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这样带有隐秘的桃色消息最是引人注意的,何况这和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武安侯府害死人的事情有关系,于是这事情比上次武安侯府的事情传的更快,知道的人更多。
于是,文帝发话了: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查个清楚。
那位宋大人倒是个聪明的,向文帝上了奏折之后不等御史们来得及参奏他內帷不修就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递了第二份请辞的奏章。
“臣有愧于陛下,愧对圣人教诲。臣私德有碍,未免有损陛下圣明,妨碍视听臣请求辞官反省自身。”
据说当时宋大人差不多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文帝很是欣慰准了宋大人的辞官,但是却是想着宋大人在此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所以便赏赐了宋大人一些随身之物,这对于宋大人,不,是宋千明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这件事情对于武安侯府是~好事情,但是同时却是让大皇子孙皓泽最近很是麻烦了。孙皓泽向来和国舅府从来不避及,国舅府也是一心一意的支持大皇子,大皇子更是十分仰仗国舅府。于是国舅府的事情一出说白了其实就是大皇子出事了。
于是孙皓泽最近很是焦头烂额,就是最近和孙皓泽走的比较近的三皇子孙皓澄都有些处境不佳。
现在这样的境况唯一比较满意的就是和孙皓钺一体的七皇子一系。
刘府里又在此次事件出了之后清风院又是灯火一直亮了许久。在刘府的人看来孙皓钺在此次事件中肯定掺和了不少。要知道刘府可是在刘靖业动用青令之后才查出宋千明原来是三皇子的人后没多久事情就突然发生转变了。三皇子和大皇子近来走的又近,武安侯府的事情若是没有大皇子和三皇子背后出手才怪了呢。而最奇怪的是宋千明的背后反水。这固然和宋千明被人戴了绿帽子有关,但是一个女人而已,而且等过一段时间会有新的事情就将过去的事情掩盖了。所以只能说是有人找上了宋千明。这个人除过另一个皇子能起作用的话旁人应该是不能打动宋千明的。
而其他的皇子二皇子孙皓鸿和五皇子孙浩源没有那个能力让宋千明反水,四皇子孙皓清和六皇子孙皓凌不在京城,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现在看来多半是七皇子。
也是孙皓钺这一手确实漂亮,现在不禁让武安侯的事情得到转移,甚至让大皇子和三皇子现在束手束脚什么都不能做起来了。而且现在朝中虽然在文帝生病之后促使不少人开始站队,比如说刘府,但是现在文帝身体依然健好,储君之位未定。所以还是有着不少保皇派的。而大皇子和三皇子这次对于武安侯府的所作所为。多多少少让那些保皇派感觉心寒不满的。一个上位者利用后宅之事栽赃陷害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君王的所做所为。
孙皓钺成了此事的最大赢家。当然这一切都是孙皓钺没有完全预料到的。没想到武安侯府的事情孙皓泽和孙皓澄都有份,更没想到宋千明竟然是被带了绿帽子。所以此时孙皓钺的风头到是比孙皓泽和孙皓澄更胜了。
于是孙皓钺改变计划让原本潜伏在孙皓清和孙皓凌身边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四皇子和六皇子。
武安侯府里孙皓钺的到访让武安侯甚是看重。武安侯知道此次事情多亏了孙皓钺。他在朝堂上所说的话也是孙皓钺提前让人透了气的。
所以对于孙皓钺的到来武安侯很是诚恳的说道:“七皇子有什么吩咐?”
