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玢
在瓷窑中待到快正午时分,兴奋的唐远才想起来应该回家去向妻子报喜,同时也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将瓷碗细细的包裹起来揣在怀里,唐远此刻竟有些像得手后的梁上君子,一路上兴奋却又惴惴不安的双手捂住怀里,向家中飞快地走去,生怕怀里的东西有个闪失。
一路上遇到相识的熟人竟也忘了去打招呼,倒闹的那些熟人有些模不着头脑,好在镇上的居民大多认识唐远,不然还真保不准报官将这形迹可疑的唐远给抓起来。
“柔娘,快来!给你看一样东西!”唐远一回家便兴冲冲的跑去找妻子,连妻子的乳名都叫了出来。
“又烧出来什么好东西了?”望着像孩子般冒失的闯进屋里来的丈夫,唐氏无奈的摇了摇头,别看唐远平时挺稳重的一个人,但只要是每次烧制出新的瓷器时,就会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孩子一样兴奋。
每当此时,唐氏自然也会迁就他,和丈夫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快乐。
“你看!”唐远宝贝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一层一层小心翼翼的打开,献宝似的递给妻子。
唐氏接过一看,竟是一个洁白如玉的小碗!
“哇!好漂亮的玉碗啊!”唐氏夸张的叫了出来,甚至以手捂嘴。
唐氏自然知道丈夫拿出来的不是玉碗,也只能是瓷器才能让丈夫如此兴奋,只是多年的夫妻早已是配合默契,唐氏知道此时的丈夫需要自己的赞赏。
“嘿嘿,错了!这不是玉碗!”唐远也很享受妻子惊讶和崇拜的眼神。
“不是玉碗,那是什么啊?”唐氏接着表演道。
“你猜猜!”唐远一脸得意的说道。
“嗯……猜不出来,远哥,你快说吧!”唐氏一本正经,满脸疑惑的说道。
“嘿嘿,当然是瓷器了!”看着妻子疑惑的眼神,唐远更加得意了。
“哇!原来是瓷器啊!要是远哥不说的话,我还以为是玉器呢!”唐氏一脸释然的说道。
不得不说,唐氏表演法则果然霸气!把咱们唐大爷哄的是更加的兴奋。夫妻两个便是用着彼此之间如此的默契来维持着多年的生活,平平淡淡却又乐趣无穷。
“爹,娘是什么东西这么有趣啊?大白天的秀恩爱也不知道关门,嘿嘿。”屋子外面忽然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
“死丫头!连你爹娘都编排上了是吧!”唐氏一听女儿挪揄的声音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娘,怕什么,都是一家人,我嘴巴很严的!不会出去乱说,放心吧!”唐雪玢一本正经的对着第六十四章玢
母亲保证道。
“你看看!都是你这个当爹的惯坏了!都长成野丫头了,这以后还有谁敢要啊!”唐氏拉着丈夫的手臂,抱怨道。
“你惯的也不比我少吧?”唐远心里嘀咕道,当然这话他是不敢说的,嘴里还不忘给女儿辩解道:“女儿嘛!就是得惯着点养!”
“还是爹爹对女儿最好!”唐雪玢拉着父亲的另一只手,把头埋进父亲怀里,撒娇道。
“是啊!你爹对你可好了!今天都给你提亲去了!”唐氏忽然间起了调侃女儿的心思。
“什么?娘,你说什么?”果然,听到这个惊人消息后,唐雪玢立马就从爹爹怀里抬起头来,一双大眼直勾勾的盯着母亲,随即又直视着父亲。
唐远被女儿的眼神看的有些发毛,揉了揉鼻头,支支吾吾的说道:“这个……”
“说吧,反正今天都去了,还能瞒多久啊!”唐氏推了推丈夫,示意丈夫对女儿坦白。
“这个嘛……爹爹今天的确是去了,可是……”唐远依旧结结巴巴。
“娘……我是不是你捡回来的啊?您怎么老想着把我嫁人呢!”唐雪玢听见父亲确认后,声音都带着哭腔了。
“瞎说什么呢,你当然是你娘亲生的了!这个爹爹可以作证!”唐远认真的说道。
唐氏依旧笑眯眯的,只是放在唐远背后的手用力的在唐远腰部狠狠的拧了一把。这下连肖焱都可以确定了,母女两个打人的时候那个表情完全就是如出一辙嘛。
“这个……其实吧,今天我去肖兄弟家里……”眼见屋里的火气值蹭蹭的往上冒,决定还是赶紧把实话说出来,毕竟腰间真的很痛啊!
