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八年七月,恒郡王李辰景率所辖人马汇同驻守祁门关的石继光将军采取声东击西、欲擒故纵之计,伏获了叛逃的南川王之子李辰松及其部下,并趁机一鼓作气,一路西下,直攻入西宋都城城门之下。西宋都城挂起了降旗,西宋国主向大庆朝庭递交了降书顺表,称愿以后向大庆国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消息传至京都,满朝哗然,庆仁帝大喜,大庆朝堂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庆仁帝封恒郡王李辰景为恒亲王,由其代表大庆皇帝在西宋京都城外的驻地受降。
李辰景主持完受降仪式之后,撤兵于祁门关内。西宋国随之进献了无数金银珠宝、马匹绢丝和几十名美女,进献的宝物随同恒亲王的大军一同进京。
恒亲王大军在八月过完中秋之后回到京都,于离京都十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恒亲王率五品以上武将进京面圣。庆仁帝于朝堂之上宣见了众将,发表了一番嘉奖感言之后,按功劳簿所记功劳大小对众将士论功行赏,对战死的将士也予以追封,杜文远因功劳卓著被授予正四品卫指挥佥事,另赏黄金千两。杜长言被追封为明威将军。李辰景除了亲王的封号外,庆仁帝又赏了其两处位于京郊的占地千倾的皇庄和一万两黄金。石继光将军授一等武成伯,奉远大将军封号,赏良田万亩,黄金万两;戚元启老军以功抵过,准其乞骸骨请求,赏其白银千两、良田千亩,回家怡养天年。死中得活,晚节可保,还能回家安度晚年,戚老将军不禁泪凝于眶,直呼陛下仁慈。
封赏完毕,庆仁帝又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为众将官接风洗尘。庆功宴之上,恒亲王李辰景将手中兵符交回,道:“儿臣临危受命,卫我国土,幸得上苍保佑及父皇陛护,方不辱使命,现复皇命,将兵符交回,由父皇发落。”庆仁帝闻言,面露笑言,微微颔首,示意身边的内侍上前接了,“我儿这一路辛苦了,恒王府已建好。趁着这两年天下太平,好好在京都休养休养。”庆仁帝看了眼内侍呈上来的兵符,温和地对李辰景道。
“父皇说的是,在边关时,儿臣无时无刻不挂怀父皇,时刻想着能及早回到父皇身边承欢膝下,如今得偿所愿,儿臣自要留在京都陪伴父皇,以聊表孝心。”李辰景一番话入情入理、感念肺腑,听得庆仁帝更是满心喜悦:“你年纪也不小了,婚事早该办了,因这一场战事给耽误了,此事朕自会交予皇后。”想到前事,庆仁帝后又缀了一句“你且放心,这人选必是你满意的才行。”
李辰景听后大喜,连忙跪谢皇恩。
在座众文臣、武将纷纷给恒亲王敬酒道喜,同时又暗自盘算着自家是否有合适的女儿,哪怕做不成正妃,做个侧妃也成呀。如今这位六皇子今非昔比了,哪怕将来不再执掌兵权,凭这一场战功,和今天进退有度的表现,将来一个富贵闲王总跑不了了。
宴会结束之后,李辰景借口还没回过自己的王府,推辞了皇帝父亲让自己留宿内宫的好意,回了恒王府。到王府时,谋士姜奉仪早已等候在府门口。
要是杜文智此时见到姜奉仪的话定会大吃一惊,因姜奉仪就是当日向买他玉锁之人。
原来李辰景奉命领兵出京时还只是个没有受封的皇子,姜奉仪一直侍奉左右,出谋划策。南川王被伏后,因平乱有功,李辰景被封了恒郡王,同时赐了一座王府。当时的李辰景要领兵去边关追击出逃的李辰松,而彼时姜奉仪身体抱恙,李辰景担心一路颠簸劳顿,于他身体不利,于是体恤他让他返回京都休养,顺便料理新王府承建的事宜,同时关注、留意京中的动态。
姜奉仪自与李辰景分开,在川南养了半个月,觉得差不多了,即带着护卫常青,慢慢腾腾地往京都而去。说是慢,是真慢,若照常青的脾气,不到一个月就能回到京都了。这姜奉仪可好,自起程后,不仅不想着赶紧进京帮着筹建新王府,还一路走走停停,好好的近路不走,反而绕来绕去,七绕八绕的,多了好些脚程,且每每兴起,还会在一些府镇住上这么两三日,以至于一个月的路程硬是走了半年。
常青虽有怨言,也不敢发作,只能闷在心理,因为来时,李辰景有令,一切以姜先生意为先。就这一句话,让常青憋了好几个月。姜奉仪每每看见常青一脸的怨妇样,不仅不恼,反而心情更好,这也是另一个让常青憋闷又不得发作的事。自己越气,别人越高兴,那自己生气还有什么意义。
