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魂 第十六章 隔墙有眼 (2)

作者 : 田梗

回到办公室,田中和先给自己倒了杯开水,然后就坐在沙发上,凝视着墙上的《青竹声声》的国画,还有一幅“宁静致远”的草书,天天警示,日日鸣钟,却不如今天醒悟!是呀,两位老人家在叮咛啊,临大事而岿然,遇小谋而自如,缘何乱了方寸?那就是前不久的暑假,田中禾给同学黄淼去了电话,麻烦他把书法家方廷请来,题写校名,黄淼这位作家仁兄还真有办法,拉上了市里检察院的常务副院长校友张一沉,又攀上了市人大副主任的老校长,把个书法家“绑架”来了,如此的阵容,不知学校里哪个好事之徒,把消息透露给了县镇的领导,来了好几辆的小车,结果把个田中禾弄成了尴尬的接待员了,还是老校长解了围:请县镇的领导打道回府,今天方廷是个人走访,陪同的副检和作家以及郗某是回母校,一很难给领导们排忧解难,二不能打扰领导们公务,只能是表示感谢溟州地方的盛情。县镇的领导可不是好打发的主,既来之则安之,说是平素对教育关心的不够,这次就请老领导对溟州执行《教育法》的政府的工作提出指示,嗬,把个市人大的郗副主任逗乐了,老人家冲着书法家点点头,得识恭敬呀。嘿,镇里的头头来了个花脸和尚,请县里的领导看看学校的围墙的基础施工,不好意思地说学校提出的修建草坪还有困难,关键时刻,郗副主任说愿意陪同县领导视察,领导们走出了会议室,来到了*场边缘,校友聚会,成了领导的现场办公会。县里领导严肃地指示镇里的领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对学校舍得投入,要为学校解决最实际的问题。镇里的头头点头称是,绕着弯子还是说解决草坪有困难。县领导沉吟之际,作家黄淼抬出了书法家来,请方老给县里来的几个领导,写几幅字,方老不置可否。呜呼,田中禾站在一边,暗暗叫苦,早就听说,书法家方廷退休前是级别很高的宣传部长,脾气特倔,不是随便就写的,宁可把字扔进纸篓,也不愿意有的人借他的字张扬!亏得张一沉说话,既然领导们关心唐马台中学的建设,听说唐马台中学是农村教育改革的典型,方老才不辞辛苦地赶来,为教育扬名来的,对各位领导的重视教育,那也是欣赏的了。满头银发的方老,背着手,挺着魁梧的身材,不苟言笑的脸上精神矍铄,突然拉过来田中禾,指着副检察长,找他,他可是执法如山那!领导们笑了,会心地笑了。

会议室里:方老摊开了一张张宣纸,挥毫泼墨,龙飞凤舞,力拔千钧;郗老审视着画纸的空间,轻描重涂,淋漓尽致,形象盎然。县镇领导托纸送墨,围观赞叹,作家和检察官印盖章,分派停当。田中禾凝视着楷书:“溟州县唐马台中学”和国画《青竹声声》出神,校名的墨迹工整圆润,显示了雍容大方,落款的名字更添珍贵啊!那国画上的女敕竹或挺拔或娇小,其姿势都是在疾风之中,竹林深处或隐或现的流水高低错落,水润青竹,风摆翠竹,无限生机!方廷老部长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大家,还是大学哲学系的客座教授呢,而郗宏林副主任的国画是最近几年才拿出来的,一鸣惊人,在港澳和新加坡受到了欢迎,他自己说是退下来的准备吧。形体透露出铮铮铁骨,神韵传送来真美风采,字如画,画如字,两位老人家的作品,象约定好了似的,妙手天成,相得益彰!

画只是一幅,是为唐马台中学作的,郗副主任说不敢卖弄,时间也确实来不及。字,老部长说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给来临的市镇领导每人一幅,使得领导们免开尊口了。也不知哪句话茬,检察官和作家黄淼唱起了双簧,说是欠了田中禾的人情了,一时半会儿怕还不上,一个是学校不打官司,二是学校不用吹棒。县里的领导被敲打了边鼓,哪敢怠慢,利麻表态:一定想办法给唐马镇的教育经费拨一点。老部长说自己成了义卖的书法匠了,老校长说为小校长成了经纪人了,结果是哄堂大笑,欢愉地走进了学校的食堂。

田中禾回忆着领导们的关怀,咀嚼着校友的挚语,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何止是一圈儿的围墙?那屋那瓦,那草那树,那地上欢腾跳跃的一千五百名学生,那空中猎猎飘舞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宁静致远”——《青竹声声》,鞭策着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领导力,鼓舞着一所学校的首席教师的执行力,约束着群众中的一个成员的耐挫力啊!

