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
西班牙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全國第二大城市,巴塞羅那省首府。市區人口約170萬。位于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城市依山傍海,背靠加泰羅尼亞山地東支的海岸山塊。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干旱,冬季溫和多雨。237年迦太基人始建居民點,415年起為迦太基公國都城。11世紀逐漸興建為西班牙最早的通商口岸。1503年建市。世紀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和美洲殖民地的建立影響其商業地位。19世紀西班牙工業開始發展,該城于1832年建立蒸汽機紡織工廠,成為全國工業最先進的城市,也是西班牙工人運動最早興起的城市。
工業原以機械、紡織、印刷、食品等著稱,尤以造船和紡織工業歷史最為悠久,為全國最大的造船工業和紡織工業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汽車、化工、精密儀器、塑料等工業迅速發展。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1/5,是西班牙最大的工業中心。盛產葡萄酒,品種繁多,尤以陳年佳釀著稱。有酒類博物館。還有馳名世界的加泰羅尼亞蛋女乃甜食和面食等名貴食品。市郊及其周圍地區農業特別是地中海式水果園藝業頗為發達。全國最大的海港和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進出口貿易約佔全國總額的40%以上。出口紡織品、船舶、化工原料、水果罐頭等;進口機械、石油、棉花、谷物等。市內交通便利,建有地下鐵道。
巴塞羅那城又是加泰羅尼亞文化的發祥地,同法國的文化和語言發展淵源頗深。有教會大學和加泰羅尼亞醫學院等高等院校。市內多博物館,有加泰羅尼亞藝術博物館、畢加索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20余所。是西班牙開辦印刷所的第一個城市,也是歐洲發行報紙的第一個城市。每年10月舉行的巴塞羅那國際音樂節為樂壇盛會。1992年第25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該城舉行。舊城中心有13世紀開始營造的大教堂和中世紀的宮殿和房屋。
香港
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因產沉香,又稱香江、香海。位于中國南海之濱,廣東省東南海岸、珠江口東側。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大小島嶼235個。西北距廣州市約150千米,北以深圳河與深圳經濟特區為界,最東伸向大鵬灣,最南是蒲台島,最西是大嶼山。西與澳門隔海相望。位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水深港闊,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世界各地與東亞之間貿易都經過香港或以香港為中轉站,是世界航道的要沖,並扼中國華南門戶。全境面積1830平方千米,土地面積1075平方千米。行政上分19個區,其中香港島4個區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九龍6個區即油麻地區、旺角區、九龍城區、觀塘區、深水區、黃大仙區;新界8個區即荃灣區、沙嘴區、葵青區、屯門區、元朗區、大埔區、北區、西貢區;離島自成一區,即離島區。人口、民族1994年香港人口約606萬。其中,中國居民約佔98%。在港華人中大部分原籍廣東。它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區人口密度平均2.1萬人/平方千米。漢族為主,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間,公共廟宇有40座,天後廟宇24座,1841年已設羅馬天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主教傳教區。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約有25.8萬人。天主教會在香港辦有學校、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基督教1841年傳入香港,現已有50多個宗派、信徒28.5萬人。它在香港也興辦學校、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等機構。其他宗教還有︰伊斯蘭教教徒約5萬人,其中半數以上是華人,印度教教徒約1.2萬人;還有少數錫克教和猶太教徒。
