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阳光正好,很适合搬家,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丰城。
丰城位于南山西南百里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却不如南山脚下那里的村民朴素热情。
到丰城不过一天的行程,道路倒是没有从清水镇来时那般复杂,只是这一带碎石较多,一路上颠地我腰都有些受不住,婧儿依旧像往常出行那样,给我加垫子,端茶倒水。
想起三年前带她第一次出门,在马车里睡得东倒西歪还是那般轻巧可人,如今转眼就要嫁人了,她端坐着的样子,确实有了几分人妇的样子。
在村子里已经感伤够了,如今自然是要开心送她出嫁,近日还托师兄找了些出嫁行礼此类书研读,这事娘亲在信中虽已经说过,婧儿出嫁我自然是要准备完全,遂每日仔细钻研,从三书六聘,到洞房花烛一一研读巨细。
不懂之处问及师兄,全然都能替我解决,于是在问其六次师兄依旧不假思索就能答出之后,我终于忍不住终于放下手中的书,狐疑地看向他“这些你都清楚,到底成过几次婚了?”
师兄则是一副千年不变淡漠样子,听我问完,像是从我话中找到了有趣的地方,眸子里闪过一道精光“若是已经妾室成群了呢?”
男人三妻四妾自然是无可厚非,犹记得小的时候就听过爹爹在娶娘亲之前姥爷便已经给爹爹纳了好几房小妾,我问过娘亲为何她不生气,娘亲只是哀叹道,地位显赫,有钱或有权的人家哪个没有几房姨太太,而且小妾的多少已经成为显示身份的一种象征。
这话我只问过娘亲一次,这是让娘亲伤心的话,我断然是不会再想她难过。
娘亲自然是不愿意与其他女子共侍一夫的,但是嫁给谁也并不是她自己能左右的。所以只能忍,好在娘亲不是妾室,好在一切后院大事小事都不会挨到她受欺负。
我自小就对娘亲说,以后要嫁自己喜欢的人。那个人以后也只能喜欢我,若是他要纳妾,我便一纸休书把他休掉,娘亲只当我说的儿戏,但还是颇为讶异我到底是为何会懂休书。
那些都是我看的书里学来的,我记得犹为清楚,一个青衣书生夜行山路,忽来大雨,书生避之不及,见一处破庙。便入内躲之,庙里有位妙龄女子,白衣飘飘,如梦似幻,看的青衣书生晃了眼。对其一见钟情,女子便是山上靠着吸食男子精气存活于世的女鬼,那女鬼迷惑了书生,便要吸食他的精气。此时埋伏已久的捉鬼道士现身,女鬼不敌道士,被其所伤,青衣书生拦住倒是助女鬼逃月兑。后青衣书生对女鬼念念不忘。又入山欲见之,女鬼对书生亦动情,两情相悦,有阴阳相隔苦于终不能厮守,几次相见之后,女鬼再被道士伏击。此番女鬼并未逃走,望道士助其轮回,青衣书生苦守终身,未娶到老。
因这段戏,我足足感慨了近半年。婧儿听我口述数次之后,还能倒背如流,立誓,今生若是得不到这样爱情,便终身不嫁。
至于休书一事,自然是从嫡仙的小说里看来的,女子一个不开心就写休书,休了夫婿,这也是我喜欢看嫡仙小说的因由之一,着实大快人心。
师兄也是年轻有为,又一表人才,倾慕他的女子自然数不胜数,此前还听说过,不少官员和大户人家都有意将自己女儿嫁于他,可谓是上门求亲之人踏破了他家不知道多少门槛,我还一度害怕爹爹也会有此想法,由于我自身怪异,爹爹也因为师兄京城商铺买卖一度亏损严重,导致他老人家听见秦旭这个名字,就颇为恼怒,之后便没有听说关于他任何事。
虽为听过他成过婚,但是纳几房小妾,自然也是再寻常不过。
想到此处我不由一阵心酸,胸口就像被堵住了一般透不过气,如今我于师兄不过是两情相悦,从开始他也并未许我婚嫁,我也极力避开说道这事,但迟早也是要面对,乐家后院的生活,我已经是看透了,若是今后跟着师兄,也要过那样的日子,不如就这样一直两情相悦到不能相悦为止吧。
“瑶儿自然是恭喜师兄”这是句违心话,从前我也是不会委屈自己说不喜欢的话,想来是因为那时候并未懂事吧。
师兄眉间不自然皱起,愣了半响,幽深的眼眸像是在质问看地我有些心慌,那神情就如本是万里晴空的好天气,骤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将要一场席天卷地的暴风雨以此表露着他的不快。
