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下的宰相 第二十六章 孟子

作者 : 猫咪十字斩

“好了,继续背书!”程先生感叹了一番后,点了第二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进度大不相同,布置的功课也不同,有背书的,有写大字的,有又要背书又要写大字的,还有要写时文的。

但是只要你有出错的地方,程先生拿起戒尺,毫不客气的高高举起,重重打在那学生的手心上。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就是最小的七岁的那个孩子也被打了三下,因为背书错了三个字。

那‘啪’地一声脆响,让书屋里所有的学生都哆嗦一下,连刘坚都感到后脊梁一阵冷风飕飕。

学生的手一下子被打落,痛得他五官都挤到一起了,却不敢躲闪,也不敢出声,反而用右手托着左手,又咬牙吃了先生七下,那支左手便眼见着肿了起来。他的泪珠子噼里啪啦落下,仍咬牙一声不吭。

‘我靠,’看得刘坚满头大汗,小声嘀咕道:“不知道我的能不能过关?”

再看那学生被打了还不能下去,而是侍立在桌边,一边抹泪,一边恭听先生讲读……,讲完之后,又命学生持书复述。待其复述完毕,终于放他回到座位上去朗读,等到明天再检查。前面许多人居然只有三个人幸免于难。

“刘坚,你的大字下午再交给我看!”看天色大概是午时了,一阵阵的饭香从厨房不断的飘过来,大家紧张了一早上,这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移向厨房的方向,程先生看刚过了个大年,大部分人野性还未归,也不强行压制,“大家去吃午饭,吃完了下午就不上课了,把以前的功课复习一下。”

学生们也不敢一哄而散,而是一起起立鞠躬道:“谢先生,先生先请。”

程先生站起身来,瞥了一眼正要上交作业的刘坚,便迈步离去了。

学生们这才争先恐后的跑出学堂,去小食堂吃饭。

“怎么还不去吃饭?再不去就没什么菜了。”刘坅笑着拍了拍自家三弟的肩膀,“再说先生给你开小灶,你要开心才是。”

“我先收拾一下,等我一会儿。”刘坚把桌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正准备把书放进包里的时候,先生送的那本《孟子》突然啪嗒一声从抽屉里被扫了出来。

刘坅赶忙把书捡起来,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长出一口气,“还好,没弄脏,这要是被先生看到,非被骂死不可。”

刘坚搔了搔脑门,不要意思的笑了笑,他也不是故意的。

“且看看,先生送的书到底有什么门道。”一时间好奇心上来,连吃饭都忘了。

这一看不要紧,直接看的刘坅冷汗直冒,原以为里面会有些注解什么的,没想到却是比自己原先背的《孟子》多了几段话,几段挑出来以后就特别显眼的话。

“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人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靠,弑君?现在学的是啥,程朱理学,那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月复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小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好么?这是给人造反的理由啊,大明朝的皇帝还真真是平庸的比较多,更别说咱们嘉靖皇帝已经苦心求道数十年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好吧,谁能告诉我天地君亲师是怎么排的。

刘坚收拾好东西以后,发现自家哥哥有些不对劲,脸色有些白,连忙摇了他一下,“哥,你没事吧?”

“我没事,”刘坅连连摆手,这回是终于知道为什么先生不考进士了,估计当上官了,说不得哪天就人头落地了,“你自己看!”说完,刘坅把《孟子》拿回给刘坚,还给他指了指几个不应该出现的词句。

“我靠!”刘坚一看之下也是忍不住赞了一句猛将兄,这什么人啊,这要是放到崇祯那个年代,说不定要举兵造反了。

话说为什么《孟子》会少一截,这说来话长。其实儒家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实行的孔孟之道,两者互补。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嘛!

可是大都数身份最高的那人,都是看的孔子爽,当然也是人家说的话好听,就比如说奠定了从汉唐开始以孝治天下的那段话:,‘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是将近两千年的身体力行啊!