校长室的门被轻轻地敲动了几下,接着,进来了肖漪老师,肖老师去年被调到政教处当主任的,她走到了校长的办公桌前,告诉了一个紧急的情况。间*前,初三(6)那个男生班长到了政教处,请肖漪主任到了外边一个僻静的角落,严肃地报告:初三(6)一个学生在江上心教师家住外宿,那两个学生大前天晚上看见从宁老师去了,和江老师谈论着学校大墙的事情,对面屋子的住宿生都听见了老师议论的,说学校应当给师生留点方便,开个东门,从老师说要联名建议,不答应就硬扒,学生们可佩服从老师了,从教师的教学好,篮球也漂亮,不用从老师鼓动,就有打冲锋的。那俩学生,在上学路上当着好多学生的面,拍起了胸脯,要为老师讨个公平,要在大墙上扒个口了表示学生的要求,谁叫校长太说算了!讲完了学生的密报,肖漪请示跟踪调查,田中禾目光炯炯地*视着政教处主任,锐利的锋芒使肖主任不敢对视,把眼神低垂到桌子上,校长从靠背椅子上站起来,一只手轻轻地敲击着玻璃砖的桌面,说着:何止是教导处副主任的从宁和物理组组长的江上心呢,老校长常万楼打来了电话,提醒我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还有呢——抽屉拉开来,一张联名的建议书放上了案头,肖漪端起了薄薄的十六开的白纸,却觉得沉甸甸的通牒,上边是请求学校开东门的集体的签名,这就是老师们的呼声?是抗议?嘴唇在哆嗦,心脏在抽紧,女主任在惶惑:那令人注目的声讨呐喊,都没有摇撼教师的立场,为什么区区一点牺牲十来分钟的个人时间,就大动干戈?数一数,二十三个人名,打头的就是从宁,下来就是江上心,至少有十来个骨干教师,都怎么了?肖漪为难地把目光投向了校长:得罪这一部分教师,就可能在今后的全局的工作中带来某些被动,接受这些建议,就等于向个人的利益集团妥协,向社会的散兵游勇投降,后者是田校长很给灵活的,多少年的共事交往,她太熟悉这位貌似柔和内坚如钢的长兄校长了!田中禾平静地坐下来,手指着桌子前边的皮面的转椅,示意肖主任坐下,郑重地指示:政教处要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就墙豁子这一个事情在各个班级展开正面教育,允许不同意见,允许没有结论,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家的外宿生搞几个座谈,理清头绪,不要小题大做,不要草木皆兵,疏导成自然的。田校长沉吟了一下,胸有成竹地安慰着下属,也安慰着自己,大战将至,要看得见四面八方才行啊,二十三个人,充其量也就是二十三个人,这里边也会有不同政见者吧?我们怎么就不能征求一下不住在园丁村的老师们的意见呢?两个同志相视而笑了,笑得轻松,笑得自然。

下午,校园里分外寂静,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放学了,初三的学生还在校学习。仲秋的天气格外高朗,蓝天白云,金海果香,校园里到处洋溢着秋花的芬芳。学校的疆域,半壁隔墙,红砖上的琉璃瓦顶,熠熠闪光。曲柳婀娜,白杨向上,大楼宏伟,*场宽畅,学文化的环境幽雅,学科学的殿堂辉煌。

一点钟,电铃声响彻了校园,老师们职员们从自己的教研室和办公室里快速地走出来,陆续地踏进了西楼三楼的大会议室。

大会议室里,布置得与其他的学校的会议室不雷同,一般单位是主席台放一个讲桌,讲桌下边就是听讲的成排的桌椅,基本上是服从于一个人讲好多人听的需要,这里可不是:几间连通的长条的大厅堂,四壁和天棚粉刷得雪白,顺墙上挂着世界和中国的著名的科学家的画像,两头的横墙挂着绿色的大块的玻璃黑板,黑板的上边都卷着白色的帷幕,黑板的两侧有小桌,桌上放着投影仪。大会议室中间,是一个椭圆的红木长桌,以圆桌为中心,四周是同样的皮面软垫的木椅,尽管两头的座位比两侧的多,但是座位之间的空隙都是均等的,整个屋子显得庄重而和谐。

这里,是学校教职员工集会的地方,不仅是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而且关乎重大的决议的传达,以及典型经验的介绍,都在这里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尤其是教学观点与教学流派的讨论,运用电化演绎的方式,成为唐马台中学在溟州甚至是驼山独创的论坛。政治学习,不再是领导的照本宣科,而是群众的专题讲演或者是讨论,至少在某些有争议的敏感问题上,就请有造诣的专家来诠释。所以,大会议室成为教职员工乐意参加的场所,愿意展示的平台,这里所发表的真知灼见不仅可以在学校的校刊上发表,还有可能被校刊编辑部送到省市的教育刊物上登载呢!即使是不愿意抛头露面的同志,也常常跃跃欲试地为所谓的流派而摇旗呐喊,也有的时候不知道随声附和哪一边好,但是让人舒畅的是可以保持沉默,甚至是政治学习的讨论,抑或是全体大会的表决,弃权是一种可以的方式,不会受到别人的诧异或者冷眼了。就其会议室的座位安排,就独出心裁,应当是田中禾的杰作,绝非作秀,一反相当多的领导前排就座的方式,更看不见按标签入座的设置,给人以不是固定的模式,因为这里是民主学习的讲台,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话语权,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都必须在角落里呆坐着呢?我们的学生还是每一周串串趟呢!看起来,可能是让人不以为然的区区小事,可是唐马台中学的教师们,到外地参加教研会议的交流,对于刻板的指派的模式,倒是把自己的学校的各种会议引为为自豪的了。一种好的习惯的形成,是需要创造,是需要开发,更需要坚持的呢!

