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花好月圆 第二十六章 雏形

作者 : 花朱

杜文玉瞧着摆在自己面前的三字院名,很是惊异,又听了杜文近一番解释,这三个名字真是太贴切了,如此敏睿的洞察力,看来这个吴凤起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别的不说,单这“听雨”二字简直就像从自己脑袋里出来的,记得前世看过一篇散文,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独坐西厢,看香炉金兽,饮明前绿茶,摊数卷古书,一厢索然,自管听小雨或密洒修竹,或轻柔敲疏梧,或斜打枯荷,定全陶然自诺,忘乎所以。”当时看过这段描述之后,自己心里久久不能忘怀,是那样的憧憬,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在当时的自己看来,那是自己遥不可及的一个梦。没想到今生自己几乎忘了这个梦时,又被人硬生生塞进自己的生活中,触手可得。

阮夫人看了这三个名字,也十分满意,就对杜文玉道:“我觉得这几个名起得都不错,你看如何?要不就让人做成匾额挂上吧。”

杜文玉收起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也颔首同意母亲的意思。

现在杜府最有学问的当属吴凤起了,提字的差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他的身上。吴凤起倒也没推辞,运笔如行去流水,笔锋遒劲,看上去赏心悦目。杜文玉看着自己练了十年的字,再与人家的一比,真是自惭形秽。自己的字免强算个清秀工整,毫无章法可言,人家的字真可称得上是大师手笔,不由得自己不服气呀。

字写好,匾额做的也快,杜文玉挑了一个黄道吉日,派人将清辉院与其它三个院子的匾额一起挂了上去。

儿子上进最高兴的莫过于母亲了,阮夫人对于吴凤起这个老师是满意非常,经常让杜文玉做些好吃的给清辉院送去,要是天气有变,还操心着给吴凤起做新衣新鞋,要是想起库房里有什么可送的物件,也毫不手软的送了过去。连杜文玉都不止一次酸酸地道,这哪是将他当老师看,简直是拿他当儿子待。当然她只是说说,对于母亲的这些指示她是严格彻底地执行的。

阮夫人心理还真有这个念头,只是不好对女儿说罢了。她曾差李妈妈去看过这个吴先生,据说,长得一表人才,举止大方得体,而且从其言谈中不难听出,虽已年至三十,却未曾成亲,这些都令她有些心动,她的阿玉是她娇养长大的,她从没想过将女儿嫁个高门大户,给家里带来荣华富贵,只希望女儿能一生顺遂,将来能找一个家风纯朴、与她琴瑟合谐的丈夫,就像自己与老爷一样。吴凤起虽然清贫,但有学问,且不迂腐,真要有那么一天,自家多给些陪嫁就是了,总之会让俩人吃喝不愁。只是吴凤起与阿玉的年纪相差是不是有点大?也不知两人合不合得来。阿玉这边的心意好打听,自己直问就是,倒不必顾忌太多。只是对方的心意如何得知呢。

想到此,阮夫人就迫不及待自己的身体赶快好起来,要是能出去走动走动,亲自见见这个吴凤起多好。林妈妈不愧是跟在阮夫人身边二十多年的老人,很快洞察了阮夫人的心思,笑着对阮夫人道:“夫人也太着急了些,那吴先生刚来,是好、是坏还不清楚呢,再说,三小姐又是个主意大的,这种事,就算您相中,也得她点头才行。也不知那吴先生家里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这么大了还未成亲,这都两眼一模黑呢,你呀就先别忙着操心了。养好身体才行。再一说就算您不指望未来的姑爷家大业大,也不能一穷二白、太淡泊了不是。一个依靠女人过活的男人,也算不得好归宿。有些事,三小姐心理有数呢,你可千万别乱点鸳鸯谱。

经林妈妈这么一说,阮夫人的心思也歇了个七七八八,不过这事倒也不急,反正阿玉还小,离出孝还有两年多呢,还是多观察观察再说,万一自己看走了眼,赔上的可是女儿的一辈子。另一说,吴凤起这个年纪,等不等得两年也得另说。

阮夫人的这起心思,吴凤起无从得知,对杜家人对自己的好,他坦然受之,人家既然以诚相待,何必为了小节屈了人家对自己的一片赤诚,只有尽心尽自己的本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折了这份好就是了。