当然这些话也有被人故意曲解的,而且是曲解千年,孔子的思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有做君主的样子,那么做臣子的就要有做臣子的样子,如果做君主的没有做到君主的本分,做臣子的没有做到臣子的职责,那么虽然有俸禄,我也耻于拿取”。

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并不是说那么死板的教条,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君主不能做出君主的样子,也就没有权利要求臣子来履行臣子的义务,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不是孔子的思想,那是后来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欲造出来的,在孔子的言论中找不到这样的言辞。

那么在孔子的思想中领导者应该怎么做呢?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句话的标准是很高的,敬事而信是指,领导者要对自己的职责敬业,有信用,说话不能随随便便,因为一个领导者对下属有这很大的权威,一个命令出来,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没有了严肃性;“节用而爱人”,这句话指的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贪图享受,爱护自己的下属,因为一个领导起的是表率作用。

所谓“上有好焉,下必甚焉”,一个领导人的言行就是一个无声的样板,只有领导人自己厉行节约,部下才能做到这一点;“使民以时”是指领导人要体贴部下,在使用的时候考虑到部下的具体情况,不能单方面考虑自己的利益。

自己的这位老师却是有些偏颇了,毕竟孟子大大也是愤青一枚,说话太过直接,以至于有些人接受不了,譬如大明朝开国的那位泥腿子皇帝,用推翻蒙古人元朝的精神差点就把这位亚圣给推下神坛。

打开原版看看他老人家怎么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好吧,心胸宽广的李世民也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故事。不过那些含着金钥匙出身,作为天地化身的某些人会怎么认为。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把不仁不义、残害百姓的商王纣称为“一夫”,称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并不是犯上作乱的弑君行为,而是为民除害。这是说纣王这个皇帝就是给你们看家的吗?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月复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小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好么,只要我对你不好,你就视我如仇寇?真是反了天了。

万幸的是,老孟已经作古两千年了,连骨头都找不到了,所以历代皇帝才没法怎么着他。而且诸位大佬虽然心里不爽,却碍着孟子亚圣的地位,勉强忍耐这些无比刺耳的言论。

可是到了咱们百无禁忌的老朱同志的时候,这位兄台可是连大臣都要杀,而且是大杀特杀,跟兄弟都下得去手的人物。别个为了名声什么的,还会给亚圣一点面子,放牛造反起家的朱重八同志,可不会给亚圣兄面子。

话说朱重八同志在政治上搞独裁,通过废除丞相使中央集权变成皇帝专权,在文化上搞**主义,他不仅把纵横家、法家、阴阳家的学说视为异端邪说,对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也百般挑剔。他曾下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想贬低孔子的“教主”地位,结果遭到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如愿。

唯我独尊的朱元璋没有办法贬低孔子,便把目光盯在其他儒家人物身上。洪武五年朱元璋偶览《孟子》,当他看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时,不禁勃然大怒,骂道:“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当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殿外,不得配享。并对诸大臣说,如有谏者“以大不敬论”。

当时所有大臣均不敢表示异议,只有刑部尚书钱唐不怕得罪皇帝,他再次挺身而出,抗疏入谏,他说:“臣为孟轲而死,死有余荣。”当时朝中大臣都为钱唐捏了一把汗。满腔怒火的朱元璋本想拿钱唐开刀,但见他态度诚恳,坚毅不屈,便放了他一马。

无端端地将孟子逐出文庙显然是不得人心之举。一年后,朱元璋下诏称:“孟子辟邪说,辨异端,发明先圣之道,其复之。”把孟子的牌位放回文庙,配享如故。然而,朱元璋对孟子的犀利言论仍耿耿于怀,他怕《孟子》把天下读书人都教坏了,更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深入人心,对大明王朝不利,便想出了删书的办法。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命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对《孟子》进行删节。刘三吾揣模皇上的意思,共删掉《孟子》八十五条“有问题”的内容,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并将剩下的内容编为《孟子节文》一书。刘三吾完成删孟任务后,朱元璋立即下诏书,规定“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一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也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越是禁了,某些人反抗起来越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禁锢已经渐渐松动,,只是碍于祖制,还一直用《孟子节本》作教科书罢了。

当然朱重八制造的那些个祖制,到了这个时候能用的少,坑他小孙孙和老百姓的多了。譬如不收商税,譬如八股取士,再譬如卫所制度。

不说此刻刘坚说多惊讶有多惊讶的表情,仿佛手中拿的是洪水猛兽,这书的内容后世他也是知道一二,可是先生居然给了本完全版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考科举也用不着这个不是?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阴影下的宰相最新章节 | 阴影下的宰相全文阅读 | 阴影下的宰相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