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对面酒楼的饭菜好吃吗?”。于侨佯装想去吃饭的口气询问。
“我只在他们开张的头一年大酬宾那回去吃过一次,味道好像还行吧。现在这批厨子的做饭手艺怎么样,我没再去吃过,不是清楚。”老板剁完了一只烧鸭,拿过第二只在案板上剁着,又道:“我听人说他家每过几个月就要换一批厨子,好像都是和东家不合自己要走。所以酒楼菜肴的味道嘛,自然也跟着时好时坏。其实要我说,这年头好厨子难找,做吃食生意的话,假如厨子味道做得不错,即便是老板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能让就让着些呗,和气生财嘛。”
老板拿过第三只鸭子,边剁边接着话头继续道:“可他家和别人家做酒楼的就不一样,和那些厨子们精打细算明里暗里的克扣。有好几回一大早的,我就看见对面老板和老板家的那些亲戚跟厨子们对骂,看双方推推搡搡的架势,差点没动起手来。”
于侨听着,表无表情的回头又看了看‘伟珍阁’内里。
数排桌椅摆放整齐,却空无一人。
若非才刚听于慧提起,她差点就忘了伟哥他们在镇上开了家酒楼。
她是有想过上房所开的酒楼生意会因亲戚众多的缘故有所影响,只是不料影响会这么深。
毕氏和于重业两口子喜欢把钱攒在手里,于丰伟两口子看着就不像是会管事的,于重业两口子倒是精于算计,不过这酒楼毕竟不是他们两口子的,照他们两口子自私自利的性子怕是不会用心经营吧……
他们回到翻桥的时候,正巧赶上开饭。
于丰豪将买回的烧鸭往桌子上一放,立刻引来了帮工们的热切欢呼。
于家的饭菜自然是极好的,然而烧鸭是下酒极品,同样叫人口齿留香,吃了还想再吃。
“姐,这个字你认识吗?”。于希指着《百家姓》里的一个酆姓,给于桥看。
“这个字……它可能认识我,可是……我并不认识它。”于桥睁大双眼,看了又看,最后两手一摊,抿着嘴神情无奈的摇了摇头。
洗完了澡,于桥、于希,白悦灵便坐在案桌上学写毛笔字。
如今她们已经不用早起,是以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识字写字。
于桥并不想在古代做一个文盲,她是第一个开始学习的。
于希见了,有样学样也开始跟着一块学识字写字。
后来的白悦灵本是不打算跟着一块写字,因为她昨天试着写了一会儿,发觉手酸得不行。然而当她孤零零的一个人躺在床上,没人陪她说话玩闹,她便开始难受,只得硬着头皮再次加入了于桥姐妹两个识字写字的行列中去。
“你去对面问问哥吧。”于桥道。
“也好。”于希点点头,拿着那卷书打开门去对面找于丰豪。
不想于丰豪跟着于重田,单贺礼一道上地里去了,还没有回来,他的房里只有单贺仪一人在烛火前静静看书。
“二姑娘找大公子有事吗?”。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单贺仪饶是心气再高也为于重田一家人的厚道折服,耳边又有堂兄时不时的现实论,由此种种他慢慢地也接受了家道落魄,屈于人下的现状,并学着堂兄的样子为主家尽心尽力,分忧解难。
本想退出去的于希闻言,回道:“我有一个字不认识,想问问哥来着。”
“大公子不在,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要不我给你看看吧。”单贺仪说着,放下手里的《论语》,朝立于门口的于希走去。
“这个字念酆(feng一声)。原来你看的是百家姓,其实这个姓氏现在已经很少人姓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过有人姓酆的。”单贺仪看着于希手里的《百家姓》书籍道。
“我也从没听过有人姓这姓,这个字笔数也好多,又得费力记费力写的。”于希回道。
“其实也不难,我教你一个简易的法子。”单贺仪说着,神采奕奕的朝方才看书的案桌走去。
于希心中好奇,拔腿尾随。
“以后再遇上笔数多的字,你就拆开来写。比如这个酆字;一山、两丰、一豆,耳。”单贺仪边说,边蘸墨在宣纸上示范怎么写。
“咦,你这个法子倒是挺新奇的。”于希站在他身边,歪着小脑袋看着他写完,嘴角不禁惊喜的微微扬起。
有了这个法子,记字写字就显得简单多了。
“你的字真漂亮。”于希揭起面上那张宣纸,看着纸上龙飞凤舞却又不至太过潦草教她看不清写得是什么字的隶书赞叹道。
她脸上的喜爱之情显而易见。
这时,屋外的晚风徐徐吹进半开的房门,那抹微风经过于希手中的宣纸,将宣纸一角吹得哗哗轻响,继而又掠过宣纸一旁的明亮烛火,同时又吹向于希额前几缕细碎的刘海,刘海顽皮的在光洁的额头上缓缓飞舞着。
烛火止不住的微微摇拽,照耀得于希莹白如玉的鹅蛋小脸越发饱满通透,却又如水中月儿,忽现忽隐……
看得单贺仪不禁沉醉其中难以自拔,“你…的字也很好看。”他心中一跳,将直欲月兑口而出的你也很好看生生刹住,加上两个字,改为你的字也很好看后,心中方缓缓吐出一口气。
两人身份有别,他实在不应该唐突。
想着,单贺仪眼里先还傲然的神色突地黯淡了下去。
“我的字很难看的……”似乎是感觉不好意思,于希说到后面便声如蚊音,听不大真切了。
单贺仪纵然没听清她的话,但看她难为情的表情也大概猜到她说的是什么,便道:“大公子这里有一本颜真卿楷书的帖子,很适合初学者临摹。”说着,他当即转身在身后的书架上来回翻找,找了好一会儿,方从中间的位置抽出本小册子。
另边厢的于桥练字到手腕有些发酸后,便找出一本《烈女传小记》消遣,然而待她读完了两则故事,还不见于希回来时,她不由纳闷的看向紧闭的门扉,喃喃自语道:“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
于桥才刚念了这么一句,于希既手握《百家姓》推门进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