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大院的权力争锋:生死博弈 生死博弈 四(1)

作者 :

深夜人静,空旷的原野,浓罩着阴云的天空感觉不到一丝空气流动,夏夜显得异常的沉闷,世界也好像凝固了一般。黑黝黝的柏油路上,只有两束强烈的车灯和耳边“沙沙”车轮声,还勉强在表现着世间一份生机。

车内也异常的沉静,没有音乐,没有对话。司机和秘书都瞪着眼睛,注视着车灯所及路面上的一切。李树生闭着眼睛,沉思着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陵溪县境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是一场意外危机。虽然并不对新阳大局稳定构成什么威胁,但影响却不能低估。已经惊动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而且发生在省委宣布地市换届的当口,不能不引起李树生的高度关注。李树生明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事件,不在乎它的大小,却常常是引发社会矛盾、决定民意走向、推动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造成政治格局变化的导火索。于是,利用危机处理,化险为夷,争取主动,为我所用,制肘对手,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常常是政治舞台上各色人物施展拳脚的基本功。把握得好坏,往往有战场上那种转败为胜、化险为夷或风云突变、土崩瓦解的功效。毫无疑问,柳王明会全力用好这次危机。李树生必须认真把握,运筹帷幄,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掌握主动权。所以,他在上车之前,特意要黄世槐报告柳王明在陵溪的活动安排。客观地说,处理这一类突发事件,对李树生来说是轻车熟路。当过村支部书记、公社干部的李树生,在农村处理过很多这样棘手的事,化解过很多一触即发的危机,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果敢,纵横捭阖,劝“刘”说“项”,避免了流血冲突。李树生被当时的公社领导誉为“处理复杂疑难问题高手”,甚至于李树生接到了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公社书记还同商量,是否还可以考虑放弃,因为公社党委已经呈报他为党委委员,只是县委还没来得及研究。李树生再次摇头,感谢书记的好意。

“这样吧,你不要把后路堵死。先去试试,如果在学校觉得不习惯,还可以回来。位子给你留着,怎样?”书记最后说。

说心里话,李树生还真为自己处理突发疑难问题表现的能力感到有些自负。他给新阳的干部作报告,几次讲到一个观点:一个干部,按程序办事,处理日常工作,念稿子作报告,连“同志们”到“(此时带头鼓掌)”都是秘书写好了的,那看不出什么本事。没有准备的即席讲话,没有准备突发事件处置,重大自然灾害中避险组织指挥,纷乱的公众场合组织生命财产抢救,能够镇定自如,指挥若定,趋利避害,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那才叫真本事。

现在,李树生思考的是,处理陵溪交通事故,同柳王明使的这股暗劲从何处发力。柳王明是个爱出风头的人,特别是换届前夕,更不放过在公众场合显示自己的机会。黄树槐说他要去现场,要看死者家属,还要开会部署全市安全生产。那么,柳王明想通过这个事故来展示什么?是和老百姓的情感?还是自己的能力、责任心?还是显示他的为民亲政作风?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李树生必须以自己在事故处理中的活动,去淡化、虚化柳王明想要得到的东西。又不能使身边的人、县里的同志体会察觉出他们在事故处理中的不同意见、不同心思。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容忍人命关天的悲哀中还匿藏勾心斗角的把戏。有两点,李树生始终是坚定不移的,首先是事故处理的主动权必须抓在自己手里,再就是要充分展现作为市委书记在突发事件中的主心骨地位,以及处理问题艺术的高明之处,告诉人们:“书记”还只有李树生胜任。

想到这里,李树生睁开了眼睛,斜躺着的身子坐了起来,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幕,然后不紧不慢的开了腔――

“我看这样吧,小戚,你给柳市长挂个电话,我和他商量几个事。”话是商量的口气,却是一点也不容置疑。

“好的,我来拨通。”坐在前排的小戚是李树生的秘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市委大院的权力争锋:生死博弈最新章节 | 市委大院的权力争锋:生死博弈全文阅读 | 市委大院的权力争锋:生死博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