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一听这消息,当时就都哭了起来,都是即高兴又难过,李氏安排了柳立华去吃饭洗澡,听说女儿在别人家没有衣服穿,坐在炕上照着飘絮的衣服大小,给即将回来的儿女做衣服,要连夜赶出来,明天好让柳立华带过去,柳月儿和飘絮也在帮着做,知道自己的双胞胎妹妹要回来,飘絮比姐姐妹妹都更加的激动些,她赶紧的去找了一套自己还没有穿的新里衣里裤、新罩衣,还有李氏昨天才帮她做好的新棉鞋,母女几个边做事,边抹着眼泪。
柳立华把自己收拾好之后,也坐在边上看着这母女几个在忙碌,烟翠和宝生乖乖的坐在他旁边,烟翠把一个点心盒子拿给柳立华说:“爹,你把这个点心带着,给姐姐回来时在路上吃。”
“乖啊,等姐姐回来再吃啊,爹明天骑马不好拿。”柳立华觉得心里暖暖的。
“爹,你明天还是赶着马车去吧,到时候回来妹妹也好坐在车厢里,要不跟着你骑在马上,怕她受不了风吹,别生病了。”柳月儿觉得这里才阴历十月的天,比在现代时的十二月还冷,她现在出门都穿棉衣棉裤了,这时的天气还没有全球变暖,冬天冷啊。
“是啊,孩子她爹,赶马车去,大人小孩都轻松些,你和奎子也可以轮换着一个人赶车,一个人也可以在车里休息,明天我拿一床被子和褥子放车上。”李氏也说道。
“也成,你还得给我带上些干粮,上回你做的馒头和香肠咸菜大伙都爱吃,都说比在路上打尖时的茶寮里的饼子还要好吃些。”柳立华又说道。
“成啊,我明天一早保准给你弄好。”李氏点点头,“你明天带多少银子出门?”
“家里除了那个金元宝还有多少银子?”柳立华想了想问道。
“昨天付了油布钱和砖头的钱,大丫头又去镇上买了些粮食和两头小猪仔回来,还有些油盐酱醋的,七七八八这几天花了三十来两银子,现在就还有五十二三两银子了。”李氏细细的把这两天家里的开销汇报了一遍,报出剩下的银子的总数。
“孩子她娘,我想闺女找到了,我再去找找我妹妹小芸,当时她们两个是被同一伙人买走了,应该是能打听到的。”柳立华想了一下说道。
“是啊,要是能找到妹妹就一块都给带回来,光带这点银子怕是不够吧。”李氏想了一下说道。
“爹,你把那个金元宝给带上,明天到镇上的钱庄换成一个十两的金元宝和一百两银子,万一找到姑姑要花钱的话也方便,穷家富路,多带些钱好些。”柳月儿说道。
“是啊,孩子爹,你把金子带上。”李氏也说道。
“那行,你把金子拿给我,我这身上还有六七两银子,都放家里。”柳立华从怀里掏出一个五两的银锭和一点散碎银子。
李氏把五两的银子给收起了,把散碎的银子有还给柳立华,“出门在外身上准备些散钱好,轻易不要把身上的钱财露出来,现在世道又乱。”李氏说着起身进到睡房里面,好一会才把那个金元宝拿出来,又让柳立华把棉衣月兑下来,在衣服里面缝了两个袋子好放钱。
第二天一早,李氏还在往车上拿棉被和衣服包,韩奎就骑着马过来了,没有想到柳顺子也来了,昨天也没有听他提过要一起去,他说他家没有马,就不好说要一块去,想起柳立华有两匹马,所以他也跟着去。
柳立华一听顺子也要去,很高兴,套上自己的暗红色大马,又把韩奎的马也套在车上,他们也觉得赶马车去也不错,毕竟这里到陆阳县也就是一百多里地,就是赶车下午也能到得了青塘镇了。
柳月儿用一个装点心的盒子装了满满一盒刚蒸好的馒头,有十几二十个,又用一个点心盒子装了三碗菜,有咸菜、蒸香肠、炒鸡蛋,用一块布包着,又拿车上的被子给捂着,等他们中午吃的时候应该还是热的,又拿了个壶装了水放车上,母女几个眼巴巴的看着马车离去,这一天一家人就在期待和盼望中度过。
第二天那些约好来砌火墙的人都来了,一共有十个人,柳立贵也来帮忙了,他听说柳立华去找妹妹和侄女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修火墙也不是太有技术含量的活,虽然柳立华不在家,柳月儿和李氏,在柳立贵的帮寸下,便安排着人开工了,一共在后院要修八道火墙和五个靠在围墙上的壁炉,当天就修好了所以的壁炉和两道火墙,这些人中午饭是在柳月儿家里吃的,工钱还是三十文一天,柳月儿想着反正发一个馒头也是做饭,现在自己家也搬过来了,就索性管中饭算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李氏用食盒装了几个馒头和一碗炖猪肚一碗小米粥,让柳立贵送回家给周氏吃。
柳立贵觉得心里是万般滋味都有,前两天柳月儿就送了自己不少的东西,本来是不好意思再拿吃的回去的,可是他娘昨天把来伺候自己媳妇坐月子的丈母娘给气跑了,他今天不在家,怕自己娘不会给媳妇弄吃的,还是端回家去了,果然他老娘就只丢了两个杂粮饼和一个咸菜疙瘩放床边,就不管了,柳立贵赶紧拿带回来吃的给媳妇,周氏只是有些眼红的低头吃着东西,也没有多说什么,小闺女在床上睡的很香。
晚上的时候,柳立华并没有回来,李氏带着几个孩子关好院门,坐在炕上做衣服鞋子,柳月儿在纳鞋底,飘絮在做鞋面,李氏手里缝着衣服,宝生和烟翠一直在嘀嘀咕咕的问爹爹和姐姐怎么还不回来。
第三天,所有的火墙都修好了,那些毛竹也搭好在火墙顶上了,晚上柳立华还是没有回来,韩奎的媳妇也来问了一遍怎么没有回,一家人晚上坐在灯下猜测是不是有小姑的线索了,都期待柳立华早点回来,又期盼他晚点回来,晚些回来就说明找到了小姑了。
第四天木匠来把三个大棚的门都做好了,请的村里的妇人也把那些油布都剪成合适的长度,缝成了合适的宽度,柳立华他们依然没有回来,柳月儿和李氏都有些不淡定了,不管说什么,都要扯到柳立华他们几个的身上,韩奎的媳妇也是在帮忙缝油布时,不停的唠叨着韩奎几个怎么还不回。
第五天,缝好的油布在被装到了顶棚上,又把用针线缝合的地方都刷了一层桐油,整个暖棚是弄好了,就等墙干一两天,就可以试着烧火了,晚上柳立华还是没有回来。
“你爹怎么还不回来,这暖棚都已经弄好了,好些种子都发芽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种了,这地还要翻耕一遍才行,做肥料的草木灰倒还是有这么多。”李氏和儿女唠叨着。
第六天李氏带着女儿把暖棚里地慢慢的翻耕着,直到第十天母女几个把地都翻耕完了,把火墙都烧了起来,好些蔬菜的种子也都撒到了施了草木灰的地里,很多菜的苗也长得和好,柳立华还是不见回来,这两天李氏和柳月儿都闭口不提这事,只有宝生和烟翠有时问一下爹爹姐姐怎么还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