沿革香港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清朝年間歸廣東省新安縣管轄。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于1842年和1860年先後簽訂了《南京條約》和中英《北京條約》,將香港島和九龍島南部地區割讓給英國。1898年又迫使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今新界地區,為期99年。至此,英強佔了整個香港地區。1941∼1945年香港曾一度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重佔香港。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並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級地方政權,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1997年7月1日凌晨,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宣告︰中國政府自1997年7月1日0時起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香港特別行政區部隊正式進駐香港。稍後,以董建華為行政長官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香港臨時立法會召開會議。香港回歸中國,洗雪了中華民族百年恥辱,是中華民族永載史冊的盛事。根據《中華人民香港海洋公園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即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的香港原有的法律基本不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制度符合香港地區的特點,不采用三權分立制度,也不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是從香港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廣大香港居民的意願而創建的。香港回歸中國後,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繼續繁榮發展。
自然資源和物產香港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均溫22.8。1月均溫15.6,7月均溫28.6。年降水量2224.7毫米。自然資源貧乏。由于缺乏大河流和湖泊,加上地下水不多,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廣東省供給。礦藏有少量鐵、鋁、鋅、鎢、綠柱石、石墨等。香港鄰近大陸架,洋面廣闊,島嶼眾多。有得天獨厚的漁業生產的地理環境。香港有超過150種具有商業價值的海魚,主要是紅衫、九棍、大眼魚、黃花魚、黃肚和魷魚。香港土地資源有限,林地佔總面積的20.5%,草地和灌木地佔49.8%,荒地佔4.1%,沼澤和紅樹地佔0.1%,耕地佔6.7%,魚塘佔2%,城郊區建設發展土地佔.8%。農業主要經營少量的蔬菜、花卉、水果和水稻,飼養豬、牛、家禽及淡水魚,農副產品近半數需內地供應。
經濟20世紀70年代以後,香港經濟迅速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以加工工業為基礎、以對外貿易為主導、以多種經營為特點的現代化國際工商業城市。1994年,全港的生產總值約10190億港元。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貿易、交通、旅游、信息和通信中心。香港現代經濟發展基礎是制造業。在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中,制造業產值約佔20.4%,雇員佔勞動力人口總數的1/3,制造業廠家共5.06萬家。房地產及建築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約佔香港生產總值的11%∼13%,房地產業固定投資佔全部固定投資總額一半以上,銀行放款中,有一半貸給地產業,約40%的上市股票與房地產有關。香港土地大部分由港府掌握,高價拍賣土地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香港是僅次于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1990年,共有84家名列世界前100名的銀行在港營業。外匯市場交易量居世界第六。香港是與倫敦、紐約、蘇黎世齊名的、在時差上相互餃接的世界四大黃金市場之一。