姜奉仪虽说说话行事,有点让人模不着头脑,却是个有大才的,南川王之乱时,没少为李辰景出谋划策,李辰景如此大功,姜奉仪可说是功不可没。所以这一路行来,常青对姜奉仪照料地十分尽心,凡事随着姜奉仪心意行事。
照常青的意思,像姜奉仪这样的大才,主子应该随时带在身边才是,让他回京都督建王府是大材小用。当然,这些他也只是自己心里想想,做为一个忠诚的护卫,必须严格按主子意思行事。
路过宣州府时,他们也逗留了几天,无非是各条大街上,各茶馆酒楼里,转转,听听那些坊间的市井流言,也不买什么东西,常青就是闹不明白,一个男人,还是个半百的中年男子,怎么就对逛街这种事感兴趣呢,当然这个问题,他是不会问姜奉仪的,即使问了,姜奉仪的回答自己也未必听得懂。
李辰景生母刘婉仪临终时曾留给他的一个玉锁,李辰景平时一直贴身戴着,平乱之乱时不小心被流箭射碎,李辰景为此十分痛惜,巧的是,他们在宣州的一个玉器店闲逛时,碰到一个杜文智卖玉锁,而那玉锁又与李辰景被射碎的那只十分相像,姜奉仪才及时出手将它买了下来。
此时的姜奉仪远远睢见恒王的仪仗,一颗悬着的心落回了原处。皇帝既放恒王回府,恒王这一关便过了。
李辰景在姜奉仪的陪伴下进了书房。他以往所用的物品摆件早已由宫里搬来,日常用品也在他抵京之前一一准备好,安排来服侍他日常起居的,也是以前服侍他的老人,虽是初次进府,倒也无陌生之感。
“王爷将兵符交了?”虽是疑问句,语气确满含肯定,姜奉仪神态笃定。
“交了,庆功宴上,当着众文武的面交的。”李辰景面色如常,只是细听之下,会听出他语气中的嘲讽之意。“我朝堂之上没提兵符之事,要是晚宴再不交的话,估计老头子会担心的吃不下饭,定不会放我出宫的。”
“王爷之前也在宫里住了几年,难道还怕住在宫里吗?”姜奉仪玩笑道。他语气平和,轻松,与战功赫的恒亲王说话,就像谈论天气似的那样随意。
“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怕晚上睡不着,还是自己府里睡着舒服。”顿了下又道“这府里的仆从是先生亲自挑的吧?”
“一切按来时王府的吩咐,除了各宫娘娘赏的,其余的都是我亲自从外面买来的,俱是身家清白之人。以往服侍王爷的人,除了王爷亲点的,一个也没带。王爷住的主屋、内外书房、厨房所用之人均是这些人。一会儿我将名册拿给王爷。”姜奉仪答道。
李辰景听后点点头:“明天再看吧,今天先这样吧,时间不早了,我先去歇了,什么事明天再接着说。”姜奉仪点头应是,退了出去。
庆功宴之后,庆仁帝没招任何嫔妃侍寝,而是一个人留在了勤安殿自己宫里。挥退了身边服侍的内侍,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想着事情。自己今年已是五十有余,膝下的几个皇子除了老十之外,俱以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势力,原本老六是最弱的,有了这一场战功,倒也与其它几个兄弟势均力敌了,当然老七除外,他与老二一母同胞,自会有老二护着。从今天庆功宴之上可以看出老六也是个心中极有数的,也是,要是没个心眼,怎么能率领千军万马,想到这个儿子,庆仁帝不由得不生出几分骄傲,除了太祖皇帝外,皇家几辈没出过能领兵的皇子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中出了一个,不仅替自己守住了这万里江山,还狠狠灭了那些番邦小国的气焰,这怎么也算是自己在位时的一大功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自己这个儿子不居功自傲,回京第一天就将兵符交还给自己,他的功劳是打出来的,没了兵权,他在朝堂又没有势力,比起其他三个,让自己省心多了。不管如何总归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太委屈他了,以后多补偿他些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