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学习生涯 第四十五章 1盗墓的 2航模

作者 : 上海八联民办小学

盗墓的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快七点了,天还没完全黑下来,我们四人来到了小外国坟山。

为了避人耳目,我们事先进行了一番精心的侦察,周围的情况一切正常。夜幕一降临,我们便翻墙进入了墓地。天上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露一下脸,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借助远处窗户里透出的昏暗灯光,我们才看清那黑洞洞墓地。它和我们白天看到的已大不一样了,在黑暗的笼罩下,它多了几分神秘,又多了几分古怪,当然也多了几分恐惧。

分工是很明确的:小黄放哨,信号照旧,大铭帮我们把墓碑和石头搬开,我给德明打手电筒,德明只管捉蟋蟀。

墓地里不时传来蟋蟀的鸣声,不过我们很难确定其位子,好像四面八方都有蟋蟀在叫,到处都是蟋蟀。但是当你走到叫的地方,这叫声又像是从别的地方传来的。德明叫大家先安静下来,听听清楚再动手。

突然,大家都听到了附近有一只蟋蟀叫得很响亮。德明把一只耳朵捂了起来,再听了一会儿。大家竖起耳朵,屏住呼吸,最后确定它就在一块大石板下面,小黄帮大铭轻手轻脚把石板搬了起来,我忙把手电的光圈调到最大。石板一挪开,就看见一只大蟋蟀趴在那里,一见光,它就猛地一跳,不见了踪影,大家是后悔不已。我告诉德明手脚要快,他却怪我电筒照得太慢。

吃一鉴,长一智。我们更加全神贯注,小心谨慎。一堆乱石里又传来了叫声,好像是斗赢了的鸣叫。大铭慢慢地翻开石块,我的手电像探照灯一样,八只眼睛紧紧地盯住石头下面,一只蹦了出来,无影无踪了,又是一阵叹息。只见小黄用手指指着石块的下面,我们这才看清还有一只趴在那里,好像不肯离开,在等我们。这次德明手脚快了,一下子便把它罩进了网。

德明小心翼翼地起网,大家一看,都说是只好蟋蟀。虽然我们都不太懂,但这只个子大。是接下来的几只都是苍蝇的阿哥,当然,是逃月兑的多,捉牢的少,这多少使我们有些失望。这时,我的手电筒慢慢地暗了下来,电池快没电了。“阿魏,你怎么弄来几节快用光的电池。”德明责怪起我来。

“我怎么知道,这是从我阿爸脚踏车车灯里偷偷拿出来的大无畏电池,很耐用。不过我知道,只要等一会儿,就来电了。”

我们便静静地等了起来。这一等,就等出好事来了。我们又现一只叫得很响的蟋蟀。大铭搬开石板,却现它躲在石缝下面。德明拔了根草,想把它引出来,是洞转了个弯,草伸不进去。他就想到了用水灌,现在哪儿去弄水啊。这我有办法,我把手电筒交给了小黄:“你照电筒,我出水,我的不够,大铭接着来。”在手电筒的照耀下,我那滚烫的尿就像水枪的水柱,很准确地射进了那个小洞。

那泡尿快完的时候,两根须伸出了洞口,德明把网罩了上去,又是一个大的。它腿粗月复大,通体金黄。小黄说两只大的就够了,他只想弄一只晚上叫叫就以了。德明哪里肯罢休:“再捉两只大的,一人一只,这样公平。”

我们对这里的每一块石头和石板都满怀期望,总想再捉一只大将军什么的。正当我们竖起耳朵想确定方位时,小黄突然向我们小声地嘘了起来,并用手指指我们爬进来的地方。只见那围墙上探出一个脑袋来,接着就是半个身体。那人爬了进来,用手电照了照。紧接着,又爬进来两个,他们都是大人。借助微弱的月光,能依稀地看清他们带着家伙,是铁棒什么的。他们四处探望,鬼鬼祟祟。我们四个躲在墓碑的后面,埋伏起来,眼睛紧紧地盯住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也是进来捉蟋蟀的?我脑子里这样一闪。不像啊,我马上否定了自己的判断。“阿魏,他们进来干什么?”德明小声地问我。

“不知道,不像是捉蟋蟀的,肯定不是好人。”

这时,那几个人朝我们走来,我们紧张得心都快要跳了出来。我连忙抓起身旁的一块石头,见我这样,他们也拿起了石头,准备战斗。我想,要是打起来,我们几个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要是硬拚,等于去送死。不过我们四个一起喊救命,周围邻居还是能听到的,因为天热,门窗还开着。

突然,他们停了下来,像是现了什么,随即蹲来。等了一会儿,他们站起身来,悄悄地向墓地深处,向阴森森的黑暗走去。不一会儿,里边传来了微弱的声响。

把东**好,我放哨,准备撤退,声音要轻,动作要快。”