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1988年的貿易總值和出口總值,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一位,進口總值第十二位,在亞洲僅次于日本。香港對外貿易包括進口、港制產品出口和轉口貿易三大部分。1994年,香港進口總值為12510億元,港制產品出口2220億元,轉口值為9480億元。1994年,外貿總值約達24000億元。進口市場主要是中國內地和日本等亞洲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內地、日本各佔香港進口總額的37%和%,中國的台灣省佔9%,其次為美國、韓國、新加坡、德國和英國。香港產品主要輸往美國、英國、德國、中國內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荷蘭、瑞士、法國。轉口商品主要輸往中國內地和台灣、美國、新加坡、印尼、日本、韓國、澳門、菲律賓、沙特阿拉伯。
香港是亞太地區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統以鐵路、小輪、公共汽車等組成的運輸網,差不多伸展到港內每一角落,全港道路總長約1484千米,8條主要行車隧道,656座行車天橋,379條行人天橋,218條行人隧道。香港是重要的國際商港,航運業發達。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0個港口有航運往來,形成了以香港為樞紐,航線通達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運輸網絡。從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0多條航線。1991年,遠洋船與內河船的裝卸貨物總量1億噸以上,集裝箱吞吐量600萬箱。在香港約有37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每周約有1200班定期客貨機與亞洲、歐洲、澳洲、美國、加拿大以及中東等地區的77個城市直接聯系。由于香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人文環境獨特,旅游業發展迅速,游客大部來自台灣,以及日本、韓國,1994年突破933萬人次。旅游業成為香港經濟支柱之一,是香港賺取外匯的第三大產業。香港還是亞太地區的通信和信息中心之一。全港以香港大東電報局為轉接中心,同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建立起國際聯機情報檢索系統。香港平均每2人擁有1部電話,傳真機、傳呼機、無線電話開始普及。香港與200多個海外郵務機構建立業務,向54個國家地區提供特快專遞服務,對190多個海外地區及6000多艘裝有衛星通信設備的海上船只有直撥電話服務。世界各大通訊社、國際性報刊、電台、電視台和出版機構均在香港設有辦事機構。
文化、教育香港有多科性綜合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有電視台2家,廣播電視台10家,電影院100家。香港醫療設施、技術水準居亞洲較高水平。1990年,香港有各類醫院47所。香港教育由政府直管,實施9年免費強迫教育。
名勝古跡宗教文化景觀有︰香港島上的文武廟、銅鑼灣天後廟、聖約翰大教堂;九龍的黃大仙祠墓、侯王廟、慈雲山觀音廟、九龍清真寺;沙田的萬佛寺、車公廟、蓬瀛仙館、半園春、道風山基督教堂;荃灣的竹林禪院、東普陀、荃灣天後廟;龍門的青山寺、青松觀、妙法寺;元朗的靈渡寺、雲浮仙觀;西貢的佛堂天後廟、蠔涌車公廟以及大嶼山寶蓮寺、長洲北帝廟、坪州天後廟等。民俗文化及古跡有︰九龍的九龍城寨、宋城、宋王台、李鄭屋古墓;屯門的宋帝岩、紅樓、沙田的曾大屋、五國六村;荃灣的三棟屋、海坎村屋;元朗新田大夫第、錦田吉慶圍、水頭村古跡、聚星樓、廈村鄧氏宗祠;西貢上窯民俗博物館等;港島炮台及大嶼山東涌炮台、東龍島佛堂等舊炮台。
伊斯坦布爾stanbl
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省省會。舊稱君士坦丁堡。位于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重要。範圍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的兩岸地區,面積254平方千米。人口約548萬。城市由3部分組成︰1舊城稱伊斯坦布爾,面積23平方千米,為城市最古老部分。位于金角灣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有城牆環繞,為住宅區,多歷史文物。有著名的蘇丹阿赫默德清真寺和托普卡珀博物館、土耳其大學等。2金角灣北岸是重要商業區和教育中心。有技術大學、藝術專科學校以及工程、商業、經濟學校等。有兩座大橋跨越金角灣與老城區相通。3于斯屈達爾和卡德柯伊,位于老城對岸的亞洲部分一側,為絲綢之路要站,巴格達鐵路終點。海達爾帕夏港有現代化設備,有鐵路和公路通往安納托利亞高原,有一條長00米的防波堤。