“什么!爹,你居然去向肖叔叔提亲?那岂不是说小焱子……”唐雪玢听到这里更加惊呆了。
“其实,也没有啦!爹爹还没来得及说,就被吴伯拉到瓷窑去了……”唐远终于还是把实话说出来了。
“什么?”这回叫出声来的是唐氏,母女两个果然很像!唐氏自然清楚,哪里是什么被拉着,一定是丈夫拉着吴伯跑的!自己这个丈夫一定是在中途听到瓷器烧好的消息,立马什么事都忘了,直接就跑了!所以,后果就是,唐远腰部又遭受了一次更加猛烈的重击。
“哦……”听见爹爹的话,唐雪玢松了一口气,心里有些奇怪的感觉,但也说不上是失落。就和唐雪玢从来就分不清她和肖焱之间是姐弟之间的关心还是男女之间的爱慕一样,此时少女的心也依旧迷茫着。
“小玢,快来看,这是爹爹新烧出来的瓷器!”第六十四章玢
唐远眼见母女二人的样子,连忙转移话题。
“哦……哇!好漂亮的玉碗啊!”母女二人再一次显现出惊人的相似。
“什么玉碗啊!分明是泥巴烧出来的!”这一回母亲看来是生气了,直接拆穿了父亲的把戏。
“嘿嘿,柔娘,你……别生气嘛!”唐远对着妻子哄道。
“让你办点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好,就知道烧你的瓷器!”唐氏气呼呼的说道。
“这个……”唐远见妻子还在生气,忙给女儿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刚才爹爹帮了你,你总得出力哄哄你妈吧,不然今天咱爷俩还要不要过了。
聪明的雪玢一下就明白了老爹的心思,忙用嗲嗲的声音对着母亲说道:“娘,你快来看嘛,爹爹做的瓷器多好看啊!到时让爹爹再给娘你做一个坠子挂着,娘你说好不好?”
“谁要他的坠子了。”果然,还是女儿最了解母亲的心思,唐氏虽然嘴里依旧不肯松口,态度上还是缓了不少。
“嘿嘿”唐雪玢也跟着傻笑,同时还用眼角瞥了一下父亲,意思是“看!还是我厉害吧!”
唐远也对女儿竖起了大拇指,表扬女儿的作为。
“对!等爹爹明天就去瓷窑给小玢还有柔娘你一人做一套首饰,虽是瓷器,却远胜玉器。”唐远连忙许诺道。看来古今的男人但凡惹恼了妻子,哄老婆的手段都是一样的。
“那是!爹爹做的瓷器那可是天底下独一份的。”女儿也在边上帮腔道。
在父女俩的努力下,唐氏的气终于消了,可也不忘再次叮嘱唐远下次再去肖家问问。唐远自然满口答应,也不顾女儿频频使来的眼色。
“远哥,这瓷器可有名号?”唐氏手里把玩着如玉的瓷碗,对着丈夫问道。
“嗯……这瓷器是我将青瓷和白瓷结合在一起制出来的,所以便叫做青白瓷。”唐远说道。
“青白瓷,这名字不好,太普通了!”唐氏摇了摇头说道。
“那就请夫人给取一个吧!你也知道,为夫我书读的不多。”唐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看……不如就便宜这个丫头好了!用她的名字来命名吧!”唐氏想了想,用手指着女儿说道。
“夫人的意思是……叫做玢瓷?”唐远想了想,又拍了拍手赞道:“秒!秒啊!玢本玉名,世间却无此玉,这青白瓷似玉非玉,用此命名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不只呢!这两样东西还都是你的作品呢!”唐氏瞅了一眼女儿对丈夫说道,看来女儿的那句话对她伤害不小啊!第六十四章玢
到现在还不忘强调一遍。
“娘……”聪明的少女自然明白母亲的意思,撒娇道。
“死丫头!”母亲拉过女儿的手,将瓷碗递了过去。
“玢瓷……”唐雪玢抚模着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瓷器,仿佛有一种抚模姐妹的感觉。
……
接下来的十几天,唐远一直在自家的瓷窑里忙碌着,新的瓷器虽然做好了,但一些后续的扫尾的工作还需要他来忙碌,再者他还需要为自家的妻女烧制一些礼物,这是身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职责。
另外下个月中秋便是女儿十七岁生辰了,做父亲的也得为女儿准备一份像样的礼物。而唐雪玢见父亲正在忙碌忘了去肖家提自己的事自然也是轻松了不少,少女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比较迷糊,她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
只是,命运总是喜欢和善良的人们开一些玩笑,对于少女来说,她真的可能没有太多时间了……
忙碌的唐远并没有注意到,正在为自己的大事而迷糊的唐雪玢也没有注意到,一场风暴正在从平静的小镇的西南方数百里处酝酿,要不了多少时间便会席卷这个美丽的小镇,给他们家平静的生活带来巨变……惨烈的剧变!第六十五章玉分(一)
昌南镇西南,数百里外的豫章城内,城北边的一座靠近太守别苑的大宅子里,此时正有一个四旬的中年男人正在愁苦着。
男人姓段名璋字志辉,乃是豫章郡的长史,从五品上的封疆大吏,是除了太守和别驾之外豫章郡内的第三号人物。
豫章郡本就是上郡,比周边的几个郡都要高上一级,加上又是整个江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太守王冼更是兼着江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为整个江南西道的军政一把手,所以豫章郡的属官们虽然级别和其他上郡一样,但是地位无形中却要高出那么一截。