我知道师兄的性子,定是像哥哥一样,养尊处优从未有人敢处逆他的意思,即便是喜欢的人,也要乖乖听话,若是不受其控制,会受到不听话的惩罚,虽然夜筠说,师兄很在乎我,为了我也在改变着,但是再重要的位置,始终会被取代的,我或许只是给他带来不一样感受的女子,若是再出现一个我,兴许师兄对他也会这样。
爹爹对新来的姨娘是会宠上好一阵子,再寻她人,悲情难受之余,又回到了从前那个淡漠的自己“瑶儿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他若不负我,此生定不相负”
师兄定是没想到因几句行嫁之礼,我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依然记得那日他的表情,瞳孔抽缩却幽深如潭,眸底透着一丝寒意,紧紧着我,脸上线条无比冷硬,一身冷冽之气扑面而来,竟让我有了丝畏惧。
但那是我的底线,唯一自己想要坚持的信念,我并不是在向师兄宣告自己的誓言,而是在提醒自己莫要软弱,莫要妥协,于是不知哪来的勇气,迎着她的目光没有退缩避闪。
那日之后,我与师兄都未在提及此事,但是这件事都在彼此心里留下了痕迹,我依旧在坚持我的,师兄怎么想,或许是我在逃避,这时候我真的不想知道。
也许以后有一天他会为我潜散所有妾室,但若是生在大梁,定是不会终生只娶我一人,并不是我不信他,而是身在其位,必然要做的事。
一路上我也细细与婧儿交代了婚前要行之事,婚礼上所行之礼,至于洞房,这事师兄只是与我说了一切交给喜娘,其余并未多讲。
一日行路,傍晚便到了丰城,兴许是临冬,城外皆是荒地,丰城的地形也实在叫我好奇,城外数十里皆是田地,道路纵横交错城门却只有一个,通往城里的路也着实好找,田地之间的道路并未种植过多树木,在主道两边,倒是有一排紧密的梧桐,此时正值叶落季节,路上铺上了厚厚一层落叶,马车路过沙沙作响,我掀开车帘看向远处,夕阳的最后一道阳光,穿过树林,闪着微弱点点星光,远处城里应是到了晚饭时候,丰城上空升起了一缕缕青烟,汇聚成薄薄的雾霭,这雾色将整个城都染上了一层朦胧的迷幻。
马车缓缓驶入城里,由于我们一行人马车箱子居多,入门之时还受了一番盘查,听闻是易庄人,便恭敬地送我们入内。
易庄自然就是易伯伯的庄子,除了碧凤山庄,易庄在丰城竟然也有如此厚重的分量,我着实是小看了易家的实力。
这丰城之内与城外的宽广辽阔实在是反差极大,城内的街道除了入城门的那条道之外,其余的街道皆只能勉强通过一辆马车,其余小巷根本不能说成是巷子,只能容一人通过,城里的房屋布局也只能说十分紧凑,我自小是去过一次京城,那里可谓说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天子脚下的街道,可谓是本城繁华半城仙,到处都是客楼酒家,声声叫卖,好不热闹。
丰城又不是天子脚下,且在现今旱灾之后,人又少了很多苛捐杂税也不如从前那般严重,丰城之外分明就中了数十里的田地,好似把整个丰城的居民都包裹在里面,街道上除了几家酒楼,其余皆是准备打样回家,所以我们此时进城行路之艰难,一路上都在被围观之中挪到了易庄。
再看易庄的大门,眼前豁然开朗,觉着终于恢复寻常的视野,我也终于明白为何易庄在丰城也有这么终于的地位,果真是从大门就能看的出来,正红朱漆大门,上端悬着一块黑色金子的牌匾,易庄两个子龙凤飞舞地显在上面。
在这人挤人的地方,易庄的大门像是就足够一家人居住,管家亲自带着我入住在西厢房,若是说这易庄到底有多大,真是比不上碧凤山庄的一半,但是在丰城这个地方,应该算是最大的庄子了吧。
路上我问过管家,丰城为何是如此特俗布局,管家回我说是当年建城的时候,有路过的道长给指点,说是若不这样建,整座丰城人,都会死于非命,如今丰城数百年了,人们安稳地生活着,便也就习惯了。
由于要安置的人太多,管家也只是挑了大概,里面还有许多令人揣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