世界古老名城之一。公元前658年始建老城,初名拜佔廷。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定都于此,稱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市區範圍擴到金角灣北岸。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布爾。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遷都安卡拉。已成為世界唯一地跨兩洲的大城市。
伊斯坦布爾為土耳其最大港口城市,工商業和科學文化中心。生產全國1/3的工業品,有食品、紡織、印刷、煙草、水泥、玻璃、船舶修造等工業。工業大多集中在城市外圍城區、金角灣和馬爾馬拉海沿岸。重要漁港。聯系亞、歐的交通樞紐,來自巴黎的「東方鐵路」和西亞鐵路分別以此為終點和起點。有連接歐、亞的大橋。市西有耶錫爾科伊機場。旅游經濟日漸重要。有許多拜佔廷時期的建築遺跡。哈吉亞-索非亞教堂是世界最偉大建築之一,後期伊斯蘭建築具有巴洛克和新古典式風格。
耶路撒冷ersalem
西亞古城,古代西亞各族人民宗教活動中心之一,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聖地。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東離死海24千米,西距地中海56千米。耶路撒冷區包括市區及其以西35千米範圍內的扇形地區,面積627平方千米,人口約49萬。市區面積約100平方千米,人口約42萬。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
城市建于猶地亞山地頂部,海拔790米。市區東部和北部為石灰岩山脊,有聖墓山、獲罪山和橄欖山。舊城中部為摩哩山,西南面有錫安山。氣候屬亞熱帶半干旱型。夏季炎熱干燥,冬季陰冷多雨。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529毫米,集中在冬季,5∼10月無雨。降水很快滲透地下,只在東南部山區有積水。用水主要靠地下水。
早在公元前19世紀即建有城郭。公元前10世紀猶太部落在此建立以色列-猶太國家,後在錫安山建聖殿,成為猶太人政治和宗教中心。公元前8世紀,亞述人、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先後入侵。公元前後成為羅馬帝國文化中心之一。7世紀阿拉伯人修建伊斯蘭教聖殿。後又為十字軍侵佔,建耶路撒冷王國,定其為首都。1517年後的400年間,又曾為奧斯曼帝國統治並為獨立行省首府。1917年被英國佔領。1947年聯合國將其定為國際城市。幾次中東戰爭後,1980年以色列自行宣布為其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又宣布耶路撒冷為其首都。該城歸屬和地位尚待解決。
分為舊城和新城。舊城由穆斯林、基督徒、猶太人和亞美尼亞人居住區組成,具有典型的東方色彩,多清真寺、教堂、集市以及古猶太教會堂等。各種宗教聖地和古跡遍布。新城為政治、經濟、文化區。文化教育機構有希伯來大學、哈達薩和希伯來大學醫療中心及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工業集中在新城西部,主要有金屬加工、化工、服裝等。公園、林地有800公頃,旅游業發達。公路與約旦河西岸各大城市和約旦相連接,並通以色列。鐵路通特拉維夫-雅法、海法和比爾謝巴等地。建有飛機場。
倫敦
英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位于英格蘭東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市中心距河口88千米。全市分33個行政區,由3部分組成,即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合稱大倫敦。面積1580平方千米,人口約675.6萬。其中倫敦城面積2.6平方千米,是33個行政區中面積最小最古老的區;內倫敦包括12個區,面積298.4平方千米;外倫敦有20個區,面積1279平方千米。在大倫敦範圍以外,還有一個大都市外圍區,面積達1.2萬平方千米。氣候多雨霧,素稱「霧都」。
簡史公元前2000∼前1000年,在泰晤士河下游形成了村鎮聚落。公元43年,羅馬軍隊侵佔後成為軍事要塞和在不列顛的統治中心,形成城市雛形,稱倫丁季姆。城內的羅馬牆,是羅馬帝國入侵倫敦的遺址。城牆內即為倫敦城,是城市發展的核心。7世紀起成為東撒克遜王朝的都城。11世紀起又為諾曼人統治不列顛的中心,城市規模不斷擴大。1500年倫敦人口約5萬。由于世紀都鐸王朝時期海運興盛,到00年人口增加到20萬。64年末∼66年初發生大瘟疫,7.5萬人死于災難。66年9月2日的倫敦大火,市區2/3化為灰燼。當時正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城市重建迅速。產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倫敦工商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1810年人口已超過100萬,1901年達458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國際金融、貿易中佔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其金融中心地位相對下降。