唐时地方官制,改前朝的州为郡,只是天宝年间又被玄宗罢州设郡,地方一把手的称呼也由刺史复为太守。太守身为一郡长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任毕还朝,而且一般都不是本土人士,这也是郡县制的一大优点,能够有效地遏制地方宗族实力。
同时为了防止太守们像汉代一样最终演变为实权割据,又在太守之下设立了“别驾”、“长史”、“司马”三职分掌监察军政,这三人“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年终还要轮流入京,向中央政府汇报一年以来本地的政务、户口和赋役情况。
段璋的烦恼便来自于去年入京汇报时从好友那里得来的一则秘闻,虽是秘闻,可是好友身处中枢要职,得来的消息自然不是那种在街头巷尾市井之徒间传扬的货色。
为了应对这件事,段璋不惜花费重大代价从豫章司马手上换来今年再次进京的名额,可是此次进京所要准备的东西却让段璋伤透了脑筋。
这一次段璋进京主要便是为了去见一个贵人,只要能让贵人满意,自己以后青云直上那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但是身为贵人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没见过呢,这豫章城虽说也是大城,可是连扬州城都比不上,更别提长安和洛阳了,自己身在此处又能找出什么贵人没见过的好东西来呢?
眼看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需要的珍宝却依旧没有着落,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吗?
不!绝不!段璋绝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儿时家中贫困,每天都只能吃个半饱却依然手捧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几本残书,饥饿使得头脑愈加的混沌,段璋每天都要花费极大的功夫才能将书中的文字记住。
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使君的推荐,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完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华丽转身。接下来便是长达十余年宦海沉浮,费尽心机才爬到今日这般地位。
可是官越往上当越难,朝堂上的第六十五章玉分(一)
昌南镇西南,数百里外的豫章城内,城北边的一座靠近太守别苑的大宅子里,此时正有一个四旬的中年男人正在愁苦着。
男人姓段名璋字志辉,乃是豫章郡的长史,从五品上的封疆大吏,是除了太守和别驾之外豫章郡内的第三号人物。
豫章郡本就是上郡,比周边的几个郡都要高上一级,加上又是整个江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太守王冼更是兼着江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为整个江南西道的军政一把手,所以豫章郡的属官们虽然级别和其他上郡一样,但是地位无形中却要高出那么一截。
唐时地方官制,改前朝的州为郡,只是天宝年间又被玄宗罢州设郡,地方一把手的称呼也由刺史复为太守。太守身为一郡长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任毕还朝,而且一般都不是本土人士,这也是郡县制的一大优点,能够有效地遏制地方宗族实力。
同时为了防止太守们像汉代一样最终演变为实权割据,又在太守之下设立了“别驾”、“长史”、“司马”三职分掌监察军政,这三人“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年终还要轮流入京,向中央政府汇报一年以来本地的政务、户口和赋役情况。
段璋的烦恼便来自于去年入京汇报时从好友那里得来的一则秘闻,虽是秘闻,可是好友身处中枢要职,得来的消息自然不是那种在街头巷尾市井之徒间传扬的货色。
为了应对这件事,段璋不惜花费重大代价从豫章司马手上换来今年再次进京的名额,可是此次进京所要准备的东西却让段璋伤透了脑筋。
这一次段璋进京主要便是为了去见一个贵人,只要能让贵人满意,自己以后青云直上那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但是身为贵人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没见过呢,这豫章城虽说也是大城,可是连扬州城都比不上,更别提长安和洛阳了,自己身在此处又能找出什么贵人没见过的好东西来呢?
