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静怡且赏心悦目的一幕,怕是连最残忍的人,也不忍心吵醒她。
宁儿坐在一旁的树荫下,只眯眼瞧着熟睡的妙芷。她只要注意着,别让小姐翻身掉进池子里便好,至于现在,她安心吃完手边这一小筐晶莹清甜的葡萄才是正事儿。
经过的宫人们全退得远远的,碍于元鸿轩严词厉色的警告,即便他们对这位妙芷姑娘再好奇,也只敢站在远处,伸长脖子,探头探脑的偷看。
他们躲在角落,悄悄的议论,看见一身明黄的元鸿轩快步穿过拱桥,绕过假山,走到妙芷身旁,还为她披上一件薄披风时。他们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了,有的人还举起手,不断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
要知道这皇上虽然年纪轻轻,可那一脸的寒意却总让人望而怯步,只有躲的份儿。此刻对那姑娘一脸柔情似水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
宁儿囫囵着将所剩不多的几颗葡萄一股脑全塞到了嘴里,双手朝着裙摆上随便抹了几下,模糊开口:“奴婢给皇上请安!”
都怪自己太贪吃,这皇上从哪儿过来的,她愣是没瞧见。
“不必多礼,起身吧!”近日几个重要的人脉全都顺利安插在了对应位置,他难得悠闲,方才去‘望月台’听下人们说妙芷在这儿,便自己过来了。
“唔睡的好舒服!”妙芷朦朦胧胧间听到耳边有细细的说话声,这才慢吞吞睁开惺忪的睡眼。
“醒了?”元鸿轩开口,只摆手让宁儿先到一旁等候,自己则是将那快要滑落的披风拉起,利落的帮妙芷系好了带子。
“虽说天气渐暖,可到底乍暖还寒,这石头凉气重,以后还是别到这儿打睹儿了!”
妙芷只垂着脸颊木木点头,听着男人低沉的嗓音传进自己的耳朵,“以后不会了!”
元鸿轩见她那双乌黑分明的眸子澄如清泉,应答的声音也柔柔的,只把人的心水一般润着。当下也淡淡一笑,微微点了点头,方才起身,“走吧,回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元鸿轩同妙芷这般亲热虽不刻意避讳,可那无形中太过‘炙热’的目光却也叫他不舒服。他一个转身,大步便朝着‘望月台’的方向走去。
妙芷瞧着男人那笔挺的脊背,再稍稍环顾一下四周,随处可见一些宫人们躲在暗处探头探脑,她抿唇一笑,赶紧招呼宁儿跟了上去。
元鸿轩接过妙芷手心那颗拨了皮的葡萄,只慢慢放进嘴中,这才开口:“过几日,玉谦兄便会来了,不对,是北新皇上。不过,只是微服私访!”
虽然在回来的路上,妙芷便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可听元鸿轩这么说,还是难免高兴,喜的眉飞色舞。
“呀!大少爷要来?能不能帮奴婢带些‘明月楼’的糕点过来?”宁儿这个吃货,旁的记不住,只记得馋的紧的糕点。
“你这个吃货!”妙芷调笑的在宁儿那丫头的额头弹了个响亮的脑瓜蹦,疼得她眼泪都冒了出来。
“小姐就会欺负宁儿!”小丫头揉着额头嘟着嘴出去了,只余下妙芷在屋中捧月复大笑。
隔天早朝过后,妙芷让湘嫣将秦观请到了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因为她要从他这里了解一些元鸿轩总对她避而不谈的事儿。
对于妙芷相邀,秦观显然有些诧异,只赶忙朝着她毕恭毕敬的行礼。
“秦大人不必多礼,我只是有些话想问您!”这里虽然地处偏僻,可到底还是来来往往有人,私下将他邀到‘望月台’又多有不便,妙芷也只能尽快。
“妙芷小姐有话便问,下官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上次从我娘那里拿到的药,现在还剩下多少?你们再有没有寻到其他的解毒办法?”
妙芷攥着手中的帕子,神色紧张的瞧着站在一旁的秦观。
秦观听到这话,倒先是微微一怔,不由皱了皱眉头,“解毒的办法没有寻到,而且,那药也只剩下两粒!”
他老实回答,虽不知道妙芷为何要知道这些,可他原本就没什么可隐瞒的。
“莫不是小姐的娘那里制出了解药?”秦观一抬眼,心里多了一丝欣喜,若真是这样,就太好了!
“没有!我只是问问!妙芷这便走了,您也回吧!”她不忍瞧见那带着希冀的眸光逐渐暗淡,只匆匆道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她猜的没错,那冰陌花丹药也只够元鸿轩维持到下个月了!还好,还好,她还来得及。
杵在原地的秦观只重重叹了口气,全当妙芷是关心元鸿轩才来问他这些话,索性也是转身走了。
审玉谦来的时候正赶上这里的大型祭祀活动,每年开春到了耕地、播种的时候,百姓们都会摆上一桌贡品,点上香火,祭拜神灵,以祈求今年五谷丰登,无旱无灾。
古时候百姓大都以种地为生,而且民以食为天,所以这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便成了举国上下的大节日,连元鸿轩今日都要到祭台拜天,以保东元风调雨顺,国泰明安。
祭天大典申时结束,妙芷打晌午便从汪福那里得知审玉谦已进城的消息,这会儿早已迫不及待想出宫与他见面了。
等到真正出宫的时侯已是拂晓,晚春的天是暗而潮湿的琉璃色,东方此刻有血色的云霞在天边汹涌翻腾。
“大哥住在哪里?”妙芷的心其实是有些忐忑的,审玉谦的到来,也预示着她很快便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说她怕死吗?其实并不,这意外捡来的异世时光已是上天对她最大的恩惠,而且她还在这里收获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听下人回禀,说是住在城中最大的酒楼‘白露之巅’!”
白露之巅,好奇怪的名字!
‘哒哒’的马车径直朝着城中最繁华的广内大街驶去,其余街道都已喧嚣褪去,可这条街却依旧热闹非凡。
夜色深沉,透过马车上的小窗时不时能瞧见街边依旧来来往往的行人,街道两旁的商铺此刻还是门庭大敞,一个个写着店名的红灯笼在屋檐下晃晃悠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