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以后,还是由着王友全跟马永康这翁婿二人好好说了会儿话。
其实自打去年打家具的事情发生以后,王友全比之以往已经变得更为沉默,王大婶心里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也没有什么可以开解他的办法,该说的话她早就说过了。至于能不能想得开,那就是王友全自个儿的事情了。
如今见他跟马永康聊得甚为欢乐,王大婶心里也是开心不已,总算是有机会让王友全开心了一下。
王大婶则是将王怡拉去了房里,又让王欣一跟王志福在一旁坐着,娘儿俩好好说了一阵子话,间或有王欣一跟王志福在旁边插嘴逗乐。
又在王家待了一个多时辰,眼瞅着天色已经不早了,马永康想着爹娘的吩咐,让他们早些回去。毕竟王怡现在是有身子的人,若是回去的晚了,这泥路本来就多坎坷,不是很好走,若是一个不小心崴了脚,或者摔个跟头,那对大人和孩子都是不好的。
马永康便趁着一个话题结束的时候,对王友全说了自个儿的意思,说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王友全有些不舍,倒不完全是舍不得马永康这个女婿,而是舍不得王怡那个女儿。只是作为一个父亲,他跟王怡的对话一向很少,少到很多时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对王怡说出那些他发自心底的关心话语。只能趁着跟马永康说话的时候,多多嘱咐一些,让他好好对待王怡。
原先为了老大的婚事,无奈之下才同意了马家跟王怡的婚事,他心里对王怡也是一直有愧的,好在现在马永康已经恢复正常,总算是让他心里好受了一些。不然他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愧对于王怡。
王友全叹息了一声,不舍得看向马永康,张了张嘴,正想说话,屋里王大婶已经拉着王怡的手出了来,笑着道:“这时候也不早了,路上也不容易走,娘也就不多留你们俩了,等以后有空的时候,再多回来跑跑就是,反正两家的距离也不算是十分的远。你们俩若是下次再回来呢,就多带些衣服回来,就在这里住上几日。如今家里可是有地方让你们住的,这个不用犯愁。”
王怡的眼中泛着荧光,紧握着王大婶的手,微抿了抿唇,颔首道:“娘,女儿知道了,以后若是得空,便与相公回来看望娘。女儿在家也是一切安好,娘你放心便是。”
王大婶扫了一旁坐着的马永康一眼,又看着王怡,笑道:“娘知道,看到你现在的日子过的还不错,娘心里也算是安心了,不然就算是做梦,那也尽是一些噩梦,心里始终难受的很。”
王怡深深吸了一气,不由回想起自己当初的绝望和失落。当时面对时痴傻时正常的马永康,她心里怎么可能不难过不伤心?可是她同时也是一个认命的人,既然上天这样安排了,爹娘也不得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哪里还有她置喙的余地?
她不由也回头瞅了马永康一眼,双颊微红。好在永康现在很好,不仅疼她关心她,凡事也鲜少让她去做,事事总是以她为先。
也许,好人还是有好报,她一直相信的这句话并没有错。不然为何永康现在能够恢复如初?
王怡轻笑着道:“娘,那都是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都过去吧,只要女儿现在过得好就成。”
王大婶自然也是这个意思,扬声对王友全道:“孩子他爹,这时候也不早了,他们今日还要赶回去,就不留他们了吧,早些走也看得见路。”
王友全微微叹息了一声,勉强笑道:“刚才永康也跟我说了这个意思,罢了,不留便不留吧,不然天黑了路就更难走了。”
他抬头看向王怡,轻声道:“怡啊,以后若是有空,可得回来看看你母亲,你母亲经常叨咕你呢,说是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如今见你过得不错,想来她以后也安心了。”
所谓知夫莫若妻,王大婶反笑道:“我这做娘的担心不假,难道你这个当爹的就不曾担心过?还不知道谁半夜睡不着觉,在那边嘀咕呢。”
王友全被王大婶说的不好意思,索性将头扭去了一边,故作一副不搭理的样子。