眼看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需要的珍宝却依旧没有着落,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吗?
不!绝不!段璋绝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儿时家中贫困,每天都只能吃个半饱却依然手捧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几本残书,饥饿使得头脑愈加的混沌,段璋每天都要花费极大的功夫才能将书中的文字记住。
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使君的推荐,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完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华丽转身。接下来便是长达十余年宦海沉浮,费尽心机才爬到今日这般地位。
可是官越往上当越难,朝堂上的第六十五章玉分(一)
昌南镇西南,数百里外的豫章城内,城北边的一座靠近太守别苑的大宅子里,此时正有一个四旬的中年男人正在愁苦着。
男人姓段名璋字志辉,乃是豫章郡的长史,从五品上的封疆大吏,是除了太守和别驾之外豫章郡内的第三号人物。
豫章郡本就是上郡,比周边的几个郡都要高上一级,加上又是整个江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太守王冼更是兼着江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为整个江南西道的军政一把手,所以豫章郡的属官们虽然级别和其他上郡一样,但是地位无形中却要高出那么一截。
唐时地方官制,改前朝的州为郡,只是天宝年间又被玄宗罢州设郡,地方一把手的称呼也由刺史复为太守。太守身为一郡长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任毕还朝,而且一般都不是本土人士,这也是郡县制的一大优点,能够有效地遏制地方宗族实力。
同时为了防止太守们像汉代一样最终演变为实权割据,又在太守之下设立了“别驾”、“长史”、“司马”三职分掌监察军政,这三人“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年终还要轮流入京,向中央政府汇报一年以来本地的政务、户口和赋役情况。
段璋的烦恼便来自于去年入京汇报时从好友那里得来的一则秘闻,虽是秘闻,可是好友身处中枢要职,得来的消息自然不是那种在街头巷尾市井之徒间传扬的货色。
为了应对这件事,段璋不惜花费重大代价从豫章司马手上换来今年再次进京的名额,可是此次进京所要准备的东西却让段璋伤透了脑筋。
这一次段璋进京主要便是为了去见一个贵人,只要能让贵人满意,自己以后青云直上那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但是身为贵人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没见过呢,这豫章城虽说也是大城,可是连扬州城都比不上,更别提长安和洛阳了,自己身在此处又能找出什么贵人没见过的好东西来呢?
眼看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需要的珍宝却依旧没有着落,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吗?