我们迅速地从一块墓碑转移到另一块墓碑后面,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往外转移。从墓地到围墙还有一小块开阔地,站起来走很容易被现。我们便匍匐前进,在夜色的掩护下,就像钻敌人的铁丝网一样。这些动作都是从电影里我军侦察兵那里看来的,想不到今天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到了墙根下,我要大铭先上,他块头大,接着是小黄。他俩出去后,我要驮德明。德明不肯,说他要断后。突然,有手电光闪来,我俩紧趴在地上,躲了过去,我把竹竿筒全给了德明。趁空档,我蹲子,德明踏上,一翻身便出去了。我后退了几步,就飞奔上墙,双手搭住墙头,双手像拉单杠一样,右脚就跨了上来,这是从淮海路上的救火会演习时学来的。

见我出来了,德明便要我们让开。我忙问他要干什么,他说要扔一块石头进去,吓吓这帮人,谁叫他们坏我们的事。

“随他们去。快回家吧。”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

我们一路小跑,到了弄堂口便停了下,先喘口气,定定神,再把衣上的泥土拍拍干净。一进门张妈就问我们去干什么了,德明告诉她去捉蟋蟀。我们先把两只最大的放在德明的破盆里,它们都很漂亮。其中一只蟋蟀的翅膀上有两个小桔黄点,我认得,这是桂花蟋蟀,它的叫声很好听,另一只头大尾尖,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事先讲好的,德明先挑。他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拿不定主意,便对我说,还是我先挑,我是老大。这时他大哥走了过来,看了那两只后告诉我们,都是普通的蟋蟀。德明就叫他大哥帮他挑,他大哥又仔细比较,最后选了那只头大的。我得到了那只桂花蟋蟀,大铭的那只也很大。余下的全给了德明和小黄,德明要拍拍小弟的马屁,而小黄则要送一只给晓萍,让她晚上听听蟋蟀的叫声。

从德明家出来,我就对大铭说,明天在小组里找个机会,要有意无意地把我们在小外国坟山看到的告诉林媛。我想听听她的对这件事的见解,她的主意好。大铭点点头,他明白我的意思。

第二天小组还没结束,大铭、林媛和海伦就来了。坐定后,林媛问我这件事怎么办,我说我也不知道。“去报告人民警察。”林媛很干脆。我点了点头,她的主意肯定不会错。

“那警察就知道我们也爬进去过了。”小黄有点后怕。

“我们只是进去捉捉蟋蟀,又没有做什么坏事。”德明根本不怕。

晓萍又急了:“要是不去捉蟋蟀就好了,现在麻烦那么多。”

“只要讲明情况,警察是不会难为我们的。”林媛的话使大家都放了心。

我们几个来到了长城电影院附近的派出所,晓萍、丽华和海伦都在外面等我们。讲明来意后,一个警察接待了我们。我就把在墓地看到的详细地向他作了描述,他一边听一边记。记完后,他告戒我们今后不能再做这样危险的事,万一出了事,受害的是我们,但他并没有责怪我们的意思。最后,他要我在笔录上签上我的大名,林媛也签了名。

从派出所出来,大家都松了口气。

航模

新学期开始不久,周老师就推荐小黄参加了学校的航模兴趣小组。我和德明也想参加,周老师不给我们机会。不参加也没关系,我们就跟着小黄做。我们到南京路杂技场对面的翼风航模商店,买来了七分一套的弹射飞机材料。就是一根细木条加上几块薄木片和一根牛皮筋。除此之外我们每人还买了四分一瓶的胶水和一分一张的细沙皮,小黄家里有木锉刀。

我和德明都是急性子,材料买来后立刻就动手做。按照图纸,我们先用大刻刀削出机身的模样,用沙皮把它磨光,再装上钩子。对我们来说这并不难,我们以前削过“陀螺”,德明还做过扯铃,这点手艺还是有的。接下来的机翼就有一点难度了,因为机翼要做成流线形的,这样的机翼升力好、阻力小,飞得平稳。我们先用铅笔划出样子,再用木锉刀锉,最后用沙皮抛光。两张主机翼做好后,再用小黄家里的小天平秤一下,两个机翼要一样重。部件做好后,就是整机组装了。我们在胶水里加一点乒乓球的壳,这样胶水就会浓一点,据说效果也好一点。

试飞前,要测试飞机的平衡。大约在机身的三分之二的地方有个重心点,机头应稍微重一点,不然机头就往上翘,不能往前飞了。机头重了,我们就再削掉一点;轻了,就在机头上加点橡皮泥。在弄堂里我们这两只都飞得很好,要弹射,就只能到人民大道。几天后小黄也做好了一架高级滑翔机,他是按照航空杂志上的式样做的。机身长一米多,机翼又细又长。机翼和尾翼都是竹丝做的,用流线形的薄木片做机翼的支架,再蒙上棉花纸,十分轻巧。

