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儿应了西的三条大律,催着他要说法。西这才说明缘由。
原来他在柳易死而复生的材料中当初为他医治的大夫名叫倪一刀,此人乃杏林怪杰,善开刀医病,尤喜治各路疑难杂症,活人无数。
而按照卷宗上所述的病情,西推算柳易左肋应该有一道刀疤。
青儿跳着脚吵道:“也就是说只要张文远身上没有刀疤,他就是假冒的!”
说完也不等西回话就冲到门口把肖二唤来,说明前因后果,要他去查张文远身上的伤情。
西看着她的急躁样子无可奈何地一笑,补充道:“刀疤在左肋,至少两寸长,一定是旧伤,且极为明显。”
四天后,肖二查得张文远全身上下并无任何疤痕,三人议定暂时按兵不动,多搜集些罪证再一并告发。
这当然是西的主张,按青儿的.+du.意思当时就要告。
西认为柳易现在是李太尉,而李家这位嫡女的合离令李门相当一段时间内颜面尽失,直到三年前嫁得探花郎才挽回些声誉。
现在李家就算得知柳易是假冒的,也只能死保。毕竟这位大姑女乃女乃再出点什么状况,李家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而刀疤这种东西毕竟不算铁证,是随时想有就能有的,至于新旧则不好说。李氏的妹妹李妃、或者李妃所生的八皇子要是在皇上面前撒个娇,伤不是旧的也是旧的!
青儿明白西的顾虑是对的。隆昌国的事只要一沾上权力二字黑白就不论了,也只好暂且忍耐,等时机成熟一并算总账。
青儿出发前请肖二把卷宗还了。居然从始至终未被。
这回青儿仍是跟着汪伦出外办案,上回科考弊案二人处得很是融洽,都很开心又能凑在一起就伴儿。
他们一行只有五人,除汪陆二人外,还有肖二、一名评事和汪伦的小厮。
说来燕门不过十天路程,算是个甜活儿。
青儿到此才不得不承认西的说法,李万坚并没有成心和她作对。她从汪伦嘴里得知六位寺直全部派了下去。中都一个没剩。
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来到燕州,青儿本以为还像上次一样走走过场就好,却不想这次的案子却十分棘手。
此行出使的燕州平县匪患横行。连杀了两名县令,新任黄县令到任半个月时向大理寺呈报公文,希望大理寺派人来此勘察。
可大理寺前阵子倾全力忙着主持隆昌国头号大案——科考弊案,连在外埠办了一半差的寺直都抽调回中都。更不可能再往出派人了。
不想此次等汪陆二人到了这里。才赫然这位黄县令已经失踪了整整四天!
这一下汪伦和青儿傻了眼,马上向大理寺、燕州牧刘权发文书说明此事,青儿也依约给西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
汪伦见事情如此危机自然不敢怠慢,带着青儿火速勘察起来。
这一查之下才另一件可怕的问题,原来失踪的不止是黄县令,还有很多卷宗也随之失踪了!
黄县令生死不明,卷宗又残缺不全,二人这时才嗅出了危险的味道。
汪伦多少有些经验。商议要一起搬出县衙,青儿什么也不模门儿。当然唯命是从。
二人向县丞推说衙门风水不好,连死二名县令,现在黄县令又闹失踪,太过晦气。
以此为借口一行五人从县衙搬出,乔装住进了一间不大起眼的中档客栈。
汪陆二人一边查看县衙里留下来的部分卷宗,一边焦急地等大理寺和燕州牧的消息。
没想到最先等来的却是西的家书,信中要青儿火速搬离县衙,与肖二同屋居住,不得单独行动。
又再三嘱咐青儿万不可涉案过深,一切只听命汪伦行事。
青儿看罢撇了撇嘴,扬着书信向肖二无奈地说:“你说他这么瞎操心有什么用?隔着这么远,就算他想到什么也晚了,真是个不省心的!”
肖二却认真地说:“恕属下多嘴,状元公为了大人的安全要我们同住,虽说是套间,能有这样心胸的男子世间少有,大人应该珍惜!依我看现下黄县令失踪,大人不防也来个失踪,我护你回中都状元公伯父家才是正经。”
青儿却放不下柳易的事,她扮成住到西的伯父家,就连肖二也见不到了,还提什么给云娘报仇?
再说张文远是太尉府的人,这么大的娄子也不能全交给西一人扛着啊!
要为云娘报仇的是她,这个祸也只能她一个人来闯!
她现在只后悔给西写了那么一封信,那天她实在是吓慌了才如实写的,现在想来真是不该。
何必让西大老远地为她揪心?他又是个病殃子!
青儿自此打定主意,此后只报喜不报忧,再也不多写一句危险的话。
正这时,汪伦的小厮有请。
二人一进门,汪伦就兴奋地拿着手中的三页纸展给青儿:“快看我找到了什么!这是黄县令手抄的纸片,好巧不巧夹在那本卷宗里,可能正是这样才得以漏网的。”
青儿拿一看是三张都快磨破了的旧纸,上面满是一列列的人名,有的人名下还划了线。
这是什么东西?
汪伦两眼闪着兴奋地光芒,脸上地神情则半是欢喜、半是忿恨。
他突然欲言又止,不满地看了肖二几眼,又回头向青儿使了个眼色。
肖二见状正要退出去,却被青儿拦下了。她向汪伦笑道:
“肖二是我最信任的人,什么话都不用避他。况且咱们俩现在身处险境,两条性命全赖他一人守着,没什么可回避的。”
汪伦微微愣了下神,随即也不由一笑,继续兴奋地说道:“你还记得被杀的第一任县令剿匪立功,受了朝廷的赏。这件事你不觉得有些古怪吗?”。
青儿深深地点了两下点头,她也早就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劲儿。
王县令当时联合驻军一同剿匪三百余人,可仅仅十几天后,成群的土匪就冲入县衙大肆砍杀报仇。匪首斩下王县令的头颅,高悬于县衙大门之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