不!绝不!段璋绝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儿时家中贫困,每天都只能吃个半饱却依然手捧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几本残书,饥饿使得头脑愈加的混沌,段璋每天都要花费极大的功夫才能将书中的文字记住。
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使君的推荐,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完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华丽转身。接下来便是长达十余年宦海沉浮,费尽心机才爬到今日这般地位。
可是官越往上当越难,朝堂上的第六十五章玉分(一)
昌南镇西南,数百里外的豫章城内,城北边的一座靠近太守别苑的大宅子里,此时正有一个四旬的中年男人正在愁苦着。
男人姓段名璋字志辉,乃是豫章郡的长史,从五品上的封疆大吏,是除了太守和别驾之外豫章郡内的第三号人物。
豫章郡本就是上郡,比周边的几个郡都要高上一级,加上又是整个江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太守王冼更是兼着江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为整个江南西道的军政一把手,所以豫章郡的属官们虽然级别和其他上郡一样,但是地位无形中却要高出那么一截。
唐时地方官制,改前朝的州为郡,只是天宝年间又被玄宗罢州设郡,地方一把手的称呼也由刺史复为太守。太守身为一郡长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任毕还朝,而且一般都不是本土人士,这也是郡县制的一大优点,能够有效地遏制地方宗族实力。
同时为了防止太守们像汉代一样最终演变为实权割据,又在太守之下设立了“别驾”、“长史”、“司马”三职分掌监察军政,这三人“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年终还要轮流入京,向中央政府汇报一年以来本地的政务、户口和赋役情况。
段璋的烦恼便来自于去年入京汇报时从好友那里得来的一则秘闻,虽是秘闻,可是好友身处中枢要职,得来的消息自然不是那种在街头巷尾市井之徒间传扬的货色。
为了应对这件事,段璋不惜花费重大代价从豫章司马手上换来今年再次进京的名额,可是此次进京所要准备的东西却让段璋伤透了脑筋。
这一次段璋进京主要便是为了去见一个贵人,只要能让贵人满意,自己以后青云直上那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但是身为贵人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没见过呢,这豫章城虽说也是大城,可是连扬州城都比不上,更别提长安和洛阳了,自己身在此处又能找出什么贵人没见过的好东西来呢?
眼看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需要的珍宝却依旧没有着落,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吗?
不!绝不!段璋绝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儿时家中贫困,每天都只能吃个半饱却依然手捧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几本残书,饥饿使得头脑愈加的混沌,段璋每天都要花费极大的功夫才能将书中的文字记住。
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使君的推荐,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完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华丽转身。接下来便是长达十余年宦海沉浮,费尽心机才爬到今日这般地位。
可是官越往上当越难,朝堂上的第六十五章玉分(一)
昌南镇西南,数百里外的豫章城内,城北边的一座靠近太守别苑的大宅子里,此时正有一个四旬的中年男人正在愁苦着。
男人姓段名璋字志辉,乃是豫章郡的长史,从五品上的封疆大吏,是除了太守和别驾之外豫章郡内的第三号人物。
豫章郡本就是上郡,比周边的几个郡都要高上一级,加上又是整个江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太守王冼更是兼着江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为整个江南西道的军政一把手,所以豫章郡的属官们虽然级别和其他上郡一样,但是地位无形中却要高出那么一截。
唐时地方官制,改前朝的州为郡,只是天宝年间又被玄宗罢州设郡,地方一把手的称呼也由刺史复为太守。太守身为一郡长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任毕还朝,而且一般都不是本土人士,这也是郡县制的一大优点,能够有效地遏制地方宗族实力。
同时为了防止太守们像汉代一样最终演变为实权割据,又在太守之下设立了“别驾”、“长史”、“司马”三职分掌监察军政,这三人“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年终还要轮流入京,向中央政府汇报一年以来本地的政务、户口和赋役情况。
段璋的烦恼便来自于去年入京汇报时从好友那里得来的一则秘闻,虽是秘闻,可是好友身处中枢要职,得来的消息自然不是那种在街头巷尾市井之徒间传扬的货色。
为了应对这件事,段璋不惜花费重大代价从豫章司马手上换来今年再次进京的名额,可是此次进京所要准备的东西却让段璋伤透了脑筋。
这一次段璋进京主要便是为了去见一个贵人,只要能让贵人满意,自己以后青云直上那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但是身为贵人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没见过呢,这豫章城虽说也是大城,可是连扬州城都比不上,更别提长安和洛阳了,自己身在此处又能找出什么贵人没见过的好东西来呢?
眼看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需要的珍宝却依旧没有着落,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吗?
不!绝不!段璋绝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儿时家中贫困,每天都只能吃个半饱却依然手捧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几本残书,饥饿使得头脑愈加的混沌,段璋每天都要花费极大的功夫才能将书中的文字记住。
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使君的推荐,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完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华丽转身。接下来便是长达十余年宦海沉浮,费尽心机才爬到今日这般地位。
可是官越往上当越难,朝堂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