于胸月復之間,俗稱「肚兜」。另一種是束于腰月復之間的,稱為「抹胸肚」。《清稗類鈔》記載︰「抹胸,胸間小衣也,一名抹月復,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為之,緊束前胸,以防風寒內侵者,俗稱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內衣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月復。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局限于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繡。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
小孩肚兜的外面用料多為紅布,成人多為黑布,里子多用白布。由于肚兜是婦女每天穿著的內衣,時常需要換洗,除了考慮材質、款式的舒適性,同時必須做得牢固,在織繡工藝上,更需要耐搓耐洗,以防止月兌落。以目前保存的實物來看,肚兜的布料以絲品居多,正、背面的布料顏色大多一致,顏色有白、紅、粉紅、藍、淺藍、淺綠、淺黃、黑等。基本上,肚兜的材質、用色與穿者的年齡、身份地位、經濟能力和地方習俗文化也有著緊密的關聯。一如喜事喜用紅彩。老人崇尚樸素,故多采用黑色。年輕人或中年婦女挑選各種不同顏色。平民的肚兜面料以白、藍為基調,繡花簡雅素淨;家境富裕者材料多采用貴重的綢緞絹絲,其上更是盤金瓖銀、描龍繡鳳,紋樣顯得斑斕飽滿,華麗無比。
肚兜形狀像背心的前襟,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
肚兜的造型,各地不同,基本風格近似一個展開的折扇形。其做法是,先決定兜圍、斜襟、腰角、口袋的尺寸,以墨筆將設計圖樣直接繪在布上。裁成的菱形布片長寬約三十公分,下端成圓弧型,將頸圍的銳角剪去,再于兩個尖端裝上一對花扣,以便鉤穿金銀鏈條,或固定布帶子,用以系在頸子上。左右兩角則用細布帶固定,並系于腰間。
台灣肚兜因地域的不同,在形狀與圖紋上仍有區別。新竹地區的肚兜,下端稍窄,呈圓弧形;蘭陽地區肚兜下端較寬,底部呈平直,左右兩側則縮成帶狀。桃園、苗栗客家的肚兜造型,則介于上述兩者之間,不同的是,其肚兜構圖講究飽滿、花紋斑斕多為滿繡。
除了上述常用的造型外,在現存的實物標本中,也可見到兩種形制特殊的肚兜。其一是在原有的褶扇形布片下方,加上一方形護月復片,此種形式較常見于中部地區及北部客家莊。
肚兜在婚禮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在客家人的婚俗中,出嫁時,新娘肚兜內藏滿各種寶貝,每一種均富有深厚的吉祥涵意。內有歷書一本,桔餅兩個,冰糖一包,小鏡一面,洋銀一圓,及銅、銀各一個。歷書是取押煞之意,桔餅則為大吉大利,冰糖代表甜和,小鏡代表光明,銅取同心,洋銀即團圓之意。到了洞房之夜,新娘便取出各物並與新郎共食桔餅和冰糖。
在陝西在關中一帶,肚兜往往伴隨著人生禮儀。婦女有喜後,母親和婆家要為快出世的女圭女圭縫制肚兜。端午節時,舅舅要給小外甥送肚兜兒。未過門的媳婦也會給未來的丈夫做肚兜。壯年人到了「過門坎」的年歲,也會換上新裹肚兒圖個平安;老年人到了「過門坎」的忌年,閨女要為老人做裹肚兒,禱求長壽。不少地方人死後,淨身後先給穿裹肚兒,再穿壽衣。
肚兜是民間的傳統內衣。近代由于社會的演變,西方機織品的引進,城市百姓首先改肚兜為襯衫、背心。但時至今天,偏僻地帶尚有穿肚兜的遺習,不過只為幼兒制作,為成人所做的似乎不多見了。