經濟全國的經濟中心,工業、商業、金融、保險和運輸業在國內均佔首要地位。最大的工業部門是機械和電子,特別是通用機械和電機相當著名。精密儀器儀表、飛機制造、汽車制造、船舶修造等部門也很發達。印刷工業的規模僅次于機械工業,是世界主要出版中心之一。此外還有紡織服裝、食品、化工、木材加工、卷煙、制革和建築材料等部門。工業主要分布于城市東部的泰晤士河下游兩岸,這里緊靠港口區,交通運輸和用水十分便利,發電、煤氣、煉油、水泥、造紙等高原料、燃料消耗的工廠大都集中于此。泰晤士河北岸有大型汽車廠。內倫敦西側的泰晤士河兩岸是紡織、服裝、印刷業集中地區。城市東南部是新興工業區,主要有木材加工、服裝、金屬制品等部門。隨著城市的外延擴展、工業的向外遷移和擴散,北部和西部集中了現代化的大批大型企業,如大型飛機制造廠、汽車制造廠、電子器材和精密儀器廠等。世界商業、金融中心。地位僅次于紐約。全市現有銀行500多家,其中外國銀行470多家,為世界銀行最集中之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外匯市場。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外國保險公司170多家,佔國際保險收入總數的1/5,居世界首位。黃金交易和蘇黎世並駕齊驅,股票交易和紐約、東京不相上下。倫敦又是世界商品的交易中心。位于惠廷頓路的倫敦五金交易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控制五金產品國際市場價格的中心,其他專業交易所如羊毛、橡膠、茶葉、咖啡、可可等,對世界經濟均有很大影響。零售商業和旅游業也非常發達,牛津街是倫敦最重要的零售商業中心。旅游外匯收入佔全國旅游收入的60%。全國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以此為起點,有鐵路和公路通向全國各大城市。倫敦地下鐵道始建于1856年,現有9條放射狀線,總長414千米。郊區建有環城高速公路。通過海峽輪渡,與歐洲大陸的陸上交通亦十分方便。橫穿英吉利海峽的鐵路隧道也始于倫敦,大大加速與歐洲的交通聯系。有兩個航空港︰希思羅機場,在市區西25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國際航空港之一;蓋特威克機場,位于城南43千米處。現正在興建第三個航空港。全國第一大海港,港區自倫敦橋沿泰晤士河向下延伸約50千米,航道寬100∼300米,最大水深9.7米,年吞吐量4890萬噸。
文化英國最大的文化中心。有著名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35座,其中以大英博物館、科學博物館、不列顛圖書館和國家畫廊等最為著名。有大學4所,各類高等專科院校近千所,其中倫敦大學為英國50余所大專院校的聯合體,是英國規模最大的大學。有劇院50多座,倫敦交響樂團、皇家芭蕾舞團等均享有國際盛譽。體育設施眾多,其中溫伯利體育場、溫布爾登體育場、愛潑薩姆跑馬場和水晶游泳館尤為著名。全國主要報刊大部分在此出版。英國廣播公司平均氣溫26,最冷月均溫20。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大多集中于12月∼翌年5月。降水強度大,常導致洪水泛濫,故市內建有龐大的排水系統和山地綠化網。早在1502年1月1日,葡萄牙人抵達瓜納巴拉灣,誤認為是大河河口,故將該地命名為里約熱內盧,意為一月之河。1555年法國人在維萊加格農島上建立城堡。1565年被葡萄牙人佔領,並在海灣口處的寶塔糖山麓建聖塞巴斯蒂昂多里約熱內盧鎮。1567年又在卡斯特盧山建鎮。以後逐漸向山麓平原發展。至17世紀初,已擴展到卡斯特盧山、聖本圖山、聖安東尼奧山和康塞桑山之間的丘陵平原上。居民多以種植甘蔗和捕魚為生。18世紀由于內地米納斯吉拉斯州黃金和金剛石礦的發現,成為主要港口和奴隸貿易市場,人口倍增。1763年取代巴伊亞成為葡萄牙巴西殖民地的首府。1822年成為巴西共和國首都,城市發展加快。1890年人口已達52萬。1891年建立了首都聯邦區。20世紀以後,對舊城進行了大規模重建,城市向西北和南部迅速擴展,1960年人口已達330萬。1960年4月遷都巴西利亞後,原聯邦區劃歸瓜納巴拉州,該市為首府。1974年瓜納巴拉州並入新的里約熱內盧州,仍為州首府。由于工商業不斷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該市是巴西僅次于聖保羅的經濟中心,國民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3%。