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
知县牛万昌一早打发了几个告状的刁民,回到后衙,搂着暴牙小妾寻欢作乐。
一个家人进来禀报:“南街宋歌宋公子求见。”
知县小圆老鼠眼转了几圈,寻思:他来干什么?宋老头还时常送几串钱来,这宋小鬼可什么也没孝敬过。但是宋家也是鄞县大商家,不好随意得罪,吩咐家人道:“有请。”
宋歌见到知县,没有拐弯抹角,简单寒暄之后,直接说道:“知县大人,今年,鄞县将会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而且秋后蝗灾泛滥,届时民不聊生,还请知县大人做好水利、灭蝗、赈灾的准备。”
牛知县看了宋歌的话,感觉像个冷笑话,看了看宋歌,又没有看出开他玩笑的意思,就说道:“这下半年还未到来呢,宋公子不会是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吧?再说今年开春虽有旱情,但并不严重,我们鄞县富庶之地,并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为了尽快减低灾情,本官已请术士做法求雨,想必不久之后,就将天降甘霖,旱情很快就会过去!”
作为知县,居然如此迷信!宋歌很不高兴,愠怒地问道,“知县大人是不相信宋歌的话啰?”
牛知县毕竟是一县之主,哪里容得了小民对他的愤怒,心中也不爽了,话中蕴含火气,“不是本官不相信,而是宋公子的话不着边际,毫无根据,让本官无从相信。”
宋歌火大,伸手抓住牛知县的衣领,大声说道:“也就是说,你作为本县父母官,对于今年的灾情,不准备做任何预防?”
宋明在边上万分着急,哪里有这么跟知县大人说话的百姓?见到宋歌居然抓住知县大人的衣领,吓的魂都飞掉了,急忙上前挽住宋歌的手臂,“少爷,少爷,不可,不可这样啊!”
宋歌不得已,气呼呼地放开了牛知县。
牛知县已经气的鼻孔喷火,整了整衣冠,对宋歌说道:“哼,各项防灾减灾措施,都已到位。本官知道该怎么做,就请宋公子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教本官怎么做了!”
宋歌冷哼一声,说道:“到时候民不聊生,饥民暴乱,社会动荡,你负担得起吗?”
“本官自会处理,送客!”牛知县拂袖而走。
……
从县衙出来之后,宋歌火气上头,直奔府衙而去。
宋明在背后不停劝告,宋歌根本听不进去,他一片好心,居然被这么一个狗屁知县取笑,他不甘心,他要到府衙,直接跟知府大人说明这件事情。
来到府衙门口,大门虽然开着,却不得进去,两个管门的差役挡住了宋歌的去路,“宋公子,知府大人正在升堂,无事请不要进入。”
嗯,居然认识我?宋歌一愣,看来,这府衙以前自己是常来的,但是为何会和知府大人闹出矛盾来呢?昨晚回家太迟,忘记跟家人打听打听了。不管了,先进去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再说,以往的矛盾,以后再说。
“不要拦我,有事,很大的事情!”宋歌说道,就要往里闯去。
差役拿起棍子拦住宋歌的去路,说道:“宋公子可别为难小的,你要是告状,请拟好状纸,递到知府大人那里候审。如果私事,你应该知道知府大人的习惯,午后才会客,因而请午后过来,并递上名帖。”
“靠,这知府很大的名堂啊!”宋歌在县衙里窝了火,心中很不爽,必须到知府大人那里说清楚了才舒畅,于是指着两个差役的鼻子说道:“耽误了要事,你们两个小混蛋担当的起吗?”
两个差役还从来没听过有百姓这么说知府大人的,面面相觑,伸伸舌头,为难地站在门口,放宋歌进入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左右为难。
这时,一伙百姓议论着从府衙里面走出来,背后,几个官员跟着,当中之人身着朱色官服,正是庆元府知府大人宗泽。
两个差役看见知府大人出来,急忙过去禀报,“知府大人,宋公子说有要事,非要闯进府衙,面见大人。”
宗泽这才注意到了宋歌、宋明站在府衙门口,说道:“他一个纨绔,能有什么要事?”说话居然毫不客气,直接藐视宋歌,显然对于以往的矛盾,心中仍然存在芥蒂。
宋歌已经看见了这几个来人,当中之人四十来岁,身着朱服,气宇轩昂,英气勃勃,一看就是个不凡之人,显见这就是知府大人了,于是立即喊道:“知府大人,今年庆元府将有大灾难!”
宗泽听了宋歌的话,笑着说道:“呵呵,宋公子,听说你这些日子变了样,在本府看来,没什么变化啊!依旧不着边际,鬼话连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