牛皮背飾
居住在喜馬拉雁山南麓上門隅地區的中國門巴族婦女,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還是天真爛漫的孩子,背後都要披一張完完整整的小牛犢皮作為一種裝飾。
背飾的牛皮毛向內而皮板朝處,小牛皮的頭部各上直抵穿著者的脖子,牛尾朝下,四肢向兩側伸展。每逢婚禮、節日或迎親會友,一定要換上一張新牛皮,就像換新衣一樣。
這種背飾既反映了門巴族對牛的原始崇拜,同時又記錄了婦女在牧業生產中的作用。因為當地的門巴人,男子從事狩獵,而婦女則自古以來就從事牧業生產,是畜牧業的主體。關于這種背披牛皮的習俗,門巴族有兩個傳說︰一說是在遠古時,藏族統治者把門巴人趕到邊遠地區,並懲罰門巴族婦女背一張人皮,後來換成了牛皮。第二種說法是唐朝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後,為了避妖闢邪,經常背披一張牛皮,她曾派人前往上隅,播揚佛法,還把自己身披的小牛皮送給當地的門巴族婦女。後來門巴族婦女為了紀念文成公主,而逐漸形成了這種習俗。
長袍大口褲
長袍多是北方民族的服裝,大口肥褲則是南方水鄉的風采。中國少數民族拉祜族,將北方民族服飾的瀟灑凝重同南方民族的秀麗典雅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長袍大口褲的服式,其女裝尤見特色。
拉祜族的長袍大口褲這一服飾特色是由歷史原因形成的。拉祜族是從北方南遷的民族,它的先祖是古代羌人。公元8世紀,雲南南詔政權崛起,拉祜族先民被迫大規模南遷,至18世紀前,拉祜族大部分遷移到雲南瀾江流域。因此,拉祜族服飾中既保留了南遷之前北方的特點,又滲入了南方文化的特色。
拉祜族婦女多著偏襟長袍,內穿大口褲。長袍高開衩,從腰部開到底部,這是青藏高原婦女服飾的特點。而大口褲則是南方民族的常服,收緊的腰身,寬大的腳角,褲腳邊的裝飾都富有江南水鄉的特色,別具一格。
梳高頭
「梳高頭」是中國布依族婦女的頭飾,也是中國少數民族婦女頭飾中工藝最精巧的頭飾之一。
布依族的年輕姑娘的「梳高頭」是將頭發綰成「拱橋髻」,披向後腦,再在髻上由前往後插一支粗如小指、長約1尺5寸的骨簽,這種骨簽在古代用牛骨制成,近代是以牛骨為主,外面包上銀片,而現在已演變為純銀打鑄的了。骨簽既是一種裝飾品,也是一種防身武器。結婚生子後的婦女,改戴銀碗。銀碗戴在拱形發髻末端,約重一兩,碗底鑄有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太陽心瓖嵌著兩個小扣,每個小扣上又吊著一尾小銀魚……銀碗小巧玲瓏,藝術價值較高。進入老年時期的婦女,既不用骨簽,也不用銀碗,只將頭發組成拱橋形,名曰「戴乜帽」。
無論采用何種裝飾,拱橋髻都由一塊拱形榔樹皮搭成,榔樹皮用一塊5尺長的花帽包著,兩鬢襯配著兩塊繡花汗帕。包榔樹皮的花帕上用紅、黃、藍、青、紫等彩色絲線繡著8尾魚、4只小烏和一朵八角花。極富民族特色。
銀腰帶
銀腰帶是中國傣族婦女的一種重要飾物。它由純銀制成,足有一斤重。
傣族女子對銀腰帶極為珍愛,無論何時何地,身上都要系著銀腰帶,這不僅因為它是一件美麗的飾物,而且它還有著表明自己身份的作用,通過它,可以表明自己的婚姻狀況。
按照傣族人的規矩,已婚婦女要把家中的鑰匙掛在銀腰帶上作為標志,而腰帶上沒有掛鑰匙的顯然就是未婚的女子了。這種區分婚否的標志,頗似一些地區在不同的手指上戴戒指來表示自己是訂婚、已婚還是獨身的方式,同時更有民族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