工業產值居全國第二位,工業就業人數佔全國的11%以上。主要有印刷、紡織、服裝、食品、冶金、汽車、造船、機械、石油化工、化學、家具等工業部門,其中印刷業和服裝業在全國佔有主導地位。為全國的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擁有許多現代化商場,700多家銀行和全國最大的股票交易所。為全國重要交通中心,有鐵路和公路通聖保羅、巴西利亞、桑托斯、貝洛奧里藏特、薩爾瓦多等大城市。設有3個機場,其中戈韋納多島上的加利昂機場為巴西主要國際機場,設施先進。這里是天然深水良港,也是全國最大海港,年吞吐量達3500萬噸以上。市內交通發達,1976年投入運營的地鐵連通格洛里亞、蒂茹卡和博塔福古等。為全國主要文化中心。設有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等高等學府和巴西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還有國立圖書館、國家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全國美術博物館等。擁有世界最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和全國最大的公園、動物園、植物園等。
市中心為行政和商業區、北部和西部為工業區、南部為豪華住宅區和海濱娛樂區,周圍衛星城鎮為工業區。其中彼得羅波利斯等為旅游區。市內多名勝古跡,海灘風光優美迷人,為南美旅游勝地。
巴黎
法國首都,第一大城市,全國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市區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約219萬。以巴黎為中心的巴黎區,面積約1.2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007萬。其範圍包括市區、上塞納等近郊3省以及遠郊4省的一部分。位于巴黎盆地中央,跨塞納河兩岸,距河口375千米。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季不熱,7月平均氣溫19.1,冬季較溫和,1月平均氣溫3.4。年均降水量619毫米,分配均勻,夏秋季稍多。發展概況巴黎在2000年前為塞納河中的西岱島和其他小島組成的一個漁村,由高盧族巴黎西部落居住。公元前1世紀,被羅馬人佔領,取名琉提喜阿,規模不斷擴展。3世紀,日耳曼族入侵,破壞了早期的發展部分,居民點又撤回島上,後得名巴黎。12世紀起,卡佩王朝建都巴黎,右岸成為一個商業中心,左岸逐漸形成一個宗教、文化區。之後,城市經濟不斷發展,人口迅速增加。14世紀初為25萬人,17世紀末達50萬,1836年包括近郊的人口逾100萬。1921年市區人口達290萬。此後,城市向郊區分散擴展,市區人口開始下降,郊區人口迅速增加,衛星城鎮不斷興起,形成以巴黎為核心的巴黎區。
巴黎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的誕生地。中央許多行政機關、黨派團體和省級行政機構設在此地,許多國際組織也設在此地,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就駐在此地。
經濟巴黎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工商業城市。工業企業集中,擁有全國工業就業人數的1/5以上,工業產值約佔全國的1/4……門類齊全,機械、化學、電子、有色金屬佔主要地位,電子、化工、汽車工業發展很快,但傳統工業如化妝品、服裝、紡織、印刷、食品等仍佔很大比重。在地區分布上,近郊工業區的產值比重最大,並有向遠郊發展的趨勢,市中心的產值比重在逐漸降低。機械工業在就業人數、工廠數目、產值等方面都居各工業部門的前列。汽車制造業是最主要的工業部門之一,是法國主要的汽車生產中心。建築業也是有特色的部門,由于城市建設和人口、經濟的發展,其就業人數居各生產部門之冠。第三產業部門佔重要地位,從業人員佔總就業人員的61%。財政、金融、證券、保險、商業十分繁榮。巴黎是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西歐重要交通要沖之一。鐵路線以此為中心呈輻射狀分布,聯系全國各地。環城鐵路與向外輻射狀的鐵路線相連,構成一個圍繞城市的鐵路網。城市和近郊區交通以地鐵和公路為主。巴黎也是一個重要的綜合港和歐洲最大的內河港,主要承擔建材、燃料、油制品和農產品的運輸。是重要國際航空港之一,南部的奧利機場和北部的夏爾-戴高樂機場連接國內、國際航線。
文化巴黎的建築藝術和名勝古跡舉世聞名。塞納河沿岸的古城區是最精美的名勝區,右岸自西面的戴高樂廣場到東面的國家廣場,間有著名的愛麗舍宮、協和廣場、盧浮宮博物館、巴士底廣場等,稍北還有共和國廣場、巴黎公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