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逃兵 第479章 桥头堡之叁

作者 : 小知闲闲

条条大路通罗马——阿拉里克。

如果只是为了向北走,即使过不去石桥,也可以从下游绕行,桥不是只有这一座。但是……这条路是最近的,如果绕行下游,行程至少要增加三四个小时,傍晚抵达绿水铺是不可能的。

对于鬼子大尉而言,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个,他并不缺这三四个小时,重要的是不明不白突然有八路摆在面前,为什么还要绕?出来不就是打八路的么!绕行的选项直接被他抛在脑后,不考虑。

桥头堡一座,轻机枪一挺,猜测步枪三五支,一个机枪组仰仗地利想当英雄,在自认为是精英的鬼子大尉眼里,这只是一道再普通不过的战术题,步兵炮就能解决,可惜,对八路八百年都用不上一回,怎会想到去大北庄还要带那个。迫击炮能不能对桥头堡产生效果难说,估计也砸不动,即使想利用弹幕遮蔽桥头堡的视线也&amp}.{}不行,因为桥头堡面前就是河,扬不起灰土冒不起烟儿,即便上烟幕弹也只能掉河里冒泡,何况……他这次出来根本就没带迫击炮,因为计划里根本用不着,派人返回县城去重新申请也懒得费那时间。

即便如此,他也不觉得为难,精英嘛,怎么可能没有步兵炮就打不下个孤零零的桥头堡?传出去岂不被同僚们笑掉大牙?最简单的招式,他已经对伪军营长命令过了,现在只等着看结果就可以。

他判断,如果是他身后的皇军出马,五分钟就够,治安军的确废物,不过十分钟也应该差不多,最不济再多给他们五分钟,速度慢点,死人多几个无所谓,反正死的又不是皇军,况且只要指挥得当也死不了几个。

伪军营长照着鬼子大尉的安排来执行了,全营七挺轻机枪全部放在碉堡对面,分为三四两组,一组射击停歇换弹夹期间另一组衔接持续火力压制,力求使碉堡里那机枪睁不开眼摆不上来;难点在于桥,地方太窄,兵力再多也摆不开,于是扔骰子选出一个排,作为突击队,在机枪的掩护下匍匐接近桥头,最后一个冲锋过桥,把手榴弹送进碉堡,战斗结束,立功受奖。

……

机枪声骤然喧嚣起来,三四挺轻机枪嘈杂成一大片,碉堡外壁飞土碎沙叮叮当当如落雹,弹雨密度想当可观,不时有流弹飞进了射击孔,打在后方内壁,不时有跳弹迸进观察孔,已经划破了一个战士的头皮。

机枪摆不上去了,胡义不得不临时缩在射击孔下,这阵势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火力压制,伴随冲锋。

一个战士拉动枪栓还准备探上射击孔朝外还击,被胡义一脚踹倒在地:“你着什么急!”

倒地战士咧嘴惊慌道:“他们正往南桥头挪呢!要过来啦!”

胡义抬手一指碉堡后边朝北的射击孔,对蹲在那边的观察哨大声喊:“挑信号!还愣什么,我说挑信号!”

观察哨被连长这一喊,从惊慌中回过神来,连忙抽出刺刀挂上枪口,接着从衣兜里掏出个早已准备好的白色布条系在刺刀上,然后刺刀朝外将步枪伸出了朝北方的射击孔,才重新蹲下来,任那步枪在射击孔上挂着。

碉堡后边,也就是北边,挂着刺刀的步枪探出了射击孔一大截,白色布条在碉堡外随风乱摆。

布条挂出在碉堡北边,南岸的敌人是看不到的,这当然也不是给敌人看的,而是给罗富贵、石成和李响看,表明碉堡目前无力阻敌,各部协助战斗。

胡义不是莽夫,他不会笨到只凭一个碉堡实现意图,该做的布置他全做了。碉堡位于北桥头西侧,他将手下分为四组,两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组,一个步枪组。

机枪组的设立可不是凭空乱摆的,一般情况下,两个机枪组的位置设立要做到最基本的两点,一是关键区域的两挺机枪射界要有重叠,二是射击方向要形成交叉或掩护。

胡义带五个战士为第一机枪组进驻碉堡,如果按照正常套路,另一个机枪组应该放在北桥头向东沿岸五十米开外,侧向封桥。但这个机枪组的压力就大了,临时挖掘的简单工事可不是碉堡,只隔一条河,它会被对岸火力疯狂照顾,还有更大的威胁是掷弹筒迫击炮,除非兵力够,可以不停地给这个机枪位输血填人,否则撑不住多久,何况组长还是罗富贵这个不争气的货呢,他绝对没那个死撑到底的勇气。