因为有了平等的习惯,就没有了尊卑的界限,差别是标准的时间。会议的纪律规定,只允许提前五分钟,不允许迟到一分钟,迟到不计原因,一律在两个门口的旁边后排专席就坐,仅此而已。说是随便坐,大家还是比较谦让的,而各个年级部和各个处室的主任还是注意本部人员的素质形象的,基本上是组织各处的人员做到了基本的集中,那就是初中三个年级的年级部,一个职业教育部,政教、教学、总务三个职能处,还有成立的电教和信息室,一百五十六人的教职员工,服务着一千五百多名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中枢神经的活动就在这里表现了出来。

会议时间的明确要求,是铃响十分钟后,前一个铃是预备铃,考虑了东西教学楼的间距比较远,而且当班主任的总是习惯于扎在班级的教室,学生们的各种询问又需要教师们的谆谆教诲,还有些突发性的问题可能缠身,等等。时间就命令,时间就是质量,时间就是生命的距离,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科学的安排和处理时间,就不合格!田中禾非常强调时间观念,对于课堂教学的环节安排如数家珍,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安排有效的内容,是教员的基本技能,听评课先看时间的步骤,几乎成为唐马台中学教研活动的序曲,自然的标准了。田中禾非常讲究时间成本,对于大型会议,绝不可随意安排,各个年级部和处室的会议也是严格控制,他的观点是浪费时间就是害人性命,老和尚念经的课堂就是软刀子的屠宰场。

学习活动即将开始,田中禾坐在椭圆桌子的正面,习惯地看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用眼睛扫视了会议室的全场,东面的一年部,西面的二年部,对面的三年部,身后的职教部和处室的职员,大家都有准备地带来了材料和笔记,宣布了学习的安排:请三个年级部的政治教研组教师代表作专题发言。员工们打开了手中的单行本,注目着坐上圆桌堵头席位的发言人,捕捉着发言人的有分量的话音,他们手里的钢笔在材料上圈点勾画,与发言人吐音的讲稿在同步进行着。教师职员学习的是刚刚颁发的中央的文件,——1994年9月28日中央会议通过《决定》,现在学习的是文件的第二部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发言人分别围绕六、七、八项的内容谈体会,这要比原文逐字逐句地传达好一些吧,虽然承担一定的风险,好在是有了让人讲话的气候,学校还专门规定了限于校内讨论的原则,就给无限上纲的陋习有所洗涤,而且是作为组织的责任,更何况年轻的知识分子很懂得语言的分寸,应当是善于保护自己的了,经常上课的教师是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呀!偶尔也许出现一些出格的,那应当属于私下的狂言妄语了。即使是讨论式的个人发言,发言人的专题稿也经过了教研组的交流,可以说是字斟句酌的,至少是小组的集体的智慧,那么发言的分量可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了。一年部发言的题目是“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制度”,强调了决议所阐述的理论根据,也通过不幸的历史事实,反证了个人专断凌驾于集体领导之上的悲剧,进而引申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民主集中制的小结。二年部发言的题目是“决策科学化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引述了中央文件的精辟论断,体会出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实质,也大胆地从现实的政治生活中罗列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包办代替,一把手一言堂,以及表面文章的弊端,淋漓尽致地赞扬了勇于探索敢讲真话的人的牺牲精神。三年部的发言题目中“民主和集中的辨证统一”,从哲学理论和改革实践的不同角度,认真地剖析了民主集中的关系,而且就社会的不同层面,直言不讳地论证了民主与集中出现不够统一的原因,直率地提出了群众与领导的容易产生的不同倾向,那就是群众疾呼民主,而领导捍卫集中,解决的办法,就是用公共的根本利益标准来衡量。因为是家里人讲的是家里话,再加上三位发言人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师,发言之初,语言的声调都表示得谦恭而谨慎,几分钟过后,进入了慷慨陈词的状态之后,就仿佛是在社会上演讲了,几乎都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势了,有时候难免激起了家里人的赞同的击掌,也有时候引来了家里人的不予礼遇的唏嘘,特别是发言人有时激昂地离开了讲稿的即兴的铿锵之声,日后还可能成为好友的话吧!三位发言的同志总共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结束了学习体会,会议的主持人田中禾校长简单地作了小结,肯定了三个发言的基调,鼓励了敢于探究的精神,并没有重复地概括他们的基本观点,而是希望大家要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统一到决议的基本要求上来。同时,对于第二部分的九、十项,要求各年级部和处室在下一个政治学习时间,安排自学,告诉大家,休息十五分钟,三点继续大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爱魂最新章节 | 爱魂全文阅读 | 爱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