孙皓钺笑着说道:“武安侯太客气了。说起来咱们都算是亲戚,我今天不过来是窜门子的。”
武安侯见孙皓钺并不以上位者的姿态反而很是亲近,心中对于孙皓钺又是亲近了不少。接下来两人议论朝政生活的时候。武安侯和孙皓钺聊的无比的畅快自在。
“今日听武安侯一席话让我受益良多。改日有机会再进行探讨。”
孙皓钺说完这句话武安侯先是将孙皓钺送走。等到孙皓钺离开武安侯府,武安侯回到书房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说的比较多了,甚至很多东西仔细说起来都有些过了。武安侯一时想到不禁满头大汗。武安侯不知道自己何时这么不谨慎了,回想刚才和孙皓钺的谈话再想起孙皓钺最初来的时候说的自家亲戚之类的话,这句话才是让他一下子放松了自己的主要原因。至于家国朝政明显都是先从生活中的琐事引出来的,现在想起来孙皓钺说的一点都不刻意。也就是如此武安侯裁决的孙皓钺的厉害,更加看好孙皓钺了。此后武安侯对于孙皓钺更是一心扶持,为孙皓钺做起事来也更是尽心尽责。
刘清素这边终于找到机会外出了。
老夫人这边对于刘府的大事情算是终于安心了。现在刘安贞的事情也该她仔细处理了。
三清县那边的消息说是最近刘安贞在那边除了和邱府的人走的近外,和三清县的县令家眷走的也是很近。前一段时间和县令的家眷相约一起去了泰华城登翠湘山时摔断了腿一直在院子里就再没见过人。
老夫人算算时间差不多刘安贞在院子里待了三个多月。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真正在院子里待上一百天不出门倒是不太正常了。老夫人再联系刘清素提及的那家南三巷那边的糕点铺子卖的杏仁酥。老夫人觉得一切都不太正常。
“孙嬷嬷,去南三巷的糕点铺子再买一些杏仁酥。记得不要亲自去,找个生面孔去买一份。”
孙嬷嬷没有问老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孙嬷嬷知道老夫人这样做肯定是要她探查一下那糕点铺子的底。
老夫人原以为还需花费一些时间,可是谁知道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孙嬷嬷便来回消息了。
这让老夫人有些奇怪。她们住在城东,到南三巷一个来回也要大半个时辰,大家买糕点都会要刚出炉的,所以就是买个糕点也要一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
“怎么这么快?”
孙嬷嬷说道:“那家糕点铺子已经盘出去了。”
老夫人正色说道:“怎么回事?”
孙嬷嬷说:“因为说是要生面孔,所以我是让府里的旺生家的侄子去的。他说是糕点铺子不在了。奴婢就一边让人继续打探,一边先来老夫人这里看看老夫人的意见。”
老夫人说道:“你是个周到的。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时候搬走的,什么时候搬来的?还有糕点铺子有哪些人都一一查一下,最好查查糕点铺子开业以来有没有去过比较奇怪的人。”
孙嬷嬷点点头。
“小姐,刚才奴婢看到孙嬷嬷和旺生家的说话,本来奴婢没当一回事。奴婢今天刚好休息就回了趟家里。看到旺生家的也回去了,她的侄子一会儿工夫也来了。然后就见旺生家的侄子出去了,奴婢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怪怪的,今日里可是旺生家的当值的。所以奴婢便跟着旺生家的侄子看见旺生家的侄子往南三巷里去了。”
刘清素再见到本来说是回家的青枝现在回到了悠然居的时候便已经感觉到了奇怪。现在听青枝一说也觉的其中的奇怪了。
青枝做事确实是个妥帖的。这事情若是搁到她身上她不一定会想得到那么多。还会跟着旺生家的侄子。
南三巷那里最值得刘清素关注的就是那个糕点铺子。估计老夫人也是因为那家糕点铺子。
“好了,我知道了。今天你回家走的时候我也不在,刚好蓝月今日做了一些糕点你拿带些回去给你的侄子。”
弘一大师的名头不是抬举出来的。人家可是真是有本事的人。之前刘清素做的糕点让她们几个私下分了一些。青枝想着几日后要回去一趟就留了两块带回家里,谁知道她那三岁的小侄子很是喜欢。只是刘清素一个主子,她到是不好开口让主子给她弄吃的。现在刘清素说是让青枝把蓝月做的糕点拿一些那多半都是刘清素自己做的,蓝月纵是做一些饭菜糕点方面却是绝对不是蓝月做的。刘清素这般说一是为了不让青枝觉得好受,另外一个也是一个主子做东西给下人家的孩子总是不妥当的。
所以这些糕点可是比银钱还金贵。
青枝感激的说道:“多谢小姐。”
青枝的老子娘以为青枝急匆匆的回府后就不会回来了,谁知道青枝又回来了,还带了糕点回来。青枝的侄子二虎老远就跑出来了。
“姑姑,你是不是给我带糕点了?”
