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鲶鱼 14 袁世凯入山东,义和革命未成功。

作者 : 民国无义战

***本章节来源*****

外国传教士的侵扰,引起人民的反抗,引起教案,而教案又往往为列强进行扩张、发动战争的借口。

走好这根钢丝,玩好这种平衡,那里是昏庸老朽毓贤毓屠夫能胜任的!

毓贤老儿自己骨子里是害怕洋人的,他不敢和洋人正面交锋,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荒诞不经的神棍巫婆身上,煽动义和团的无知村夫村妇与洋人闹事,白白葬送百姓性命!可以说义合拳只所以能搞大,在最初毓贤功不可末,毓贤的盲目排外因为毫无斗争的技巧,而显的粗暴而无理,这让很多和山东问题没有太大干系的国家厌恶。

1899年12月5日,美国公使康格跑去总理衙门提出,要求撤换毓贤,派一个能干的人去代替他的职位,以平息山东民教纠纷;假如没有足够武力的话,可把天津操练得很好的军队调去协助,不点名地推荐袁世凯代替毓贤。

这个意见,无疑是一个触发剂,正符合西太后、荣禄早已存在罢毓任袁的想法。12月6日,任命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仍旧节制武卫右军。

袁世凯调升巡抚,一是由于屡上条呈,并且言之成理,得到西太后、荣禄的赏识;二是他的精锐部队已经进驻山东;三是毓贤无能,不能稳住局势。因此,清廷和列强都看中他,西太后、荣禄的决定是主要因素,美国公使的意见只是起了促进作用。

1899年12月26日,袁世凯率着他的武卫右军抵达了济南,署理山东巡抚。

袁世凯到任后第二天就颁布了一个告示,叫《禁止义和拳匪告示》!

就在袁世凯抵达济南没几天,12月30日,一个叫卜克斯的英国传教士在平阴、肥城交界地带让义和团的人给做了!

刚一到任,义和团就给袁世凯捅了这么大娄子。英国人不好惹,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事情来了,袁世凯就必须面对,该死的义合团所制造的烂摊子!

怎么办呢?治乱世,须用重典!那就杀他们人头滚滚。

袁世凯立即派兵前往肥城抓了几个肇事的义和团,押至济南,又打电报请英国驻上海副领事“观审”,判处两人死刑,一人终身监禁,三人充军,四个村保受鞭笞之刑,肥城县的知县也被撸了。此外,袁世凯还对英国人给予了民事和精神补偿。袁世凯给那个卜克斯所在的教堂九千两白银的经济赔偿,又在这个倒霉英国佬被杀的地方竖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示哀悼!

或许有人说袁世凯这么做是丧权辱国,是媚外,是……可是处理这些事情如果要按照愤青般的逻辑是不行的!原本,杀人就应该偿命的!

袁世凯深谋远虑!不但如此,袁世凯还下令各州县派遣军队对所有教堂、传教士严密保护,又建议传教士集中居住,不要外出!

这表面看是保护洋人,其实是对这帮传教士的监视,军队如影随形了,这帮披着传教士外衣的间谍就无法进行刺探工作了!这层深意并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体味的!

自从袁世凯到了山东之后冯克西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因为什么?

义合拳从来就不是一个有统一行动组织的狂热团体,义合拳,义合拳,一言不合就打拳,不是说着玩的,自已在家中请了一个洋人老师,在他们眼中绝对是二毛子,虽说在上层认识冯克西的高层有几个,可是下面的人谁知道你是张三李四。在义和团的积极排外下,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那是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

曾经有六个学生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被义合团员搜出,乱刀之下,都死非命。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不忍割爱,途次被匪系于树下,过者辄斫,匪刀极钝,宛转不死,仰天大号,顾以为乐;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亦为所杀,独一马夫幸免。其痛恨洋物如此。”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在袁世凯的管制之下,发源于山东的义合拳竞没有暴发,真正暴发的地方是京津地区,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除了向团民发放饷银外,裕禄还邀请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到天津开坛聚众。于是山东的拳民涌入直隶。