马永康这时候已经走到了王怡的身边,从王大婶手中将王怡的手给接了过来。王大婶便又嘱咐了他两句,主要还是一些孕妇的注意事项,而后招呼了王友全一声,将这小夫妻二人送到了院门口,眼瞅着他们离去了。
王欣一跟王志福各抱了王大婶的一边胳膊,一直遥遥看着王怡远去的身影。王欣一笑道:“娘,你看这世上还是好人有好报的,姐姐虽说当初嫁的并不十分如意,可是如今终于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姐夫现在也是待她极好呢。想来,以后姐姐的日子该会好过很多吧。”
王大婶淡笑着点了点头,笑道:“可不是嘛,这马家本来就只有永康一个儿子,马家二老如今还年轻,还能帮他们做一些活计,能永康现在脑子清醒,又是一个晓得心疼你姐姐的人,以后你姐姐的日子自然不会有什么难过的。也是你姐姐的福气,想来若不是她,这永康能不能清醒还是一个问题,估计现在马家二老对你姐姐心里也是怀着感激的,将来待她肯定更好。”
却说时间转眼就到了正月初八,王欣一趁着王友全跟王志实出去做事儿了,而王大婶也出去遛弯,王志福更是不知道跑去了何处,便偷偷的将床肚子里的一个陶盆给搬了出来。
陶盆里也没有种别的什么东西,只是她上次买的那三根人参。原先她倒是想将这三根人参种到哪块地上去的,然后每日给它浇些药水即可。可是,她是一个不认识人参的人,但王家村毗邻大山,村中认识人参的人无数。若是她将人参随便种去了何处,反而让旁人给发现了,到时候悄悄给她拔了去,她找谁喊冤去?估计说都不能跟她娘说,毕竟她实在是无法解释这人参的来路。
最后想来想去,只得寻了一个家中不用的陶盆,在屋后掘了好些新鲜的泥土,将那三根人参暂时给种到了陶盆里。前世她一个人住在外面的时候,倒是试过将小葱给种到花盆里去,但这还是第一次将名贵的中草药当小葱一般种植。
她心里当然是担心的,若是种不活这三根人参,反而让它们在泥里烂了,那她可就亏大发了。
好在石瓶再一次没有让她失望,三根人参不仅种活了,长得还不错,至少冒在泥土上面的那一小截比之当初刚刚种下去的时候又大了不少。不仅仅是长高了,而且还变粗了。
看着渐大的人参,王欣一不禁有些犯愁。这人参虽是种活了,但人参值钱就值钱在它的年份上,她毫不怀疑石瓶可以改变这一点。但是人参是会越长越大的,而陶盆就这么点点大,以后若是不够人参待了,她到哪去给这三根人参寻找合适的地方?
唉……
王欣一幽幽叹了一气,再次浇完水以后,便将陶盆小心翼翼的推进了床底下,又将床单给挂了下来,挡住了床底下的情形。她家里是不会有人想着去她床底下翻东西的,而且这西南侧屋只有她一个人住,想被人发现这陶盆的存在,也是有点儿不容易。
自那以后,王欣一就将给人参再换一个新地方的事儿给放在了心上。不过人参的长势很是缓慢,暂时是不用她着急的。
时间一日日过去,转眼就到了小麦收割的季节。王家总计种了七亩地,没有让王大婶跟王友全失望的是,七亩地的产量都非常不错,尤其是去年留种的那一批小麦,产量甚至达到了每亩一千一百斤,而另寻的那些普通种子每亩地也有九百斤的产量,与去年的产量倒是一致的。
不过,这种极度幸运的事情只发生在王友全家的身上。旁的买了王友全家去年小麦种的人家小麦自然也增产了,但最多不过每亩六百余斤而已,根本就赶不上王友全家一般小麦的产量,而用了杨二丫家小麦种子的人家最高产量则只有四百余斤,只比一般的小麦稍稍多产了一些而已。
这一次,王友全并没有急着将小麦收割晒好,然后拿去镇上的沈记卖。因着两块地产量的不一致,他跟王大婶看完几块地以后,就商量着收割的时候注意将几块地里收的小麦给分开,然后一一分口袋装好,标上标记,以防到时候给弄混了,那可就不好计算了。
然后他就在村中放了话,凡是想去他家买小麦种的人家,就先去他家登记一下,包括想买多少小麦种。
当然,因着现在沈记还没有来估价,所以他也说不定一担小麦到底该卖多少钱。对问价的村民,他也是这么回话的。虽说有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在,可是看着他家高产的小麦,有谁家能够不眼红的?而且王友全是什么样的人,在王家村住了多年的村民都是知晓的,相信他不是那种狮子大开口的人,绝对不会在沈记开价的基础上多收银子,故而很多人家都登了记,表示想买他家的小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