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沈一一正式交上来的那个红外光传感器和附带的论文的时候,身为清华大学电子系目前最有前途的年轻教授的张诚难免为之一呆。在所有的学生都把写论文视作畏途的时候,由沈一一同学交上来的这个足足有了近二百页的图文并茂的论文,再加上一个一看就知道是由最近正式投入了商用的光电所的光刻机的杰作的芯片,都让张诚颠覆了过去这么多年来的认知。他真的不知道现在自己班上多了这么一个土豪级别的女学生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在他布置作业的时候,固然设想过同学们会交来各种各样的实物“模型”,但是说老实话是没有想到过会交来一个“芯片”的。这是因为芯片和一般的电路不同,不是那种上个二手市场就可以用淘来的二极管或是三级管甚至是集成电路就能够用松香锡条给焊在电板上的。大家都是搞这个行当的,自然知道要做芯片有那么的困难。比如首先就要弄到原材料,比如这个高纯度硅。有了硅晶片之后,也要能够上到光刻机上去。现在的国内,哪怕是精度稍微低一点的国产光刻机,一般的同学也是没有这样的条件能够随随便便就上得了的。而即使是下了光刻机之后,诸如蚀刻,封装与测试这样的工序之专业程度也不是随便二个大学生能够玩得转的。不知道国外的课堂作业做得极致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但是就他而言,在清华园里面对于这样的作业还真的是头一回收到。
张诚自然心里面是知道一些沈一一的背景的。他自己都已经被沈一一和王凯给聘任为自主知识产权CPU的首席研究员了,而且这些时间来又按照他的需要看过了各种各样的以前都需要打报告申请排上好几个月的队凭运气才能上的机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还是猜不到沈一一和王凯背后的那股力量,那他就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了。
不管一个普通背景的人在面对这样的一种力量的时候,心里面的感觉是不屑、不满、不齿还是不舍。起码对于张诚来说,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或者说自己想要的时候就能享受到这股力量提供的便利,使自己想进行的研究不会卡壳,那这股力量就是一股好力量嘛!特权这玩意儿不尽然是坏事,主要还是看那个有特权的人到底怎么样。
看了沈一一他们那份报告或者说论文的题目之后,张诚回头又看看手上的那个包装得好好的小芯片。心里真的是有些兴奋,有些激动。
身为电子技术专业的老师,他对于目前国际上对于这种光学传感器的发展可谓是相当清楚的。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甚至是德国,大家都在这一块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巨资。而日本人在材料方面的投入,可谓是不惜血本。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钱呢。中国现在的底子薄,基础也差,经济发展上也是还在起步阶段。不可能在这个上面和别人一较高下的。所以,在这么多的研究课题后面,也就只能由国家拣一些特别需要的课题来研究研究。而其他似乎没有什么急迫性的研究,从国家的层面来说,也就只能说放就放掉了。
这当然是很可惜,但是没有办法。可是,这样的情况,有了土豪那就真的不一样了。这帮学生怎么就生出了研究光学传感器的心思来的呢?
张诚把沈一一他们提交的报告翻到了目录上预告的由这个样品所拍摄的图像的样片一页。惊讶地发现了二张对比度很强烈的照片。上面一张是一张清华校门口的照片。虽然不是彩色的而是黑白的,可能是因为原稿的层次很丰富的原因。打印出来的灰度还是很饱满的。而下面一张奇奇怪怪的甚至还是有些怪异的照片,号称是对于上面一张照片的红外视角。照片的灰度是显著降低了,但是红外线的一个特征出现了。在正常的建筑物之外,那一个个的光点就是在清华门口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生物。有些隐藏在树丛中的生物,他们的所在被红外照片给捕捉得清清楚楚。张诚太清楚这张照片的价值了。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决定。这凭这样一块能够实现这个功能的板子,沈一一他们这一次的课程设计就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当然。要是他们的论文写的质量足够高,那就更好了。
而几乎从张老师审阅沈一一提交的报告的第一页开始,他就为自己所带的这一届的同学们的水平感到震惊。作为从来没有接受过撰写论文训练的同学们,能够在自己第一次布置这样的作业之后,大家交出一篇不论是在篇幅上。还是在深度上,甚至是逻辑的严谨度之上都有这样的水平的文章,实在是让他这样做老师的惊艳不已。他回忆起来,自己当初的本科毕业论文,恐怕也达不到这样的水准。这篇论文的主笔到底是谁?这也太逆天了吧?!