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万名拳民占据。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结果刚毅回京后,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亦主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赵三多第一次用义和拳的名义与教会斗争是在光绪二十三年。当时,山东冠县梨元屯村民与天主教民矛盾尖锐,梨元屯村原有一座玉皇庙,光绪十三年外国教士唆使教民拆玉皇庙盖教堂,教会的无理行为激起村民的愤怒,村民公推本村文生王世昌、武生阎得胜等6人向冠县起诉,知县何武箴袒护教会,将王等6人严厉斥责,并割去王世昌文生的头衔。王等不服,上诉到东昌府,知府洪用舟也害怕教会的势力,判王等监禁半年。王还不服,又上诉到省,皆因洋人包揽词讼,他们的申诉终致失败。他们没有脸向乡亲报帐,只得自己典地荡产,这件事当时被人们称作“六大冤”。冤案使乡民义愤填膺,村民阎书勤、高元祥站出来号召用武力保庙,当即有16人附和,人们称他们为“十八魁”。后来,年轻人越参加越多,十八魁便成为反教会的组织。十八魁的出现,是村民反教会的产物,说明民教矛盾已经激化。由于十八魁领导村民保庙,双方反复较量十余年未得解决。为争庙地,十八魁阎书勤、高元祥等于1895年春主动去威县沙柳寨村,拜赵三多为师,加入义和拳。沙柳寨与梨元屯虽为山东、直隶西省所辖,但两村仅距8华里,再加上梨元屯有集市,两村民众贸易往来比较密切。赵三多接收十八魁加入义和拳,决定共争庙地。1897年3月20日至22日,赵三多以义和拳的名义召集拳民3000多人,在梨元屯摆会亮拳,向教会示威,拆毁教堂。他们短衣带刀,填塞街巷,驻扎在梨元屯的军队不敢阻拦。可见,当时这一地区的义和拳力量相当强大。

侯光陆纂修的《冠县志》这件事的记载是:“这个教案起于光绪十三年,德国朗神甫来梨元屯传教,教民要拆玉皇庙,村民群起抗拒,先是文生王世昌、武生阎得胜纠合绅民起诉失败。既而,阎书勤、高小麻等十八魁联络党徒,举赵三多为统领,聚众干人,以武力拆毁教堂。”

1898年春,张汝梅接任山东巡抚,对义和拳进行镇压,是年8月18日,赵三多集合起40000多人在冠县蒋家庄祭旗起义了。这支起义队伍是赵三多的义和拳,阎书勤的十八魁,朱九彬、于化龙的梅花拳,姚文起的梅花拳四支力量的集合,大多是贫苦的农民,赵三多系赤贫,十八魁也是贫苦的农民,“姚文起在临清五里窑烧窑”。这些贫苦的农民不堪忍受教会的欺压,在赵三多的号召下,揭杆而起。起义军高树“助清灭洋”的旗帜,手持长矛大刀,杀向天主教堂。据目睹赵三多起义的蒋家庄村民蒋存德说:“这次起义,赵三多为元帅穿红袍,手执令字旗,其他拳民穿各样衣服的都有,都扎一块红头巾,武器为大刀长矛”。

赵家庄教堂的传教士意大利籍人赵席珍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六点钟有人告诉我,义和拳已经起事,这些反叛者用头帕和长靴作标记,他们的武器为火铳或长矛,旗帜黄色缀黑边,上标‘助清灭洋’四字”纽约罗塞尔1966年版第132页)。大名道万培因发向清廷的电文说:‘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在冠县红桃园、邱县柳町聚二、三百人,十四日在曲周大寨邀人借马,至临清龙上固住宿,聚至三、四百人,十七日龙上固一股有五、六百人住红桃园等处,杏叶村一股聚有三、四百人,马四、五十匹,现住曲周的白果树辛庄”。这次起义,义和团运动史上称“蒋家庄首举义旗”。不少研究义和团的专家把赵三多这次起义作为义和团运动的起点是公允的。

