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宋开顺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再次回到重案预审室,坐在预审椅上时,他对于心远笑了笑,既像是媚笑,又像是苦笑。
既然已经打开了突破口,于心远就不必再绕弯子了,单刀直入,开始了讯问。国庆打开预审记录本,飞快地记录着:
问:“姓名?”
答:“宋开顺。”
问:“曾用名!”
答:“哦~宋振涛吧。”似乎是记忆中很远的一个名字。
问:“职业?”
答:“雷江县委招待所所长。”
问:“工作经历?”
答:“哦,当过医药公司采购员,卫生局革委会副主任,糖业烟酒公司革委会主任、县革委会副主任。”
问:“以前呢,解放前。”
答:“做过日本雷江宣抚班特勤班班长。”
问:“知道为何到这里来吗!”
答:“知道!太知道了!很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几十年来,天天担惊受怕,唯恐自己的真实面目被人识破,每天在焦虑、惶惑和伪装中度过,简直生不如死;这天真的来到了,我反而觉得踏实多了,不需要伪装、不需要躲藏、不需要做什么都谨小慎微,可以坦然的面对真实自我。”
问:“那你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答:“于队长,我能先问你一个问题吗?”
问:“可以。”
答:“你是怎么知道我真实身份的?”
国庆和建军也精神一振,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
2于心远微微一笑:“五分案情推测和五分心理测试。”
宋开顺问道:“能具体说说吗?”
于心远回答道:“当然可以。我会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宋开顺笑道:“能给我一支烟吗,我愿闻其详!”
于心远示意建军过去给宋开顺点上一支烟,然后说:“我勘察过多次山田次郎死亡的案发现场,对那里的一切我记忆深刻,如历历在目:桌子上的两只酒杯,残存的半杯清酒,日本带过来的瓶装清酒,开着的窗户,飘拂的窗帘~还有,旁边的烟灰缸里有残余烟蒂、烟灰。而你一开始却说你进门以后,什么都没发现,我就断定你在撒谎~”
“哦?!”
“你是招待所所长,自然不会不知道招待所服务流程吧?”于心远拿起了桌子上一本油印的小册子。
“当然知道。这小册子就是我主编的。”
于心远继续说:“小册子里写得很明确:客户不在房间时,发现窗户打开要及时关闭;烟灰缸有烟灰,要及时更换或清洗。既然你进门发现这一切,出于职业习惯,你怎么可能不闻不问?”
“也许是我走后出现这些情况的呢?”
“这就出现了重大疏漏,你拿走了打火机,山田次郎该如何抽烟?”
宋开顺辩解道:“他可以找服务员要火柴呀!”
于心远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这个打火机是山田次郎皇族身份的象征,只要找不到,他肯定要报案。而且,我们多次询问服务员,当天山田次郎根本就没出门!也就是说,你进他房间时,山田次郎就在房内!”
宋开顺疑惑说:“只凭这一点,你就能怀疑我是‘鼹鼠’?这里面运气成分也太大了一点吧?”
于心远说:“当然不是!你应该不会忘记桌子上两个酒杯吗?山田次郎第一次来雷江,他会与谁一起喝酒?会与谁一起在自己卧室喝酒?”
宋开顺不解地说:“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于心远说道:“我们为此专门询问过山田次郎的秘书大岛美智子,据她回忆,能和山田次郎在他客房平起平坐喝酒的,一定是他的私密朋友!
请注意,大岛美智子用了‘平起平坐’、‘私密’这样两个词汇,我唯恐翻译出错,反复确认,得到多次肯定。这就说明:山田次郎在雷江有熟人,而且,这个熟人和他关系不浅!
他刚来雷江没几天,不可能马上就能结交密友。那么,根据山田次郎抗战期间在雷江当过日军警备大队长的事实,我推断,这个熟人肯定是在雷江被鬼子占领时期结识的。1946年以后,中国大陆所有日侨都被遣返回日本,那么,他结识的这个人,极有可能是为鬼子服务的中国人,也就是俗称的‘汉奸’!而且,此人年纪应该在50以上。”
宋开顺争辩说:“于队长,你推断得丝丝入扣,我心服口服!但即使这样,你也不能证实那晚和山田次郎一起喝酒的一定就是我!”
于心远接着说:“因为山田次郎来雷江时间不长、知情人很少,主要知情者是参加欢迎晚宴的市、县领导和服务员。对当天参加晚宴的市、县领导,专案组都一一做了排查,他们与山田次郎都只有一面之缘,没有交集;
而晚宴服务员年纪都在二十岁上下,不可能是山田的旧识。但我恰恰有了一个疏忽,就是忘了你——雷江县委招待所所长!直到那天在工地思侠和我提起你时,说你现任雷江县委招待所所长时,我才突然觉得你与案情有太多的结合点,这样,你就进入了我的视线中。”
“即使是在一起喝酒,那我连杀人凶手还很远吧?”宋开顺依然不甘心。
“房间里没有明显搏斗痕迹,没有听到呼救声和打斗声,也没有外来作案的印记,只能说明,这是熟人作案!那么,与山田次郎一起喝酒的那个人,就有最大嫌疑,这个人就是你!”
宋开顺依然满月复狐疑:“那最多你也只能是怀疑我杀了山田次郎,你怎么会凭空将我和‘鼹鼠’联想在一起?”
于心远轻轻敲击着桌子:“我找‘鼹鼠’找了20多年。从我进入公安队伍以来,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鼹鼠’就始终是我心头一个难解的结。我也曾经一次次怀疑‘鼹鼠’是鬼子故弄玄虚的人物,但我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山田次郎之死,使我坚信,他来雷江如果要和谁私密会面,肯定就是和‘鼹鼠’,找到‘鼹鼠’就找到凶手,找到凶手同样也就揭开了‘鼹鼠’之谜!”
宋开顺还是一脸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