青枝笑着刮了一下二虎的鼻子说道:“咱家什么时候来的一只小狗,鼻子这么灵的。”
二虎说道:“这样的糕点谁人闻不出来?”
青枝将糕点拿去给了二虎。
青枝的老子木三郎说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青枝的老子腿脚不好,娘亲身体也不好。在青枝哥嫂生下二虎后便退了下来在家里带孩子。
“小姐让我回来的。我走的时候有些东西忘了交待了,便想着回府交待一下,省的到时候出了差错。”
木三郎双手背在背后说道:“在小姐更前当差仔细些,以后莫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青枝的娘连忙说道:“好了,二丫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又开始叨咕。”
是晚上的时候孙嬷嬷已经将南三巷的事情全部查清楚了。
老夫人听了后说道:“五丫头这迟早是要惹出大祸事来呀!”
然后老夫人好半天都没有说话。
“嬷嬷,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孙嬷嬷说道:“老夫人哪里老了,前几日查夫人还说您这几年一直都是老样子,看着精神着呢。”
老夫人笑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旁人不过是场面话而已。我是确实老了,这心也软和了不少。五丫头这样的要是搁我以前肯定是要五丫头到庄子上养病或者是让她暴毙的。”
孙嬷嬷听后没再说什么。老夫人说的是实话,要是搁以前,五小姐这样的肯定是对外宣称有病然后五小姐就消失了。当时夏姨娘不也是因为难产而亡的吗?
老夫人似乎也是和孙嬷嬷想到一处去了。
“她和她那姨娘一样,就是来咱们刘府来讨债的!”
老夫人并没有说刘靖明的不是,当时夏姨娘还是老夫人给刘靖明选的通房丫头,谁知道老夫人竟然也看走了眼,竟然差点给刘府招来天灾大祸。
这天晚上老夫人做梦了。梦里梦到夏姨娘笑着对她说道:“你打不倒我的,我还有女儿。我还有女儿,还有女儿!”
“你给我走,你的女儿一定不会得逞的!”
“老夫人,我看着呢。我看着呢!”
“你走,你快走!”
佩兰听到老夫人的喊叫声连忙进去对着老夫人压着声音叫喊起来。
“老夫人,老夫人!”
老夫人这才醒来,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水。
“什么时辰了?”
佩兰说道:“刚过了寅时。”
老夫人说道:“叫孙嬷嬷过来,再给我倒点水。”
一会儿孙嬷嬷进来了。
“老夫人,是不是做噩梦了?”
孙嬷嬷见佩兰叫的时候就问了佩兰情况。
“我梦见夏姨娘了。她说我打不倒她,他还有女儿,还说了好几遍她还有女儿,还说她会看着。”
孙嬷嬷听了也有些心惊,当时夏姨娘的事情她可是有参与的。
但是老夫人现在害怕她却不能再去害怕。
“老夫人可能是咱们白天提及了夏姨娘,所以老夫人才梦见了。老话不是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
老夫人听了倒是觉得好多了。但是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孙嬷嬷说道:“不若咱们明天去永安寺去看看。”
老夫人说道:“也好。刚好咱们也好久没去城外看看了,永安寺那边也比咱们府上凉快。”
第二天早上一早刘清素还没去请安的时候就被清风院的香草来说老夫人说是收拾东西一会儿早饭之后去永安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