鉴于此,胡义头疼了很久,最后不得不把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改了改,第二机枪组不放河岸,以桥头堡为基点,向东北方向画一条一百多米长的斜线,线端就是第二机枪位,临时刨挖出两个机枪射击掩体,交替备用,罗富贵加三个战士的第二机枪组在这。

在桥头堡与第二机枪组形成的这条线中段,临时刨挖出几个简易散兵坑,石成带五个战士的步枪组在此掩蔽着,距离桥头堡五十米,距离第二机枪组也是五十多米,三点一线的中点,既是射击位,也可以在关键时刻朝碉堡边的北桥头扔手榴弹,同时作为预备队向碉堡接近补充或者向反方向的第二机枪组补充支援。

掷弹组是石成带两个战士,胡义没给他定位,只划定了界限区域,范围在碉堡、步兵组和第二机枪组形成的斜线以西,只要不越线界,该在哪里由李响自己决定,相当于自由人,哪里隐蔽哪里方便可以到哪里,只要有掩蔽物不被发现,藏在河岸边都行。

这是一条以桥头堡为重点的斜形防线,看起来很怪,是胡义受‘斜形战术’的启发而临时凑合出来的,迫不得已,因地制宜。

……

在七挺轻机枪的疯狂浪费子弹下,一个排规模的伪军突击队匍匐着接近了南桥头,而后排长一声令下,这支筛子扔出来的突击队立即跳起猪突。

碉堡里的机枪被弹雨压制得响不起来,可是……碉堡东北方向百米多远的地方有机枪响了,真不客气啊,开口就是整整一梭子,连个停顿都没有,不喘气!接着便是七八支步枪连射两排,随后那机枪的第二个弹夹又开始狂放。

筛子突击队……连桥中间都没冲到,眼看着前头两个被弹雨蒙倒,剩下的二话不说趴下就往回爬,不爬不行,桥面上无遮无拦又平又光,真趴不住。进攻宣告失败,幸亏突击队员个个身手不凡,反应机敏行事果决,一个排伤亡了七八个,没遭到灭顶之灾。

一个个的还在劫后庆幸,念着阿弥陀佛活蹦乱跳顽强爬啊爬的,忽然觉得……战场上的枪声不像刚才那般嘈杂了,掏掏耳朵抬起头看,这才发现,负责火力压制碉堡的那些机枪正在一个个的熄火,磕磕巴巴连不上了。

子弹倒是有,弹夹数量可不是无限,装填弹夹的跟不上了,有的枪管已经过热需要更换,这意味着……果然,桥头堡里的机枪再次登场,可这些英勇的突击队员刚爬下了桥面,还来不及爬回安全地带呢。于是,早前发生的一幕再次重演,碉堡里那挺不是人的机枪又开始顺着南边由远到近反向收割,怎一个悲催了得!

……

鬼子大尉的望远镜放下了,他脸上的表情很复杂,像是很不愉快,又像是求索的表情,似乎还带了点兴奋。

短暂沉默了一会儿,他开始用手里的刀鞘在路旁的浮雪上画。画两条线代表一条河,画两条线跨过河代表桥,再画个圆圈代表桥头堡,然后顺着圆圈斜向拉开距离画上两个小圈,最后画一条斜线把三个圈连了起来,静静盯着看。

好一会,突然心语:这什么布置?哪个师父教的兵法?算什么?斜……斜形战术?可以用来防守吗?土八路会这个?扯淡吗?

伪军营长从前头战战兢兢地走来,一步三哆嗦:“太……太君……我……”

“我地看到了。”鬼子大尉并没发怒,转身朝后方的鬼子队伍摆摆手,示意休息结束,开拔向前,再对伪军营长道:“我来。你地看。”

没想到太君没生气,反而要亲自操刀带皇军登场,这让伪军营长深深呼出一口浊气,赶紧灰溜溜地跟着大尉向前走,同时献殷勤道:“那个……太君,那旗上的字我看清了,写的是青山村九连。”

“青山村……九连?”鬼子大尉有点意外:“是……河边地?酒站?几只老鼠?”

“都说……这个独立团厉害的是二连,反正那旗上就是这么写的,我想……那么个小破庙……不至于有人冒名顶替他们吧?那还不如画个灶王爷顶事呢!”

青山村九连!这个称呼很有地域色彩,鬼子大尉边走边琢磨着,为什么不写独立团九连呢?很显然,这是自大,这是嘲讽,中国人总是喜欢搞这些不切实际的妄想,什么不以怒而兴师,什么攻心为上,在精英面前,这一切什么都不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烽火逃兵最新章节 | 烽火逃兵全文阅读 | 烽火逃兵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