张老师当然是不会想得到,这件事就是这样逆天。其实逆天倒是正常的,不逆天反倒是不正常了。这里面的关键自然就是有了一个逆天穿越回来的沈一一。这位大小姐好歹也是前世读过大学,也受到痛苦的毕业论文煎熬的。之后在工作中为了升上一个职称,又不得不写了很多的职务论文,发表在一些期刊杂志上。当然,那些都是她自己掏了版面费的。可是不管怎么样,对于一般的学术论文的结构形式,还有写作技巧,她可是相当熟悉了。这种情况下,由她来策划整篇论文的内容分配还有写作质量,并且负责最后统稿润色,形成论文的风格,那出来的效果看在张诚这个当老师的眼中,显然是足够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当然,从引号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比较夸张的修辞手法。
不过,不管是沈一一还是刘以豪,还有其他和她们一组的同学们,在真正完成了这个课程设计,并且最后合写写完了课程设计报告的小论文之后,几乎没有人担心自己的成绩会不好了。因为自己已经制造出了实物,而且还经过了试验,充分证明了它的作用。更让小伙伴们开心的是,沈一一把最终的那一份报告给印刷了很多份,参与项目的同学们每人一份,作为这个课程的纪念。同学们长这么大,大多数是头一次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这样的感觉既新鲜又光荣。再加上王凯为了让沈一一高兴,找的印刷厂是比较好的一家,所以印出来而且装订成册的论文就是显得这样地高大上。
看着简简单单的一本装订好的论文就把小伙伴们的心给收服了,沈一一真的觉得小伙伴们真的是———太没有见过世面了。不过那也难怪,在这个一般的同学们还买不起什么激光打印机的日子里,甚至连电脑都还是奢侈品的日子里,有这样的反应真的是太正常不过了。
自然也有一些没有加入自己的这个课题的同学们会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其他同学们几乎人手一册的那个印刷装帧得非常精美像一本书一样的论文,那么厚,上面的作者署名也是非常有趣地没有按照一般论文所谓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之类的排列,而是以姓氏笔划为序的。所以沈一一这个统稿人也排不到第一名。不过,在论文的第一页还是有一个权责声明。所有的同学委托沈一一处理涉及到论文中内容的所有权利事务。自然沈一一会愉快地接受这样的委托。
这个权责声明是沈一一的主意。她其实在一开始就没有的打算放过这个课题的成果。一个能够在后世几乎所有的科技产品里无所不在的设计成果,沈一一可是充分知道一旦地让欧美日本这些国家的大公司们知道了以后,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潮的。老外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收购了。也许看到这只是几个普通大学生的发明之后,他们就会用尽手段,从大家的手里骗取这样的一个发明。可是这个研究参与者众多,可谓是共有产权的研究。中国人的特性就是人心多变,然后利益又不一致,各有各的想法。所以这样的堡垒是很容易被敌人从内部攻破的。沈一一所要做的,就是要料敌先机,防患未燃,先在论文刚写出来的时候,把篱笆给扎得紧一些。这样的话,大家共同的利益也就能够保持得长一些了。
早在样品刚刚出来的时候,沈一一已经和朱伊娃取得了联系,找到了一个纽约最知名的知识产权律师,委托他的事务所在主要的经济体的国家开始了相关产权的专利注册工作。其实没有必要在每个国家都注册专利。真正要做的是在那些工业强国和产品主要市场的国家注册专利就可以了。这一点,如果不是那个专利律师提醒,沈一一还真的是想像一些小说里写的那样满世界地注册专利呢。这样费时费力而且费钱,更重要的是会形成非常复杂的专利依存关系,反而影响到了专利的有效性。(未完待续……)
PS:今天晚上出发去国外,明天就要在国外和大家问好了。
有没有票可以投起来的?
是由会员手打,更多章节请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