礼拜天一早我们四个带着各自的飞机,来到人民大道放飞。

广场很热闹,有个中学在开运动会,大概和我们学校一样穷,借不起场子。现在正在进行长跑比赛,也不知是第几圈了。我想绕人民大道一圈就有一千米。那些背心上别着纸号码的运动员拥挤着转过弯道,朝我们跑了过来。他们已分成了几个队伍,打头阵的有四五个人,已是气喘吁吁了。他们你追我赶,各不相让,都想争那前三名。中间一拨人最多,有好十几个,都挤在一起,紧紧地跟着前面的火车头跑。再往后几十米,也是四五个人,他们不紧不慢、有条不稳迈着双腿,节奏相当地稳,好像是跑着玩的。有好几个裁判老师骑着脚踏车前前后后地跟着。

我说第一名很能就在最后一拨里产生,德明问我凭什么这样说。我告诉他们,晓萍大伯说过,解放前这里是跑马厅,人民大道这一圈就是跑马的。一开始冲在前面的马肯定跑不了第一,往往是开始落在后面的马能嬴到最后,这就是跑马中的黑马。我想人和马应该是差不多的,马只比人多了两条腿而已。

突然,终点站有人拼命地摇起铃来,还有最后一圈了。跑在最前面的几个,就像我说的那样,先后被中间一组赶上了。有三人从掉队的人群中加速,慢慢地合进了大部队。其中一个人长得矮小,腿却十分的细长,他十分轻松地跑在队伍中间,一边跑还一边探头探脑、左顾右盼,好像在判断对手的虚实,又像在看看从哪里突围较为妥当。大约剩下四百米时,他慢慢加速,领先了。同时从人群中冲出的还有好几个,他又被裹在了中间。最后两百米,他突然加速,两条像马一样细长的腿前后摆动,频率极快,把众人都甩到了身后。别人也在拼命,但他们的胸膛起伏很大,喘息声大而沉,双脚已不听指挥了,此时他们一定在怨恨爹妈给他们少生了两条腿。两个漂亮的女中学生,手拉一根红绸带站终点线的两旁。那小个子奋步一冲,那红绸带就挂在他胸上了。

站在两旁的同学都鼓起掌来,但这掌声不是送给前几名的,而是献给那些还在坚持奔跑的运动员,因为没有他们垫底,冠亚军就没有意思了。

看完比赛,证实了我的预见。我们便找了一处人少的地方作为我们的机场。小黄的那只滑翔机引人注目,不少人围过来看我们放飞。我们迎着风,德明把飞机勾在牛皮筋上并调整好角度,用力拉足再一放。“唰”的一声,飞机一下子就弹到了天上,足有三层楼高。然后它开始慢慢地盘旋着往下滑行,别看是木制小飞机,飞起来时间长、姿态优美。我和大铭的就比他差一点。

接着就看小黄的滑翔机。他把尼龙线套在机身下面的一个钩子上,他把线放出二十来米。德明拿着飞机。阵风吹来,小黄就起跑,那滑翔机像风筝一样,一下就升到了天空。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用手一抖,牵引线就月兑钩了。那滑翔机就像展翅的海鸥,在蓝天里自由地翱翔。它一会儿向下府冲,有风吹来它就再次爬高,然后一调头又向前滑翔。这样反反复复几次后,才降落在武胜路上的绿化地里。

这时,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走了过来,他非常喜欢这只式样新颖的滑翔机,认为它结构合理,滑翔性能好。他还夸奖小黄,说一个小学生能做出如此高水平的航模实在难得。原来他是一个中学的航模辅导老师,今天他带了学校的航模队来人民大道放飞。

放飞的除了弹射机和滑翔机,还有橡皮筋动力飞机和直升机,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一架牵引式内燃机动力飞机。它用柴油作燃料,动机的声音很响,就像一架小飞机,不过是用两根牵引线控制它的飞行。在人的操纵下,它兜着圈子忽上忽下地飞行,速度极快。几分钟后,油箱里的油烧光了它才停了下来。我们围着它看了好长时间,那老师见我们如此有兴趣,就对我们讲动机的原理,还说要是装上了无线射和接受器,就无线操纵,和无人驾驶飞机一样了。

看好他们的表演,我们又去了翼风航模商店去看那只动机。它的价钱让我们都傻了眼,这个小小的东西竟要二十六块钱,我们怎么玩得起。最后我和大铭看中了那架橡皮筋动力飞机,等有了钱再来买。德明却说他不想再花钱了,他能找到材料自己做。小黄要买内燃机的想法也只好暂时搁一搁。

突然,我看到了一付简易电动小马达材料,只要三角钱。我想这以代替内燃机,便把想法告诉了小黄。他却说这小东西要四节干电池,分量太重,小马达动力不够。我开导他:以敲个电池盒子,用两根漆包线绕在牵引线上,将电流送上去,连营业员也说我的想法好,小黄就掏钱买了一付。我们都盼望他那架牵引式电动动力飞机组装成功。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童年的学习生涯最新章节 | 童年的学习生涯全文阅读 | 童年的学习生涯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