**********************************************************************

赵三多第二次起义是光绪二十六年、在枣强县卷子镇举行的,这次起义不再称义和拳而称义和团了。而这次起义由于冯克西给这些乡下的汉子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教育课,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光绪二十五年古历四月初八日,赵三多在正定县大佛寺召集各路头领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举行第二次起义。决定改“拳”为“团”以壮声势。这次会议是义和团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初四日,赵三多在枣强卷子镇领导了第二次起义。这次起义范围之广,声势之大,在整个义和团运动中是无与伦比的,他们不但吸收了宋赤子的神拳,还与青县、东光的白莲教联络。良乡、固定一带的朱九彬、刘化龙、山东阎书勤、天津一带的张德成等同时起义。这次起义由于冯克西给这些头领们上了一堂课,结果就是首次提出了:““杀死暴君,驱除鞑虏,废除苛捐杂税,建立义和朝庭,士大夫共治天下。”

当冯克西听到义合拳的口号时,可以说脸上的神色古怪之极。感觉着,难道说真像人们所常说的,有什么历史局限性,没法子,共和是洋人的词,这些恨洋人的恨的要死的拳民是不会用的,那么怎么办,拳民们就知道义气,这些有创造才能的大师兄很快就打出了义合。

他们在打击洋教势力的同时抗击官兵。同时,赵三多开展了“均田地”斗争,这表明赵三多领导的义和团斗争的矛头已经指向清政府。因此,义和团的斗争,也就有了革命的成分。只不过冯克西的革命经验只是来自后世解放战争时期,而这时,士绅们的实力远没有像后世遭遇了八年抗战那样虚弱,清军虽然**,但是有着义合团所没有的洋枪,所以,义合团的命运也就被注定了。

1900年初,义和团运动扩展到京津地区,两地的外国人更加紧张。在第一次照会清政府过去了近2个月还没有结果后,各国公使第2次开会并声明:一旦中国不发布上谕,他们就要进行海军联合示威。

在等待了20多天仍旧没有结果后,各国公使于4月6日再次发表联合照会,限令清政府在两个月以内,剿灭义和团,否则将代为剿平。一周后,天津大沽口外的海面上就出现了英、法、美、俄等国前来“示威”的军舰,事态开始扩大。

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初四日5月2日赵三多在枣强卷子镇领导了第二次起义。

由于这次起义,义合团首次更换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明确提出了:““杀死暴君,驱除鞑虏,废除苛捐杂税,建立义和朝庭,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清庭中主战派与主和派也迅速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答复了各国公使,在两个月以内,剿灭义和团,这时的历史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弯,由于义合拳明确的反清口号,把目标对准了满清,结果改变了满清政府对待义合拳的态度,慈禧现在也没了要利用反洋人灭洋教的义合团,来打一下洋人的威风的心思了。

结果就是义合拳没有来的急进入北京城就开始遭遇了清军。而这时义合拳即打教堂,又打清军,结果就是两面受敌,比历史上更快的完蛋了,冯克西怎么也没想到由于自已的插手,义合拳由于过早的提出了革命的口号,给果就是连北京城也没进去,在清军洋枪的打击下,很快就被打散。结果历史在这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弯。

历史发生了那些改变???

首先就是慈禧没来的急向洋人宣战,就得把精力用于对义合拳的震压。

毓贤因为支持义合团,而被提前问罪。

其次的就是八国联军终于还是来了,不过还没到,义合拳就被震压了。结果,这些各国列强就占了天津以威慑清政府。

在谈判期间,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清军射杀,结果各国列强终于找到借口兵发北京。

慈禧面对兵临城下的八国联军,为了让洋人退兵,到底还是赔了四亿多两银子。幸运的是八国联军总算是没进北京城,不过他们在京津地区四处以捕杀义合团为名,烧,杀,抢,奸同样没干多少好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乱世鲶鱼最新章节 | 乱世鲶鱼全文阅读 | 乱世鲶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