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女眷对于李辰景来说就没几个面熟的,更何况还是三十年前的人,文玉拿起那个画像看了看,倒有点似曾相识,只是怎么也对不上号。而且她记忆中的人肯定不是苗氏本人,应是与她有血缘关系之人。
这京都之大,找这样一个人不亦于大海捞针,文玉抱着侥幸的心理,拿着画像去问伯母范夫人,她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年纪与画像上的女子也差不多,说不定对此有印象。
范夫人看了画像后也觉得似曾相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不过,有印象总比完全陌生的好。对于弄清这女子的身份,文玉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
“你打听这些做什么?还有你哪里来的那个画像。”范夫人问道。
“这跟王爷正办的一件案子有关,能牵扯到画像上的人,听说是三十年前京都的闺女秀,我想着与伯母年纪差不多,所以才有些一问。还请伯母将此事不要对外声张。”对于这些,文玉倒也没瞒着范夫人。
既是跟大理寺查的案子有关,范夫人自是慎重对待,道自己保证不会声张此事,同时,道,她再好好想想,或许过两天能想起来。
“伯母能想起来最好,想不起来也没关系,不要太往心里去,大不了我们再想别的办法。若是伯母想起来了,让人告诉我一声即。”文玉道。
没想到过了两天,范夫人亲自来了恒王府。
“伯母想到画像上的人是谁了?”文玉听闻范夫人的来意,心喜地道。
“只是像她,但又不能是她。毕竟三十年前,她就死了。”范夫人犹豫道。
“伯母说的她是谁,三十年前就死了,又是怎么回事?”文玉问道。
“我说的她就是老安定候的小女儿秦三娘,也是现任安定候最小的妹妹。大约三十年前,与当时越国公最小的儿子订了亲,后来越国公因谋反,一家所有男丁皆被诛杀殆尽,过了大约半年,秦三娘也因病去逝了,当时也不过才十六七岁,我们年纪相仿,又都是闺阁女子经常一起参加一些聚会,虽说交情不深,但也算彼此熟络,没想到年纪轻轻就没了,当时我们那几个年纪相仿的小姐妹没少为此掉泪。你刚始拿出画像时,我就觉得像她,只是在我的印象中她还停留在十六七岁的样子,所以没想起来,后来越想越觉得像她,三十年了,如果她活到现在,也差不多是现在的样子吧。”范夫人叹道。
范夫人说得简单,殊不知此话在文玉心里引起了什么惊涛骇浪!如果伯母所说属实,那么当时那个秦三娘定是诈死无疑了。只是诈死之后,她怎么又会到了瞳峪县了呢。她去那里投亲,投的什么亲?
“那伯母知道,那秦三小姐死后,身边侍候的人哪儿去了吗?”文玉又问道。
范夫人摇摇头,“毕竟是安定候府内部的事,当时我们小姐妹光顾着为三娘的离去而伤心,哪去关注那些。不过后来隐约听说,好似有几个贴身伺候的,候府以伺侯不当为由给远远地卖了,好像还仗毙了两个。”范夫人也不肯定地道。
闻言文玉点点头,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