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雪:筒子们,平安夜快乐,今天某雪去放烟花,放孔明灯,各种放!!所以,你们懂得,只有一更,大家别拍我,俺们都要过节不是~~~大家理解下,么么个先,MerryChristmas!!!
*********************************************
太平公主大发一通脾气之后,婉儿与李贤之间的隔终于还是冰释了,虽不若从前那般亲密,但到底尴尬不在,二人相处时,脸色也自然了许多。
众人说了些闲话,气氛开始融洽起来。
“殿下,最近在朝堂上的事情让殿下不安了么?”婉儿是个聪明人,自然发现了李贤与林丹丘眉宇间的焦虑,不等李贤主动提出,她已经开口询问。
“是,”李贤重重点头,复又偏过头去,对着林丹丘说道,“丹丘,你说得对,婉儿果然会注意到的。”李贤唇边挂着一丝苦笑,婉儿,真的是那个了解的人呀!
林丹丘但笑不语,眉宇间却显出淡淡的得意来,这样的表情,仿佛是深以婉儿为傲似的。
婉儿将他的表情收入眼中,心中却升起一丝不解:这个林丹丘,怎么仿佛很了解我似的?但她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说道,“婉儿说过些什么,自然是记得清楚,既然要助太子一臂之力,当然不能闭目塞听,这朝堂上的事,是必须要关注的。”
“婉儿所言极是。”李贤点头,“最近,母后设置了北门学士,这群人成了她的智囊团,在凌烟阁议政的时候,为母后出谋划策,虽然他们提出的有些建议确实是轻傜薄赋,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这样一来,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权力被受到了很到的掣肘,母后手中的权力便更加膨胀了,再加上,母后以父皇的名义下旨,将武承嗣、武三思召回长安,入朝为官,我担心,母后已经坐不住了。”李贤说出自己的猜测。
“嗯,”婉儿点头,冷静地分析道,“而且,拥护李唐的老臣们大都到了告老还乡的年龄,最近,想必朝中出现一批官职的空缺,若让天后抓住这个机会,安上她的人,那么,殿下的处境就很不妙了。”
“是呀,所以,我的心中焦虑不已,和丹丘商量了一番,我想在朝廷中选一些正直之士,趁着此时母后根基未稳,培植一番自己的势力。”李贤说出自己今日和林丹丘讨论了一下午的结果。
婉儿听后,稍稍一顿,眉头一皱,“太子可否想好以什么名义聚集这样的一群人?要知道,天后设置北门学士,可是打着凌烟阁议政的名义,殿下现在并未监国,天皇只是让你参加一些日常事务而已,若是以理政为理由聚集人马,便会落下太子能力不足以处理国事的口实,那么,天后又多了一个理由架空你了。”
“这才是我和殿下最为担忧的问题,”林丹丘接着婉儿的话头说道,“我们也想过暗中培植势力来收集情报,只是这样一来,我们的人马只能停留在暗处,不能影响朝堂半分。”
“这便是最难的地方了,找不到合适的名义,父皇万万不会同意的。”李贤的眉头紧皱,看得出他实在为此事焦心。
婉儿垂着头,目光落在太平书案上的一本书,眼中精光一闪,“有了,有办法了!”
“真的?”李贤闻言,心中大喜,“婉儿有何办法,赶快说给我们听听!”
“殿下,不如你向天皇请旨,召集一群有节操的饱学之士,为一本古书注释,这样,既有适当的理由,又能接着注书的名义培植一股势力,何乐而不为?”
“对呀!”李贤恍然大悟,高兴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感叹一声,“我怎么就没想到,著书立传,历来是盛世之举,若是以此为借口,父皇一定会鼎力支持,母后也找不到借口反驳!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婉儿,你真是我的福星!”李贤有些激动,站起身来,就像拉起婉儿的手,婉儿下意识地后退一步,俏脸通红。
“殿下,”林丹丘急忙扯了一下李贤的衣袖,李贤才惊觉不妥,讪讪地坐了下来,说道,“那我们为哪本书做注?”
“以史为鉴,可以明兴替,若是要为古书做注,自然是要对今时今地的朝堂有所借鉴的。”林丹秋接着说道,“如今天后专政,同东汉时期外戚专权的情况颇有雷同,不如,我们就注释《后汉书》吧!”
“这……”太平这是开口了,“六哥,若是你注释《后汉书》,不就是直接朝母后宣战了么?”武后向来疼爱太平,如今,要与武后正式宣战,太平的心中着实不安。
“公主,林道长说得十分有道理。”这一次,婉儿十分赞同林丹丘,她轻拍太平的手,安慰地说道,“这一次,我们确实要朝天后宣战!”
“婉儿,我们……”太平的手有一丝颤抖,“可是,母后那边……”太平欲言又止,她想到了疼爱自己的弘哥哥的死因,终于,她还是闭上了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公主,我明白的。”婉儿紧紧拉住太平的手,“只是,时势如此,我们也是无奈,若不趁现在培植太子的势力,对天后的势力形成约束,那合璧宫的悲剧说不定哪天就会重演!”
“婉儿……”太平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心中挣扎着,看着三人严肃的表情,叹口气,终于妥协,她点头,“那好吧,若真有兵戎相见的那一天,还请保住母后的性命!”说罢,太平的泪珠便滴落下来,婉儿明白她心中的纠结,只是静静地抱住她,不说一句话。
……
次日,朝堂之上,太子李贤向天皇上书:愿选学者太子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格希玄、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入弘文馆,注范晔《后汉书》,天皇大悦,当即准奏。
自此,太子借注书之名,在弘文馆中培植了一方势力,朝堂上正式分为两派:一是以北门学士为主的天后党;一是以弘文馆注书之人为首的拥护太子的势力,斗争,日益明朗化。
[bookid=2017442,bookname=《众芳摇落》]