杜文玉对母亲又操心起自己亲事的事也是一无所知,她现在思虑的重点已从杜文近的教育转移到了家里的生意上了。两个多月过去了,王孝荃连个音讯也没有,难道自己当初看走眼了。

好像感应到了杜文玉的祈盼,三月中旬,王孝荃派专人给杜文玉送来一封厚厚的信。杜文玉打开一看,厚厚的一扎,字数还真不少。

花了近一个时辰文玉才将信看完。

来信中,王孝荃首先介绍了安阳的商业状况,和几家大酒楼的经营情况。然后又从聚德顺的位置、规模、菜色、客源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下如下,聚德顺位置不好,安阳几家比较好的酒楼都是开在安阳的富春大街上,那里人流大、交通便利,周边经商的也多,比较容易吸引顾客。聚德顺酒楼的位置相对比较偏僻,坐落在商业不太发达的风化街上,人流少,这就需要聚德顺有自己的特色,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月兑颖而出。

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呢?首先酒楼的布置是重点之一,这方面不能流于俗套,要能让客人有新鲜感,让客人觉得在这吃饭很舒适;其次多在酒水和菜色上下功夫。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聚德顺的酒香、菜色能在坊间传开,不怕客人不来。如果可行最好是能自家开个酒坊,不对外出售,专供自家的几家酒楼,菜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最好是好吃、其它酒楼又吃不到的菜,这就需要找到好的酿酒师傅和好厨子;最后,当然是服务,待客人要亲切热情、耐心有礼,让客人来后有宾客如归的感觉。

扬扬洒洒,杜文玉数了一下,共写了三十二张,文采谈不上,但字句衔接顺畅,思路清晰,犹其难能可贵的是构思,即使放在现代也算得上一篇上乘的商业策划书了,而且还有服务意思,看来古代人的商业头脑不次于现代人啊。

王孝荃还对酒楼布置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至于酒和菜的出处则未定,还需再多打听。

纵观全文,或许尚有不足之处,但总体上将聚德顺下一步的改善方向提了出来,为将来的行动指明了方向。杜文玉觉得王孝荃说得很有道理,但又感到真正实行起来不会容易。

首先酿酒这一块就不好操作,虽说各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酒窑,也有自家酿酒喝的,但真正的好酒还是出自几大酒坊。要想酿出超过这几大酒坊的酒,这样的师傅不太好找,反正自己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只能日后留心寻找了。

聚德顺现有的大厨厨艺就不错,所欠缺的是开发新菜谱的能力,自己脑子里倒有几样菜,前世吃过,虽不会做,但用了哪几种配菜还是记得的,找有经验的厨子试做几次,应该也能做出来,要是试着做好了,酒楼的菜色则又多了几道。

对于王孝荃想重新布置聚备顺酒楼的想法,杜文玉给回了信,表示支持,让他照自己的想法着手弄着,需要用钱的可以直接从酒楼帐上支取。至于酒和菜的事,菜还好,自己还能想出一些,酒则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只能先放一放了。看来,将聚德顺建成安阳一流酒楼也只是想法而已,要想变成现实,还需下一番功夫才成。

对家中的事,杜文玉也从不避着杜文近,有意识地让他接触家中的一些事务,了解家中的近况,她只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陈述现状,既不夸张也不会遮掩,告诉他,只是让他有他是这个家的一份子的自觉,不是指望他能帮着出谋划策,毕竟他还太小,杜文玉不想他有精神上的负担。

杜文近旬休时,吴凤起都会带他外出,有时去街上的各种商铺转转,有时去菜市、鱼市,有时去田边地头看看,免得他成为一个不事稼穑的公子哥。杜文玉无事时,也跟着出去过两次,当然是分乘两辆马车去的。接触多了,杜文玉与吴凤起也熟稔起来,能谈的话题也多了,不光拘限于杜文近的教育,天文、历史、地理,甚至生活琐事,只要能谈的,两人也会有所交流。

这日,杜文玉处理完手头的事情,陪母亲喝了药,便被母亲打发了出来:“别都围在我身边,你们这么多人围着我,我胸闷,秋月、秋罗也去外间,有事再叫你们。天也逐渐暖和了,年青的小姑娘该多出去走动走动,我跟阿秀说说私房话。”阮夫人指着林妈妈道。

给读者的话:

再接再励!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穿越之花好月圆最新章节 | 穿越之花好月圆全文阅读 | 穿越之花好月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