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戌时,众人才各自散去,颜小月和潇潇跟着方雅洁回到杨府,因劳累了一天,也没说什么话都早早儿回去休息去了。
接下来的时日邀涵如飞雪般进了杨府,方雅洁带着颜小月和杨潇儿穿行于各府,脸色看着就苍白起来,人也消瘦的厉害。
转眼进入十一月,慕子归带着大队的货物回来了,颜小月回慕宅住了几天,帮着慕子归调养身体。子归一走就是近半年时间,风餐露宿,人回来又黑又瘦的。
才住了五天了,紫鸢就传来消息,晋王爷一近身婢女有喜了,刚满三个月,已抬为夫人,说是极受重视,身边服侍的人都是晋王亲自安排的,看这态度是想要保这一胎了。
想到最近几次看到晋王妃那充满打量犹疑的眼神,颜小月就心神不安起来,出了慕宅直奔杨府而去,和方氏就最近皇城的动静商量着,最后决定让颜小月跟潇潇一起去护国寺住段时日,正好快到潇潇母亲的祭日了,对外就说为了祭祀亡母要在相国寺吃斋念佛诵经。派人去相国寺告知一声,简单的收拾些行装就去了相国寺。
晋王府,李玉贤斜靠在榻上,摆弄棋盘,“桂嬷嬷,安淑斋那贱人怎么样了?”
桂嬷嬷在一旁小心打量晋王妃的脸色,累世声说道:“王妃,安夫人……一切都还好,我们的人还近不了身,王爷每天都会去她那,每三天就有御医来把脉。看这重视程度只怕是个……儿子。”
“哼,王爷这般重视都比的上我刚怀珍儿的时候啦。能怀得上还得看能不能生下来,生下来还要看养不养得活。当年被刘诗雨那贱人钻了空子,生下来又怎么样,还不是个药罐子,还不如当年不要生呢!”
“王妃。”桂嬷嬷急急打断李玉贤的话。“现在我们得要想想下一步怎么办啦。”
李玉贤心里不痛快,府里的贱人一个个的都想爬她头上来,想生下孩子,她这个正妃都没有生下嫡子,其她一些狐媚子,想借机上位。还要看她答不答应。“听说杨府那两姐妹去了相国寺?”
“是的,说是杨大人亲自安排的,下个月就是前杨夫人的祭日,让她们去护国寺吃斋念经。”
“哼,倒是会选日子,就是不知道是谁的主意?”
“王妃?”
“方雅洁不是个笨的,那个颜小月也是不简单人物,只怕这去相国寺就是为了避事吧。王府里一个小妾的喜被抬为夫人,这事只怕满皇城都知晓了。她们姐妹俩这个时候去护国寺,明显就是不想趟这浑水。这样也好,我一直举棋不定,生怕将她弄进府来就是引狼入室。”
桂嬷嬷疑惑道:“王妃。奴卑看那月娘子就是样貌生的好些,别的不打紧吧,不过潇娘子性子柔绵。倒是最佳人选。”
“我倒是想要潇娘,可是不适合啊。本来想着让杨府主动提出与我们结亲,可杨默承不为所动。还有宁王在一旁虎视眈眈,再加上杨大人的身份,要让她唯一的嫡女进府做一个夫人这样的话我们更不能提,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义女在前,本来以颜小月的身份进府做夫人也行,只是……这人不简单啊,月娘颜色不俗,满皇城只怕是没有人能比得上,就是姑姑都差了几分,这样的人进府只怕是祸不是福啊,更何况此人性子谨慎,行事却极大胆,绝不是做妾的料。”
“那我们还选谁呢?”
李玉贤叹口气道:“现在选谁都来不急了,嬷嬷,你看我身边的可有合适的?”
“王妃身边的大丫鬟都跟了您这么些年按说都是可以的,可梦竹是个会出主意的,可以帮衬着您,这个得留着,以后接我的位置呢,迎荷性子沉稳,笑柳性子活跃,没什么心思,至于飞兰懂的多,王妃还是留着好。”
李玉贤点点头,“嗯,嬷嬷跟我想到一块去了,那就笑柳吧,你下去跟她好好说说。另外找人看好安淑斋的人,有身子的人要多补补才好。”
“是,奴婢明白,王妃放心吧。”
等晋王收下笑柳的消息传到住在护国寺厢房的颜小月耳朵时,已是十一月底的事情啦。
随后宁王府也传来好消息,宁王妃竟然有孕了,这个嫁入宁王府近五年流过两次产,始终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的女人,现在在宁王府有了庶长子和庶长女的情况下终于怀上了,不能说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瞧,不过才两个月整个皇城就人尽皆知了,而且皇后亲自派了自己的女乃娘去宁王府伺候,由此也能看出她对宁王妃这一胎的重视了。
随着皇城的天气越发的冷清,城里的斗争却是如火如荼,杨潇儿受不住冻都病了一回,可外面时局不定,颜小月也不敢冒然带潇潇回去,还好寺里有会医术的长老,而小月的药材也多,经过半个月总算调养过来。
这一天风雪稍停,太阳也露出了笑脸,颜小月拉着潇潇出了院子往期待已久的梅林走去,远远看着,就像是一片火的海洋,在这寒冬释放着生命的激情,清幽淡雅的梅香,沁人心脾,让小月顿生豪情,人生在世,不就是想要这样肆意的怒放吗?虽说在这古代她没权没势,可有种激情迫切的需要燃烧,等到了亭子里,丫鬟们将火炉茶点摆上,小月则让金巧迅速回去搬了乐器来。
颜小月坐在古琴前,轻吐一口浊气,《梅花三弄》聚然响起,这是小月很喜欢的一首古曲,乐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节奏兼具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剪寒梅,吐蕊风中。弹到激情处,小月都想化成一缕寒风,纵身于这花的海洋里,一阵箫声传来,连着小月的奏乐,自然衔接,小月抬眼望去,花林里走出一身着蓝锦夹袄男人,竖箫站在梅树下,凝望着小月,竟然又是他,蒋思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